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課題結題報告

情境教學課題結題報告

情境教學課題結題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長期以來,初中課堂教學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誤區。課堂上,學生自律能力差,思想容易開小差,師生互動交流貧乏,一個合適的情境的創設,就是給學生第一個實踐的舞臺,讓學生在近似於真實的環境中增長知識,同時也培養學生學會傾聽,能夠體驗的本領。在教學中創設一個適宜的情境,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師生互動,實現知識的傳遞。一個好的情境,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當前,很多學生學習恐懼、厭倦,由此引發教育教學效果停滯不前,甚至下降。而與之相對的是衆多名師的課,卻是有聲有色,學生的積極性高,教育教學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學生創設,並不斷優化形式多樣的教學情境上,正是這些情境讓學生入迷入癡,學而不厭,讓學生身臨其境,流連忘懷,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可見,教師若要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就必須努力創設,不斷優化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臨城縣各中小學正在開展“雙自主、四環節”教學法的研究和實施,導學案被引入課堂,要引導學生積極的開展探究合作,離不開情境教學,而且在初中課堂教學有效創設情境研究將極大地促進“雙自主、四環節”教學法實施,它必將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分析

國內外對如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研究的比較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一些優秀的論文在報刊上發表,一些經驗也比較成功。但是,研究只停留在片面的角度,缺乏系統性。(例如:對如何創設問題情境研究較多。)而且,事例性較強,出現就課論課的情況,有的憑空猜想,缺乏依據,沒有從心理學,生理學等方面進行理論研究,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國內研究:對情境教學的研究, 是從1978年李吉林進行情境教學法實驗正式開始的。迄今,情境教學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爲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情境教學的研究主要有:有基於情境教學的種類研究如佘玉春的《新課改背景下的情境教學》(《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7期)中分爲啓動思維式情境教學、主題式情境教學、“助興”式情境教學等等。也有基於如何創設情境教學方法的研究。

(三)課題研究的特色

本課題旨在對如何“科學”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有效的情境教學進行研究。將從學科特點出發,通過對實驗情境、問題探究情境、多媒體情境等各個方面進行有效性的創設研究,對課堂教學環節中情境的合理創設時機進行研究,從而對整個教材的情境教學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和設計,使之更好的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服務。使情境素材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使之真正發揮出課堂教學中激發、引導、促進、貫穿等作用,既激發興趣,又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本課題可以爲情景教學的開展提供可以借鑑的教學模式,爲情景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大量可以參考的課例,可以系統的闡釋和應用情景教學的理論。

通過課題研究爲平臺,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改進和探索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工作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變,使教學素材從零散性轉向系統性、科學性轉變,不斷調整和充實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創建優秀教師羣體。

二、課題研究的範圍和基本內容界定

教學的情境創設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爲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從實質上看,是指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的一切的外部條件,包括除學生自己學習活動之外的一切“外因”。爲滿足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需要,以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基本規律爲指導,“精心”創設情境,通過精心創設寬鬆有趣的學習氛圍,設計發展臺階,設計指導環節等情境,把學習的過程真正變爲促使學生主動發展的過程。

有效性就是立足於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改革陳舊的課堂教學目標、結構和形式,改進課堂教學策略和評價標準,根據各學科特點創設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情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與發現問題,共同交流討論,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讓他們在發現中尋找快樂、主動獲取知識、體會到學習的實際價值和學習的樂趣。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新課程改革理論

新課程的標準最突出的特徵是,規定了國民素質的目標要求。確定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將素質教育的理念體現在課程標準之中。突破學科中心,精選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體現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習的過程與評價建議具有更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建議採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人本理論

人本理論重點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主動學習,自主的構建知識結構。那麼素質教育理念的主體性,從根本上講,就是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自覺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在多媒體應用中就要給學生施加積極的影響,使學生處於主動積極的'狀態。從面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想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我們主爲首要的前提是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激發主動探究的需求,積極地進行探索。

三、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主要有三個典型的觀點:一、對個人以本身的經驗來解釋現實、理解現實、賦予意義,事物由個人方式理解。二、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情境性。三重視小組學習,提倡加強參與使用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把“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看作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現代教育技術以多媒體和網絡爲核心,理論上特別適合於建枸主義學習情境的構建,爲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提供了理想的教學手段。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研究的目標

1、總體目標:初步構建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初中課堂有效情境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如何提高“利用實驗、多媒體、有效問題營造教學情境”。教學設計中創設情境的幾種方法

2、學生目標:通過情境課堂教學,增強學生的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

3、教師目標:強化科研意識,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實現由經驗型向學者型教師的有效轉變。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有效實驗情境的創設研究;

2 科學運用多媒體創設有效情境研究

3、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研究

五、課題研究的對象和方法

研究對象是七年級1、2班共計90人、八年級1、2班共計90人、九年級1、2班共計90人,以各年級一班爲實驗班,以2班作爲對照班。

1、實驗研究法,是針對選定的課題,根據一定的理論在一個或多個班級內進行有計劃的實踐,從而得出一定的科學結論,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

2、 對比法,利用同時教兩個班課的條件研究各種情境在不同羣體中發揮的作用。

3、個案追蹤法。案例研究是對人、羣體或組織的經歷進行深入調查。

4 、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法總結的是自己或其他老師教育實踐中的直接感受,所獲得資料比較真實,所得結論實踐性強。

5、調查問卷法,更好地瞭解中小學課堂教學的情況,獲取第一手資料

6、文獻法,在科學研究的準備階段的進行過程中經常要被使用,它是每個教育研究人員所必須掌握的基本方法.

六、課題研究的過程

本課題研究完全在常態教學環境狀態下,根據研究的具體內容分別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開展研究活動。主要運用行動研究法,同時兼顧文獻研究法、實驗比較法、經驗總結法、等。研究過程大致可分爲:

準備階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

成立課題組,認真部屬實驗工作,確定實驗教師,擬定實驗整體方案,組織相關理論學習,做好教師的培訓工作。進行理論資料的準備,調查分析,收集資料。

1、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同時實驗組制定出課題研究方案,實施方案要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2、在實驗年級範圍內篩選,採取上報的評價方法。

確立實驗班級、人數等研究對象。我校共三個年級(7、8、9)12個班,以七年級的1、2兩個班和八年級的1、2兩個班作爲實驗班共計225名學生進行實驗研究。任課教師作爲實驗教師,與非實驗班對比。

3、成立中心課題組,開展培訓、測評、建檔工作。學校成立了以陳會峯爲課題主持人,協全校各學科骨幹教師爲主要力量的課題組。結合我校以往承擔的課題研究經驗,制定了課題研究方案、計劃,撰寫開題報告。20xx年暑假期間課題組撰寫的開題報告在邢臺市開題報告會議期間做了展示和交流。

4、暑期對實驗教師進行培訓(主要培訓:新課程標準、新課程理念、信息技術以及多媒體課件製作和使用等)。

針對課題研究的需要,結合課題組教師的實際情況利用課餘時間和教學間隙對課題組教師進行必要的培訓。使廣大教師在理論上充足電,化抽象爲形象,提高課題組教師的理論和業務水平,爲課題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實驗階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組織實驗實施,強化操作環節。進行課題研究,前期總結,召開專題研討和經驗交流會。進行實驗研究,收集資料,做好研究記錄,定期交流研討,舉行公開課展示;定期撰寫實驗報告,邀請專家進行指導,根據課題進展情況調整研究方案。參加優質課、論文、教育故事、教學案例等一系列評比活動。

完善課題研究,提高實驗質量,發展、創新提高。總結經驗出成果。

1、20xx年下半年至20xx年上半年進行課題研究,開展課題經驗交流活動。 在研究過程中,邊實踐、邊探索、邊完善,把理論與實踐過程緊密結合,以總結歸納實驗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調查在課題研究中有效教學的現狀,師生理解情況以及對研究過程中的狀況進行詳細跟蹤調查,順利進行課題研究。學習相關教

教學理論、收集相關信息。隨時對比實驗班級和非實驗班級在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及時做出相關對策。

通過組織課題組教師以公開課、示範課爲主的形式,檢驗分組教學開展以來的與對照班各方面的對比。展示課題組教師的研究成果和實際的教學效果。並組織和倡導廣大教師積極撰寫論文、積極爭取參加縣、市級評優課等活動,體現課題研究的意義和成效。孫瑞娟參加了縣課題交流,陳會峯錄製了《金屬的活動順序》錄像,並刻錄了光盤,進行了實驗情境和問題情境教學的展示和交流,爲情境教學的開展提供了較好的模式。

2、20xx年下整理完善,寫出終結性實驗報告。

總結階段:(20xx年1月——20xx年6月)

成果形成階段:對課題實施過程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彙總、分類,做好資料的存檔工作,組織觀摩活動。總結驗收階段:撰寫課題結題報告,邀請有關專家、領導對課題進行評審鑑定。進行本校實驗總結和檢查評估工作,並迎接縣實驗總結和檢查評估。

運用聽課、考覈、調查問卷等多種方式收集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每位實驗教師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寫出研究報告;課題完成研究報告。

七、課題研究的成效

近兩年的紮實有效的研究中,我們認爲我們取得的成效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通過對課題的研究,我們課題組的全體教師在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教師不僅精心備課,而且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了解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強自身的再學習。增強了教科研能力。教科研是基礎教育階段,是成長的關鍵,每位老師必備的能力之一。通過課題研究,我瞭解了課題研究的幾種方法,如調查法,文獻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並加深了對課題研究過程的理解。在研究課題的同時必須加強自身理論知識的學習,多閱讀、多思考、多分析,以便促使自己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了思考;有了課題任務後,我學會了用研究的眼光去審視自己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這樣就促使我逐步形成了反思的習慣,從而使每一個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撰寫了多篇論文,教學案例、ppt課件。開闊了視野,增加了知識儲備。以課題研究爲鍥機,閱讀了很多理論方面的書籍,讓自己深入的進行學習。知道了課題研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促進了我的

(二)提高了課堂效率。研究的目的是爲了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在其他班級加以應用。通過課題研究,使我在課堂上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爲主體,關注學生,同時也關注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