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通用10篇)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

2021感動中國簡介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是中國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節目組主辦的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以“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爲核心主題,全面展現中國人所經歷的波瀾壯闊的2021年。《感動中國》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一檔精神品牌節目,每年評選出十位具有年度新聞性人物,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正氣,在觀衆中口碑極佳,被媒體譽爲“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通用10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通用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1

她是一隻聽不到聲音的“醜小鴨”,卻依靠頑強的毅力變成一隻令人稱羨的“白天鵝”。她不能像常人一樣交流,卻相繼完成了小學、初中、高中學業,還考上大學、研究生,併成爲清華博士。我縣脣語女孩江夢南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今年29歲的江夢南,出生莽山瑤族鄉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學校的老師。在她半歲時,就因耳毒性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聽力完全喪失。從此,她就一直生活在無聲的世界裏,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讀脣語和別人進行交流。

在十幾年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她憑藉頑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艱辛和汗水,以615分的成績考入吉林大學,順利完成了本科和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全部課程。

一個交流不便的湖南女孩,爲何要選擇遠在北方的吉林大學。江夢南說,一是自己的偶像張海迪也畢業於吉林大學,她說要跟隨海迪阿姨的腳步。同時,江夢南一直有一個“英雄夢”: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最終,她選擇了吉林大學的藥學專業。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誰都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因爲未來的路還很長。心有目標腳踏實地,不必患得患失,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2018年7月4日,郴州市宜章縣政府會議室,“江夢南勵志事蹟報告會”在這裏舉行。而這一年的9月份,江夢南又被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錄取爲博士研究生,在學術研究的路上繼續前行。

涅槃重生後的江夢南,如一隻心懷大愛的鳳凰,將愛的種子播撒到故鄉。大學期間,江夢南迴到家鄉時,總會到特殊教育學校做義工,探望那些視力、聽力、智力存在障礙的孩子,她以自己爲例,鼓勵這些孩子們積極進步,帶動他們融入社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別人能做到的,我們同樣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孩子們舉起小拳頭大聲宣誓,他們的身後,江夢南笑靨如花。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2

看完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儀式,不由引起萬端感慨,我由衷的敬佩這些感動中國的人們,他們讓我感受到平凡中的愛和奉獻亦是同樣偉大。而這其中,我更願進一步看清我的前輩朱彥夫那平凡可愛的面龐。

“冰雕”戰士、“時代楷模”“感動中國人物”,他身上的光芒,樸實而耀眼,讓人沐浴其中。

回顧朱彥夫偉大又艱辛的人生,我一路震撼,一路感動。

曾經,那殘缺的軀體一度讓朱彥夫絕望崩潰,那個肢體健壯、身經百戰的革命軍人,沒有了雙手雙腳,沒有了一隻眼睛,成爲特等殘疾軍人,還能幹什麼呢?陷入絕望的朱彥夫看不到人生的意義,甚至嘗試了結生命。但冷靜後的朱彥夫意識到,在殘酷的戰爭過後,只要活着就好。他要讓生命活得更有價值,活出共產黨員、退伍軍人的本色。他在日記中寫到:“與其腐爛,不如燃燒!”如果放棄醫生歷經艱辛奮力搶救過來的這條生命,誰來記錄全連兄弟們的戰爭經歷,誰會知道他們流過的鮮血和眼淚,誰會記得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慘烈戰鬥,誰來傳承他們保家衛國的愛國熱情和不怕犧牲、勇敢奉獻的偉大精神?

“對黨忠誠,燃燒生命,愛國爲民,甘於奉獻”,是朱彥夫人生的真實寫照。朱彥夫從頭開始學習吃飯、穿衣、洗臉、戴假肢,數不清摔壞了多少碗,打翻了多少次盆,磨壞了多少副假肢,朱彥夫終於能夠自己吃飯穿衣,自己穿戴假肢。朱彥夫鋼鐵般的精神激勵着鄉親們堅持不懈地與貧困戰鬥。張家泉村從一個貧困村變成了鄉里的先進村。

縱覽朱彥夫不屈又堅韌的經歷,我帶着感動,再次出發。

我從他身上感受到一個平凡人發出的無限光芒,他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指引着我們向光前行。他不追求令人豔羨的權利財富,不向往萬衆矚目的地位榮耀,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他始終默默奉獻,完成着自己樸素又崇高的使命。

身邊的偉人,使我在震撼之後倍感自豪,在自豪之後,更會以踔厲奮發的姿態,篤行不怠的意志,深耕三尺講臺,託舉更多孩子的未來!

作爲一名園丁,我深知“老師”這個稱謂背後所承載的寄託與期盼。我願跟隨朱彥夫的腳步,在自己的崗位上傾注最大的熱忱,擔起作爲一名“老師”所應肩負的責任。戒子納須彌。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也可以折射出人性中最偉大的力量。就像朱彥夫,堅持無私奉獻,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就是偉大的美麗。

師道如此,人生亦然。在生命的途中,無論處於什麼位置,都應虔誠地堅持自己的信仰,做好分內的工作,握住“愛”的手,一路平淡,一路充實,於奉獻中尋找“感動”的真諦,實現“感動”的價值。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3

“缺氧氣,不缺志氣;海拔高,目標更高。在高原上,您守望一條路,開闢了一條路……”3月3日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七一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原研究員吳天一當選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頒獎典禮上,視頻短片裏一個個感人的畫面,一句句真情的話語,還原了這位耄耋老人的感人事蹟。

作爲高原醫學事業的開拓者,1958年,吳天一響應祖國號召來到青海。當時,國內的高原醫學研究還是一片空白,在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的情況下,吳天一克服自身頭痛、胸悶、失眠等高原反應,頻繁出入高寒地帶,爬冰臥雪,爲牧民治病、收集生理病理數據。受強烈紫外線的影響,吳天一40多歲時雙眼就罹患白內障。在高低壓實驗氧艙進行首次人體模擬實驗時,他的鼓膜被擊穿,聽力嚴重受損。在調研途中,他遭遇過六次車禍,留下十四處骨折,最嚴重的一次,一根肋骨差一點兒戳入心臟……憑藉着一股韌勁,吳天一的高原醫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成果。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他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蹟,被稱爲“生命的保護神”。投身高原醫學研究60餘年,吳天一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羣衆上萬名。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4

看完感動中國,我早已熱淚盈眶。朱彥夫的事蹟深深打動了我,他是人民楷模之一,是當代的"最美奮鬥者",是守衛祖國的一棵鬆,是堅韌不拔的一種魂。

戰場上的他,不畏嚴寒與危難,殊死搏鬥,爲戰友贏回了信心,爲國家贏回了尊嚴,與死神擦肩而過。退伍後,他一心爲民,帶領羣衆同甘共苦,不懈奮鬥,硬是把一個“連地瓜幹都吃不飽”的窮山溝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先進村。“與其腐爛,不如燃燒。”朱彥夫還用自己的殘臂,寫下了一本又一本人生之書,將他的精神代代相傳。

他用一生奮鬥,告訴了我門什麼叫做勇敢與毅力,什麼叫做責任與擔當。他的名字,點亮了革命的歷史,更點亮了後世青年的精神追求。我們學生應當將這些精神發揚光大,爲實現自己的夢、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5

2018年8月26日的朋加諾體育場被中國紅點燃。備受關注的“飛人大戰”結果終於揭曉,在亞運賽場最受矚目、最激動人心的男子百米飛人大戰中,中國男子百米飛人蘇炳添以9秒92新的'亞運會紀錄摘得金牌,引起了全場沸騰。“中國飛人”蘇炳添加冕“亞洲飛人”,其9秒92的成績不僅刷新亞運會紀錄,與亞洲紀錄也僅有0.01秒之差,他也是參加決賽的8人中唯一一個跑進10秒以內的選手。蘇炳添帶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和榮耀。

決賽前,蘇炳添的外教蘭迪·亨廷頓曾說:“如果比賽的氛圍、環境和氣候都合適,加上運動員感覺良好的話,蘇炳添能在雅加達給中國帶來一個奇蹟。”外教在訓練場上信心滿滿地留下這番話,而蘇炳添果然也不負衆望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成爲中國乃至亞洲的驕傲。

在本屆亞運會前,蘇炳添兩度跑出平男子100米亞洲紀錄的9秒91,追平了卡塔爾選手奧古諾德創造的亞洲紀錄,成爲“跑得最快的黃種人”。帶着這樣一份輝煌的成績單第三次來到亞運會賽場,蘇炳添的目標很簡單——拿到男子100米的金牌。最終以9秒92的成績奪冠,蘇炳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說:“我覺得今天已經破了我的魔咒,作爲男子百米選手訓練了十幾年,我參加的所有運動會都沒有嘗試過拿一個冠軍。29歲,我終於在亞運會上證明了自己。”手捧亞運金牌,蘇炳添終於成爲名副其實的“亞洲飛人”。是的,蘇炳添用實力證明了自己,也證明了中國速度不容小覷。

2017年年初,那些關於“蘇炳添退役”的新聞不脛而走,蘇炳添的確動了這個念頭。然而,蘇炳添不甘心就這樣結束自己的運動生涯。於是,他堅持了下來,日復一日訓練比賽。數年如一日的封閉訓練,肩上積攢的各種壓力,局外人統統無法體會。正是這樣的堅忍不拔、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精神才成就瞭如今的亞洲飛人。

在整體水平依然無法與歐美抗衡的亞洲,亞運會百米飛人大戰的意義不言而喻,正如蘇炳添所言,“這是打破魔咒、揚眉吐氣的一晚”。輝煌背後總是藏着無人言說的艱辛,不過還好,蘇炳添堅持下來了,用辛勤和汗水成就了自己也鑄就了中國的驕傲亞洲的驕傲。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6

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上,32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打破亞洲記錄,順利晉級決賽,成爲首個進入百米決賽的亞洲人、中國人!他不僅超額實現了他個人賽前的願望,更是讓全中國爲他沸騰。隨後的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8的`成績取得了第六名的好成績。

在世界範圍內,奧運會所有賽事裏面關注度最大的就是田徑,田徑運動也被稱爲“體育運動之母”;而在田徑賽事裏,關注度最高的便是百米賽跑,榮譽最高的,當屬百米冠軍。蘇炳添能夠同清一色的黑人運動員站到決賽的跑道上,他已經創造了歷史。他以自己絕對的速度,證明了黃種人體能不輸任何種族。他的成功代表的不僅僅是體育界的希望,更是中華民族挺起的脊樑。他值得我們爲他歡呼,更贏得所有人對他的尊重。“中國飛人”蘇炳添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歷史,創造了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的速度。

而他成功的背後,有着太多心酸與不易。改起跑腳,一切從零開始,艱難的訓練他成功度過,他的起跑能讓世界飛人博爾特自愧不如。他自己說男子百米賽跑要提高0.1秒非常不易,而他提高0.08秒用了3年。決賽跑道上的十秒之內,是賽道下數十年的苦練。我們爲他歡呼,更爲他心疼。

誠然今日,強大的祖國已經不需要幾枚金牌去界定成功與否,國人對於體育賽事是否得金有了更爲平和的態度。在國乒“盺雯組合”混雙失利、惜敗日本隊的時候,國人能夠安慰道歉的二人“金牌不是唯一”“站到奧運會賽場,你們就已經是我們心目中的冠軍。”這是祖國愈發強大給予國人的信心。

同時,越發寬鬆的輿論環境對於運動員也是莫大的幸事。但是運動員們並沒有因爲國人的寬鬆,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爲自己,爲國家掙得更多的榮譽,是他們矢志不渝的信念。蘇炳添就是因爲有着這樣的信念,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詮釋中國速度。

蘇炳添是體育之星,也是我們國人應該追的星。我們要學習他追求極致的精神,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學習他的堅持與不放棄。如果我們人人都能在自己的行業做到極致,那麼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復興。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7

爲研究青藏高原藏族人羣“高原低氧適應生理特徵”這一主攻課題,精通英語、俄語、塔吉克語、漢語的吳天一,還學會了藏語。20多年的科研工作,吳天一走遍了青海、西藏、甘肅、四川4省區的大部分高海拔地區,診治過上萬名牧民羣衆,整理了大量的臨牀資料。藏族牧民親切地稱他爲“馬背上的好曼巴(好醫生)”。

1991年,青海省高原醫學研究所建成了全國最大的高低壓氧艙。吳天一成爲第一個模擬試驗者。氣壓從海拔5000米的高度開始下降,由於降速太快,瞬間,吳天一頭疼欲裂,鼓膜被打穿……但他摸清了艙體運轉的安全係數。

2001年,吳天一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時,青藏鐵路開建,高寒缺氧對鐵路建設者的身體健康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這是建設高原鐵路的一大世界性難題,對高原醫學提出了新的挑戰。

吳天一多年的研究成果被立即運用於拯治青藏鐵路建設者中的高原疾病上,他和同事們共同研製的抗缺氧藥物、保健品發揮了作用,他主導開設的高原病科也爲西進的建設者們提供了完善的搶救治療環境,他撰寫的《高原保健手冊》和《高原疾病預防常識》被送到最前沿的施工者手中。他參與指導下,青藏鐵路建設工程沿線建立了三級醫療機構,五年建設期間未發生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創造了高原醫學史上的奇蹟。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8

亞洲人百米也可以跑到9秒85。蘇炳添一句話讓所有人熱血澎湃,而我現在就是那個無限接近這個成績的人,也許當時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荒謬,但是三年後的東京,蘇炳添讓這一幕真真切切的實現半決賽,九秒八三,成功戰勝了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他指着自己胸口的China字樣,告訴世界,我來自中國,我叫蘇炳添。

截止到今天,全世界百米跑進十秒的只有區區155個人,但是登上太空的人類,可已經超過550人啊,蘇炳添只有一米七二,平均步幅兩米零八百米,跑道終點需要48步,而博爾特九秒五八那次只用了41步,這意味着,蘇炳添同樣衝刺的情況下,必須要付出更多的體力,如果說博爾特是非人類的壯舉,那蘇炳添的突破,更像是一個不斷超越自我的勵志故事。

2008年,博爾特統治北京奧運會的時候,蘇炳添19歲,在所有人感慨爲何跟博爾特同一時代的時候,每天默默地把汗水留給了朋友,相信博爾特也看了今天這場決賽,那個險些曾經打敗自己的中國人,如今站在了他最熟悉的位置上,向着一段新的歷史發起衝擊,自律職業值得大部分運動員學習。

蘇炳添的教練亨廷頓如此的評價,爲了訓練和比賽,他甚至放棄了陪伴懷孕的妻子,安胎帶着30多歲的年齡,也是蘇炳添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就連博爾特也選擇在自己31歲的時候,承認他曾考慮過退役這件事,因爲很多人已經懷疑他還能不能跑進十秒,他很不開心,想在在東京大幹一場的夢想永遠在他的心中燃燒。

他默唸着把半決賽當決賽跑,於是,放下了,這次永載史冊的中國速度,我的天哪,每個人的生命當中,總有幾次刻骨銘心的感動,而今天,蘇炳添在亞洲的土地上,在兩小時之內跑出兩槍,十秒以內的成績觸碰了每個中國人的心裏,也感受到了那一幕幸福的淚水,加油,蘇炳添,希望你還能突破自己!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9

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海航行靠舵手,路線學習看榜樣,黨的幹部看彥夫!朱彥夫同志是時代英雄,當代楷模。朱彥夫同志18歲時作戰受傷,在戰火中失去了四肢和一隻眼睛,作爲一個普通人來說,他就成爲了英雄,成爲了可以躺在軍功簿上享受以後光榮生活的普通一名士兵了!但他沒有這樣想,更沒有這樣做。在他24歲時任村支書,領導全村人民脫貧致富。將其本來可以停止的人生延長到極限與無限。儘管他的身軀是殘缺的,但他卻成爲了完美的靈魂播火者,雖然他的四肢並不健全,但他是健全的心靈引導者。朱彥夫同志是我們黨員幹部的一個精神座標,也是我們基層普通黨員的一面旗幟,更是村中父老鄉親的貼心人,是子女心中照亮前進道路的明燈,是我們每一個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工作者精神高地的堅守者。我們所有的基層黨支部書記或村長幹部,學習朱彥夫與民心貼心、爲民辦實事的精神更有指導意義與實踐價值。我們每一名教師,都可以從身邊去找到含有朱彥夫同志精神的典型、榜樣,我們每一個教研員,都可以增強爲羣衆服務的意識,可以從身邊小事做好爲人民服務的具體事情。

聽着他的事蹟,我被深深地感動着;看着他那殘廢的身體,我被極大地震撼着;想着他的精神境界,我充滿了感慨與慚愧;想象着他給別人帶來的人格鼓舞與幫助,我暗自檢討着自己的工作,思考着自己的差距。

1.他本是個普通人,如何成爲了鋼鐵戰士?

爲什麼傷痛和殘疾並沒有磨滅他鋼鐵般的意志,反而激發了他挑戰生命極限的無窮力量?因爲它有堅定的人生信念與戰勝困難的韌性。孟子曾經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看來,朱彥夫同志是經歷了人生巨大的風雨與磨難,纔在其人生的天空中顯現了美麗的彩虹與雲霞!與其腐爛,不如燃燒!自己則缺乏堅定的意志,稍微有一點困苦就容易灰心喪氣,自然界的悽風苦雨往往就令我感冒難耐,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下,難以有鮮明的成效。

2.他成爲了衆人眼中的神,如何接近普通的民衆?

朱彥夫同志領導羣衆們脫貧致富,功績卓著。以堅韌的創造生命奇蹟的英雄主義精神樹立了一座豐碑;作爲一名殘疾人,卻能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自然是我們普通羣衆、普通黨員心目中的神。可爲什麼能夠不脫離羣衆呢?爲什麼沒有出現“離親叛衆”的現象,也沒有“衆叛親離”呢?因爲他俯下身子當羣衆,眼中有民生的疾苦,心中有鄉親們!我們爲什麼本身就是普通人,就是一名普通教師,爲何卻有一種盛氣凌人的樣式?爲何不能接近一線教師與學生?我們要爭取更多的時間到學校去,深入課堂,接觸學生,才能將學習落實到實處。

3.傳承精神因子,成就精彩人生。

近期的羣衆路線系列學習,是本人入黨以來的一次重要學習活動,使我對黨的認識有了有一次全面而具體的認識洗禮,是本人提高認識,提高政治覺悟與政治素養的一個重要載體。這攸關本人的專業發展提升,是另一種形式的專業技能鋳煉。反思“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更是無比的汗顏與羞愧!只有勇於傳承朱彥夫等人的偉大精神因子,在我們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成就精彩的人生。

觀看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體會10

蘇炳添,這可能是中國百年奧運夢以來,最讓我們振奮的選手,亞洲人可以做到和歐美人一樣的成績,可以做到博爾特,賈斯汀加特林,泰森蓋伊,尤塞恩布雷克,這些名將一樣能做到的事情9.83,記住這個數字吧,這是中國短跑,田徑的脊樑,記住這個黃皮膚的中國人,不論決賽會不會受到這個時間短,不能恢復的影響,我們依然相信,這就是中國的速度,亞洲速度,黃種人的奇蹟,改變的是多少年的中國田徑甚至中國體育的歷史。亞洲記錄,真真正正的黃種人的記錄,沒有歸化隊員,沒有任何的一點點的問題。起跑很順,而且這一槍他肯定是當決賽發揮了全力去打的,到最後也真的能頂住旁邊美國隊的新星貝克的壓力,我覺得真的是不容易,能夠有這樣的成績,已經是讓我們非常驚喜。

幾個真實而又感人的事例論證了我的觀點,奧運精神真偉大啊!他讓人充滿鬥志,充滿活力。

不過,雖然不是運動員,但卻有着同樣的奧運精神的,那麼中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因此,我們要通過宣傳奧運精神,激勵億萬人民發奮圖強,建設好我們的國家;通過宣傳中國運動員“頑強拼搏、爲國爭光”的精神,鼓舞廣大青少年樹立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志向,努力營造有利於成功舉辦奧運的輿論氛圍。參與奧林匹克事務、舉辦奧運會是中國人民的真誠願望和長期的追求。在佔世界人口1/5的中國舉辦奧運會,將使奧林匹克運動更加深入和普及,將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一個十分寬闊的舞臺,也將是中國人民在新的世紀裏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的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