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數學一年上冊《加倍與一半》的教學反思

滬教版數學一年上冊《加倍與一半》的教學反思

滬教版數學一年上冊《加倍與一半》的教學反思

我認爲這節課的整個的教學設計還是比較合理的,小朋友基本都能夠理解加倍與一半的含義,並且列出相應的算式。

通過小胖吃小籠包不夠吃的情境引入“加倍”, 讓小朋友能夠初步理解加倍的含義,加倍就是加上和原來一樣的一份。然後從實物逐步過渡到半抽象的小圓片,通過師生合作以及小朋友自己動手操作來探究“加倍”。通過觀察算式得出加倍的算法,其實就是加上一個一樣的數。

同樣的,“一半”也是通過小猴子分香蕉的這個情境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以及探究的慾望,讓他們自己動手探究12的一半是多少,兩隻小猴子大家一半應該怎麼分呢?但是很多小朋友基本上都是直接兩隻小猴子大家6根香蕉的,沒有逐步分的過程,所以我用了一個課件演示,一個一個分,這樣能更加清晰地將一半分的過程呈現出來,更易於理解。

在算式的處理上,由於試教的時候一直是加倍用加法,4+4=8,而一半是用減法,12-6=6.但是在試教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小朋友在說一半的算式的時候還是在說加倍的算式,因爲小朋友想的是因爲6+6=12,所以12的一半是6,是順向思維,如果用12-6=6表示的話,很多小朋友都不理解,爲什麼要減去6,這個6是哪裏來的?所以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將一半的算式改成了12=6+6,因爲把12分成了6和6,所以12就等於6加6,順向思維或者說加法更易於小朋友理解。但是加法算式我依舊用6+6=12的話,那麼就和加倍的算式一樣了,擔心小朋友會搞混,所以採用了12=6+6,順向思維,12分成了6和6,所以一半就是把一個數分成了兩個一樣的數。

在完成學習任務一的時候發現有些小朋友還是不會,比如他們會說3的加倍還是3,原來是3個小圓片,加倍之後還是畫3個小圓片,其實畫的還是原來的,根本就沒有加倍。學習任務三,根據加法算式填加倍與一半的數,發現很多小朋友基本沒問題,但是最後一個題目幾的加倍是10,還是有小朋友搞不清楚,寫20的加倍是10,說明他把加倍和一半搞混了,所以對於加倍和一半的含義還是要強化一下的,加倍是加上一個一樣的數,結果的和就是加數的加倍,而一半是分成兩個一樣的數,和的一半就是加數。

學習任務四的破譯密碼還是比較能夠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的,要通過小朋友自己動腦筋來把密碼破解掉,通過努力打開寶箱,前兩個數基本沒問題,但是後面兩個數很多小朋友就很容易錯,2的加倍再加倍很多都是寫4或者6,而16的一半再一半就會寫8或者6,說明小朋友還沒理解,加倍再加倍和一半再一半的意思,這裏應該要問下小朋友是怎麼想的,是怎麼算的,但是由於時間的問題,就沒有問,這個地方需要注意下的,說明自己對時間的掌控還是不夠。

另外在環節的銜接上,太過生硬,經常會忘詞,往往講完上一張PPT就不知道接下來該講什麼,在過渡方面還要狠下功夫。還有就是老師說得太多,小朋友說得太少,應該把發言權還給小朋友,給予他們充分思考的時間,而不是填鴨式的教學,提示性語言不應過多,這個是需要注意和改正的!

最後,小學數學離不開生活,它來源於生活,也應迴歸於生活。因此,在引入時就用了聖誕節的主題,運用小胖到超市買禮物的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在超市中的加倍與一半就是買一送一和打對摺。

在整個的磨課過程中,數學教研組這個團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作爲一名新教師,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在最快時間裏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