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藥菌的防控措施

個人病毒防控的注意事項

需要做到以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加強體育鍛煉、做好防護、接種疫苗等注意事項。

1、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絹或紙巾掩蓋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與人共用水杯、餐具。

2、加強體育鍛煉:加強戶外活動和耐寒鍛鍊,注意平衡飲食,保證充足休息。注意環境衛生,儘量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

3、做好防護:應儘量避免與呼吸道傳染病症狀病人的接觸。在人員擁擠的場所內應戴口罩。如出現發熱、咳嗽、頭痛、嘔吐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4、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可減少感染的機會或減輕症狀,流感、流腦、水痘、麻疹等都可接種疫苗。

多重耐藥菌的防控措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措施的場合越來越多,措施是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方式、方案、途徑,可以分爲非常措施、應變措施、預防措施、強制措施、安全措施。你所見過的措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多重耐藥菌的防控措施,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多重耐藥菌的防控措施1

1: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1):對甲氧西林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患者,早期發現,對長期住院的病人定期進行MRSA病原學檢測,必要時對新入院的病人進行MRSA檢測。

(2):MRSA檢測陽性時,24小時內填寫院感報告卡上報醫院感染管理科。

(3):實施隔離措施,首選單間隔離,也可同種病原同室隔離,不可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同一房間。隔離病房確實不足時考慮牀邊隔離,感染較多時,保護性隔離未感染者。並在牀牌和病歷卡上貼接觸隔離標識。

(4):接觸MRSA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後以及從患者的污染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必需實施手衛生後用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

(5):當可能產生噴濺的操作(如吸痰或霧化治療等)時,應戴標準外科口罩和防護眼鏡。

(6):進入隔離病室,從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時,應穿隔離衣;離開病室前,脫下隔離衣,按要求懸掛,每天更換清洗與消毒。

(7):醫務人員頻繁接觸的物體表面如心電監護儀、呼吸機、微量輸液泵等醫療器械的面板或旋鈕表面、計算機鍵盤。電話機等每日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3-4次。

(8):對收治MRSA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使用專用的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

(9):病人衣物先消毒後清洗,醫用被服用雙層防滲垃圾袋包裹,並送洗衣房先消毒後清洗單獨處理。

(10):出現或者疑似有MRSA感染暴發時,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避免交叉感染。

(11):完成診療護理操作,離開房間前及時脫去手套和隔離衣至黃色垃圾袋中。

(12):離開隔離室進行診療時,應先通知該診療科室,以便及時作好感染控制措施。

2: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

(1):對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患者,早期發現,對長期住院的病人定期進行VRE病原學檢測,必要時對新入院的病人進行VRE檢測。

(2):實施隔離措施,有條件實施單間隔離時,沒有條件應當進行牀旁隔離。

(3):限制陪護人員人數,醫護人員相對固定,專人診療護理,所有診療儘可能由他們完成,包括標本的採集。

(4):病房所有設備表面及房間的地面、桌面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被污染的醫用器械用1000~2500mg/L含氯消毒液清洗消毒。

(5):臨牀症狀好轉或治癒,連續兩次培養陰性(每次間隔>24 小時)方可解除隔離。

3.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腸桿菌科細菌(ESBLs)

(1):臨牀科室應對所有患者實施標準預防措施,對確定或高度疑似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腸桿菌科細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應在標準預防措施的基礎上,實施接觸隔離措施。

(2):限制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腸桿菌科細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活動範圍。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腸桿菌科細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轉診之前應當通知接診的科室,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3):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時,應將高度疑似或確診多重耐藥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後進行。

(4):直接接觸多重耐藥菌患者前後、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後、接觸患者體液或者分泌物後、摘掉手套後、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後以及從患者的污染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實施手衛生。

(5):牀旁診斷如拍片、心電圖的儀器在檢查完成後用1000mg/L 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

(6):房間空氣進行紫外線消毒30 min,2次/d。

(7):拖布應專室專用並有標識,抹布應一桌一巾,隔離病室專用。拖布及抹布使用後應及時清洗乾淨,拖布應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抹布應用25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衝淨後乾燥備用。

(8):醫院和科室加強醫務人員多重耐藥菌感染及預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強化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視,掌握並實施預防和控制傳播的多重耐藥菌措施,保障患者的醫療安全。

4.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MDR-AB)

(1):鮑曼不動桿菌極少在正常人中引起感染,嚴重的侵襲感染通常只出現在免疫力低下的重症患者中,故發現鮑曼不動桿菌感染者應進行單間隔離,以保護易感人羣。

(2):機械通氣是鮑曼不動桿菌易感染危險因素之一,所以在使用機械通氣中應嚴格預防感染。並每天一次停用鎮靜劑並評價是否可以撤機。

(3):儘量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儘早停用應激性潰瘍預防藥物。

(4):醫護人員嚴格遵循手消毒。接觸病人前後必須洗手。

(5):洗必泰全身擦浴,可顯著降低病原菌皮膚的定植,減少交叉感染。

(6):應加強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診療環境的清潔消毒工作,地面和物體表面(如牀頭桌、凳子,牀頭、門把手等)保持清潔、乾燥。地面和物體表面應每日溼式清掃,當被污染時,應使用50mg/l的含氯消毒劑消毒,作用30min。感染嚴重時,適當增加清潔、消毒頻次。

5.多重耐藥/泛耐藥銅綠假單胞菌和腸桿菌科細菌(MDR/PDR-PA)

(1):銅綠假單胞菌適宜在潮溼環境中生長,氧氣溼化瓶,淋浴頭,醫療器械等爲重點消毒部分。

(2):50mg/l的含氯消毒劑在5分鐘內可將其殺死。

(3):患代謝性疾病,血液病和惡性腫瘤的患者以及術後或某些治療後患者爲易感人羣。

(4):患者出現術後傷口感染,褥瘡,膿腫,化膿性中耳炎等應考慮是否爲銅綠假單胞菌細菌感染。

(5):本菌引起的感染病竈可導致血行散播,而發生菌血症和敗血症。燒傷後感染銅綠假單胞菌可造成死亡。

(6):銅綠假單胞菌是ICU感染的第二位最常見的病原菌,是呼吸性常見肺炎的常見原因。一旦被感染銅綠假單胞菌,常可出現晚期HIV感染的體徵。

(7):及時隔離治療患者,同時提高醫院內的消毒水平以及症療操作的規範和安全。

(8):對銅綠假單胞菌作用較強的抗菌藥物有半合成青黴素,對全身性感染或粒細胞缺乏的病人,應該用一種對銅綠假單胞菌有效的氨基糖苷與一種抗假單胞菌青黴素合用。

多重耐藥菌的防控措施2

(1)根據檢出的結果及時開具隔離醫囑,採取標準預防及接觸隔離(關鍵)防控措施,首選單間隔離。

(2)告知:護士、保潔、病人、家屬,並在牀頭和病歷本上粘貼藍色接觸隔離標識。

(3)接觸病人其環境前後必須進行手衛生,其所有治療均安排在最後。

(4)病人產生的廢物均按醫療垃圾處理。

(5)對患者接觸的設備應用75%酒精擦拭。

(6)減少人員探視。

感染者或攜帶者應隔離至連續3個標本(每次間隔>24h)培養均爲陰性,方可解除隔離。

多重耐藥菌的防控措施3

一、 加強監測

各科室要加強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的細菌和多重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的監測,及時發現、早期診斷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並實施隔離

二、加強醫務人員的手衛生。

醫務人員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活動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循手衛生規範。醫務人員在直接接觸患者前後、對患者實施診療護理操作前後、接觸患者體液或者分泌物後、摘掉手套後、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後以及從患者的污染部位轉到清潔部位實施操作時,都應當實施手衛生。手上有明顯污染時,應當洗手後消毒;無明顯污染時,可以使用速幹手消毒劑進行手部消毒。

三、嚴格實施隔離措施。

1、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實施隔離措施,首選單間隔離,也可以將同類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不能將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與氣管插管、深靜脈留置導管、有開放傷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間。

2、醫務人員實施診療護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觸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傷口、潰爛面、粘膜、血液和體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糞便時,應當使用手套,必要時使用隔離衣。完成對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診療護理操作後,必須及時脫去手套和隔離衣。

3、醫護人員在病區內進行集體查房和治療時應將感染病人留在最後進行,不得將病人帶入換藥室進行換藥和診療。

4、重複使用的診療用品按照去污染-消毒-清洗-消毒或滅菌的程序進行,禁止將帶有病人體液污染的醫療用品直接帶入治療室或換藥室,應就地消毒。換藥後的敷料嚴禁帶入換藥室,應立即密封后送交醫療

廢物暫存點,不得在病區內逗留,以防污染周圍環境。

四、切實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醫務人員應當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特別是實施中心靜脈置管、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時,應當避免污染,減少感染的危險因素。

五、加強醫院環境衛生管理。

加強診療環境的衛生管理,對收治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應當使用專用的物品進行清潔和消毒,對患者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設備設施表面,應當每天進行清潔和擦拭消毒。出現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藥菌感染暴發時,應當增加清潔和消毒頻次。

六、加強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和《衛生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的通知》(衛辦醫發〔2017〕48號)要求,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的基本原則,正確、合理地實施抗菌藥物給藥方案,加強抗菌藥物臨牀合理應用的管理,減少或者延緩多重耐藥菌的產生。

七、加強對醫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

科室應對全體醫務人員開展有關多重耐藥菌感染及預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識的培訓,強化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視,掌握並實施預防和控制多重耐藥菌傳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醫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