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教學反思

《位置》教學反思

《位置》教學反思

《位置》是人教版新課標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第一課。這節課,是根據新課程提倡的“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的教學理念,精心設計了大量的讓學生用眼觀察、動口表達、動手操作、用心思考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學生始終在教師創設的具體場景中輕鬆、愉快地學習,體會上下、前後的空間位置關係。下面是我對《位置》的教學反思

一、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強調: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小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小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

由於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是要將他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活動規範化,常識經驗系統化,因此,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於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同時,正是通過生活經驗,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的過程。在教學《位置》這節課時,由於學生對“上下”、“前後”並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瞭解,所以我設計了“ 用手指出自己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後面”、“同位各用一種不同的物品擺一擺,然後說出所擺物品的上下或前後位置”。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認知水平,展示自己的認知個性,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爲學生主動學習打下基礎。

二、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活動是人存在和發展的方式,人的主體性就是在活動中生成和發展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教學模式,在設計、安排和組織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有意識地體現探索的內容和方法。根據教學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規律,把課本中的例題、結論等,轉化爲學生能夠親自參加的活生生的數學活動。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與發展。建立一種 “以活動促發展”的新型教學觀。

在《位置》的教學過程中,我沒有進行過多的、生硬的講解,而是把課堂作爲數學活動的舞臺,設計了用手指出自己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後面;同位各用一種不同的物品擺一擺,然後說出所擺物品的上下或前後位置;象老師一樣只說出一個同學的前面是誰,他的後面是誰,讓大家猜猜他是誰;兩位同學出來表演前後位置,並向後轉以及三個同學表演前後位置,讓同學體驗相對性;觀察畫面,體會上、下的相對性;拍手遊戲、按要求排隊、按要求給動物分房子、看圖用上“上、下、前、後”講故事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孩子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探索、發現並解決問題,使原本枯燥地“空間與位置”教學變得富有情趣,對“上下、前後”地認識由感性認識上升爲理性認識。知識與技能的掌握,過程與方法的探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一切都蘊含在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