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讀後感_關於紅日讀後感作文

《紅日》讀後感

  一、書籍簡介

  《紅日》是當代作家吳強所創作的長篇小說,首版於1957年。

《紅日》讀後感_關於紅日讀後感作文

  《紅日》以1947年發生在江蘇的漣水,山東的萊蕪、孟良崮三次戰役爲主線,詳略得當地描述了這三次戰爭。書中先寫了漣水戰役,由於國共雙方力量懸殊,結果國民黨佔領了漣水,而解放軍傷亡慘重,被迫撤退。後來解放軍重整軍隊,改變了不利的局面,在接下來的萊蕪戰役中取得了重大勝利,並在最後的孟良崮戰役中全殲了國民黨的74師。如此轉敗爲勝的結局更加真實而獨特地再現瞭解放軍取得勝利的不易。

-------------------------------------------------------------------------------------------------

  一、作者簡介

  吳強(1910—1990),原名汪大同,江蘇漣水人,作家。曾於1933年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後來又參加了新四軍。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過華東軍區文化部副部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等職務,出版了長篇小說《紅日》、《堡壘》(上)等作品,其中《紅日》先後被譯成英、法、俄、日、德等10多種文字。

-------------------------------------------------------------------------------------------------

  三、《紅日》讀書筆記

  讀完《紅日》這本書,我心中有一絲悲涼的感覺。

  《紅日》講述了共產黨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的王牌軍74師之間展開的大規模戰役的故事。1946年底張靈甫所率領的74師是蔣介石用全副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嫡系王牌部隊,國民黨五大主力部隊的第一主力,號稱“天之驕子”。發起了漣水戰役攻佔漣水,與華東野戰軍交鋒。華東野戰軍的一支“常勝英雄軍” 沈丁部隊在漣水與敵主力部隊二次交鋒後,實行戰略後撤,退到山東,休整訓練。國民黨企圖壓逼解放軍在沂蒙山區決戰,妄想消滅華東野戰軍。

  沈丁部隊在萊蕪西北的吐絲口地區,配合友鄰部隊,包圍敵軍。在萊蕪戰役中,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五萬多人,活捉了敵軍中將副司令官李仙洲,贏得了輝煌的勝利。國民黨在各個戰場上連吃敗仗,途窮計拙。1947年4月,張靈甫又以所率領的74師王牌軍作爲核心和中堅,再一次向沂蒙山區的華東野戰軍大舉進攻。

  華東野戰軍把這股敵人逼進沂蒙山區的孟良崮一帶全面包圍了敵人。沈丁部隊配合兄弟部隊圍殲在孟良崮一帶的國民黨74師。國民黨的外圍後援部隊,冒死向解放軍阻擊部隊衝擊,企圖救出陷於絕境的74師,都被華東野戰軍打退。經過三天三夜激烈的戰鬥,華東野戰軍英勇的戰士們,攻上了孟良崮高峯,把躲藏在山洞裏的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和他的殘兵敗卒,統統殲滅。華東野戰軍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艱難曲折,經過了無數戰士的犧牲,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看完這本書,我感到自己現在美好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都是用無數戰士的鮮血換來的。戰士們雖然都不在了,但他們那永垂不朽,寧死不屈,捨己救人的精神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家長點評:當看到共產黨那種團結合作,吃苦耐勞,嚴於律己,獻身革命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雖然國民政府由美國人支持,有全美的裝備,有最先進的戰鬥武器,有充足的食物,而共產黨只有普通的槍支彈藥,而且還要經常餓着肚子戰鬥,但他們有最勇敢的戰士,最崇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這就是共產黨最終勝利的原因。我常想,如果張靈甫能以大局爲重,能以百姓利益爲重,能以國家爲重,也許他會成爲第二個傅作義,那麼,我們也就不用爲他哀嘆了。一個人擁有才華固然不錯,但如果不用在爲民謀福利上,那他的才華也就失去了價值。最後,由衷地讚美我們的黨---一心一意爲百姓的黨!

-------------------------------------------------------------------------------------------------

  四、《紅日》讀後感30篇

  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紅日》的讀後感30篇,因爲內容比較多,大家可以採用“Ctrl+F”查找自己想要的內容。

  第1篇:《紅日》讀後感150字

  這本書看着看着,我彷彿看到戰火紛飛的年代、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裏,中華大地上有多少優秀兒女爲了民族的解放事業,爲了國家的和平統一,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們出生入死視死如歸,是他們爲了新中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

  第2篇:《紅日》讀後感300字

  《紅日》是一本愛國主義教育書,描寫了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戰役,讀了,讓人深深地震撼。它取材於解放戰爭初期,以我軍軍長沈振新率領的一支英雄部隊爲主線,從1946年第二次漣水戰役我軍失利,到最後全殲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

  書中沈振新、劉勝、石東根等人物性格豐富,特別是張靈甫和張小甫,他們的反面形象更是叫絕。作者背景描寫上也很生動,能把山水寫得像真的一樣,山東的風景和風俗作者都很熟悉,能把山東的特點寫得清清楚楚。

  這三次戰役中,解放軍有敗有勝,各具特點,作家的描寫也有略有詳,各有側重,在敘述歷史事件的過程中,體現了其在小說結構上的匠心。發生於1946年底的漣水戰役,以國民黨軍隊攻佔漣水,解放軍因傷亡慘重被迫撤退而結束。漣水撤退在整個國共軍事衝突中只是一個小插曲,但作家將它一開始就展現在讀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滿了懸念和吸引力,使後面戰事的發展成爲讀者共同關心的焦點。

  第3篇:《紅日》讀後感500字

  最近這段時間我讀了一本名著,名叫《紅日》。

  其實看着這部小說,我的心也在隨之情節浮動,再仔細想想,這麼一個既有裝備優勢又有美國的支持,且國民黨軍隊指揮官的學歷普遍高於解放軍,爲什麼會遭到如此迅速而又徹底的失敗?

  有個笑話說得好,國民黨在戰場上汗的衝鋒口號是:“兄弟們給我衝啊!”而共產黨在戰場上喊的卻是:“兄弟們跟我衝啊!!”這一個“給”一個“跟”性質就大不一樣了。我認爲他們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得人心。俗話說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選擇跟人民對着幹,最終只會被人民所淹沒、唾棄。國民黨的失敗,就是敗在他們的腐敗上,無論他們的裝備,靠山是多麼強大,被小米加步槍的解放軍給掀翻了,這就是人民的力量!

  說實話,共產黨什麼也沒有,可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這比什麼都來的強,有意義。

  這本書看着看着,我彷彿覺得自己身臨其境,有種戰火紛飛的感覺,在這血雨腥風的歲月,中華大地上有多少優秀兒女爲了民族的解放事業,爲了國家的和平統一,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矢志不渝,用他們寶貴的生命換來我們現在這美好和平的幸福生活,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報效祖國,爲祖國明天建設的更好做出貢獻。

  第4篇:《紅日》讀後感600字

  讀紅色經典,品味抗戰精華。我抱着對全國解放前的想象與嚮往,讀了這本傾注了作者吳強大半生心血的《紅日》,結果讓我心中的那股熱情與激情愈加強烈起來,讓我愈加對那些爲了抗戰拋頭顱灑熱血的烈士產生了尊敬與敬佩之情。

  初讀書題,我我甚至以爲這本書是介紹火紅太陽的,但讀完全書,再經我細細品味後發現,這“紅日”指的應該是戰士心中的太陽,也就是對新中國的嚮往和對好日子的憧憬。那股力量促使這戰士們發出了更加強烈的能量去戰鬥。這本書主要敘述了孟良崮戰役的起因、經過和結尾,爲我們描繪出了許許多多個形形色色的人物,如秦守本、張華峯、沈振新、樑波、楊軍等。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心中的“紅日”。在書中,我最喜歡的角色是楊軍,他是一名真正的抗戰英雄,爲了抗戰可以拋棄兒女私情,爲了抗戰可以捨棄生命,是我心中最美的“紅日”。

  戰鬥場面的描寫是我對這本書最喜愛的一點,或許是男孩的天性吧,每一看到那激烈又緊張的戰鬥描寫時,我就有種說不出的激情。從字裏行間,我也體會出了作者也有同樣的感受吧。 看着戰士在書中出生入死,義無反顧地戰鬥,我也真想身臨其境,成爲和他們一樣的戰士,奮勇殺敵。我已深深地被這本書吸引住了,它以它獨特的魅力,影響了我,讓我越發感受到了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及革命英雄的光榮偉業。啊,向革命英雄致敬!我望了望胸前的紅領巾,那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啊,那是他們革命的標誌,努力的方向,心中的終點,他們如此浴血奮戰,就是爲了理想的新中國,爲他們的後代謀福祉。紅領巾的擔子重啊,這是一份期望,一份信任,是共產主義接班人的心中所望,是我們少先隊員的警鐘啊!啊,向革命英雄致敬!

  鮮豔的五星紅旗,已從戰士們的手中傳給了我們新一代接班人,他們光輝的歷史,也將永久的刻在我們的心中。當然,那一縷紅日,那紅日的萬丈光芒,也將永遠地閃爍,照耀下去!

  第5篇:《紅日》讀後感1000字

  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和解放軍相比,既有裝備和數量的優勢又有美國的支持,且國民黨軍隊指揮官的學歷普遍高於解放軍,爲什麼卻遭到了如此迅速和徹底的失敗?

  先看看張靈甫失敗的原因。我認爲國民黨將軍張靈甫及其號稱天下無敵七十四師的滅亡主要是四個原因:首先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站在人民的對立面,這是必然的原因;第二,其軍事上的冒進,使之成爲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很重視的、下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要殲滅的重要目標,這是導火線;第三,國民黨內部腐敗,軍隊裏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實力,打自己的小算盤,無法做到統一的調度和指揮,這是關鍵原因;第四,張靈甫及七十四師平時仗蔣介石御林軍“王牌中的王牌”驕橫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軍領導,致使其關鍵時期被人落井下石,這是重要原因。因爲以上四點主要原因和種種其他因素導致了張靈甫這位國民黨軍中頗有能力的干將和王牌軍七十四師的全軍覆沒。張靈甫和七十四師不但是被解放軍圍困在孟良崮的孤軍,更像是被國民政府的腐敗包圍的孤軍,正是這種絕望使張靈甫走到了窮途末路,不得不一死報答蔣介石的器重之恩,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把他歸爲悲劇英雄的行列了。

  再說解放戰爭國民黨軍隊遭到迅速和徹底的失敗,以上因素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再者老蔣的部隊沒有政工幹部,這一點他需要向毛澤東學習,打仗是打仗,政治思想工作必須得抓上去。國民黨官兵的“效忠黨國”只是口號,他們內心沒有驅動力。臨上戰場了,或許以大洋,或許以高官,這些對於可能生命不保的人意義可謂不大。我認爲國民黨部隊滅亡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因其不得人心。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果選擇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只會被人民所淹沒。國軍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鐵軍、王牌軍也不少,裝備、數量更是佔優,可就是沒打過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解放軍,爲什麼呢?主客觀原因想找能找出一大堆來,但關鍵還是民心向背的問題。別說是機械化部隊,全套的美式裝備,就是美國人親自來也不行,看看朝鮮戰爭就知道了。劇中表現的共產黨人的信仰和國民黨人的官僚作風,對現在也有積極意義。國共戰爭,國民黨有兵,有武器,有大將,但仍失掉政權。就象以前臺灣一樣,國民黨高高在上什麼都有,但打不過草根的民進黨。當年國民黨的失敗,一是敗在國民黨的腐敗,再是敗在沒有民衆基礎。他們打的是沒有國民支持的仗。而共產黨人看起來什麼都沒有,但他們內心有希望,他們希望翻身做主人,沒有任何願望比這更有意義,於是可以捨生,可以取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言實不謬也。

  總之,《紅日》是一部現實主義的成功之作,堪稱新中國軍事文學創作歷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第6篇:《紅日》讀後感

  讀後這篇文章我深深地認識瞭解放軍偉大之處《紅日》這篇文章中寫到的是解放軍新部與國民黨的74師打的仗濃振新在蓮水之戰後,改掉了他敗的很慘的一個軍剩下來的只是一個排的兵力。

  濃振新他去投靠了二級表親八路軍,再次打仗都敗在張靈甫的手上。連水上戰都敗了。蔣介石又派了3個兵團的人大約乘40萬人來攻打山東。

  有一次,濃振新部發現了張靈甫部隊。他的好友都叫他打打張靈部,他卻說:“大家前進。”他的戰友說不走了,準備開戰。他說:“我是軍人,一切命令都聽我的。”他的戰友和朋友都不明白他。

  最後,消滅了張靈甫的時候到了,張靈甫上了山,他的四周都是八路軍,濃振新在頭戰打了38個日日夜夜,最後把張靈甫的部隊全都消滅了他的一個軍也所剩無幾了。這次傷亡都很慘重。

  讀《紅日》這篇文章後我的感受是凡是要忍還要有耐心。

  第7篇:《紅日》讀後感

  看到美好的今天,展望更美好的明天,我不禁想起了在風裏、雨裏、炮火裏苦戰惡鬥的昨天,更不禁想起了那些勇敢的,忠誠於黨和共產主義事業的英雄戰士。

  在枯黃的樹林裏,連鳥雀都會驚慌地噪叫着,驚慌地飛來飛去,它們被槍聲嚇到了,它們被如雨的炮火嚇到了,它們被可怕的戰爭嚇到了!它們也會求救,它們也會逃跑呀!

  戰爭給動植物都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我彷彿聽到了老白果樹唏噓的嘆息聲,我彷彿聽到河水悲憤的低俗,但好像聽不到雞啼,聽不到農民們悠揚響亮的咧咧聲!原來他們也討厭戰爭,盼望和平。

  班長楊軍,他是一個勇敢、堅強、威猛的人,他希望敵人能早些衝過來,這樣就能夠多餘一個,爲戰士報仇,而且勝利的愉快竟會壓服創傷的疼痛,而且他的槍法還很準,十個有八個能夠打中呢!

  而敵軍則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就連已經上戰場了,還保持着隊伍的整齊,雖受過嚴格訓練,卻不會隨機應變,又有何用呢?

  人們渴望和平,蔣介石卻一心侵佔我們的土地,難道他喜歡死很多人?難道他喜歡看到別人妻離子散?他真是很可惡呀!

  可中國人不是綿羊,還是把敵人打敗了,英雄戰士們,屹立在高山上,睜大着鷹一樣炯炯有神的眼睛,構成了一個個偉大,崇高,團結的英雄形象!

  第8篇:《紅日》讀後感

  靜靜坐在窗邊,細細品讀《紅日》,激起了我心中的滿腔愛國情,我

  不由得開始喜歡上的《紅日》這本書。

  《紅日》是一本紅色書籍,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九四六年秋末初冬,國民黨張靈甫的七十四師進漣水城,我軍在經過苦戰以後,撤出了陣地,北上山東,經過二月的萊蕪大捷,到七十四師的被消滅和張靈甫死於孟良崮的故事。其中,作者着重地寫了張靈甫這個匪徒,張靈甫是國民黨蔣介石手下的一員健將,有豐富的反革命戰爭的經驗才智。他十分猖狂驕縱、冷酷矜持、虛僞狡詐,因此更讓我對這個反動人物的醜惡嘴臉記憶深刻。

  《紅日》中每個人物小故事都令我感慨萬千:第十五節中軍官們交談中的“‘爛葡萄’沒吃頭!我同意,再敲一下‘硬核桃’!”,讓我深深感受到共產黨將士們不畏強敵、勇往直前的精神;從第三十二節中黎青給沈振新寫的信、做的蒸鹹菜,以及將自己心愛的背心拆掉又織成青色圍巾送給沈振新,讓我體會到了他們之間濃濃的戰友情……

  看了這本書,我感受萬千,心情變得凝重。不禁感嘆我們今天幸福多彩的生活來之不易,不禁對往日在風裏、雨裏、炮火紛飛裏苦戰惡鬥的,忠誠於黨和人民的共產黨英雄戰士們肅然起敬。讓我們一起學習《紅日》精神,繼往開來共創美好的明天。

  第9篇:《紅日》讀後感

  有一位名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的確,人的一生中讀書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只有從書中才能瞭解歷史,纔會思考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係,纔會懂得一個個富有哲學的道理……,書帶給我們的實在太多太多。這幾天我正在閱讀一本名叫《紅日》的經典著作。

  《紅日》這本書講的是中國的那段不朽的革命歷史,描寫的是孟良崮戰役的同志們怎樣英勇地與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該書描寫生動有趣,栩栩如生,字字透露真情,句句感悟道理。作者通過對人物的細緻刻畫,讓我體會到每個人獨特的形象,真可謂是一本經典的歷史記載,讀完令人回味無窮。

  本書共分十六個篇章,在這麼多的章節中,我最喜歡第二章節,它主要描寫軍長沈振新,通過對這個的人物塑造,我眼前頓時浮現出一位做事嚴謹認真,一絲不苟的軍長,看到了一個爲他人着想,和藹可親的領導人物。軍長沈振新通過對俘虜的審問,對工作人員的親切慰問,以及對死去戰友的懷念,通過這些可以看出他的軍長人格。相比之下,他與其他官員大不一樣,其他官員自以爲是,而他身先士卒,時時照顧奔波在一線的戰友,對戰友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戰士感到心中一股暖流溫暖着全身。他是一位頂天立地,擁有獨特人格魅力的男子漢,我們應當向他學習,學習他的領導風範,學習他具備的黨員的閃光點,對人和藹的態度,更加學習他的捨己救人,捨生忘死的高尚品質!這種品質將激勵着我走得更遠,更久!

  聯繫我們的生活實際,想想以前的紅軍戰士、共產黨員、孟良崮戰役的戰士們的無私奉獻,他們用鮮血染紅一面面五星紅旗,喚醒了廣大人民,喚起了沉睡千年的東方雄獅!終於,中國重新屹立在了世界的東方。此時,我們這些少先隊員們是不是應該更加堅定地沿着他們的足跡走下去?是的,目標就在自己的腳下,勝利就在不遠的前方。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正是有了確切的奮鬥目標和持久以恆的精神才取得成功的!我們更加應該站起來,舉起拳頭,高聲大喊:“奮鬥吧!中國男兒!”,我們更加應該用100%的自信與辛勤的汗水,建設更美好的中國。我相信,未來屬於我們!

  高山在腳下,紅日在前方,向着勝利的目標前進吧!我想,在紅日萬丈光芒的照耀下,中國人民一定會煥發出更加奪目和耀眼的光輝!

  第10篇:《紅日》讀後感

  《紅日》是我看過的第二本描寫解放戰爭的小說(第一本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帶着對英雄無比崇敬、對敵人無比痛恨的心情讀完了此書。

  掩卷沉思,一幕幕慘烈的戰爭場面不斷地在我眼前浮現,聯想我看過的兩部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和《亮劍》中的場景,戰爭的槍聲似乎在我耳邊響起。書中的戰士們個個捨生忘死、英勇奮戰,楊軍,張華峯,秦守本和金立忠四個人是我們的英雄,在敵我雙方激烈的戰鬥中,我軍戰士不怕犧牲,英勇奮戰,高喊“衝上孟良崮,活捉張靈甫”頑強殺敵,朝着敵人的陣地發起一輪又一輪的進攻,他們打退了敵人的七次進攻。終於,在孟良崮戰役中,戰士們用湯姆槍掃射山洞,把國民黨74師師長張靈甫射死了。當地的老百姓也冒着生命危險,頂着槍林彈雨搶救傷員。真是全民皆兵,共同殺敵啊。

  看完《紅日》,我覺得無數革命先輩爲了建立新中國,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們出生入死、視死如歸,是他們爲了新中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美好的家園。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時刻以他們那種崇高的思想境界爲榜樣,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建設和保衛好這來之不易的大好河山,爲祖國發展貢獻力量。

  第11篇:《紅日》讀後感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的第一本書是《紅日》。它是一本紅色戰爭經典長篇小說。作者是吳強,本名汪大同,他還有長篇小說《堡壘》;中篇小說《養馬的人》、《他高高地舉起雪亮的小馬槍》等。《紅日》主要寫的是新四軍,裏面有很多人物,比如六班班長秦守本,神槍手王茂生,四班班長張華峯…《紅日》裏寫的是新四軍和蔣介石匪軍打內戰的事。對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四軍和蔣介石匪軍打仗的鏡頭,一共有三個鏡頭:鏡頭一,就是在吐絲口和蔣介石匪軍的師長南瓜(何莽的代號)打,後來被新四軍打敗了。鏡頭二,鯉魚(李仙洲的代號)在萊蕪知道南瓜死了,就逃跑了,可是被我軍抓住了,當了俘虜。鏡頭三,張靈甫(七十四師師長)的兵力被我軍打光了,最後他也死了,孟良崮也被我軍佔領了。我軍勝利了,因爲我們把蔣介石匪軍的王牌--七十四師打敗了,所以戰士們個個都很愉悅,簡直是一片歡樂的海洋。附近的居民們都陶醉在偉大勝利的懷抱裏。我也和他們一樣,非常高興。現在我們沒有戰爭,生活很美好,不愁吃不愁穿,還有電視、電腦、空調,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他們在戰場上的付出,要學習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要努力學習。他們的保衛,就是想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有一個美好的生活。我們要感謝共產黨!感謝共產黨的戰士!是他們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生活!

  第12篇:《紅日》讀後感

  故事主要講了一九四六年初冬,蔣介石對華東解放區發動了大規模的瘋狂攻擊。敵七十四師昌狂萬分,配合八十三師等三十萬人又向山東臨沂方向齊頭並進。歷史上最着名的萊蕪戰役展開了。在書中所有共產黨人個個成了驍勇善戰的英雄好漢。在那腥風血雨的戰爭歲月裏,有多少優秀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頑強不息的鬥志以及他們寶貴的青春,高舉革命火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爲指導,出生入死。雖然他們心中個個都明白在這慘酷的萊蕪戰役中他們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可爲了保家衛國,人人都願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抵擋敵人的猛烈進攻。他們個個都是好樣的。

  人們常說:“天下皆兄弟。”可是在一九四六年那黑暗的年代,又引發了一場不必要的戰爭。大家想想看,我們自己的國家人民都做不成兄弟,怎麼與全天下人做兄弟呢?

  讀完這本書,我下定決心,在學校要好好學習,團結同學,在家要尊敬長輩,多做家務,少給父母添麻煩,在外要文明有禮,做個人人稱讚的好公民。因爲我現在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爲祖國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第13篇:《紅日》讀後感

  《紅日》的作者是吳強,我非常感謝他寫這本書,因爲這本書,讓我瞭解到了當時的情況!

  主要內容:在1946年的時候,蔣介石向華東解放區發動大規模的瘋狂進攻,而我們卻主動北撤到了山東……

  這部書展開了我軍全殲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的宏偉畫面!

  而我對這本書瞭解不怎麼多,但是,我看過了這本書後,我被震撼了,吳強這樣說道:“記住昨天的戰鬥生活,對於我,是永遠的!!”

  這本書,讓我受益無窮,我喜歡這本書,因爲他象徵的革命的精神。

  那場戰役勝利結束的第二天上午,也就是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七日,在作者的村口頭,他看見了從山上擡下來的張靈普的屍體,想想這屍體啊!

  這象徵着革命的精神啊!

  我把這本書合上後,心中出現了一種說不出了震撼!

  第14篇:《紅日》讀後感

  書架上,醒目的紅色刺激着我的視覺。這是一本書,一本我剛剛看完的書,它的名字叫《紅日》。

  這本書以1947 年5 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孟良崮戰役中全殲國民黨精銳軍團 —— 張靈甫的七十四師爲背景,通過衆多英雄事蹟而講述的一個在中國戰爭史上舉足輕重的戰役。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感觸很深。沒有他們知難而進的精神,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嗎?但是,現在有很多人都不像他們一樣知難而進。就比如說我。那次,我看見媽媽在打字,“啪啪啪”的擊鍵聲不停地傳入我的耳朵,不一會兒就打上去很多字,而我打完這些字至少要半個小時。於是,一個想法在我腦子裏產生了:我要練打字。開始,我的興致很高,還認真地把打錯的字母改成紅色,可是後來越來越煩躁,才練了幾次就把它刪掉了。可是,當我看完《紅日》這本書時,我感受到了戰士們知難而進的精神。於是,我又把它恢復到了原來的位置,繼續練打字。現在,看着紅色的字母越來越少,我心裏特別有成就感。

  戰士們知難而進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知難而進纔會成功,知難而退的人永遠是失敗者。

  第15篇:《紅日》讀後感

  我寒假裏讀了《紅日》這本書。我一看,書名是《紅日》,我第一感覺這本書是關於革命的。

  我看到書皮的封面上有一隊扛着槍的八路軍戰士,就知道這本書確實是有關於革命的,書的作者是吳強。書裏主要寫了沈振新帶領他的一支八路軍隊伍把國民黨蔣介石最大的一張王牌—整編七十四師給全部消滅的事。裏面的主要人物有:沈振新、楊軍、石東根、張華峯、秦守本、丁元善……我看完這本書,心裏很激動,我們八路軍真厲害,一個班就能打一個連的敵人。敵人真可惡,自己也是中國人,還打中國人,還說我們八路軍是土匪,讓鄉親們不要相信八路軍,去相信他們國民黨的軍隊,真可惡!

  但我們的軍隊,不跟他們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讓鄉親們支持我們、幫助我們。國民黨的軍隊一看鄉親們不相信他們,在逃跑的時候,不僅打傷鄉親們,而且還搶鄉親們的衣服穿,僞裝成鄉親們想矇混過關,但最後還是被我們給抓住了。

  我最佩服裏面的軍長沈振新,他說的那句:“我們要你們把喝下去的血,連你們自己的血,從肚子裏全都吐出來。”讓我很佩服,表現了他對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這本書告訴我們:讓信念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陽,讓思想的燭光點亮我們的靈魂。

  第16篇:《紅日》讀後感

  寒假裏,老師讓我們看了一本關於戰爭的書——《紅日》。這本書描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條件下消滅國民黨王牌軍74師的故事。

  1946年初冬,蔣介石對華東解放區發動大規模的瘋狂進攻。張靈甫所率領的第74師是蔣介石用全副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王牌部隊,所以十分猖狂。他們發起了漣水戰役,與華東野戰軍交鋒。華東野戰軍的沈丁部隊由於與敵主力部隊二次交鋒,實行戰略後撤,退到山東,休整訓練。經過休整後的人民解放軍在萊蕪戰役中消滅五萬多人,活捉了敵軍中將副司令官李仙洲,贏得了勝利。

  1947年張靈甫又以他率領的74師王牌軍,向沂蒙山區發起進攻。經過三天三夜的戰鬥,華東野戰軍把躲在山洞裏的師長張靈甫和他的殘兵敗將全部殲滅,取得最後的勝利。

  小說一開始,就寫了逆境中的沈振新:漣水戰役失利,蘇國英團長犧牲,他“食無味,夜難眠,心被尖細而銳利的鼠牙咬噬着”,特別是敵軍74師的囂張,更使他激憤痛恨。

  這是一部全景式展示解放軍戰爭改朝換代、氣勢恢宏的生死大決戰,是一部史詩式描繪人民英雄氣壯山河、捨生忘死的主旋律作品。作家通過解放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跟解放軍的最終勝利造成強烈對比,說明了戰爭勝利的來之不易。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爲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第17篇:《紅日》讀後感

  今年寒假,老師讓我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紅日》,在書還沒買的時候,我常想《紅日》講的是關於什麼的呢?是一本歷險書,還是戰爭書?在我疑惑不解時,媽媽把《紅日》這本小說帶回來了。我一看,是一本關於革命戰爭的小說。不說二話,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紅日》這本小說以 1947 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戰役爲中心,講述了共產黨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的王牌軍 74 師之間展開的大規模戰役的故事。

  讀完這本小說,我被書裏面的人物以及故事感動了,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幅畫面。

  那是一天下午,我正寫着數學寒假作業,寫到最後一頁了,馬上就要完成了,我心中不禁產生了激動,興奮的心情,可偏偏又碰見了一隻攔路虎,最後一道題太難了。這時,我想,反正就差最後一道題了,到時候問問爸爸不就行了嗎?於是我把那道題放下,看電視去了。

  電視上正演着近日我最愛看的一部電視劇《雪豹》,也是一部好看的革命戰爭片。看着它,我想起了《紅日》,裏面的沈振新,丁元善,劉勝,秦守車 …… 個個都具有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高貴品質。他們在戰鬥時毫不畏縮,勇往直前的精神讓我想到了自己,就爲了一點難題而退縮,等着別人來解決。想到這裏,我關上了電視,繼續攻打那隻攔路虎。

  我絞盡了腦汁,把所有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可還是做不出來。我想,一定要做出來,不放棄 …… 我又仔細觀察我畫的線段圖,哈!有頭緒了 …… 過了一會兒,我終於把這隻攔路虎給打敗了。

  《紅日》這部小說給了我以很大的啓發。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這樣纔會成功。並且,提醒了大家,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我們幸福的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爲祖國的明天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第18篇:《紅日》讀後感

  《紅日》雖然是一部紅色戰爭經典小說,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戰鬥故事,但作爲文學作品,歷次戰役的基本情勢和過程是有根據的真情事實,而故事中的種種細節則由作者設計虛構,例如敵我雙方一些高級將領李仙洲、張靈甫、陳毅、粟裕使用真實名字,沈振新、丁元善、樑波、劉勝、楊軍、秦守本等則由作者創作。但這對我們瞭解當時的戰鬥歷程是無傷大雅之事。戰史是作品的基地,作品的許多具體內容、情節、人物活動,是在這個基地上建樹,成長起來的。

  作者首先從我軍受了挫折的連水戰役寫起,這一敗仗對於後來的勝利是起到成功之母的作用。在戰爭剛結束時,我軍損失嚴重,戰士們浮躁難過。這隻部隊以往可沒吃過這樣的敗仗。損失的戰士成爲他們的心病,此時身體雖在休息,但心裏的折磨使他們臥立不安,與此同時,也更加激發戰士們的鬥志。

  之後的萊蕪戰役便是證明這支部隊是打不垮的,並且涌現出2個英雄班,捉敵人近一千,其中不乏有許多幹部將領。戰士們與敵人戰鬥時表現出勇敢無畏的精神和優越的戰鬥才能是黨和人民的驕傲,沒有他們的英勇奮戰,怎能換來這一巨大勝利?萊蕪戰役對他們而言意義非同一般,他們需要這次大捷。在壓抑的幾個月裏,他們焦灼不安,這次大捷是一個響亮的證明。他們的鬥志再次被昂揚,革命的熱血澎湃着。那種快慰的神情現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漣水戰役給與部隊元氣的創傷現在已得到恢復。

  爲革命勝利奮勇向前,爲解放中國,打倒蔣介石,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震撼着我。爲奪下孟良崮,他們步行一天一夜的山路,黑暗、崎嶇、疲憊,卻也阻擋不了他們前行的步伐,想放射出的利劍一般,直擊敵人的心臟,一矢中的。蔣介石嫡系王牌部隊的消滅,爲解放戰爭作出巨大貢獻。

  全書對景色描寫爲文章增添幾分精彩,在每小節前的幾處簡短的景物描寫,渲染出一種應時應景的氛圍,使讀者身臨其境,自然而然拉近了文章與讀者的距離。同時,通過景色描寫打的小鋪墊,可窺見情節發展趨向。

  如今,我們的祖國正日益強大,這是億億萬萬中華兒女辛勤勞作的結果,祝願我們的祖國如紅日一般輝煌燦爛。

  第19篇:《紅日》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篇叫《紅日》的書,這一本書深深地感動了我弱小的心靈,故事的大意是:1946年冬天,國民黨發動的內戰處於最激烈的階段,蔣介石軍隊大規模進攻華東解放區。人民解放軍沈振新軍與蔣軍王牌部隊整編74師在蘇北漣水城發生了激烈的交戰。爲保存實力,我軍主動北撤。但敵軍非常猖狂,又聯合83師,組成20萬人的部隊進犯山東沂蒙山區,妄圖將我軍主力擊潰。但我軍戰士士氣鼓舞、驍勇頑強,在47年冬爆發的萊蕪戰役中重創了74師,大敗敵軍,取得了最後勝利。

  在這裏讓我看好的是立了大功的石東根。雖然在戰鬥中,連長石東根一時大意,中了敵人假投降的奸計,使部隊受到了不必要的損失,而且戰鬥結束後,他又陶醉於勝利,驕傲自滿。但是軍長沈振新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使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積極改正。在隨後的孟良崮戰役中,他有勇有謀,帶領戰士搭出人梯,登上了懸崖峭壁,搗毀了敵軍指揮所,並擊斃敵軍師長,全殲74師,才讓這真支隊伍取得了勝利。

  他雖然原來是一個很壞的人,但是因爲本來就是心地善良的他接受了批評與教訓,改邪爲正,爲國家立了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想想我自己,錯了也不承認不知錯就改——真是慚愧!

  錯了是人之常情,沒有什麼大不了、要勇於承認、勇於改過才能在最後取得勝利。我從《紅日》這本書中學到了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

  第20篇:《紅日》讀後感

  《紅日》這部小說以1947年山東展成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戰役作爲中心,講述了共產黨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七十四師展開的大規模戰役的故事。

  這部小說出於吳強老爺爺的筆下,他把人物寫得十分生動、正直、勇敢、堅強。書中寫的連長石東根,非常敢於打仗。比如:參謀長說:“軍部隨後就到,你們留下來控制渡河點。軍部一到,你們立即趕上去。”石東根一聽,咕嚕開了:“又叫我們留下來!”羅光正要解釋,團長劉勝過來嚷道:“先走後走不是一樣!現在還是堵缺口,戰鬥在後頭哩!”石東根這纔不嘮叨了。他時刻希望能衝鋒在前。又例如班長秦守本是一個熱愛團隊、關心戰士的幹部。他在一次總結大會上說:“國民黨七十四師真是可惡,他們在碉堡裏舉白旗、繳槍、詐投降。使得石東根上當中計,大家勸也沒用。戰士們剛衝到碉堡前,裏面的敵軍用機關槍掃射,害得我們這個連的許多戰士英勇犧牲了!我一想到這件事心裏就難過。”

  這本書在緊張氣氛的'時刻,卻又不失樂趣。例如“副軍長也在這裏!”“好大的眼睛,有那麼大個人在你面前,居然看不見!”副軍長樑波哈哈大笑起來。“剛纔說了兩句怪話。”劉勝摸着腦袋說。“知道錯就行啦”樑波笑聲不歇地說。

  有一句最有氣勢的話,在我心裏可下了。這是軍長沈振新對敵方一團長說的:“我們要你們把喝下去的血,連你們自己的血,從肚子裏全部吐出來!”這句話是那麼激昂,那麼熱血沸騰。我非常感謝打敗了強敵的那些共產主義事業的英雄。像沈振新、丁元善、樑波、劉勝、陳堅、王茂生、秦守本、楊軍。我一看到寫野戰軍消滅七十四師的時候,就十分激動,欣喜若狂。

  我們今天的幸福時代,幸福生活都是用烈士們用生命和血汗換來的,我們應該爲他們感到驕傲!

  第21篇:《紅日》讀後感

  寧靜的夜,安詳的夜,我坐在書桌前翻開了那有些年月的書《紅日》,思緒慢慢沉浸在書中……

  《紅日》這部小說以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的戰役作爲中心,講述了共產黨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的王牌軍74師之間展開的大規模戰役的故事。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1946年底張靈甫所率領的74師是蔣介石用全副美式裝備武裝起來的王牌部隊與華東野戰軍的沈丁部隊的較量。但經過修整後的人民解放軍在這場戰役中,靈活運用毛主席偉大的戰略戰術思想,消滅了國民黨軍隊五萬多人,活捉了敵軍中將副司令官李仙洲,贏得了輝煌的勝利。這場萊蕪戰役就好比是曹操大敗袁紹的官渡之戰,周瑜火燒赤壁一般的具有重要的意義。

  經過這場戰役之後,國黨銳氣大搓,在各個戰場上連吃敗仗,途窮計拙。相反的共黨則愈戰愈勇,1947年4月,張靈甫又以他所率領的74師王牌軍,再一次向沂蒙山區的華東野戰軍大舉進攻。經過三天三夜激烈的戰鬥,華東野戰軍英勇的戰士們,攻上了孟良崮高地,把躲藏在山洞裏的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和他的殘兵敗卒,統統殲滅。華東野戰軍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艱難曲折的戰爭,經過了無數戰士的犧牲,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共產黨因爲有了廣大羣衆的支持走到了今天,爲了今天多少鮮血撒在這片土地上,爲了今天多少人流淚,爲了今天多少生命逝去……今天是人民解放軍服從大局聽指揮,團結一致,浴血奮戰換來的,今天是無數烈士的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

  如今,以胡主席總書記爲核心的新一代領導人正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更輝煌的美好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中國共產黨——一個年輕而又充滿希望的政黨,在新的世紀,提出了以“堅持科學發展觀、建立和諧社會”,樹立以“八榮八恥”爲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發展觀。我們有了一個不捨的信念、不棄的追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國家會在黨的英明領導下更上一層樓。黨在我心中是什麼?我可以自豪地說,黨就是一盞指路的明燈;是一個偉岸的巨人;是一座強大的靠山;是我內心向往的偶像。

  第22篇:《紅日》讀後感

  在暑假中,我閱讀了一本叫做《紅日》的書。合上書,我的思緒卻早已飛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硝煙滾滾的年代。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我們的中華民族展現了她不畏艱難,奮力拼搏的精神。

  在偉大的背後,是那些人民戰士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建起了新的長城,換來了民族的崛起。在讀這本書時,彷彿我也來到了戰場上。只見遠處解放軍正與禽獸般的侵略者英勇地搏鬥着。空氣彷彿也被染成了血紅色,訴說着日本鬼子的滅絕人性。

  在故事中,蔣介石帶領着自己的“王牌”74師,卻被共產黨消滅了。在激烈的戰鬥中,劉勝受傷了,但是他臨死前還關心着前線的情況。最終,人民解放軍在戰役中,靈活地運用毛主席偉大的戰略戰術,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在那腥風血雨的戰爭歲月裏,有多少誕生在中華大地的優秀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用頑強不息的鬥志以及他們寶貴的青春熱血,高舉起革命的火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爲指導,出生入死,爲新中國灑下了血汗。

  我們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我們應該學習烈士們的精神,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第23篇:《紅日》讀後感

  繼杜鵬程的《保衛延安》以後,吳強的長篇小說《紅日》4在用藝術形式表現重大戰役方面作了較好的探索。它以1947年山東戰場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個連貫的戰役作爲情節的發展主線,體現出作者對現實戰爭小說的“史詩性”的藝術追求,即發奮以宏大的結構和全景式的描述展示出戰爭的獨特魅力。

  這三次戰役中,解放軍有敗有勝,各具特點,作家的描述也有略有詳,各有側重,在敘述歷史事件的過程中,體現了其在小說結構上的匠心。作品採用先抑後揚的方法,先以漣水撤退來表現當時國共雙方力量的懸殊和解放軍面臨的嚴峻形勢。發生於1946年底的漣水戰役,以國民黨軍隊攻佔漣水,解放軍因傷亡慘重而被迫撤退而結束。漣水撤退在整個國共軍事衝突中只是一個小插曲,但作家將它一開始就展此刻讀者面前,使整部作品充滿了懸念和吸引力,使後面戰事的發展成爲讀者共同關心的焦點。

  而且,作家透過解放軍在戰場上的被動局面,既形象地表現了當時山東戰場上力量的強弱比較,爲解放軍的最終勝利造成強烈比較,以說明戰爭勝利的來之不易;同時也爲進一步刻劃國共雙方各具個性的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鋪墊。作家一開始就把解放軍放在“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絕境之中,這樣的結構佈局在當時習慣於描述解放軍“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文學作品中顯得獨特而又真實,體現出這位戰爭小說作家在當時的時代共名下對錶現現代戰爭的獨到眼光。然後,作品再以萊蕪大捷的勝利作爲過渡,最後以集中描述孟良崮戰役殲滅國民黨“王牌軍”74師到達高潮,三次戰役雖有主有次,卻渾然一體,作家在對歷史事件的敘述中,形象地完成了對時代共名的印證和闡述:即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現代革命戰爭,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艱難曲折,經過了無數的犧牲,最後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作爲一部戰爭題材的長篇小說,《紅日》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中更重要的貢獻還在於:在應和時代共名的同時,小說在戰爭觀念和小說美學上體現出來的創新性和探索性。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感慨於毛主席的軍事思想,不禁欽佩於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那是要多團結的軍隊才能做到啊!戰士們,你們在槍林彈雨中堅守陣地,真不愧是驚天動地的英雄。你們在戰爭中逐步克服缺點,不斷前進,爲中國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你們是人民的驕傲!

  第24篇:《紅日》讀後感

  《紅日》這篇文章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那經過60年滄桑鉅變後很少還能體會到的英雄本色。這是一部優秀的軍事歷史片。它以漣水、吐絲口、孟良崮三次戰鬥爲主線,描述了人民解放軍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條件下消滅國民黨王牌軍74師的故事。史稱“萊蕪戰役”。

  家鄉淪陷,遭受敵人殘酷迫害的蘇北婦女阿菊,跋山涉水,來到山東找到丈夫楊軍,再一次要求參軍殺敵。並且帶來故鄉親人的期望:要大軍消滅國軍七十四師,替鄉親們報仇……危急關頭,黎青毅然把孩子交給紅姑,讓她帶着孩子逃命,自己把蔡仁杰等人引到了懸崖邊。應對着包圍上來的敵人,黎青鎮定自若地拉響了手榴彈,壯烈犧牲……一顆炮彈落在沈振新身邊,黎青奮不顧身衝上前,撲到沈振新身上。沈振新被炸傷了胳膊,黎青卻被擊中胸脯,受了重傷,昏死過去。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本色。心的本色本該是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瀾,不論順逆,不論成敗的超然,是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驛站;敗,仍滴水穿石,匯流入海,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的傲岸,有“將相本無主,男兒當自強”的倔強。榮,江山依舊,風采猶然,恰滄海巫山,熟視歲月如流,浮華萬千,不屑過眼煙雲;辱,胯下韓信,雪底蒼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闊天空,不肯因噎廢食。而他們,卻用自己的生命,詮釋着一個空前強大的民族的民族本色。

  而這天又有多少人還記得他們————民族復興的奠基者?如今的人們,只記得網絡、股票、債券等諸類時尚的字眼,又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骨子裏流淌着的革命先驅的鮮血、蘊涵着中華民族的精髓?或許早就忘記了吧,或許只有那些當年衝殺戰場如今在家中安享晚年的老人們纔會偶爾回憶起當年衝殺於戰場時的雄心膽。可能是正因生活太過於安逸了,人們早就把那民族魂深深的埋藏在靈魂的深處了。

  醒醒吧,華夏未來的貢獻者們,偉大的事業正在等待着我們!敞開我們的心靈,展示中華的偉大,中華的本色。用我們的一切,去塑造祖國的明天,讓祖國的未來更加輝煌、更加的燦爛!

  第25篇:《紅日》讀後感

  今年是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週年,也是波瀾壯闊的辛亥革命一百週年,最近我十分榮幸地觀看了《紅日》這部著作,使我得以重溫那段激動人心的歷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輩在那段崢嶸歲月裏的熱血與激情,感受他們對共產主義事業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然而讀完《紅日》這本書,我心中有一絲悲涼的感覺。

  由衷的爲沈振新的勝利而感到欣慰,更爲張靈甫被同僚坑害而失敗感到悲哀。一代抗日英雄沒有戰死在抗日戰場上,卻不幸死在了內戰裏。

  如果在孟良崮戰役中湯恩伯能夠伸手援救張靈甫一把,那麼這位偉大的抗日英雄也不會走投無路,最終落得冤死戰場。司馬遷以前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從愛國方面講,張靈甫絕對是一名英雄。他一生忠於職守,爲黨國誓死效忠,他本可死的轟轟烈烈,而死在了內戰戰場上的張靈甫,他的死只能是“輕於鴻毛”了。當我讀到他在走投無路的狀況下,不願做共產黨的俘虜而自殺時深深的觸動了我。我想,那時,他的內心有多麼的痛苦,多麼的不甘心!如果不是這場戰鬥,如果不是國民政府內部的腐敗,他就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如果國民黨部隊中都是像張靈甫那樣的英雄,那麼也許國民政府就不會那麼快就垮臺。但但是事實不能改變,國民黨官兵內部極其腐敗,個個只顧自己,不爲黨國利益着想,這纔是國民政府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

  然而另一方面,共產黨那種團結合作,吃苦耐勞,嚴於律己,獻身革命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雖然國民政府由美國人支持,有全美的裝備,有最先進的戰鬥武器,有充足的食物,而共產黨只有普通的槍支彈藥,而且還要經常餓着肚子戰鬥,但他們有最勇敢的戰士,最崇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這就是共產黨最終勝利的原因。

  我常想,如果張靈甫能以大局爲重,能以百姓利益爲重,能以國家爲重,也許他會成爲第二個傅作義,那麼,我們也就不用爲他哀嘆了。一個人擁有才華固然不錯,但如果不用在爲民謀福利上,那他的才華也就失去了價值。

  閱讀《紅日》,重溫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爲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執着地去發奮奮鬥,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動,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也得到了進一步昇華。

  最後我想誠懇地說一句:期望更多的人能夠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期望更多的人能夠熱愛祖國熱愛黨!爲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一份貢獻!由衷地讚美我們的黨---一心一意爲百姓的黨!

  第26篇:《紅日》讀後感

  我曾是個軍人,因此對軍事題材的電視很感興趣,前些日子電視劇《紅日》深深地吸引了我,可妻子非要看哭哭啼啼的韓劇,我好男不和女鬥,從單位圖書室借來小說《紅日》看起來,看過之後,我對《紅日》的讚譽之情無以言表,我既被故事情節所吸引,更被書中所表達的主題思想所折服,從中我悟出許多值得這天我們學習的東西。

  一是人要有理想目標。書中我軍戰士胸懷打敗蔣介石、解放全中國,建立新中國,當家作主,過上幸福生活的完美理想和目標,不怕犧牲,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朝着理想的方向前進。這天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確立好自己的理想目標,不能腳踏西瓜皮,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而是要認真規劃好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併爲實現目標而發奮。

  二是人要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書中處處閃爍着革命英雄主義思想,在敵我力量比較極爲懸殊的狀況下,以軍長沈振新和營長石東根爲代表的我軍戰士正是靠不怕流血犧牲、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天,我們在工作中不可能沒有點滴困難,在困難面前我們不該退宿,要拿出書中軍人的勇氣和膽識戰勝困難,堅信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辦法總比困難多。

  三是要講大局聽指揮。書中軍長沈振新和營長石冬根爲報漣水失敗的恥辱拒不執行上級要求快速撤離臨沂城的決定,和敵人展開激戰,一方面造成超多犧牲,另一方面延誤了部隊轉移的時機差點造成全軍覆沒。類似的狀況還有多起。這天,我們做工作都要按上級的要求、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辦理,樹立大局意

  第27篇:《紅日》讀後感

  在暑假裏,我讀了《紅日》這本書,

  它講述了我軍殲滅了國民黨王牌七十四師的宏偉畫面,激昂、壯麗,充滿了理想主義的熱情。描述了我軍由弱到強,最終勝利的歷史進程,揭示了人民戰爭的規律,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共產黨的堅強鬥志。

  《紅日》作者吳強說過:"記住昨天的戰鬥生活,對於我是永遠的;只要還在活着的時候,都是必要的。因爲它已經給了我,今後還將給我以前進的力量。"當面對無法挽回生命的戰友時,共產黨戰士含着淚咬牙前進;當艱鉅的任務、難以克服的困難時,戰士們反而愈戰愈勇,衝鋒陷陣。,一聽說有任務,他們就興奮、就快樂,就充滿了激情和力量!戰鬥是戰士們的生命!爲了中國人民的解放而努力,多麼崇高的工作!就在這種信念的支持下,共產黨打敗了國民黨。而使國民黨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兩個黨派之間的最大不同:團結與不團結,

  人們常說"團結就是力量",真是一點也不假。就像老師常說的那樣"一個人也許會有很多缺點,而一個團隊就有可能是完美的",意思就是許多人在一起,互相幫助,儘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因爲有的人的優點你沒有,他沒有的你有,互相彌補,團結友愛,這麼多人聯合起來,力量就是完美的。生活中,同學們也應該互相幫助,團結互助。有的同學有道題不會,但是你會,那你就應該幫助他;有的同學沒有帶上課用的工具,而你多帶了一把,就應該借他。團結起來的力量一定是跟一個人拼了命的努力所做出的成績所遠遠不及的。一個人奮鬥太孤獨、太寂寞,力量也太單薄了,可是如果有一羣人的話,那麼,每個人只要出一點力就可以完成一個艱鉅的任務。我們都知道,朋友對於每個人都很重要,不只是語言所能表達出來的重要,而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他與你共同奮鬥,與你分享祕密,陪着你,逗你開心,一個永遠爲你着想的人,不一定總把"重要"掛在嘴邊,而是放在心裏,卻比那些總把"最寶貴、最重要"說在口頭上的人更關心你。但如果你不爲別人着想,不爲集體着想。卻總是單獨行動,那你就不會有朋友。只有團結,你纔會擁有朋友,纔會一直有最重要的人在你的身邊陪伴你,與你分享快樂。

  第28篇:《紅日》讀後感

  “戰爭的硝煙還未散盡,被戰火燒的已經殘破不堪可看上去卻依舊鮮豔的紅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峯頂。山下,一片歡聲雷動,士兵們高舉着槍桿,慶祝着戰爭的勝利。”

  腦海中的畫面最終定格在了這裏,看完了《紅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復平靜,心中彷彿有一團熊熊的火焰,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而燃燒,在爲那頑強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而燃燒!

  《紅日》是一部以解放戰爭爲背景,堪稱中國軍事文學創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書籍。書中由我軍軍長沈振新率領的一支英雄部隊串起,再現了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在漣水、萊蕪、孟良崮三次戰役。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戰。在這場戰役中,號稱國民黨十大王牌軍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賁御林的第七十四師幾乎全軍覆滅!“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處遁”。從中,我體會到了解放軍們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產黨人捨生取義的精神。中國共產黨,一個多麼響亮的名字,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她永遠是中國人民最堅強的後盾,永遠是最閃亮的那顆星星。

  看我這本書,我覺得我們這一代該做次好好地反省。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偉大的共產黨人出生入死換來的,流了那麼多血,犧牲了那麼多生命,我們難道不該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嗎?反觀現在的學生們,上了大學之後,似乎只記得吃喝玩樂,完全沒有高三時那種拼搏的精神。面對挫折,也少了份勇氣。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選擇自殺。革命先輩們那種堅強、拼搏的精神去了哪裏?還有現在瀰漫全國的考公務員熱,多少人擠破了腦袋要往裏鑽。爲什麼?因爲公務員待遇好,工作又輕鬆。這正好對上了現在年輕人的胃口。現在的年輕人怕吃苦,都希望過上好的日子。他們真應該好好學習學習共產黨人那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我們經歷了改革開放,加入世貿組織,進入信息化時代。我們有過勝利,但也同時面臨着更多的挑戰。作爲接班人的我們,我們怎能以這樣的面貌去接過前輩手上的旗幟。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努力學習,樹立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同學們,我們的肩膀上抗着的,是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使命,我們一定不能辜負了前輩們對我們的期望,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第29篇:《紅日》讀後感

  在公司組織的讀紅色經典書籍的活動中,我選擇了吳強所著的長篇小說《紅日》。記得在此之前,每次閱讀這種紅色書籍或是觀看紅色電影,都會感觸良多,而《紅日》這部現實主義的成功之作,以全景式的戰場描寫,帶給我的不僅僅是感觸,而是極大的震撼,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看到了那個槍林彈雨的戰場;看到了那些浴血奮戰的革命烈士。深刻地體會到了什麼叫捨生取義,願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偉大情操。

  《紅日》主要描寫的是1947年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王牌軍74師在山東戰場上的漣水、萊蕪、孟良崮的這三個連貫戰役。文中首先描寫了發生於1946年底的漣水戰役,由於國民黨軍隊既有裝備和數量的優勢又有美國的支持,所以此戰以國民黨軍隊攻佔漣水,解放軍因傷亡慘重而被迫撤退作爲結局。之後,描寫華東野戰軍重整隊伍,總結經驗教訓,兵貴神速的迅速拿下了萊蕪。以此戰大捷作爲過渡,小說中着重描寫了孟良崮戰役。1947年4月,張靈甫率領王牌軍74師,再次向沂蒙山區大舉進攻,華東野戰軍把敵人逼進了孟良崮一帶,包圍了起來,此時國民黨的外圍後援部隊又把華東野戰軍包圍了起來,企圖與74師裏應外合,一舉殲滅華東野戰軍,情勢非常危急。但華東野戰軍上下一心,一面抵禦外圍敵軍,一面集中火力24小時內攻上了孟良崮的高峯,經過三天三夜激烈的戰鬥,華東野戰軍英勇的戰士們,終於把躲藏在山洞裏的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和他的殘兵敗卒,統統殲滅。

  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一方面充分體現了華東野戰軍英勇善戰的氣魄,團結一致的軍心,和那爲了理想與希望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內部的腐朽,軍隊裏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實力,打自己的小算盤,在萊蕪戰役中,74師爲保存實力,沒有支援友軍,致使在孟良崮戰役中,外圍後援部隊也沒有全力營救74師,最終導致了國民黨反動派在華東戰場的全面潰敗。

  《紅日》除了讓我緬懷革命烈士們的崇高氣節外,更教會我面對自己的目標和理想,應該全力以赴,不畏困難,勇往直前;在生活和工作中,應該學會與人協作,重視團隊精神。

  第30篇:《紅日》讀後感

  弱肉強食是歷史給我們的啓迪,落後了就要捱打!的確,歷史的教訓是慘重的,我們落後了!

  我們現在所過的生活,是那時候的人們用鮮血換來的!他們用他們的軀體抵擋敵人的攻擊,的當別人的子彈,抵擋敵人的炮火,爲了保衛家園,他們奮勇向前,頑強拼搏,不退後,不氣餒,我們的技術是落後的,但精神卻是可佳的,我們拿起身邊的大刀,斧子,去斬殺擾亂我們生活的人們,這就是那時人們所過的日子!!

  那年的抗日戰爭我們贏了,日本人投降了!但是,中國並沒有自由,因此,隨後而來的就是長達多年的解放戰爭!

  《紅日》描寫了中華人民解放軍在敵我實力懸殊的情況下,用着自己堅定信念以及堅強的毅力,取締當地軍王牌74師,這是多們的令人敬佩啊!讓人不禁的感嘆啊!

  這本書寫了在1946年的初冬的時候,敵軍的統領蔣介石對話被解放區發動了規模巨大的瘋狂的進攻,他們仗着自己有先進的武器而無惡不作,其目的就是想要爭霸全國,從而歷史上的著名的萊芙役拉開了帷幕沈振新帶領的部門的任務是拿下萊菔城北的鎮口,從而阻斷了他們的退路,而我軍將領潛入敵人的內部,打敗了敵人,獲得了勝利……

  當我軍戰勝了敵人時,也就是取得了勝利,這場勝利是來之不易的,使我們的解放軍戰士們用鮮血換來的

  《紅日》使我們瞭解瞭解放戰爭的其中的故事,那年的戰爭,那年百姓的痛苦!雖然已經過了那麼多年,但這一切是不會泯滅的,那年蔣介石領導的隊伍的武器是美國供給的,其目的就是爲了不讓中國解放,再一次陷入深淵!

  現在我們強大了,但是我們並沒有抱怨什麼,因爲中國的傳統美德就是嚮往和平。所以我們並不會報復他們。

  我們不會讓歷史重演,這代價是慘重的,我們必須要強大起來!,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利益不受侵害。

  中國以和平爲貴,所以討厭戰爭,痛恨戰爭,只要有戰爭就會有殺戮,就會有犧牲,就會付出血的代價,如果有人侵犯我們的國家,我們就會站起來,去抵抗,去保護我們自己,去維護我們的尊嚴。

  我們國家富強起來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今天的努力換來明天的成功,牢記歷史的教訓,化爲我們前進的動力,讓我們奮發向上們努力學習,不懈努力,去回報我們的祖國,建設我們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