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精選13篇)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

演講稿主要功能

第一:“使人知”演講。這是一種以傳達信息、闡明事理爲主要功能的演講。它的目的在於使人知道、明白。如美學家朱光潛的演講《談作文》,講了作文前的準備、文章體裁、構思、選材等,使聽衆明白了作文的基本知識。它的特點是知識性強,語言準確。

第二:“使人信”演講。這種演講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賴、相信。它從“使人知”演講發展而來。如惲代英的演講《怎樣纔是好人》,不僅告知人們哪些人不是好人,也提出了三條衡量好人的標準,通過一系列的道理論述,改變了人們以往的舊觀念。它的特點是觀點獨到、正確,論據翔實、確鑿,論證合理、嚴密。

第三:"使人激”演講。這種演講意在使聽衆激動起來,在思想感情上與你產生共鳴,從而歡呼、雀躍。如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在林肯紀念堂前的演說》,用他的幾個“夢想”激發廣大的黑人聽衆的自尊感、自強感,激勵他們爲“生而平等”而奮鬥。

第四:"使人動”演講。這比“使人激”演講進了一步,它可使聽衆產生一種欲與演講者一起行動的想法。法國前總統戴高樂在二戰期間的英國倫敦作的演講《告法國人民書》,號召法國人民行動起來,投身反法西斯的行列。它的特點是鼓動性強,多以號召、呼籲式的語言結尾。

第五:“使人樂”演講。這是一種以活躍氣氛、調節情緒,使人快樂爲主要功能的演講,多以幽默、笑話或調侃爲材料,一般常出現在喜慶的場合。這種演講的事例很多,人們大都能聽到。它的特點是材料幽默,語言詼諧。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精選13篇)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精選1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我是xx班的xxx,今天,我站在講臺上演講,感到非常高興。我演講的題目是“愛文明講衛生爭做文明小衛士”。

去年突然爆發的“非典”疫情,我雖然不懂他的嚴重性,但爸爸媽媽告訴我,這跟我們國家公共衛生抓得不好和人們衛生習慣上的許多陋習有很大關係。在我們生活的城市裏,污水、垃圾比比皆是,蚊蠅、老鼠隨處可見;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存在着許多不文明和不健康: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陋習,不勤洗手、睡懶覺、不喜運動、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性。

下面我向大家講講我親自經歷過的兩件事情。首先講的第一件事情與我家有關,有些老師和同學知道,我自己家住在電業局,我們那裏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道路和建築物井然有序,還有大片大片的草地,但就在這麼一個優美的環境裏,有個別人竟然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菸蒂等,弄得地上格外刺眼。我的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愛護公共環境,並經常帶我把看到的一些紙屑、塑料袋撿到垃圾桶裏去,可那些痰呢……哎!

想起就噁心。可是在我們婁底,還有更糟的的呢!我每次去我外婆家——婁底老街,總是看到空中灰濛濛的,地上到處是各種各樣的垃圾:紙屑、磚塊、塑料……我們想去揀,卻又不知道從哪裏下手,我小時侯問過媽媽,怎麼這些地方這麼髒呀?媽媽告訴我說:因爲我們婁底有許多人不講衛生,所以造成這樣。我那時不懂,但我現在卻有點明白了。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二件事情,那是幾個月前,我和爸爸媽媽在景緻優美的婁星廣場玩,看到地上有幾張檳榔紙和菸頭,我們就用塑料紙套着手把它們揀起來,準備扔到垃圾筒裏去,可就在我們旁邊,有人在吃瓜子,瓜子皮扔得滿地都是,他們身上穿的卻是漂漂亮亮的,我很生氣,就走過去對他們說:你們怎麼這麼不注意公共衛生呀,你們應該把瓜子殼掃乾淨!可他們呢,卻一聲不吭地走了。我問媽媽,他們怎麼能這樣呀?媽媽無奈地攤攤手,反問我,你說呢?我可想不通。

後來,媽媽對我說:僅僅憑我們幾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公共衛生必須靠大家共同來維護才行啊!哦!原來是這樣,我又有想法了。

我想,要改變這種狀況,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全體少年兒童行動起來,杜絕一切危害健康、污染環境的不文明行爲和不良陋習,希望全國少年兒童: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文明小衛士”,讓一切疾病遠離我們,讓我們擁有更加文明、衛生、健康的生活,我們的家園才能變得更加美麗。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能站在國旗下演講,感到非常高興。我演講的題目是“愛文明,講衛生,爭做文明小衛士”。四月份是“全國愛國衛生運動月。大家都知道,地球是我們人類的母親,大自然是我們最親近的朋友,學校是我們的家園。

可是,在這美麗的校園,卻有着許多不協調的地方,在亮堂堂的水泥路上舞動着一張張紙屑,在碧綠的冬青中時常可見各式各樣的包裝袋。這些紙屑,這些包裝袋,從何而來呢?天上自己掉下來的嗎?地上自己長出來的嗎?同學們肯定回答“不是”。這是個別同學的所作所爲。在我們這個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美麗校園裏,仍有個別同學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這些都是不文明行爲。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爲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爲有這些不文明行爲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爲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爲也是國恥。”

以上的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爲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尤其是週六、週日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樓梯扶手,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爲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將影響到我們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爲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素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纔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爲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現在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我們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多通風,不吃生冷食品,保證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一定要愛護公共環境,並經常把看到的一些紙屑、塑料袋撿到垃圾桶裏去。

爲了我們的健康,我們應杜絕一切危害健康、污染環境的不文明行爲,希望大家: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爭做“文明小衛士”,讓一切疾病遠離我們,讓我們擁有更加文明、衛生、健康的生活,我們的校園將變得更加美麗。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XX班的XXX,今天有幸站在莊嚴的國旗下與大家分享創建衛生城市的話題,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共同創建一個衛生、和諧的生存環境,構建一座美麗、環保的山水園林城市,是我們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創建全國衛生城市,我們一直在行動。”

衆所周知,近幾年來,環境衛生成爲了我們關注的焦點,隨着環境越來越惡劣,人們的環保意識也被逐步“喚醒”。從電視上動畫版的“創衛”宣傳短片,到報紙上關於“創衛”的報道,再到街道上每天來回忙碌的灑水車和環衛工人不間斷辛勤工作的背影,再看看我們學校開展的“三月衛生月”活動,校園內的衛生環境一天天在改變,原本很乾淨的校園顯得更加潔淨,空氣也更加清新,同學們都自覺的維護着校園的環境衛生。

看,校門口繫着紅色飄帶的環保小衛士正一絲不苟的檢查着是否有同學帶零食進校,是否有同學在校園外亂扔垃圾;再看,校內操場上偶爾的小垃圾,也馬上有同學迅速的拾起,而跑道邊的垃圾桶也顯得格外整潔、醒目,不再像以前如擺設一樣。

學校是學習文化知識的搖籃,更是培養我們社會公德、文明習慣、樹立健康人格的教育殿堂,代表着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怎樣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

同學們,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穫一個習慣,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使社會邁進一大步,作爲高年級的我們更應爲低年級的同學做好榜樣,對不文明、不衛生的行爲,我們大家就要一起SAY“NO”。讓我們攜手共創衛生文明城市,爲仙桃“五張名片邀天下,桃花源裏好創業”再增添一張漂亮的名片吧!這張名片就是我們,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請大家跟我一起說“愛文明、懂禮貌!講衛生、樹新風!”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4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講究衛生,從我做起”。

先讓我爲大家講述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等卻用中文書寫。爲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爲有這些不講衛生的行爲的大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爲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講衛生的行爲也是國恥。

第二個事例是:據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後的xxx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xxx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xxx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以上兩個事例表明,我們國家在講衛生、講文明上與別的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因此我們每個學生都應該養成講衛生、愛文明的習慣。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着一些不講衛生的行爲。例如,我們的過道、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和零食包裝袋,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洗手間裏,同學們把吃過飯擦嘴的餐巾紙丟在洗手池裏,個人講衛生了,但不講公共衛生;還有男同學如廁不跨上一步,使得廁所裏臭氣熏天。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的衛生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學就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整個學校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衛生習慣,學習環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

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便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便收穫一個品格;講衛生已被人們放在心裏的一個重要位置,千萬不要把衛生習慣看作小事。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在校園裏吃零食;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有着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謝謝大家。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5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文明從我做起”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爲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爲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爲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衆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麼?

這裏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爲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爲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爲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爲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爲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羣有道德的民衆。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衆亦有莫大的影響。爲什麼這麼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爲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爲。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她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翻開浩瀚的歷史,既有張良拾靴、孔融讓梨、程門立雪這樣千古傳頌的典故,也有“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代代傳承的道理。正是這種文明禮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有了“禮儀之邦”的美稱。

可是,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有一小部分人爲了物質,忽略了精神文明。隨手扔掉吃空的食品袋,隨口把痰吐在乾淨的大街上,隨便折斷剛剛種植的小樹……甚至還振振有詞的說:這只是小事。

曾經有幾則報道讓我震驚。來長城遊玩的韓國遊客自動清理長城附近我們隨手扔掉的垃圾。澳大利亞街頭的垃圾箱上專門用漢語標註:請把垃圾放到裏面。我們眼中的小事已經影響到了國家的整體形象。長此以往,“文明古國”何在?“禮儀之邦”何在?

“文明與否,我們有責。”作爲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華夏文明靠我們傳承,民族精神靠我們弘揚,中華民族靠我們振興。只有在學習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講文明、知禮儀,做一個合格的文明中學生,我們纔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讓我們把文明帶進校園吧。一校是我們的家,這個家的潔淨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來創造,這個家的美麗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來維護。請飄揚在風中的紙屑和校園告別吧,請沉睡在地上的痰跡和馬路告別吧,請陳列在牆上的塗痕和教室告別吧,讓我們用細心的呵護喚起一校的整潔和美麗。在吮吸清新的空氣時,在汲取知識的花露時,把“髒話”清除進回收站,把禮貌拷貝進腦海裏,讓“請、謝謝、對不起”響遍整個校園,用甜美的問候喚出老師和同學們的笑臉。我們學生文明瞭,校園也就文明瞭。

讓我們把文明帶向社會吧。在呼和浩特市的街道上曾經有一道另類的風景:在主要街道交叉口上,都設有交通崗亭和紅綠交通燈。每當紅燈亮起來的時候,自動播音系統播放着“現在是紅燈,現在是紅燈,請您停在停車線以外;現在是紅燈,現在是紅燈,請您停在停車線以外;交警謝謝您的合作!”如果我們不能用自覺凸顯紅綠燈的存在,有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被迫出現這樣的“風景”,難道不讓我們感到臉上發燒、血流加快?

只有維護了簡單的“綠燈行,紅燈停”,才能維護我們大家的生命。

文明的維護又何止是交通規則,在車站、商場等公共場合,我們是否告別了旁若無人地大聲喧譁,是否告別了隨手亂扔廢棄物,是否告別了買東西交款不排隊,是否告別了上車時亂擠上車後搶座。用安靜來彰顯內心的純潔,用衛生來展示個人的修養,用謙讓來傳遞少年的文明。須知,我們少年文明瞭,國家也就文明瞭。

“國尚禮則國昌,家尚禮則家大,身有禮則身修,心有禮則心泰。”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爲,輔以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啓迪我們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習慣,可以影響我們的學習,我們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

美國汽車公司的巨頭——福特公司最成功的總裁福特先生在大學畢業應聘時,因爲把面試處地面上的廢紙放進垃圾簍而被錄用。“雖然其他人學歷高,但是他們只“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福特的眼睛不僅看見了小事,而且他的文明行爲給面試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這種“處處講文明,時時愛文明”態度,讓福特抓住了機會並建立了汽車行業中的“福特帝國”。

昨天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將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文明傳遞,心心相傳,用自己的行動,來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讓文明的畫卷,佈滿整個校園。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7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四四班的賈若愚,今天我爲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講文明講衛生講禮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我們經常聽到,節假日後,海灘上的垃圾堆積如山;錢塘江觀潮後,江邊的垃圾,環衛工人需清理數天;各地花展時,踩踏花木事件屢見不鮮。

也許你覺得這些事離你很遠,那就來看看我們可愛的校園吧。綠草如茵的操場多麼漂亮,但有些同學管不住自己的口和手,隨意丟棄食品包裝袋、廢紙,讓操場看起來如同一個髒兮兮的乞丐;夏天到了,很多衛生間飄出刺鼻的異味,那是因爲同學們方便完後匆匆離去,卻沒有記起隨手按下衝水按鈕。教室走廊上、樓梯上,擺放着那麼多垃圾桶,可還是有同學把垃圾隨意丟棄。垃圾桶旁邊更是躺着很多垃圾……

當我勸告他們不要隨手丟棄垃圾時,他們卻理直氣壯地說:“你管這閒事幹什麼?不是有人在打掃嗎?”

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個歷史小故事:東漢有一少年名叫陳蕃,獨居一室而齷齪不堪。父親的朋友薛勤批評他,問他爲何不打掃乾淨來迎接賓客。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試想,一個不願掃乾淨自己房屋的人,一個不願講衛生的人,他怎麼能夠成功地爲集體辦一件大事?

親愛的同學們,“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不能把熱愛學校、熱愛集體掛在嘴邊,也不能把講衛生、講文明、講禮貌寫在手抄報、黑板報上。

同學們,我代表四四班中隊,向全校的少先隊員們提出“講衛生、講文明、講禮貌”倡議,請大家跟我一起宣誓:講衛生,垃圾廢物不拋灑不丟棄;講文明,常說你好謝謝對不起;講禮貌,公共場所保持安靜有秩序。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8

敬愛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xx班的xxx,很高興能站在這裏發言。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講究衛生,愛護校園”。

您想在一個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地方生活嗎?您想在一個奼紫嫣紅、四季如春的環境中學習嗎?您想在一個環境優美、充滿生機的校園裏成才、工作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當我們在綠樹成蔭的的校園中漫步時,一定會感到心曠神怡;當我們坐在潔淨的'教室中讀書時,哪能不全神貫注?當我們在優雅的環境中學習、工作時,心情定會倍感舒暢。優美的環境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學會愛護;優美的環境,讓我們知書達禮,更加文明;優美的環境讓我們學習進步,道德高尚;優美的環境讓我們學會謙讓、學會做人。在優美的校園環境中,我們沐浴着陽光,吸取着營養,增長着知識。

校園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也影響着社會各界對我們學校的看法。如今在我們的校園裏,還有散落着同學們隨意亂扔的瓜子殼、果皮、紙屑、塑料瓶、零食袋等。每當風一吹起,這些垃圾就在我們的校園裏“翩翩起舞”,所有這一切,都跟我們的文明校園極不相稱。“學校是我家,清潔靠大家”,我相信,沒有哪一位老師、同學希望在一個垃圾遍地,塵土飛揚的環境中學習、生活、工作。愛美、審美、創造美是我們人類的天賦。老師們,同學們,爲了營造校園良好的學習、生活與工作環境,所以,我代表三(1)班全體同學面向全體老師和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1、請不要亂扔垃圾,並提醒亂扔垃圾的人。

2、以愛護校園環境爲己任,自覺維護校園的清潔衛生。

3、看到地上有紙屑、塑料袋等雜物,主動撿起來,及時順手清理到垃圾桶內;樹立人過地潔之風尚,做一個文明的人。

4、不再把食物帶進教室內,同時主動清理抽屜裏的垃圾;做一個講衛生的人。

5、養成勤儉節約的美德,減少浪費,就是減少垃圾;做一個節約的人。

爲創建文明和諧的校園,讓我們每位同學立即行動起來吧!自覺增強保護校園環境的意識,做保護校園環境衛生的“綠色衛士”,做文明的小學生!爲了學習、生活在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中,讓我們全校師生共同努力吧!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9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爭做文明市民,共建旅遊名城》。

靈寶,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光秀美,資源豐富,是豫西地區一顆璀璨的明珠。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但不可否認,現在還有許多與靈寶的優美環境不相稱、與靈寶的經濟發展不相符的不文明現象存在着:購物不排隊、上車不讓座,隨地亂吐痰、到處丟垃圾,踩踏草坪、亂穿馬路……

什麼是文明?怎樣才能做一名文明有禮的靈寶人呢?文明其實很簡單,它就在我們身邊: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是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的一個舉動……原來文明是這麼簡單,文明之花往往會在一個不經意的舉動裏悄悄綻放,它展現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

作爲一名靈寶的小市民,靈寶是我們的共同家園,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通過自己的文明行爲,來爲城市增光添彩。

親愛的同學們,“個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旅遊名城呼喚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共建旅遊名城。要想我們生活的城市更美麗,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管好自己的手,不亂貼亂畫,不亂扔東西,不破壞公共設施,多彎彎腰撿撿果皮紙屑;管好自己的嘴,不講粗話髒話,不吸菸、不隨地吐痰;管好自己的腳,不踐踏草坪,不要穿越綠化帶,不採摘花草,保持環境乾淨。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10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遵規守紀,做文明小學生。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國公民的文明素質卻出現了一些問題。新華社10月7日報道了一則新聞:“十一”黃金週的第二天,新疆烏魯木齊市南山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在遊覽途中看到景區垃圾遍地,便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至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

外國人到我們這兒來撿垃圾的事兒並非頭一遭:在咱們的城市街頭、園林景區以及長城上,都留下過外國人撿拾垃圾的身影。他們或是一人或是數人乃至數十人,爲我們的環境保護充當“義工”。而我們國人亂扔垃圾,卻成了自然,因此即便到外地旅遊,也照樣與陋習一路同行。前不久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在迎客首日,遊客在樂園的非吸菸區肆無忌憚吸菸,橫躺座椅、胡亂吐痰、隨意插隊,種種陋習給迪士尼樂園留下了一曲不和諧的音符。再比如到國外旅遊,中國遊客大聲喧譁,不排隊,不遵守公共秩序,沒有良好衛生習慣等在國內已見怪不怪的陋習,在外國背景的反差下更凸現得淋漓盡致。

作爲中國人,我們在對外賓撿垃圾的行爲表達敬意的同時,也更應該爲自己的行爲感到慚愧。中國有讓我們引以爲驕傲的秀麗風光,更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然而秀麗風光今天仍在,美好禮儀卻被一些國人丟得差不多了。

所以,同學們清除陋習需要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髒話;遵守校規校紀,不曠課、不遲到早退、不打架鬥毆、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儀表整潔大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愛護公共設施,不在桌椅上亂塗亂畫;

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僅體現在物質的充足、技術的先進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讓人們心靈相通,友好相處,在和諧的社會生活中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滿足。這就需要我們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禮儀基礎上,重建新的、體現時代要求的文明禮儀,讓中國在成爲經濟強國的同時,也成爲新世紀的“禮儀之邦”!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讓文明禮儀之花開滿每個角落,遵規守紀,爭做新時代文明人!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1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校園是我們學習的場所,校園環境衛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然而我們的校園裏常常出現一些不好的現象。例如:剛打掃的校園或教室地面上、走廊上我們就會見到一些廢紙及食品袋;學生用筆隨意在牆壁上、課桌上或廁所牆面上寫一些髒話;還有些同學在課間跑到花壇裏追逐打鬧;甚至課間或放學後同學之間鬧矛盾,說髒話等等,這些都是很不文明的行爲。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清潔,舒適的環境中學習、生活。而美麗的環境需要我們共同營造,文明的習慣靠我們平時一點一滴地養成。在此,作爲值周教師的我嚴格要求學生今後決心做到以下幾點:

1、牢記學校的校訓、校風、學風,注重個人修養。嚴格遵守社會公德,遵守校紀校規。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以實際行動來踐行一個合格小學生的良好形象。

2、講究文明禮儀,處處禮貌待人。尊敬師長,孝敬長輩,團結同學,事事能謙讓,處處講誠信;遵守並維護公共秩序,待人接物講禮儀;校內校外一個樣,不講髒話、粗話,使用文明語言,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

3、爭做文明人。樹立“以講衛生爲榮,不講衛生爲恥”的新風尚。不亂扔垃圾、不亂貼亂畫,不攀折花草樹木,不踐踏草坪,不大聲喧譁,不損壞公物,能隨手揀拾身邊的廢棄物品;上學放學路上遵守交通規則,不玩耍,不亂穿馬路。

特別是夏季來臨,要講究個人衛生,自覺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換衣;每週認真整理和清洗自己的書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管住我們的口,不說髒話;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亂塗亂畫,不折斷學校的花草樹木;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不損壞公物。講究衛生,讓文明之花開遍整個校園,讓好習慣之風吹遍校園的每個角落!養成講文明、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是初一年級xx老師班裏的xx同學,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演講題目是《講文明講衛生,從我做起》。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同學們,這句話是我們從小一直聽到大的。父母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教育我們要愛乾淨,要講衛生;老師在課堂上經常教導我們的是要講文明,要愛護公共衛生;在大街小巷裏,我們隨處可見“愛護環境,講究文明”字樣的橫幅;在書本里,在電視媒體上,我們也經常可以看見關於“保護環境,創建文明城市”的宣傳。但是我們之間又有幾個同學是真的聽見去了,又有幾個同學真正把它做到了。如果我們真的把“講衛生,講文明”記在了心裏,那我們就該在實際生活中付出行動。

付出行動其實很簡單,就是從我們自身做起。

首先,講文明。文明的俠義很廣泛,它包括生態文明,社會文明,還有中國古代文明,現代文明等等,總之我們國家就是一個文明大國,而作爲祖國花朵的我們,就應該把講文明這個好的思想貫徹下去,就應該把我們的文明風範展現出來。所以關於講文明這件事情,我們要從現在就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從我們日常的小事中就要做到。比如,在我們坐公交車的時候,看見有老奶奶站着,我們可以做到文明讓座。比如,我們在公共場所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不能大聲喧譁,不能因爲自己的言行而影響到他人。比如,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做到不罵髒話,文明用語,禮貌待人,文明出行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到。所以講文明很簡單,難的是我們有心去做到它。

其次,講衛生。講衛生這個話題可能會伴隨着我們一生,因爲我們的衛生習慣直接可能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質量。如果你不講衛生,不愛乾淨,不僅你的身體會出現各種毛病,而且還會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困擾。如果你的身上總是環繞着一股臭味,你的垃圾也總是丟的滿地都是,那麼哪個同學又會喜歡你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們的身邊到處圍繞着蒼蠅,吃的都是也沾滿了細菌的時候,我們那時的生活該多麼的可怕。所以,講衛生,我們就要從我們自身做起,比如,每天的垃圾我們都要丟到垃圾桶裏。比如,在我們飯前飯後都要洗手。比如愛護大家的公共衛生,我們要做到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等等這些,我們都要去做到,才能還給大家一個舒適又幹淨的生活環境。

所以,同學們,我們要講文明要講衛生,就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吧!讓我們一起做一個講衛生愛文明、有素質有道德的三好青年吧。

愛文明講衛生好習慣演講稿1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來自初三(6)班,我非常感謝大家給了我這個上臺演講的機會,言歸正傳,我今天的演講主題是:“講文明講衛生,從我做起”。

本來這個主題根本就用不着說的,因爲講文明講衛生是我們身爲一名學生應該有的本質,但是我近期發現學校內的大家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捫心自問一下,這兩點你們都做到了嗎?好像只有極少數非常自律的同學做到了吧,我不知道爲什麼這兩點對你們來說那麼難,最讓我想不通的是,爲什麼這樣的人不會遭到大家的譴責的批評,反正是視而不見,或者是跟着一起效仿,我不知道你們吧老師教的東西都扔哪去了,是不是都已經還給老師了,我也不知道你們把初中生行爲規範守則在心裏放在你什麼位置,可能在有些人眼裏它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你們就那麼不想成爲一名人見人愛,被家長被老師讚揚,被同學們喜歡的對象嗎?

首先讓我們來聊聊文明,你們覺得文明是什麼?在學校裏講文明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不會隨地吐痰、不會亂扔垃圾、不會亂說髒話、不會損害學校的一草一木、不會打架鬥毆、不會欺壓同學等等,有些人是不是在心裏想着:“完了,我全有做過。”我不知道你們的爸爸媽媽是怎麼教你們的,反正我的家教就是十分的嚴格,要是我做出了不文明的行爲,不准我吃飯,面壁思過,就這樣才讓我知道的講文明的意義,現在有的同學一言不合就罵人,關鍵是他罵人還帶上別人的父母,實在是可惡至極,正所謂打人不打臉,罵人不罵爹孃,這點道理都不懂嗎?你這樣挑釁別人,最後結果是什麼,兩個人在學校打架鬥毆,你得到什麼好處了嗎?

再來讓我們談談講衛生,你們覺得自己足夠講衛生嗎?學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如果我們不講衛生,極其容易爲細菌的滋生創造有利的環境,導致病毒性感冒的發生,一個傳染兩,一下子整個班都會感冒,這樣的事情你們真的一點也不擔心,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

1、教室裏的垃圾桶都要溢出來,都沒人願意擡着去學校的垃圾場倒一下,大家都不想走那麼遠,就因爲天氣太冷了。

2、女生寢室我不知道,現在冬天,很多男生在寢室能做到一週不洗澡,也就期間換兩身衣服,然後週末回到家再洗澡,這麼同學,我是真的佩服你們啊,你都不知道自己身上都有味道了嗎?

3、留長指甲,這件事我必須說一下,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學校開始流行留長指甲了,有的只留一個大拇指,有的全留着,指甲縫裏黑不溜秋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你們不覺得噁心嗎?

同學們,我們真的應該做出改變了。

讓我們用心去帶動自己身邊的人講文明講衛生,讓我們用熱情來傳遞講文明講衛生的理念,讓我們用行動去肩負去講文明講衛生的重任。講文明講衛生時候我們每個學子義不容辭的責任,從我做起,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我的演講就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