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教學設計

關於音樂教學設計

關於音樂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說明

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分爲兩個部分。

1、第一部分安排了歌曲《嘀格調》,音樂聽賞《土家喜愛咚咚喹》,旨在通過演唱和欣賞,瞭解湘西少數民族的文化生活,民俗風情,能感受並表現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

2、第二部分安排了歌曲聽賞與跟唱《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以及音樂活動唱一唱《腳踏水車唱山歌》和“爲音樂列車安裝2/4,3/4的電腦芯片”這些內容。一是能讓學生體驗《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抒情優美的情緒,並能輕聲隨歌曲跟唱,提高學生聽覺感受能力。二是能讓學生在爲音樂列車安裝2/4,3/4的電腦芯片的遊戲活動中瞭解2/4和3/4的含義,並能辨別這兩種拍子的歌曲和節奏。三是唱一唱《腳踏水車唱山歌》,它的出現帶有一種練習發聲的性質,同時也可作爲情境的一個串聯,編者安排得很巧妙。這首小曲學生的聲音要唱得明亮而有彈性,爲後面的歌曲演唱做鋪墊。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嘀格調》,能用明亮、流暢的聲音表現歌曲活潑歡樂的情緒。

2、欣賞《土家喜愛咚咚喹》,初步瞭解木管樂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擺手舞主動參與到音樂中來。

3、能安靜的聆聽歌曲《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體驗優美抒情的情緒,並能輕聲跟唱歌曲。

4、能通過遊戲自主學習瞭解2/4和3/4的含義,並能辨別這兩種拍子的歌曲或節奏。

三、教學設計建議

1、課時安排

本課可做兩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唱一唱《腳踏水車唱山歌》,學習演唱《嘀格調》,並聽賞木管五重奏《土家喜愛咚咚喹》。第二課時進一步學習演唱《嘀格調》,重在用明亮流暢的聲音,表現歌曲歡樂活潑的情緒。聽賞與跟唱《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並完成知識性音樂活動“爲音樂列車安裝2/4,3/4的電腦芯片”。

2、學唱《嘀格調》,聽賞《土家喜愛咚咚喹》,唱一唱《腳踏水車唱山歌》

根據以上幾個內容共同的民族化的特點,建議圍繞“走進湘西民俗文化園”的主題情境開展教學活動:

(1)、《嘀格調》屬於五聲只調式的民族歌曲,旋律平穩流暢,音準節奏都比較好掌握。首先可讓學生聽老師範唱一遍,提出“嘀格”是什麼意思,學生弄懂後,播放歌曲再聽,並讓學生默唱,進一步熟悉歌曲。然後採取自主合作的方法學習歌曲旋律,比如可以把歌曲的四個樂句分爲單樂句和雙樂句,讓學生自主選擇進行對唱,之後再進行交換學習。

學唱歌詞,要讓學生理解湘西的方言,比如“一班”是指一羣或一夥人,“伢兒”指的是孩子、“坪壩”就是大塊的平地,“坳”的意思則是山間的平地。除了理解方言外,還可以將歌中個別的歌詞用方言來演唱,如鞋鞋(hai hai)伢(a)兒 等等。

歌曲的藝術處理與表現,可採用師生共同討論,嘗試的方法,體驗歌曲活潑,歡樂,富於朝氣的情緒。第一、二樂句唱得輕鬆活潑,力度第三樂句是全曲高潮,情緒較爲激動,聲音要明亮流暢,力度爲。最後一樂句前兩小節用稍弱,清晰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後兩小節用連貫稍強的聲音演唱。結束句可以這樣處理:外 面的 世界 真奇 妙,要 去那瞧 一 瞧

(2)、聽賞《土家喜愛咚咚喹》,初聽讓學生感受樂曲的情緒及演奏樂器,認識熟悉木管樂器及其音色,有條件的學校老師可以把樂器拿到課堂上(也可以是圖片),讓學生觀看,聆聽感受音色,然後單獨熟悉唱唱主題音樂,並隨音樂片段複習一下襬手舞。復聽時則請學生隨音樂熱情跳起土家的擺手舞,體驗樂曲熱烈歡快的情緒。

(3)、唱一唱《腳踏水車唱山歌》,可以考慮放在第一課時的前部分進行,它的出現帶有一種練聲的性質,同時也可作爲情境的一個串聯,編者安排得很巧妙。這首小歌曲學生的聲音可唱得明亮而有彈性,爲後面的歌曲教學與演唱做鋪墊3、聽賞與跟唱

這是一首優美抒情的歌曲,初聽時讓學生感受歌曲情緒,能瞭解是幾拍子的歌曲,同時聽出來這是二聲部合唱歌曲。復聽時讓學生能在心裏默默跟唱,試着默唱自己的聲部,再聽時可讓學生有情緒的輕聲跟唱,注意提醒學生要“帶着耳朵唱”,就是邊唱邊聆聽,訓練學生的和聲感覺,鍛鍊他們對聲部的控制能力。

4、“爲音樂列車安裝2/4,3/4的電腦芯片”屬於知識性音樂遊戲活動。內容包括對2/4和3/4意義的熟悉瞭解,並能分辨出這兩種拍子的歌曲,節奏等。編者有意在這課裏安排了一首二拍子和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建議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完成這一活動。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分兩組複習或聽賞《嘀格調》和《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這兩首歌曲,學生討論歌曲的拍號,瞭解這兩種拍子的含義。然後全班一起拍拍火車上的節奏,以遊戲的形式每組派一位同學完成,並說說爲什麼是這樣選擇,進一步深化對2/4和3/4 含義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及相關資料

1、《嘀格調》

《嘀格調》是一首具有濃郁生活氣息和兒童趣味的湘西民歌。歌曲音樂素材樸實簡練,既統一又有變化,曲調清新活潑,質樸優美,富於生機。歌詞采用典型的湘西方言,如“一班”、“嘀格”、“伢兒”、“坪壩”、“坳”等,充滿着生活氣息,令人倍感親切,生動的表現了湘西兒童天真活潑,積極向上的生活情趣。全曲2/4拍子,五聲徽調式,爲帶再現的二部曲式。其曲式結構圖爲:

A樂段 B樂段

a a1 b a2

4 4 4 4

全曲四個樂句實際上是採用起、承、轉、合的手法寫成。A樂段由上下兩個樂句組成。第一樂句(上句)爲問句也是起句,是全曲音樂發展的基礎;第二樂句(下句)爲答句,它承接了上句的尾音作爲自己的首音,謂之“換頭留尾”。第二樂段(第三樂句)是轉句,一開始作者將旋律向上做了四度自由移位的進行,使旋律在高音區迴旋盪漾,形成了全曲的高潮,與A段曲調在中低音區婉轉進行的旋律線形成鮮明對比。第四句是合句,它採用了第一樂句的音樂素材,是第一樂句的再現。

2、《土家喜愛咚咚喹》

咚咚喹是土家族人日常生活中喜愛的樂器,是土家族的單簧豎吹樂器。一般長15釐米、直徑一二釐米左右。管壁開有三孔或四孔,一端切斷爲空管音孔。製作雖然簡單,卻能吹出歡快清脆的旋律,故深受土家族人們的喜愛。

《土家喜愛咚咚喹》是一首木管五重奏的民間樂曲,由土家族音調爲素材創作而成,具有濃郁的湖南民族氣息和鄉土特色。樂曲爲六聲宮調式,2/4拍子,以引子加三段體的結構寫成。引子音樂素材的選用極爲簡練、樸實,旋律清新、舒展,彷彿將人們引入了土家美麗的山寨。第一、三樂段情緒歡快熱烈,始終貫穿着它的主題音樂第二段則比較悠揚抒情,抒發了土家人們熱愛生活的感情。

3、《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

《我躺在綠色的草地上》是一首抒情優美又童趣盎然的優秀兒童歌曲。歌詞本身就象一首清新婉約,充滿幻想的小詩,彷彿在我們面前展示了一幅風景淡雅的畫卷。歌曲表現了少年兒童天真浪漫,富於幻想的精神風貌生活情趣。歌曲爲不帶再現的二段體結構,3/4拍子,大調式。第一樂段進入了二部合唱,也是由四個樂句組成,曲調優美,起伏有致,描繪了主人公“我”躺在綠色草地上浮想聯翩。第二樂段也是四個樂句,曲調舒展流暢,激情洋溢,它盡情抒發了“我”的夢幻:沿着翻騰的雲海,飛卷的銀河,飛向神祕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