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貴州社會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的概括

調查報告是反映對某個問題、某個事件或某方面情況調查研究所獲得的成果的文章。它可以在報刊上發表,也可以供領導機關作爲處理問題、制定政策的依據或參考。

調查報告是一種說明性的文體,兼有通訊和評論的某些特點,但又與二者有着明顯的區別。與通訊相比,二者都有大量的事實材料,而且對事實的敘述都比較完整;但通訊往往是寫一連串的事件情節,有形象的刻畫和細節描繪,通過生動的事例和感人的形象來表現主題,而調查報告則側重用事實說明問題,它的主題是由作者直接表述出來的。與評論相比,它們都有鮮明的觀點,有理論色彩;但評論文章主要是通過邏輯推理和論證來證實其觀點,而調查報告則主要通過事實說明其觀點,對調查對象作出評價,闡明其意義,或從總結點上的經驗入手,講明某個道理。

我的家鄉貴州社會調查報告

在某一情況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時,我們務必要去調查清楚情況,我們在調查結束後還需要完成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家鄉貴州社會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家鄉貴州社會調查報告1

調查目的和對象:通過對雷山西江千戶苗寨進行旅遊市場調查和分析,更加了解黔東南的旅遊信息,同時爲雷山縣旅遊業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以期對雷山縣旅遊業和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調查地點:雷山縣所屬西江千戶苗寨

調查時間:20xx年5月1日—5月26日

調查人員:20xx春(本)xxx

所屬課程:省情教程

1.雷山旅遊開發的必要性

(1)從整個貴州省來看旅遊與扶貧關係,可以拉動經濟發展,創辦新型旅遊城市:

(2)貴州省經濟狀況,和自然資源優勢

2.“旅遊扶貧”觀念的提出

貴州省旅遊局楊勝明局長率先在中國提出了“旅遊扶貧”的理念,她強調旅遊不應是一種謀求短期經濟效益的產業,它應長期而持久地賜富於民。恰恰因其經濟的欠發達,貴州迄今仍保持着大量令人歎爲觀止的文化與自然遺產,它是一個“活着”的民族遺產寶庫,堪稱“文化千島”,其中32%的人口都屬於少數民族,仍相對保持着古老的生活方式,以及各個民族的精神信仰是習俗、節日與典禮、傳統工藝、音樂、語言與建築。貴州以扶貧爲目標,利用貴州省自身資源優勢,脫貧致富,旅遊活動給當地居民帶來直接創收,使當地人意識到旅遊資源的重要性。從意識主動去傳承與保護自己的風俗習慣,民族特色。貴州一定會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道路來。

3.雷山縣目前的旅遊發展前景

(1)雷山縣旅遊資源狀況

雷山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部,與凱里、臺江、榕江、丹寨四縣市相鄰。縣城距黔東南苗族自治州首府凱里42公里,距省城貴陽184公里,距雷公山主峯30公里。有很高的森林覆蓋,有山有水。

(2)民族文化旅遊資源

雷山縣全縣總人口14.5萬,其中苗族12.04萬人,佔總人口的83%,苗族傳統的民族文化,光彩奪目,被譽爲苗族文化中心,這裏,有中國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戶苗寨,集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古樸的民族風情於一體。苗族歷史上的五次大遷徙,其中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西江,370多個苗族村寨分別分佈在雷公山周圍,雷山縣苗族保存有八大支系,因此使得苗族的習俗得以完整的保存下來,而且苗族歷史上的五次大運動,三次都發生在雷山。

(3)自然資源

雷公山,苗嶺之巔,主峯海拔2178.8米,地跨雷山、臺江、劍河、榕江四縣,總面積71萬畝,其中雷山縣轄區爲7萬畝,佔保護區總面積的74.23%,佔雷山縣總面積的29.08%。雷公山無山不綠,有水皆清,森林覆蓋率高達90.7%以上,在已知的1780多種植物中,被列爲國家瀕危、珍惜植物的有20種,500多種屬於藥用植物,是我國中亞熱帶一個極爲珍貴的物種基因庫。

(4)雷山縣發展鄉村旅遊取得的成就

雷山縣在圍繞旅遊,調整農業、發展工業、繁榮文化、完善交通、保護生態、建設城鎮、提高素質,以雷公山、西江千戶苗寨、郎德上寨、巴拉河沿岸民族村寨,縣城旅遊服務中心爲重點,抓住州委,州政府打造“雷公山苗族文化原生態旅遊經濟圈”的機遇,創新旅遊體制機制,狠抓工作措施落實,使旅遊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2002年至2006年,接待遊客人數,旅遊總收入創新高,旅遊業的發展拉動了交通運輸、通信、餐飲服務、房地產等產業的發展。

4.雷山縣旅遊客源市場結構分析

(1)雷山縣遊客結構多變量分析

以下雷山縣旅遊者統計資料分析的數據,大概。以下分析從性別、年齡、職業、經濟收入、客源地五個變量進行分析。

(2)分析結論

根據對雷山縣旅遊客源市場基本情況的調查,其具有以下特徵:

①文化程度越高出遊率越高。

②男女結構不平衡。

③公務員與企業事業單位員工佔有較大比例。

④中青年人在整個市場中佔有較大比重而老年人市場偏低。

⑤中收入旅遊者出遊率高,較高收入人羣出遊率低。

⑥距離衰減因素也是影響客源市場的一個方面。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雷山縣以苗族爲主的民族風情濃郁、古樸典雅,富有極深遠的文化內涵,是苗族的民族文化中心,隨着城市的快節奏生活,使人們有一種內心深處迴歸自然,留戀鄉村泥土的本能,更願意到鄉土氣息濃厚的鄉野中放鬆,而文化程度高的旅遊消費羣體,對以民族村寨爲特色的文化現象、以村寨爲依託的農耕文化興趣濃厚。雷山縣旅遊資源恰好適合了現代社會生活的旅遊發展需求,給做好雷山縣旅遊業提供了一個優越的條件,而且從以上的數據分

析中,學生羣體的增加不僅僅說明了學生羣體對傳統文化的嚮往更說明了雷山縣的旅遊資源以另一種功能在吸引年輕學者,而高收入人羣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5.雷山縣旅遊產品具體分析

以下以雷山縣最具代表性的郎德上寨、西江和雷公山等相對成熟的旅遊景區對雷山縣旅遊產品進行分析。

6.西江千戶苗寨

(1)西江千戶苗寨概述

西江距雷山縣城37公里,距凱里39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千戶苗寨。農耕文化色彩典型,民族風情特色濃郁,自然環境優越,現有1258戶,5600多人,99%是苗族。素有“千戶苗寨”,“歌舞之鄉”、“民族建築之魂寶”、“節日之鄉”、“銀飾服飾之鄉”的美譽。1998年被列爲全省重點歷史文化村鎮,2000年被列爲古鎮名寨,2005年,建立了“中國民族博物館西江千戶苗寨館”,到目前爲止,西江共計接待了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20多萬人次。

就西江千戶苗寨旅遊產品而言,雖已得到發展,並具有一定的質量,但應提煉出它們的最大特色作爲賣點。結合我們的調查問卷的Q7問題“雷山縣哪個景點給您留下了最深的印象?”,其中,在八個景點中,西江千戶苗寨位居首位。不難看出,西江千戶苗寨在雷山縣諸多景點中是一個值得着力打造的旅遊產品。然而,在我們的調查過程中,瞭解到很多遊客到了這裏,只能用眼睛遠遠的觀望一下千戶苗寨那些由龐大的吊腳樓建築羣和作爲背景的雷公山組成的風景,而不能進入到當地生活的體驗之中。然而,當遊客的那些審美欣賞消失以後,剩下的就只是平淡了,只有進入到日常生活的層面,這纔是真實的.西江,才能把遠方的客人留下來。

(2)加強西江千戶苗寨民族生活體驗類節目

(3)着力打造特色旅遊購物品

(4)注重品牌效應 政府加以管制和控制

經以上分析得出,把博物館最爲西江的旅遊品牌效應來推廣,應該會收到很好的成效。除了做好以上主**色旅遊產品之外,西江千戶苗寨目前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細節問題。

1.標識系統不完善

2.非民族建築的外觀與整個民族建築氛圍不協調

3.空中污染和電力系統衝擊視覺效果

4.餐飲經營個體的飲食衛生意識不夠

5.接待能力和娛樂環節欠缺

如果處理好以上問題,西江的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指日可待。

7.結論

發展雷山鄉村旅遊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雷山縣鄉村及村民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和管理民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傳統與現代的和諧,農村與城市的和諧。對其所在的景點進行調整,改造和加強各方面的需要。在不遠的將來貴州黔東南將會成爲全國,乃至全世界有名的大自然旅遊城市。會給黔東南帶來無限的好處。貴州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和對象:通過對雷山西江千戶苗寨進行旅遊市場調查和分析,更加了解黔東南的旅遊信息,同時爲雷山縣旅遊業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以期對雷山縣旅遊業和當地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我的家鄉貴州社會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通過對大方縣八堡鄉復興村進行民族文化以及社會發展調查和分析,爲大方縣八堡鄉復興村發展提出自己的建議。

二、調查時間:

20xx年7月5日至20xx年11日6日

三、調查地點:

貴州省大方縣八堡鄉復興村

四、調查對象:

復興村村委及村民

五、調研經過及內容

(一)走訪村委

1、村莊基本概況

大方縣八堡鄉復興村位於大方縣八堡鄉北部,距八堡鄉政府駐地3.5公里,面積9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組,662戶,2635人,農民人均純收入3210元,居住有90%以上的苗族。種植業以種植玉米、水稻、小麥、油菜、辣椒、馬鈴薯爲主,養殖業以家庭飼養豬、牛、馬和家禽爲主。

2、村莊環境建設情況:

⑴村莊基本面貌:

A、村容村貌良好、乾淨整潔;

B、茅草房的改建已完成90%;

C、各組道路全部硬化;

D、各組民族文化傳承保護較好;

⑵基本設施建設

復興村村委會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復興小學、醫務室、診所等保障村民生活的設施。

⑶村莊自然環境

復興村環境沒有受到來自外界的污染,自然環境很好,空氣清新,山清水秀,村民的飲用水都是純天然的淺井水,平時食用的瓜果蔬菜都是自家種的無污染食品。

(二)與村民實地訪談

1、村民生活情況:

90%以上的人家都有電視機等家用電器;100%的村民們都用上了電。大家紛紛表示,近幾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民的生產和發展,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生活水平較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高興勁都洋溢在各自的臉上。

六、關於復興村發展的思考:

1、大力推進民族特色飲食文化的發展

復興村90%以上村民都是苗族,因而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飲食:苗家蓋碗肉、苗家水花酒、苗家雞八塊等。民族特色的飲食讓復興村的經濟明顯增長。

2、大力推進民族旅遊文化

以苗族的傳統節日爲主的旅遊文化,讓復興村的.發展蒸蒸日上,形成特色的民族旅遊文化。

3、大力推進藥材種植

復興村作爲名貴藥材天麻種植的最佳場地,同時良好的氣候也金銀花的種植。大力發展藥材的種植將會成爲復興村的經濟發展一個不可缺少的主體。

七、總結

實現復興村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和管理民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傳統與現代的和諧。改變復興村落後的面貌,需要對其所在的民族特色文化進行傳承與保護,改造和加強各方面的需要。在不遠的將來複興村一定會在經濟上有所提升、在民族特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上一定大有提高。相信復興村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我的家鄉貴州社會調查報告3

一、貴州旅遊資源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位於中國西南的東南部,省會貴陽。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雲南、北接四川和重慶,全省東西長約595公里,南北相距約509公里,總面積爲176167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8%。貴州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民族衆多、資源富集、發展潛力巨大的省份,有黃果樹瀑布、赤水風景名勝區、荔波漳江、遵義會議會址、梵淨山等名勝古蹟。

貴州省是我國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處雲貴高原的東部,爲斜坡地帶,恰處於中國地勢第二大梯級(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級(東部丘陵平原)的過渡部位。境內地勢起伏、高差懸殊。最高海拔達2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貴州在熱量帶上處於南亞熱帶至中亞熱帶的位置,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總的氣候特點是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降雨適中,且多夜雨,多微風,素有“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的說法,沒有絕大多數大陸性氣候所特有的極端溫度。由於地勢由北、東、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內部起伏較大和氣溫垂直變化明顯等原因,各地光照、輻射、熱量差異較大。加之由於地質、地貌和生物氣候條件的複雜多樣,貴州的土壤類型也極爲複雜,從而爲生物資源的多樣性提供了重要的環境條件。

二、主要旅遊特色

由於以上諸多因數,構成了貴州獨特的旅遊構造,當今貴州,旅遊總體方向爲以下五個方面:

1、紅色旅遊

貴州的土地上,遍佈着革命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會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先烈在這片土地上流血、奉獻、犧牲,而那些承載着革命史、革命事蹟、革命精神的紀念地、標誌物,會址,是組織旅遊者進行參觀遊覽的必到之處。紅色旅遊分佈廣泛而相對集中,我省紅色旅遊資源豐富,類型全,數量多,分部廣但相對集中,據網上初步調查,我省紅色旅遊點160多處,具有開發潛力的精品旅遊點50多處。在紅色旅遊點中,長征文化突出,各類紅色旅遊資源遍佈全省,北至赤水,南至荔波,東至玉屏,西至赫章、盤縣,行成三線三區。一下是主要路線:一、貴陽(息烽集中營)、遵義(遵義會址、紅軍山烈士陵園、婁山關景區、烏江景區區)、仁懷、習水、赤水(紅軍四渡赤水)二、貴陽、黔西、大方(紅二、六軍團戰鬥遺址)、畢節(紅六軍團政治部舊址、畢節烈士陵園等)。三、貴陽、鎮遠、黎平(黎平會議會址等)。

2、民族文化旅遊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異彩紛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國第一。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蔥蘢,吊腳樓房鱗次櫛比,民族服飾款式豐富多彩,工藝巧奪天工內涵廣博深邃。民主節日數量之多,活動人數和內容之光,更是令人歎爲觀止,貴州省黔東南州更是號稱百節之鄉。此外,香紙溝布依寨、雷山西江苗寨、雷山郎德苗寨、凱里寨瓦苗寨、清鎮黑土苗寨、鎮寧石哨布依寨、水城青林苗寨、水城海坪彝寨、六枝壩灣布依寨、安順婁家莊苗寨、榕江三寶侗寨等,這些都各自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習俗。

3、陽明文化旅遊

歷史上貴州開省較晚,在明永樂十一年始爲一省。與他省相比,知名人士特別是大思想家較少,但是客籍著名人士到貴州的確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當數名震中外的王陽明。王陽明龍場悟道,創立心學,始傳道於黔,培養了大批黔中弟子和再傳弟子。王門弟子在黔中南北分化,大振陽明心學,如馬廷錫之在貴陽、孫應鰲之在清平、李渭之在思南、陳尚象之在都勻等,遂使當時黔中形成陽明心學文化圈的氛圍,給貴州留下得天獨厚的陽明心學文化旅遊資源的優勢。

4、自然景觀

貴州省與江南的秀麗玲瓏,塞北的豪氣沖天,青藏的舒展聖潔等相比,另有一種獨特韻味。以石灰石巖積巖爲主要地貌特點的貴州省,喀斯特溶洞遍佈全省各地,可謂“無山不洞,無洞不奇”。貴州的山,層巒疊嶂,秀峯林立,各具風姿。廣泛分佈的岩溶地貌是構成貴州特色旅遊資源的基礎,岩溶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岩溶分佈區,發育於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豎井、窪地、峯林、峯叢、天生橋、岩溶湖、瀑布、跌水,與發育於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縱橫疊置,形成了一個極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館”。著名的黃果樹大瀑布、龍宮、織金洞、馬嶺河、小七孔等高品位景觀,就是這個喀斯特王國的典型代表。

5、歷史文化

貴州歷史雖然較其他身份晚,但這並不妨礙貴州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在貴州這片土地上,留存有大量的歷史遺蹟,這些東西,然我們能更好的瞭解貴州,瞭解歷史。同時,陶冶我們的情操,高尚我們的品德。而貴州也是各專家學者鄉村考察,科學研究旅遊的好去處。天龍屯堡,鎮遠古鎮,青巖古鎮,隆裏古鎮等,都是旅遊的好地方。

三、貴州旅遊現狀與前景

貴州旅遊業興起於改革開放之初,發展於20世紀90年代之後,真正形成高潮是1999年6月考察大西北,代表黨組織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的最近幾年。目前,貴州的旅遊開發已成爲西部大開發中的熱點和亮點,成爲西南旅遊的中堅力量,並呈現出以下特點:

1、各級政府對發展旅遊業重要性的認識普遍提高,逐漸將旅遊業確定爲當地的支柱產業或優勢產業,並因地制宜地制定促進發展的政策措施,爲旅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障。

2、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旅遊生產力初具規模。已由接待型行業向支柱型產業轉變,初步形成了食、住、行、遊、購、娛於一體的綜合產業體系。

3、在特色旅遊產品、重點旅遊景區和區域旅遊熱線開發等三個層面上都不同程度地取得進展,已形成了自己的王牌旅遊產品,競爭能力明顯提高。

4、旅遊業發展速度加快,收入迅速增加。目前,貴州旅遊業的總體增長速度,已高於全國平均發展水平、2003年全省接待旅遊者20.5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1.46億元,同比增幅近30%,比全國旅遊業平均增幅高出19個百分點,增幅列全國第二。

5、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社會參與的旅遊經濟運行機制和多元化投資格局。

在充分肯定貴州旅遊業開發的重大進展和主要成績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存在的問題。貴州旅遊業目前的總體發展水平還比較低,總量還不大,仍處於初級階段。交通不便、線路漫長、景點分散、投入不足、條塊分割、產品因缺乏包裝而缺少國際競爭力,缺乏龍頭產品的帶動效應等等。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旅遊開發資金嚴重短。

2、旅遊景區交通建設滯後。

3、貴州旅遊資源雖然量多質優,但缺乏旅遊資源的深度開發。

4、貴州在旅遊景區(點)開發方面缺乏科學規劃,許多自然景觀處於初級觀光產品階段,文化含量低,品位不高。

5、旅遊業管理混亂,服務質量不高。

6、對外營銷宣傳力度仍顯不夠。

四、結論:

貴州,一個美麗而悠久的地方,這裏能帶給你歡樂,帶給你愉悅。讓你流連忘返,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爲貴州那富饒的自然景觀、純樸的民族民風、以及那歷經滄桑的蒼涼氣息。

但貴州旅遊存在的問題,都亟待我們努力解決,我爲生在貴州而驕傲,我爲養育我的這片土地而自豪,我陶醉在這青山綠水之間,我沉醉在民族文化的魅力之中,我迷失在這瑰麗奇幻的溶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