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精選7篇)

《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

《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精選7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1

活動目的:

1、通過動手操作,知道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並滲透集合思想,使幼兒更具體看到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合起來是7。

2、瞭解兩部分可以互相交換位置,合起來還是7的規律。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貼絨教具。

2、操作卡,雪花片,瓶蓋,作業單。

活動過程:

1、遊戲:拍手問答。複習6以內數的組成。

2、幼兒分組操作並記錄。

(1)分雪花片:取出7個雪花片,分到兩個盤子裏。

(2)撒瓶蓋:取出7個瓶蓋,撒在桌上找出正面和反面。

(3)分花生:取出7個雪花片,分到兩個盤子裏。

3、請每組幼兒講述並展示操作結果。

4、教師在黑板上演示7的組成過程,並記錄。

盤子裏有7個蘋果,媽媽想把7個蘋果放在兩個盤子裏,可以有幾種分法。請幼兒在黑板上擺出來,先後分成6和1,5和2,4和3,然後說明這三組數目的蘋果互換位置數量都是7只。

5、引導觀察分合式,發現並找出互換位置的分合式。

6、教師講解作業單。

7、幼兒做練習冊。

8、講評作業,鼓勵幼兒。

《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知7的分解組成。

2、進一步感知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3個猴子圖片、桃子(磁性教具)、桃胡、盤子、彩筆、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說小猴盪鞦韆的手指遊戲,

教師:好了,小朋友們,誰能告訴張老師,剛纔我們說的手指遊戲的名字是什麼?(小猴盪鞦韆)嗯,小朋友說的很好,小猴子都在一起玩,可是漸漸地一起玩的小猴越來越少,最後一個都沒有了,它們都去哪了呢,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想)。張老師也不知道,不過小猴的媽媽知道,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好不好?

二、基本活動

1、教師出示小猴圖片,

教師:這位猴媽媽有兩個猴寶寶,月月和星星,今天它給兩個猴寶寶摘了7個桃子回來,叫小猴回來吃桃子,(哦?原來啊,小猴都回來吃桃子去了),吃完桃子,小猴想拿着這7個桃胡去玩,可是猴媽媽不知道該怎麼給兩個猴寶寶分,請小朋友幫忙分一分,好不好?

2、幼兒操作,

教師:現在每個小朋友都有七個桃胡,想想如果你是猴媽媽,你要把這7個桃胡給兩個小猴分完,該怎麼分?分好的小朋友輕輕的轉過身來,張老師就知道你分好了,我們看看誰在分的時候又安靜又快,現在請小朋友輕輕的轉過身去動手分。

3、教師提問:

教師:分好的小朋友面向老師坐端正,我看看有多少小朋友分好了,嗯,咱們晶晶班的小朋友都很棒,所有的小朋友都分好了,我請幾個小朋友把你分的結果告訴老師,(幼兒邊說,老師邊在黑板上記錄下幼兒說的結果,)

4、教師:好了,小朋友們有這麼多分法,你看猴媽媽多開心啊,她想,有這麼多分法,以後我就不愁給寶寶分桃胡的事了,可是,我一時記不住這麼多方法,你們能記住嗎?(能)

好,張老師就來考考我們小朋友,(當老師說給月月分幾個,你們不說話,轉過身用手裏的桃胡告訴老師你的答案,比如,當我給月月分一個的時候,星星就分六個,你們就把桃胡分成一和六兩組,分好的小朋友就立刻轉過身來坐端正,老師就知道你分好了,明白了嗎?)

好了,現在我看看誰分的又對又快,給月月分兩個、月月分四個、月月分五個。

5、恩,我們班小朋友都特別聰明,可以又快又準確的給小猴子分桃胡。可是,猴媽媽沒有記住,我們一起來幫她找個更好的記憶辦法,好不好?(好),那我們現在來觀察一下兩隻小猴分到的桃胡數有什麼特點,先看左邊(也就是小猴月月這邊),你發現了什麼?(從上往下數,數字逐漸增大,前面的數比後面的數依次大一,)這種的排列我們把它叫做遞增,再看看右邊(也就是小猴星星這邊),你發現了什麼?(從上往下數,數字逐漸變小,前面的數比後面的數依次小一),這樣的排列我們把它叫做遞減。

6、知道了什麼叫遞增和遞減,我們現在一起來跟老師做一個遊戲好不好?:老師說,小朋友,我問你,七可以分成幾和幾,請小朋友們按照遞增的順序從一開始回答,說,張老師,我告訴你,七可以分成一和六,依次往下進行,明白了嗎?

7、小朋友們幫助猴媽媽解決了難題,你看猴媽媽多開心啊,你們開心嗎?

三、鞏固練習

1、既然咱們班小朋友這麼厲害,那張老師倒想考考我們小朋友,現在小朋友的桌子上老師每人都準備了一份題,和剛纔玩桃胡一樣,請小朋友輕輕的轉過身,每人拿一份題,一人一隻彩筆,做完之後立刻轉過身來,老師就知道你做完了,我們看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2、教師講評幼兒作品。

四、結束活動

今天晶晶班的小朋友表現這麼棒,張老師想獎勵一下我們班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師會獎勵什麼呢?那就請小朋友們排好隊到院子裏去看看吧。

《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3

活動設計背景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2—6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7的分解組成,掌握7的6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係,學習並記錄7的6種分法

2、總結歸納7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準備

教具:大掛圖一張(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7的分解式)、7個卡片、記號筆、記錄紙。

學具:幼兒每人一張圖(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式)、每人7個小批每個蘋果卡片、鉛筆、橡皮、1—6數字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秋天來了,樹上的平果熟了,樹媽媽要把蘋果送給兩隻小猴子。出示掛圖、蘋果樹、7個蘋果

問:樹媽媽要把它送給小猴子,怎樣分呢?

2、出示大掛圖引出“7的分解組成”

師:把蘋果分到小猴家裏,一共有幾各蘋果(和幼兒一同點數共7只)出示“7的數字卡。

師:7個蘋果怎樣分,樹媽媽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請小朋友們說一說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將7個小蘋果分在兩座房子裏,每分一次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請幼兒分別到前面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在記錄紙上記錄幼兒的分法。

3、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7”的6種分法。

4、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7”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7個蘋果的分法,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蘋果的數量,並記錄下分的結果,“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

(2)幼兒觀察“7”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7”的分解組成,瞭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5、幼兒第二次爲小動物分房子,嘗試有序的進行“7”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的結果。

(三)、結束部分

遊戲《找朋友》

幼兒每人挑選一個數字卡(1—6)戴上,伴隨找朋友的音樂找到和自己的數字和在一起是“7”的幼兒做朋友。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設計根據新《綱要》精神,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我們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2—6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孩子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本次活動以嘗試分蘋果,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7的分解組成,掌握7的6種分法,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活動圍繞着給小動物分蘋果進行。加上幼兒樂於幫助小動物分房子的喜悅心情,充分調動了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在第一次給分蘋果並記錄的過程中,幼兒通過操作、探索,找出了“7”的6種分法,在展示幼兒分房記錄時,有的孩子沒有找出了“7”的6種分法,還有的分出的一組數字合起來不是“7”,這是孩子們第一次嘗試記錄,對沒有掌握好的在下一個環節中我會多給予關注。接下來引導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教師並演示分蘋果,一邊分一邊和幼兒點數蘋果數量,並記錄下分的結果,“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引導學習有序進行“7”的分解組成,幼兒觀察“7”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7”的分解組成,瞭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幼兒在第二次爲分蘋果時,掌握了有序的進行“7”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房的結果。活動在遊戲《找朋友》的歡快氣氛中結束,幼兒通過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學,學中玩,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感知7的分解,知道7有多種分法。

2、在遊戲中礬固對7的分解,組成的認識。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學用具:小毛驢、小牛各一隻、數字1-7,7的分解圖3張

幼兒用具:豆子每人一筐、記錄表每人一張、鉛筆、橡皮。

幼師知識準備:幼兒已經學習了6的分解、組成。幼兒會書寫數字。

活動過程

一、複習6以內的分解

引導語:今天,我們來玩個我問你答的遊戲。請小朋友仔細聽。

二、在操作中感知7的分解組成

1、教師師範操作方法

引導語:誰想幫我取出7粒豆子?怎麼分給小毛驢、小牛呢?請把分的結果記下來。

2、幼兒操作、感知7的分解

要求:每次從筐拿出7粒分成兩份,分的要不一樣、要把筐裏的豆子全部分完,看看都可以怎麼分?

3、請幼兒記錄操作結果

4、引導幼兒分享操作結果

(1)教師出示三張大的記錄表,記錄幼兒的操作結果

(2)請幼兒感知不同的記錄方法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以下方面無論是與否,都應該分析是與否的原因,從而總結經驗或提出改進措施)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納?是否有適度的自由空間?是否能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瞭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是否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例如,師幼配合情況,教師能否依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在對目標、策略的驗證與分析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並明確今後改進與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啓發?

《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5

活動設計背景

1. 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組成,理解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2. 發展分析、推理、歸納和遷移能力。

3. 喜歡並願意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 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組成,理解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2. 發展分析、推理、歸納和遷移能力。

3. 喜歡並願意參加數學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組成並記錄。

2. 難點:在理解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遞增遞減的規律)。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 白色若干 鉛筆若干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取學具

2.遊戲“敲鼓”

3.通過故事學習7分解組成,並理解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1) 以《蘋果熟了》的故事形式,學習7的分解組成。

出示7個綠棋子。

故事:在吉林省梅河口市有一所第二幼兒園,幼兒園的院子裏面有一棵蘋果樹,秋天到了樹上結了7個蘋果,第一天。1個蘋果成熟了,變成紅的。

老師將一個綠棋子變成紅色棋子,並出示記錄表。

提問7分成了1和幾?1和6和起來是幾?

請幼兒用“照相機”把第一天蘋果成熟的情況拍下來。

第2天,又1個蘋果長成熟了,變成紅的…………(方法同上)

(2) 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分出來的兩個部分數中一個數增加1,另一個就少1,總數不變”的互補關係。

教師演示比較第1天和第2天紅蘋果的數量.

提問:第1天,樹上有幾個紅蘋果、幾個青蘋果,第2天,幾紅、幾青?紅變的(多一個)青呢?(少了一個)

爲什麼紅變多一個,青就變的少一個呢?(因爲樹上總共只有7個蘋果,紅變多了、青就變少了)

(3) 通過故事擺出7的不同分法。

請幼兒邊敘述故事邊擺棋子,擺完說出一種分合式,在擺下一種。

(4) 引導幼兒進一步的理解部分數之間(逐一遞增、逐一遞減的互補關係)

遊戲“猜拳”

4.收學具並檢查學具

5.聽音樂送學具

《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發展,充分體驗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進一步感知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係。

3、能積極思考,提高理解與運算能力。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掌握6種分和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幼兒發現分合式中遞增遞減規律和互換規律。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磁帶《我的朋友在哪裏》,玻璃彈子,磁性吸鐵,吸管,鉛筆,羊骨頭,各種圖形,鈕釦,果凍盒,各種圖片(與幼兒人數相當),幼兒操作材料(過生日)。

活動過程

1、複習6的組成 拍手遊戲:師: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幼兒:嗨嗨,你的1球碰5球。師:小朋友我問你6可以分成2和幾?幼兒:朱老師我告訴你6可以分成2和4。

2、學習7的分解。

(1)讓幼兒自主探索7的分解組成。將幼兒分成8組,每組幼兒不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7的分解組成,記錄分合式,並在集體面前表述。

(2)創設情境,並出示課件:

7只小豬在玩,讓幼兒看圖片找出小豬的不同,並寫出分合式。讓幼兒看分合式,教師引導幼兒體驗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係。知道總數總比部分數大。

(3)出示花的圖片讓幼兒區分花的不同,進一步學習掌握7的分解組成。

(4)出示漂亮的魚圖片讓幼兒分解,加強對7的分解組成。

3、出示課件,引導幼兒學習7的分合式,瞭解分合式的前後兩個數之間的遞增和遞減的關係,知道前面的數不斷增大1,後面的數不斷減小1,總數不變。通過讀一讀、看一看、說一說,使幼兒進一步瞭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係。

4、玩遊戲:拍手問答

教師:小朋友我問你7可以分成1和幾?幼兒:朱老師我告訴你7可以分成1和6。鞏固幼兒對7的分合的掌握。

5、玩遊戲:“找朋友”加強對7的分解組成的學習掌握。

每位幼兒手拿一張卡片,聽《找朋友》的音樂開始找朋友。(兩個幼兒拿的卡片上的實物圖數量合起來是7,就是自己的朋友。)

6、小組對抗賽,鞏固掌握7的分解與組成:將幼兒分成三組,教師出示課件題卡讓幼兒搶答比賽,看哪一組獲勝,並獎勵。

7、完成幼兒操作材料上的練習。

8、評價幼兒參與活動及完成操作情況。

教學反思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數學知識對於孩子們是枯燥乏味的,只有他們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習起來才能樂此不疲。本節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通過遊戲、動手操作和小組對抗賽,讓幼兒自主探索掌握7的分解與組成。下面我談談在教學7的分解與組成時的幾點體會:

一、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自主探索。

在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準備了很多可操作材料。開始,我將幼兒分成了8組,每組不一樣的操作材料,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動手操作,自主探索7的分解,並用分合式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探索操作時,孩子們積極主動的操作着自己組的材料,想盡一切辦法將材料分成兩份,並記錄操作結果。有的組記錄的分合式都重複了,可是孩子們還在不停的操作,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發現有重複記錄的分合結果在不停的提示。有個別小組的幼兒不知從何下手,在我的指導下,他們能自己動手操作,探索7的分解。孩子們在同伴的合作下動手操作、自主探索,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

二、以遊戲爲主線,引起幼兒探索掌握數學知識的奧祕。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也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幼兒通過各種遊戲獲得知識,受到教育。本次活動,幼兒已有了6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的概念,我在活動開始設計了拍手遊戲。幼兒對拍手遊戲特別感興趣,玩遊戲時,幼兒都能注意力集中,準確地對出老師的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活動中,爲了加強幼兒對7的組成的掌握,同樣,我又一次運用了拍手遊戲,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遊戲—找朋友,不但讓幼兒點數了卡片上的物體的數量,還使他們體驗了有朋友的快樂。遊戲是本次活動的主線,即讓幼兒玩了遊戲,從遊戲中體驗了學習的快樂,達到了自主探索學習的目的。

“學中玩”、“玩中學”,讓幼兒在自主操作中探求知識,在遊戲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奧祕,在比賽中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及圖片來培養幼兒的主動探究能力,讓幼兒在輕鬆、愉悅、自主的範圍中掌握了7的分解與組成,並能很好地瞭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百科:分解,數學名詞,即和差化積,其最後結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爲止。

《7的分解組成》大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合作交流學習7的分解與組成,感知數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讓幼兒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發展,充分體驗小組互助、合作學習的快樂。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西瓜、桃子的圖片若干,不同種類的拼插玩具和廢舊材料。

2.音樂:《我的朋友在哪裏》 課件3.顏色或圖案不同的數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設

1.拍手遊戲:教師採用問答的方式與幼兒一起復習6的組成。

師:嗨嗨,我的1球碰幾球?

幼兒: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組組長自報家門,教師爲每組貼上相應的羊羊貼畫。

3.師:我們每隻羊羊隊的小朋友都很好,今天老師還特別爲你們請來了一個朋友(出示數字7),數字7作裁判,評判出究竟是哪隻羊羊隊取得最後的勝利。

二、羊羊大戰

1.數字7裁判爲我們每隻羊羊隊的小朋友都準備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廢舊材料),但是數字7可給你們提要求了:

(1)請每組幼兒拿到7件物品後不要亂動,先觀察這些物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再把這些物品分成倆份,並說出你分的依據是什麼?轉動腦筋,看看哪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後要把你分的結果填寫到記錄表上。

2.幼兒分組合作進行分解、記錄,教師巡視並作個別指導。

喜羊羊隊材料:桃子圖片;

美羊羊隊材料:西瓜圖片;

沸羊羊隊材料:金魚圖片;

懶羊羊隊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隊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隊材料:各種紙盒(牙膏盒、藥盒、煙盒)。等等

3.幼兒彙報

4.教師小結。引導幼兒歸納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

5.數字7裁判評出優勝獎,給予鼓勵。

三、教師課件演示7的分解和組成,並發現規律。

四、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裏

1.教師發給每位幼兒一張數字卡片。

2.找朋友。音樂《我的朋友在哪裏》,幼兒手拿數字卡片邊唱邊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兒互相檢查,找到的朋友對不對。

4.彙報。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們合起來是數字7,我們倆是好朋友。(倆個好朋友互相抱抱)

五、延伸 :

我們學習了數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們的分解方法有多種,請幼兒回家自己探索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種,你能找到怎樣的規律。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備課過程中對活動內容、教學理論、幼兒學習方法的認知變化。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以下方面無論是與否,都應該分析是與否的原因,從而總結經驗或提出改進措施)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納?是否有適度的自由空間?是否能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例如,是否瞭解幼兒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徵?是否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例如,師幼配合情況,教師能否依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在對目標、策略的驗證與分析中找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並明確今後改進與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讓你重新上這節課,你會怎樣上?有什麼新想法嗎?或當時聽課的老師或者專家對你這節課有什麼評價?對你有什麼啓發?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精選14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精選1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懂禮貌的良好習慣 。

2、使幼兒知道一些禮貌用語及其用語場合。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讓幼兒懂禮貌的好習慣,初步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操。

難點:讓幼兒分角色進行情境表演,要求幼兒們表演時要有表情。

活動準備

1、準備一些禮貌用語的圖片。

2、室內活動,讓兩個幼兒扮演助教角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教師請兩個幼兒上臺進行情景表演,一個小朋友不小心踩了另一個小朋友的腳,他立刻說:“對不起”,另一個小朋友回答:“沒關係”。

三、師提問:“小朋友們,我們平時在那些地方會用禮貌用語?”(讓幼兒自由發言)

1、讓幼兒打開課文,問:小朋友,你們能看出圖中的小朋友說了那些禮貌用語?你會用這些禮貌用語嗎?

2、教師教課文中的禮貌用語。(“對不起!”、“沒關係!”、“謝謝你!”

“不客氣!”、“老奶奶,您請坐!”、“再見!”、“再見!”)

四、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並提問:

1、當警察叔叔把你送過馬路時,你會怎麼做?面對別人的好意幫助時,你應該怎麼做?

2、你在公共汽車上,遇見一位老奶奶上車了沒有座位坐,你應該怎麼做?

3、當你在街上遇見了過去的鄰居阿姨,你應該怎樣說?當遇到熟人時你該怎麼做(讓幼兒自己說,教師鼓勵、啓發)

五、讓幼兒分角色進行情境表演,要求幼兒表演時有表情。

六、教師總結:禮貌是在日常生活的'行爲體現,任何方面都應注意禮貌。如:家裏來了客人要請坐,端茶。得到別人的幫助要說:“謝謝!”。做錯事要說:“對不起!。”

教學反思

在備課過程中,我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採用了提問、對話的方式組織教學,讓幼兒在活動中學到了一些基本的禮貌用語,並知道用語場合。教育活動時,我給幼兒創設了一個內容簡單,能學易懂的自由學習空間。在教師與幼兒互動時,我儘量用鼓勵的語言來激發幼兒、評價幼兒,用熱情的態度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讓幼兒人人主動參與禮貌用語的情境表演。這樣大大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培養幼兒懂禮貌的好習慣。但是,由於本人經驗不足,在教育活動過程中難免存在不良現象,希望專家們多多指導。

小百科:禮貌,是人類爲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2

活動意圖:

爲了推進和提高幼兒文明禮儀素養,園內開展了各種禮儀活動。每個班級都在用心的培養孩子的禮儀教育。大班最近推出十字文明用語大比拼,請、謝謝、對不起、您好、再見。爲了讓孩子更好地學好文明用語,我們用繪畫和手工相結合的形式做成一面面禮儀彩旗,送給街上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另外,我們還開展了禮儀畫展,讓禮儀之花遍地開。

活動目標:

1、通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集體外出的興奮和喜悅。

2、幼兒學會使用十字文明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您好、再見",能用繪畫手工的形式表現出來,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學習禮儀三字歌,能整齊流利的集體朗誦。

4、知道要跟着老師和同伴,不能擅自離開集體,會用禮貌、連貫的語言把自己的禮儀彩旗送給路人。

活動準備:

1、各色彩紙背面是文明用語,正面是幼兒作畫,用筷子做成彩旗。

2、各班學會禮儀三字歌。

3、注意出遊安全。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做好準備工作。

上午8:45在幼兒園集合清點人數,9:00準時出發。工作人員和老師做好安全工作。

二、帶領幼兒排整齊隊伍,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關注個別幼兒。鼓勵幼兒獨立行走,不跑跳、不推擠、不掉隊!

三、活動安排

1、每班幼兒人手一面彩旗,整齊排好隊出發。

2、每班輪流朗誦禮儀三字歌。《我會排隊》《紅綠燈》《行走》《環保小衛士》

3、到指定地點,把禮儀彩旗送給路人。

4、幼兒與路人合影,老師與幼兒進行合影。

四、活動結束

1、老師清點人數,帶隊回幼兒園。在返回的路上,老師要鼓勵幼兒堅持的原則。

2、組內通訊員及時發表新聞,年級組長完成大班禮儀活動小結。

活動延伸:禮儀畫展。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3

文明小乘客

【活動目標】

1、瞭解乘車的方法和簡單的安全知識。

2、能判斷文明乘車的行爲。

3、體驗乘車遊戲的樂趣。

4、瞭解乘車禮儀,增強文明乘車意識。

5、激發幼兒爭做文明小乘客的意識和行爲。

【活動準備】

1、“公共汽車”的活動場景;

2、背景音樂(車的鳴笛,剎車等音效);PPT課件;

3、哭哭臉和笑笑臉卡片若干。

【活動重點】

瞭解乘車時的文明行爲和簡單的安全知識。

【活動難點】

做到文明乘車。

【活動過程】

一、無聲動畫,引出重點。

師: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有一羣小動物要和我們一起去郊遊,你們高興嗎?(幼:高興)

師:你們看,他們來了!

PPT播放無聲動畫

師:我們一起看一看,他們在幹什麼?

一定要仔細看呦!

提醒幼兒認真觀看,動腦猜想,大膽說說。

師:下面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麼?

PPT展示圖片,師提問,鼓勵幼兒說出答案:

上車前,小動物們是怎樣做的?PPT同時播放上車前小動物排隊的圖片(準備排隊上車)

小動物們排隊的時候,小兔和羚羊老師在說什麼?說完之後小兔是怎樣做的?這樣做對嗎?(它想不排隊,第一個上車;這樣做不對)

汽車開動後,小熊做什麼了?羚羊老師對它說了什麼?之後小熊是怎樣做的?它應該怎樣做?

(汽車開動後,小熊開始吃零食,並且把零食袋子扔得滿地都是;羚羊老師批評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小熊把垃圾都打掃乾淨了;在車上不應該亂扔垃圾)

小鹿和小熊在幹什麼?羚羊老師又說了些什麼?(它們在大聲唱歌;羚羊老師說在車上大吵大鬧,會影響其他人,不應該大聲喧譁)

二、有聲動畫,鞏固加深。

師:我們現在來聽一聽小動物們到底在說些什麼。

播放有聲動畫,加深影響,鞏固重點。

師:啊!剛纔你們說的`太棒了,給自己鼓鼓掌!

三、判斷正誤,表揚好習慣。

師:老師這裏還有一些人乘車的照片,請小朋友們來判斷一下這些人的做法是否正確。如果你認爲正確,你就舉起笑笑臉;如果你認爲錯誤,就舉起哭哭臉。

PPT播放幻燈圖片:

圖片一:乘車時,將頭或手伸出窗外。

圖片二:從後門上車(師補充:如果車有兩個門,應該是前門上車,後門下車;如果車只有一個門,應該是先上後下,以免擁擠)。

圖片三:上車後自覺投幣。

圖片四:給老奶奶讓座(師補充:除了老人以外,我們還應該給孕婦,抱小孩的人,殘疾人讓座)

四、情景遊戲,乘車實踐。

師:現在我們瞭解了很多乘車時的安全知識,我們看看誰能成爲文明小乘客!好了,我們出發吧!

1、請一位小朋友扮演汽車司機,配位老師負責播放背景音樂和扮演老人半路上車,主班老師根據小朋友的表現做旁白解說,適時給予表揚、強調。

2、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分配角色,師給予適時的建議和指導,遊戲繼續進行,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在圖書角提供各種交通工具的圖書若干,組織幼兒閱讀圖書,並討論乘坐摩托車、自行車、小轎車的注意事項(如坐摩托車要扶好大人,坐自行車要注意把腳放好,坐小轎車要注意繫好安全帶等)豐富幼兒安全知識。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4

我要感謝你

活動目標:

1、運用真摯的語言表達對他人的謝意。

2、懂得身邊的人曾爲自己的成長默默奉獻,應該把他們銘記在心。活動準備:掛圖第23-24。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三年裏,有很多人天天和我們在一起,他們是誰呢?

教師小結:

有的孩子說和自己天天在一起的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

2、教師:那我們要感謝誰呢?爲什麼?(幼兒觀看掛圖材料,看一看、說一說他們是誰?爲什麼要感謝他們。)

教師小結:小朋友都說要感謝爸爸媽媽,因爲他們每天爲了讓我們生活在開心、快樂、舒適的環境中,辛苦工作,每天早出晚歸。而爺爺奶奶年紀那麼大了,走路都很辛苦,一不小心就會摔跤,但爺爺奶奶沒有因爲自己身體不方便的原因,而不來幼兒園接送你們,在家可能還要照顧你們。所以我們要感謝他們。

二、說說感謝的話。

1、教師: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我們、教育我們,細心的引導我們改正缺點;保育員阿姨爲讓我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學本領,幫我們打掃教室,幫我們疊被子;廚房阿姨爲我們做香噴噴的飯菜;我們說一句什麼感謝的話給他們呢?

請個別孩子用響亮地聲音講給大家聽,教師給予肯定。

2、啓發孩子們分組討論對老師、保育員阿姨、廚房阿姨說什麼感謝的話。

3、請幾名孩子有禮貌的邀請客人來到我們的活動室,鼓勵大家熱情的向他們道謝。

教師:孩子們,你們最想對保育員阿姨說什麼感謝話?現在我們要邀請保育員阿姨來我們教室做客,誰願意大膽有禮貌的去邀請?

教師小結:阿姨謝謝您,您幸苦了,我們愛您。

4、教師:孩子們,那你們最想對老師說什麼感謝話呢?

教師說祝福或希望的話:老師聽到你們真誠的話語,心裏特別的感動。那麼謝老師希望你們每天開心、健康的成長,與小朋友團結友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家是個乖寶寶,在幼兒園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三、還要感謝誰。

1、教師:除了這些人,我們還要感謝誰呢?

教師小結:還有叔叔阿姨、外公外婆、警察叔叔、保健醫生、清潔工等。

2、教師:那當我們遇見他們的時候,你們又會對他們說什麼感謝的話呢?

教師小結:孩子們回家後和爸爸媽媽說一說吧 。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5

【活動名稱】  

《講文明的小寶寶》

【活動目標】

1、初步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學習正確的用餐方法。

2、大膽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小豬一家圖片、小朋友用餐照片,擦嘴巾一塊。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幾位客人,他們是一家子,你們看!”

2、教師一一介紹,“這個是豬媽媽,這兩個是豬媽媽的兩個娃娃,一個叫胖胖,一個叫花花。”

3、“今天小豬一家呀,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們聽!”幼兒聽故事《兩個娃娃》。

二、傾聽故事,討論正確的用餐方法。

1.提問,理解故事內容。“故事中講了什麼事?花花是怎麼吃飯的?胖胖是怎麼吃飯的?你喜歡花花,還是喜歡胖胖,爲什麼呢?”

小結:是呀,胖胖吃飯的時候一點也不講衛生,聲音很大,飯菜湯亂灑,還不擦嘴巴,我們一定不能向他學習。

2.討論正確的用餐方法。“老師還帶來幾張小朋友吃飯的照片,你們看這些小朋友是怎樣吃飯的,他們這樣吃飯對不對,爲什麼呢?”請幼兒自由討論,並發表自己的想法。

三、經驗遷移。

1.“你平時是怎麼吃飯的?

2.教師總結:吃東西前應該先洗手,吃東西時不要大聲說話,慢慢吃不亂灑。

四、引導幼兒探索正確的擦嘴方法

1.兒歌示範正確的擦嘴方法。

“吃完後不要忘記擦嘴、漱口哦。老師這裏有一塊擦嘴巾,誰能上來示範一下正確的擦嘴方法?(針對幼兒的表現,教師補充)。“大方塊變小方塊,兩手托住來回擦,換面擦一擦小手,再把毛巾放放好。”xxx真能幹,相信他每天都會把小嘴擦得很乾淨。”

2.幼兒徒手練習正確地擦嘴動作。

“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做看吧!(師幼邊念兒歌邊徒手練習)今天中午我們要比比看,誰的嘴巴擦得最乾淨,最好。”

小百科: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爲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就更應該用文明的行爲舉止,合理的禮儀來待人接客。這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公共場所的一些基本規則。

2、能按照正確的禮儀要求做事情,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活動準備】

圖片五幅(兩個人並排站在扶梯上;兩個小朋友在扶梯上打鬧;和別人相反乘扶梯;向下行駛時在後面推別人;小孩子自己乘扶梯。)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坐過扶梯嗎?那麼乘扶梯時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呢?

2、關鍵步驟:

感知討論:

教師出示反映有關兒童在乘扶梯時不安全行爲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圖片上的小朋友做的對嗎?爲什麼?他這樣做會有什麼危險?"

(1)出示圖片1(兩個人並排站在扶梯上)

(2)出示圖片2(兩個小朋友在扶梯上打鬧)

(3)出示圖片3(和別人相反乘扶梯)

(4)出示圖片4(向下行駛時在後面推別人)

(5)出示圖片5(小孩子自己乘扶梯)

3、歸納總結

師:"在乘扶梯時,怎樣做纔是安全的呢?"

(1)再次出示上述圖片,讓小朋友複述正確的做法。

(2)組織幼兒討論,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

【活動延伸】

1、活動之後,教師可將圖片貼在教室的牆上作爲宣傳用。

2、教育幼兒不遵守乘扶梯的規則可能造成的危害。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月的11日都是自覺排隊日。

2、讓幼兒養成禮讓、排隊等候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各種排隊日的宣傳照片和倡議書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通過提問引出活動的主題。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自覺排隊日是哪一天嗎?"

2、關鍵步驟:

(1)爲什麼要把11日定成自覺排隊日?

(2)看宣傳照片,讀倡議書。

3、集體討論:

照片上的人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在11日也去參加自覺排隊日的活動。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入座時長者先入座。

2、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行爲。

3、培養幼兒懂得一些做客用餐的禮儀。

4、啓發幼兒用餐需講禮貌。

【活動準備】

手偶,卡片,禮儀星星的圖片或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課題: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好朋友,看看她是誰?(手偶:喜羊羊)同學們見到它高興嗎?可是喜洋洋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他呀去美羊羊家做客,因爲不懂得一些做客用餐的禮儀,弄得美羊羊都和他生氣了,寶貝們願意幫助他嗎?

二、基本部分:

1、師:那麼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探討一下做客需要注意哪些用餐禮儀吧。

幼兒討論並發表自己的看法,自由進行表述。

2、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禮儀小星星“是怎麼說的,教師用禮儀小星星的口吻說出正確的禮儀規範:我是好寶寶,做客用餐講禮貌,先請長輩坐,自己再就坐,不要高聲語,碗筷不亂敲,好菜大家嘗,夾菜要禮讓。

3、提問:“小朋友們聽清楚禮儀小星星說的話了嗎?應該誰先坐下呢?”

幼兒回答教師問題,模仿說兒歌。

4、情景表演:《做客用餐》

美羊羊請大家到她家做客用餐,喜羊羊帶着羊村的羊們一起去(請幾位幼兒分別扮演美羊羊、喜羊羊、慢羊羊),

敲門——問好——就坐(長輩先坐、自己再坐)——用餐(不要高聲語,碗筷不亂敲,好菜大家嘗,夾菜要禮讓)——告別。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評價給予幼兒鼓勵。並學習做客用餐兒歌

附兒歌《做客用餐》

我是好寶寶,做客用餐講禮貌,

先請長輩坐,自己再就坐,

不要高聲語,碗筷不亂敲,

好菜大家嘗,夾菜要禮讓。

活動延伸:家長帶孩子去做客用餐,進一步培養孩子的禮儀行爲。

區域創設:設置一個小餐廳,準備一些餐具及食物,讓幼兒能夠在餐廳玩“進餐遊戲”,鞏固用餐禮儀。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9

活動意圖:

爲了推進和提高幼兒文明禮儀素養,園內開展了各種禮儀活動。每個班級都在用心的培養孩子的禮儀教育。大班最近推出十字文明用語大比拼,請、謝謝、對不起、您好、再見。爲了讓孩子更好地學好文明用語,我們用繪畫和手工相結合的形式做成一面面禮儀彩旗,送給街上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另外,我們還開展了禮儀畫展,讓禮儀之花遍地開。

活動目標:

1、通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讓幼兒充分感受集體外出的興奮和喜悅。

2、幼兒學會使用十字文明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您好、再見",能用繪畫手工的形式表現出來,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學習禮儀三字歌,能整齊流利的集體朗誦。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各色彩紙背面是文明用語,正面是幼兒作畫,用筷子做成彩旗。

2、各班學會禮儀三字歌。

3、注意出遊安全。

活動過程:

一、穩定幼兒情緒,做好準備工作。

上午8:45在幼兒園集合清點人數,9:00準時出發。工作人員和老師做好安全工作。

二、帶領幼兒排整齊隊伍,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關注個別幼兒。鼓勵幼兒獨立行走,不跑跳、不推擠、不掉隊!

三、活動安排

1、每班幼兒人手一面彩旗,整齊排好隊出發。

2、每班輪流朗誦禮儀三字歌。《我會排隊》《紅綠燈》《行走》《環保小衛士》

3、到指定地點,把禮儀彩旗送給路人。

4、幼兒與路人合影,老師與幼兒進行合影。

四、活動結束

1、老師清點人數,帶隊回幼兒園。在返回的路上,老師要鼓勵幼兒堅持的原則。

2、組內通訊員及時發表新聞,年級組長完成大班禮儀活動小結。

活動延伸:

禮儀畫展。

活動反思:

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講文明、有禮貌、重禮儀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需要,是他們個人內在修養的表現,也是他們將來走向社會人際交往的必備素質。如果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養成了良好的文明禮貌行爲習慣,將來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就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就能建立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能成就一番大事業。要從小抓好這一教育,因爲不僅關係着一個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更關係着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爲了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今天在四(2)班召開了一次主題班會。這次主題班會總的來說是開得比較成功的。這次的活動目的是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我們中華民族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個現代文明人必須具備的美德;通過主題班會活動,使學生繼承優良傳統美德,增強愛國情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初步樹立社會責任感;把禮儀常規貫穿到情景劇、小品、講故事、朗誦等各種表演形式之中,讓學生受到情趣的薰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這次主題班會我從三個方面切入主題,分別是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學生在觀看錶演之後說收穫說感受,使學生受到情趣的薰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同學們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一些熟悉的禮貌用語,課前的準備活動學生也積極參與進來,學生覺得主題班會的形式很好,樂意參與到活動中來,連平時從不發言的學生也搶着說,

搶着演,讓他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課後的時間裏,學生也能把禮貌用語常掛在嘴邊,文明之花開遍班級。當然,也有小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只能堅持很短的時間,一旦沒有提醒,他們就會忘記,尤其是在上放學路上,不能主動向老師問早、問好。同學之間沒能禮貌相讓、使用禮貌用語。其實要真正讓文明禮儀之花開遍班級、開遍校園,不能只靠一節班會課的,而應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常抓不懈。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10

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

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紅綠燈牌子、畫有十字路口(有斑馬線)圖片

字卡:交通安全、紅燈停,綠燈行、

音樂《去郊遊》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進場,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出去郊遊嘍,大家開心嗎?

哎呀,這裏是哪裏?小朋友在什麼地方見過它?

二、在活動中體會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小朋友們,看看我們坐的隊行像什麼?十字路口的學問可多了,現在我們就在十字路口做個遊戲。老師請出兩個司機,三個騎車的以及兩個行人。

參加遊戲活動的孩子聽到老師說完"開始"之後,立即向自己的對面出發。其他孩子仔細觀察,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

(1)小朋友們,剛纔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想說什麼?

(2)如果生活中也是這樣可不行啊!爲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3)(教師拿出信號燈標誌)這是什麼?誰能編句兒歌來說說信號燈的作用。(將標誌貼在黑板上)

幼兒回答後出示字卡"紅燈停,綠燈行"。

(4)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怎麼過馬路

師小結:小朋友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走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走,要慢慢走,不能亂跑。爸爸媽媽在要牽着爸爸媽媽的手

三、遊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請一個小朋友當交通燈,一隻手拿紅燈,一隻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當小司機,過馬路時要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遊戲一次。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1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不能把馬路的空地當作遊戲場。

2、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良好的禮儀習慣。

活動準備:

選出三名幼兒與教師排演情景劇,演示在馬路上玩耍的場景。

基本過程:

1、導入活動: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看小朋友表演的一個小情景劇。請大家一邊看,一邊想,表演中說了一件什麼事情?"(2)三名幼兒與教師排演一個簡單的情景。演示在馬路上玩耍的危險片段。

2、關鍵步驟:

(1)提問:"剛纔是在哪?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2)你認爲小朋友哪點做得不對,他們應該在哪玩?

(3)如果小朋友約你到馬路上去玩,你會怎麼做?

3、示範後與幼兒團討:

(1)我們可以選擇在什麼地方遊戲最安全?

(2)如果球之類的玩具滾到了馬路上,你該怎麼辦?

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重新改編剛纔的情景小情景劇,並分組表演給大家看。

2、提問:我們在玩追跑遊戲時要注意什麼?(要看周圍是否安全)

3、活動反思。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12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學會認真傾聽,能把話聽清楚、明白。

2、學會打電話,說話要簡潔、明瞭。

3、培養孩子大方、有禮貌的說話態度。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1、學習打電話。

2、指導孩子在打電話時語言簡潔明瞭,有禮貌。

活動準備

電話2部,打電話動畫片,各種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遊戲。

1、出示課件,讓孩子認識各種電話。

2、讓孩子觀看打電話動畫片。

二.學習打電話

1、老師示範打電話,總結打電話兒歌:打電話,先撥號;問聲好,把名報;說事情,要簡要;說再見,有禮貌。

2、出示生日情景圖,打電話祝賀樂樂生日快樂。號碼:xxxxxxxx,請孩子表演,獎勵。

3、創設遊戲情境,進行打電話。

A:爸爸出差,打電話給爸爸。

B;奶奶身體不好,打電話問候奶奶。

C;感冒發燒,打電話給老師請假。

(表演並獎勵)

4、認識特殊的電話:110、119、112、120、在生活中。這些電話是不能隨便打的。

三.拓展延伸

打電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情,讓我們用熱情的語言,給親人,朋友,同學打個電話,送去一句問候。

教學反思

打電話是孩子十分喜愛的一種假想遊戲,如何讓孩子學會打電話,首先,我讓孩子觀看各種電話的圖片,知道生活中有各種電話。接着播放打電話動畫,之後,老師示範打電話的過程,然後創設情境讓孩子表演。在學習打電話的過程中鼓勵孩子敢說敢講,引導孩子把話說明白,說清楚,培養孩子大方、有禮貌的說話態度。

在活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有些小朋友不敢參與到活動中來,還有的不敢用語言應答。我耐心地引導孩子撥打自己喜歡的親人或好朋友的電話,鼓勵他們把自己想說的話慢慢說出來,感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結束之後,我深深地體會到單純地看教案和將它變成一節活動是真的不一樣的,想象和事實的差距很大。還是那句古話:“教學相長也”,對於孩子而言我是他們的老師,但是對於我而言他們纔是我的老師,在活動中,孩子們的反應最直觀的顯現出了這個活動的效果是如何,目標是否達成,價值是否可取,對於我們而言,課程的選擇權雖在我們的手上,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這個權利是我值得深思的地方,目前,我只有更深入的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在進行選材、教學時,多想、多問、多看,這纔是重中之重!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句話用於我們的教學也是適用的,加油吧!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願望。

3、引導幼兒體驗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間的親情。

活動準備

學過的有關幫成人做事的兒歌、有關親子活動介紹的聯繫單。

活動環節

一、談話活動

(一)以圖片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兒歌的內容。

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並請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二)以談話方式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體驗父母的辛苦提問設計:你們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什麼地方工作嗎?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做些什麼,這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看到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會做些什麼呢?

2、激發幼兒幫爸爸媽媽做事的願望提問設計:你們想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嗎?我們能爲爸爸媽媽做些什麼呢?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二、親子攝影展——《爸爸媽媽小幫手》

1、請爸爸媽媽把幼兒在家做小幫手的情景拍攝下來。(形式:照片、錄像均可)

2、用展板的形式對系列照片進行展出,對拍攝的錄像可以在某段時間進行播放。

大班文明禮儀的教案1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在戲劇院裏看演出時的禮儀要求。

2、培養幼兒良好的公共場所禮儀。

核心要素:

話劇提前到開演前要坐好。

結束時應鼓掌有秩序離劇場。

活動準備:

木偶劇視頻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老師:“你們以前看過木偶劇嗎?小朋友,你們知道話劇、木偶劇和電影有什麼不一樣嗎?”(電影是先拍好,木偶劇和話劇是有演員現場表演的。)

(二)關鍵步驟

1、講故事《美美去看木偶劇》。

2、故事講完後提問:幼兒團討:

(1)妹妹去看木偶劇都做了什麼?

(2)爲什麼去看話劇是要提前到場呢?爲什麼在看的時候要把手機關掉?在劇院裏看錶演,小朋友要注意什麼?

(3)老師引導:一切公共場所都要有相應的禮儀要求,我們都要按照這些要求去做,這叫做“講公德”。

3、看禮儀教學帶,一起朗誦三字經,完成書上的作業。

活動名稱:

欣賞(在圖書館)

活動目標:

1、知道在圖書館看書的禮儀要求。

2、培養幼兒良好的公共場所禮儀。

核心要素:

閱覽室應安靜看書時動作輕書小弟要愛護看完後送原處

活動準備:

教師熟悉故事《依依在閱覽室》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提問:“小朋友有誰去圖書館看過書”?

2、在圖書館看書的時候,大家都是怎麼做的?你是怎麼做的?

(二)關鍵步驟

1、請幼兒聽故事《依依在閱覽室》。

2、提問:故事主要講了什麼事情?依依在閱覽室是怎樣做的?你覺得她這樣做對嗎?

3、請幼兒複述故事。

(三)與幼兒討論

1、我們應該學習依依的哪些做法?

2、教師總結:在圖書館或者閱覽室應該遵守哪些規則?

3、如果你跟隨爸爸、媽媽到圖書館,你會怎樣做?

活動延伸:

複述故事《依依在閱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