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蘆花蕩》教學設計

語文《蘆花蕩》教學設計

語文《蘆花蕩》教學設計

【創意說明】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設計着眼於學習和發展,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慾望,由粗到精,由整體到局部,從故事情節到人物形象到藝術手法進行感知、感受、感悟,讓學生在感受中明確,讓語文素養在感悟中形成,讓思維品質在探究中提升。教學時,採用多媒體和網絡結合,擴大教學容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自主蒐集作者孫犁的相關資料,對其生平及創作風格有所瞭解;自主蒐集寫作背景,白洋澱等相關資料,對小說涉及的內容有所瞭解。

⑵讀懂課文,把握小說的基本情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其描寫方法。

⑶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提高描寫的能力。

⑷能對課文的美點作出鑑賞,提高描寫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強調自主學習,自主蒐集相關資料,主動與他人及網絡傳媒合作,主動質疑探究,體會自主學習的樂趣。基本學習方法:探究法、品析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識到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激法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方式】

本課在教學方式上力求體現如下幾點:

1、學生能夠做的、學生可以做的儘量讓學生自己去做,如課文相關資料的查閱,課文情節的把握。

2、搭建合作、探究的平臺。讓學生在與同學、老師的合作中學習課文,在探究中把握課文的內容和寫法。

3、教學中採用“整體感悟──質疑問難──深入探究──延伸拓展”的“四步循序式”教學法,從培養學生能力入手,指導學法,並藉助網絡傳媒擴大教學容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加強文化積澱。

總之,本課的教學力圖探究一種“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對話者、合作者、促進者。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要求學生查閱作者孫犁及創作風格、寫作背景等相關資料,並整理在學習積累本中,通讀全文,瞭解故事情節,並和同學交流,共享成果。

二、課堂教學

1、導入新課:

教學策略:由影片《小兵張嘎》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創設情境,自然導入新課。

師:課下,我們經常在一起談論自己喜歡的影視劇。不知大家對影片《小兵張嘎》還有深刻印象嗎?(用多媒體出示影片《小兵張嘎》的圖片)影片中的嘎子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生:聰明、機智勇敢、愛國)抗日小英雄嘎子的確令人難以忘懷。著名作家孫犁筆下的抗日老英雄也會令我們回味無窮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充滿詩情畫意的蘆花蕩中去尋找這位老英雄的足跡吧。

(用多媒體出示課題《蘆花蕩》圖片。)

2、整體感知:

教學策略:

⑴學生複述故事情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⑵交流預習收穫,整體感知文章寫作背景、作者創作風格等內容。

師:昨天老師已經佈置預習了,按照我們的預習要求,先找同學複述小說的故事情節,我們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我找四位同學進行情節接龍。我們看誰能毛隧自薦。(四位同學依次按照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進行復述,並用多媒體展示情節結構圖)你們四位真勇敢,同學們的掌聲已證明你們講的很成功,讓我們有身臨其境之感。故事情節我們已經清楚了,看來同學們預習地很充分,也有了收穫,按照慣例我們還要交流哪些預習收穫呢?

(生依次展示預習成果:作家作品、白洋澱簡介、寫作背景、生字解詞、課題解謎等內容,同時用多媒體展示以上內容。)

3、質疑問難:

教學策略:

⑴小組質疑解疑,並解答淺顯問題;

⑵小組合作探究、質疑問難,並提出小組內不能解答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⑶師生合作,通過品讀賞析,解決小組遺留下來的疑難問題,如:小說如何渲染老頭子的傳奇色彩;老頭子的過於自尊自信表現在哪裏,在文中起什麼作用。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對話情境,讓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教師對話,師生和文本對話,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

師:有人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還難。我們看哪個小組最勇敢,最先提出問題。

(師生合作,完成下列問題。)

①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他對葦塘裏的負責同志說:“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他“過於自信和自尊”。

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裏,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閒的心情撐着船,編算着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他“過於自信和自尊”。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爲萬無一失,什麼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爲“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爲“他打不着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於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於自尊了。

老頭子發狠要爲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於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爲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於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髮出來的。

②人物描寫藝術探究:這篇小說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

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乾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是那麼悠閒自得,異常自信;業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裏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課文着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爲”,更有點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這裏有一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後來又說“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爲老頭子不過發發狠,說說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麼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爲之奇。

再是在敘述過程中只寫其然,不寫其所以然,讓讀者回味其所以然,使傳奇色彩顯得更爲濃郁。老英雄是設好圈套讓鬼子往裏鑽。他事先繫好了鉤子,又想出用蓮蓬引誘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律。作者不寫這些,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蓮蓬,只顧剝着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衝着鬼子這裏來,又轉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爲什麼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說樁子上有無數鉤子,只寫小船繞着鬼子轉,鬼子們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麼亂轉,一個個都被鉤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爲富有傳奇色彩。一個乾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於掌股之間,置他們於死地,真可以說是一位傳奇式的英雄。

4、深入探究兩個問題:

⑴文中運用什麼手法塑造的人物形象,主人公老頭子還有哪些性格特徵。

⑵文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描寫方法通過反覆品讀人物描寫與景物描寫語段,積累人物描寫方法及景物描寫的方法。

師:通過剛纔的探究,我們還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文中的描寫方法,這也是我們深入探究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尋找一把鑰匙,那就是關於描寫方法的知識,誰能談談呢?(生回答描寫方法的知識)師生合作探究景物描寫及作用:

例一:水澱裏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了鬼子往北飛去,落到一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

例二: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葦塘望一眼。在那裏,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

例三: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裏,呆望着這陰森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裏,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裏纔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裏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是天上。

學生合作分析,寫出賞析感受,交流發言後,再出示賞析參考:

賞析一:“躲開”寫出水鳥對鬼子的憎惡,鳥猶如此,更何況是英雄的白洋澱人民,爲下文老頭子殺鬼子爲大菱報仇埋下伏筆。

賞析二:“狠狠”寫出老頭子對敵人的仇恨,這源於要爲大菱報仇,也爲了要實現自己在兩個女孩子面前許下的諾言,在懲惡的間隙還不忘“向着葦塘望一眼”,那意思是叫藏身於此的二菱可要瞧仔細了,我們不禁爲老頭子要強而又自尊的舉動發出會心的微笑。後面對蘆花美景的描繪,使這位老英雄的壯舉充滿詩意,更給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賞析三:“敵人”“炮樓”點明瞭環境氣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裏”,像要“滴落下來的樣子”,渲染了澱水晶瑩明澈,星倒映在水裏,隨着微風的輕拂激起層層漣漪,使得星星也閃爍不定起來,給人“滴落下來”的幻覺。而就是在這美麗的地方,白天卻是一片死寂,連水鳥也“緊緊藏到窩裏躲避炮火去了”,只有到了深夜,才能聽見它們“飛動和唱歌的聲音”。道出了強烈的愛憎,在這險惡的環境中,葦子“狠狠地往上鑽”,把白洋澱人民頑強生存的姿態刻畫形神畢肖,充滿了意志和力量。

5、延伸拓展:

教學策略: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整理對情節、人物、環境等方面的感悟,並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相互交流,連接延伸寫作知識。

師:我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解決了許多問題,下面我們再次去讀課文,然後想一想,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後,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穫和啓示。(生談收穫和啓示)

6、在嘹亮的《游擊隊之歌》的歌聲中,結束本課學習。

三、課後學習

上網查閱孫犁的《荷花澱》,比較二者寫法上的異同,並把閱讀收穫提交在我們網站的討論再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