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背景及發展報告三篇

光伏行業背景及發展報告三篇

光伏行業背景及發展報告三篇

篇一:光伏行業背景及發展報告

能源是整個世界發展和經濟增長的最基本的驅動力,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自工業革命以來,能源安全問題就開始出現。1913年,英國海軍開始用石油取代煤炭作爲動力時,時任海軍上將的丘吉爾就提出了“絕不能僅僅依賴一種石油、一種工藝、一個國家和一個油田”這一迄今仍未過時的能源多樣化原則。隨着人類社會對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漸與政治、經濟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但是,人類在享受能源帶來的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等利益的同時,也遇到一系列無法避免的能源安全挑戰,能源短缺、資源爭奪以及過度使用能源造成的環境污染等問題直接威脅着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然而地球上化石燃料的蘊藏量是有限的,根據已探明的儲量,全球石油可開採約45年,天然氣約61年,煤炭約230年,鈾約71年。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206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00―110億,如果到時所有人的能源消費量都達到今天發達國家的人均水平,則地球上主要的35種礦物中,將有1∕3在40年內消耗殆盡,包括所有的石油、天然氣、煤炭(假設爲2萬億噸)和鈾。所以,世界石化燃料的供應正面臨嚴重短缺的危機局面。

太陽能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能源,如果從太陽能獲得電力,將造福人類,人們通過光伏效應制造太陽能太陽電池進行光電變換來實現。它同以往其它電源發電原理完全不同,具有以下特點:①無枯竭危險;②絕對乾淨(無公害);③不受資源分佈的地域限制;④可在用電處就近發電;⑤能源質量高;⑥使用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⑦獲得能源花費的時間短。不足之處是:①照射的能量分佈密度小,即要佔用巨大的面積;②獲得的能源同四季、晝夜及陰晴等氣象

條件有關。但總的說來,瑕不掩瑜,作爲新能源,太陽能具有極大優點,因此受到世界各國青睞。

要使太陽能發電真正達到實用水平,一是要提高太陽能光電變換效率並降低其成本,二是要實現太陽能發電同現在的電網聯網。

目前,民用太陽電池主要有單晶硅、多晶硅、非晶態硅三種。單晶硅太陽電池變換效率最高,已達20%以上,但價格昂貴。非晶態硅太陽電池變換效率最低,價格也最便宜,今後最有希望用於一般發電的將是這種電池。

當然,特殊用途和實驗室中用的太陽電池效率要高得多,如美國波音公司開發的由砷化鎵半導體和銻化鎵半導體重疊而成的太陽電池,光電變換效率可達36%,快趕上了燃煤發電的效率。但由於它太貴,目前只能限於在衛星上使用。 中國在2009年相繼提出了《太陽能光電建築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金太陽示範工程等鼓勵光伏發電產業發展的政策,2020年的光伏發電目標從原先的1.6GW提高到現在的20GW,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長遠規劃讓中國的光伏發電發展之路更加寬廣。2008年中國光伏安裝總量是40MW,累計安裝總量只有140MW,而2009年全年安裝量就有160MW,是上一年的4倍,比以往累計安裝總量還要多,足見中國光伏呈現飛速發展的趨勢。光伏產業的高速發展給太陽能背板膜材料行業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

2011年8月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非招標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全國統一的標杆上網電價,即2011年7月1日以前核準建設、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產、尚未覈定價格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統一覈定爲每千瓦時1.15元。2011年7月1日及以後覈准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準、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餘省(區、市)上網

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國家能源局的權威人士表示,國家版上網電價標準出臺後,將有利於引導光伏產業的發展,光伏發電將有價可循,而且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基準電價靈活制定補貼政策。上網電價政策相比此前出臺的多項政策更具有實質性的意義,此舉將促進太陽能光伏發電迅速發展。

二、太陽能發電的原理及發展歷程

1、太陽能發電的原理

太陽能電池是利用光電轉換原理使太陽的輻射光通過半導體物質轉變爲電能的一種器件。

2、太陽能發電系統組成及各部件作用

3、太陽能電池的種類及發展大事記

太陽能發展大事記:

1954 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效率爲6%

1955 第一個光伏航標燈問世,美國RCA發明Ga As太陽能電池

1958 太陽能電池首次裝備於美國先鋒1號衛星,轉換效率爲8%。 1959 第一個單晶硅太陽能電池問世。

1960 太陽能電池首次實現併網運行。

1974 突破反射絨面技術,硅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18%。

1975 非晶硅及帶硅太陽能電池問世

1978 美國建成100KW光伏電站

1980 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0%多晶硅爲14.5%,Ga As爲22.5% 1986 美國建成6.5KW光伏電站

1990 德國提出“2000光伏屋頂計劃”

1995 高效聚光Ga As太陽能電池問世,效率達32%。

1997 美國提出“克林頓百萬太陽能屋頂計劃,日本提出“新陽光計劃” 1998 單晶硅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4.7%,荷蘭提出“百萬光伏屋頂計劃” 2000 世界太陽能電池總產量達287MW,歐洲計劃2010年生產60億瓦光伏電池

三、太陽能電池背板的功能及材料組成

1.太陽能電池背板結構

電池背板位於組件的背面的最外層,在戶外環境下保護太陽能電池組件不受水汽的侵蝕,阻隔氧氣防止氧化、耐高低溫、良好的絕緣性和耐老化性能、 耐腐蝕性能,可以反射陽光,提高組件的轉化效率,具有較高的紅外發射率,可以降低組件的溫度。

篇二:光伏行業背景及發展報告

光伏發電是長時間線度方面的新能源最終方向。長遠來看,光伏發電由於其巨大的挖掘潛力,將成爲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專家預測2030 年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的供應中佔比將達到10%以上;2040 年可達到20%以上;到21 世紀末達60%以上。

雖然取代傳統火電讓光伏系統的存在具備先天基礎,但其長期的合理性需要用持續的盈利能力來加以證明。而與光伏系統盈利直接相關的,則是系統整體的營運能力是否良好。一般而言,除系統造價的折舊之外,光伏營運所需的維護費用較低,而其發電收益則與其工作環境密切相關。

晶體硅材料憑藉極其成熟的加工工藝和豐富的原材料儲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可以保持光伏材料的主流地位。目前原材料價格的下降確認了這一趨勢。薄膜電池由於絕大部分涉及一到數種稀有元素,未來大規模應用時成本預計將大幅度提高,部分抵消了其技術潛力。

薄膜電池的優點原材料需求小,生產能耗低。成本和能耗優勢將使其在不大的生產規模範圍快速發展。原材料的稀缺程度和技術潛力的相對值將決定其長期發展,相對而言,在薄膜技術中我們比較看好銅銦硒材料,並密切關注疊層砷化鎵的國產化進程。

普遍性而具有相當力度的光伏電價補貼,是國內光伏市場真正啓動的標誌。目前各省獨立或者小規模特項特批型補貼並不能構成對國內光伏市場啓動的決定因素。從全球光伏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光伏項目的真正啓動顯然需要更加強力而富有可執行性、明確性的補貼政策出現。

1.1 光伏發電的理論容量

從嚴格意義上說,人類目前所利用的能源類型,除核能外其本質來源幾乎都是太陽。比如作爲化石能源代表的石油,實際上是植物體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太陽能儲存於有機體的殘留;又如新能源類型的風能,本質上是大氣受熱不均而產生的對流。由於能量之間的轉化都存在相當的損失,所以如果可以直接吸收太陽能進行儲存,無疑是前景最廣闊、最可靠的能源供給方案

太陽是一個巨大熾熱的輻射體。其表面溫度大約爲5762K,中心溫度高達4×108K,壓強約2000多億個大氣壓。在如此高溫高壓之下,物質呈等離子狀態,不同原子核相對碰撞引起一系列的核聚變,這就是太陽能量的.主要來源。太陽的輻射功率約爲3.8×

1023KW,其中只有20億分之一到達地球,經過大氣層的反射和折射,最後到達地面的功率爲8.13×1012KW,這相當於全年7.13×1017KWH的發電量。與之相對比,2008年全球總髮電量爲2.02×1013KWH,與上述數值存在四個數量級的差異。舉例來說,以目前的多晶硅電池轉化效率而論,若將撒哈拉沙漠總面積的95%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便足以供應全球全年的用電量。

1.2 光伏發電是長時間線度方面的新能源最終方向

長遠來看,光伏發電由於其巨大的挖掘潛力,將成爲世界能源供應的主體。根據歐洲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JRC)預測,到2030 年太陽能光伏發電在世界總電力的供應中達到10%以上;2040 年可達到20%以上;到21 世紀末太陽能發電佔到60%以上。

資料來源:歐盟聯合研究中心 華寶證券研究所

由此可以看出,在光伏發電領域的佈局,是直接關係到未來能源安全的重要問題,在這個領域的發展中佔得先機,就等於先行鎖定了數十年乃至於更長時間之後的能源供應保證。雖然目前的太陽能利用方案,如太陽能電池等,都存在轉化效率不足的弱點,但其技術提升空間巨大,遠不是目前已趨成熟的風電、水電可以比擬的。

圖3 全球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

資料來源:solarbuzz 華寶證券研究所

2000年之後,隨着光伏發電在技術上的穩定,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開始快速增長。2004年隨着德國的光伏補貼政策出臺,光伏裝機出現了一個小高峯,而在2006年之後,隨着類似的補貼政策在西班牙、美國、意大利等國家相繼出臺,光伏發電裝機量開始出現加速上升的勢頭。2009年,由於金融風暴的衝擊,加之西班牙回調補貼政策帶來的裝機大幅縮減,光伏裝機增速有明顯的回落,但依然在逆境中保持了14.13%的較高增速,顯示了該行業頑強的生命力。

1.3 中國是全球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太陽能資源的分佈,與各地全球的緯度、海拔高度、地理狀況和氣候條件皆有關係。就全球而言,美國西南部、非洲、澳大利亞、中國西藏、中東等地區的全年總輻射量或日照總時數最大,爲世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地區。

篇三:光伏行業背景及發展報告

光伏業這一輪來勢兇猛的震盪,很多人將其歸咎於產能過剩。 在我們調查小組開始調查之前通過網上資料,發現有一組數據被大家津津樂道:2011年全球的光伏組件產能約爲50GW,其中中國已有及在建的組件產能總量約在3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裝機容量只有29.7GW。從數據來看,光伏產業確實面臨着產能過剩問題,並由此帶來價格的大幅下降,整個行業陷入低潮。

就國內而言,中國光伏產年的野蠻生長,光伏產業已經經過了5的野蠻生長。在國建政策和市場熱情的雙重刺激下,太陽能電池產量連續5年翻倍增長,2008年光伏企業還不足100家,目前已膨脹至500餘家,大量的重複建設導致行業惡性競爭,使整個行業發展毫無秩序。

但是我們也應該辯證地看待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問題,在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看來,幾乎所有的新興產業都會經歷野蠻生長的暴利時代,重複建設和一窩蜂現象難以避免。正是這種亂局加劇了產業競爭,促使企業提升技術水平,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求得生存和發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整個產業的進步。

而且通過歷史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200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不到30萬千瓦,而10年之後,201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是2970萬千瓦。我們看到的是光伏裝機量驚人的增加,那麼產能真的過剩了嗎?不!市場還具有巨大的潛力。那麼產能過剩又從何而來?主要原因源於需求的階段性萎縮。光伏發電至今爲止還是一個不成熟的新興產業,現階段還要依靠電價補貼等政策支持產業發展。然而

我們看到自2011年以來,光伏的主要市場——歐洲市場,收到債務危機等因素的影響,紛紛大幅消減光伏上網補貼,直接影響了光伏電站投資熱情,帶來光伏市場需求增速的減緩。

而對於全球太陽能電池生產第一大國的中國,國內的裝機總量也不超過5GW,百分之九十多出口到歐洲,終端市場主要在外使得我國光伏企業長期受制於人,抵禦風險的能力極差。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市場稍有風吹草動,中國光伏企業都會受到影響。2011年的歐債危機加劇,加之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調查,使得主要光伏市場在外的尷尬顯露無疑。使得我國光伏企業進入了倒閉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清楚的看到要想光伏產業平穩的發展就一定要給企業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並大力開拓中國光伏市場這纔是解決之道。 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需要政府的大智慧和市場經濟規律去調節,在“經濟半小時”上聽到這麼一句話很好道理“那些只想進入這個產業賺一筆錢就走的企業熬不過這個寒冬”這是一個洗牌過程,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的企業必將被淘汰。從而逐漸合理地配置資源,實現產能的合理佈局,同時政府也要制定一些政策,比如設定項目達到一定的規模等一系列入行門檻,這一定有利於促進行業的有序發展,給企業一個良好穩定的發展環境。

穩定環境固然重要,但是解決之道在於打開中國市場需求大門。 如何開啓光伏市場這就是讓這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要點。我們通過詢問調查及網上的問卷調查,依據情況提出如何開啓國內市場的方案。

自建電站能很好的消化光伏組件產能過剩,然而這對電網的要求很高,必然導致電網建設投入升高。光伏發電併網難的難題必須得到解決,這還是需要政府的課題科研資金投入,並組織一支強大的科研隊伍力保解決這個難題。但是在這個難題還沒解決之前我們是否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案呢?我們小組通過網上查找資料發現分佈式光伏發電是一個可行性的方案。分佈式光伏發電避免了集中建設的場地限制因素,具有建設靈活的特點,並能節約大量電網建設成本,而且獨立型的光伏發電系統已經比較成熟應用。除了發達地區之外,偏遠山區、海島、海上設施等就可充分利用獨立型的光伏發電系統,這可以解決這些地區高昂的電網建設資金,同時開發這部分市場對光伏產業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分佈式光伏發電一定要成爲啓動光伏市場的一個重要部分。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人們的消費觀念問題,要市場就要有消費者,產品想要銷售出去首先要考慮價格,然後考慮它的優點,這是傳統的觀念定型。那我們要做的就是怎麼讓他們看到他們買了這些產品他們是賺了,簡單的講就是怎麼誘惑他們去買這個產品。而不管我們把產品講得多好,價格在那,就是下不去,很多人只要一看到價格就不會去買。那怎麼解決?一、就是要在企業上下功夫,說白了就是讓政府加大對企業科研的投資,讓企業有更大的動力和勇氣投入科研,降低產品的價格,提高產品的質量。

二、當然更重要的還是終端市場銷售,終端市場要分三個方面打開

1、富裕人羣。他們更注重的是生活品質而不是價格,所以產品性

能的穩定及質量都要有很大的保證

2、小資、具有學識、思想觀念比較前的青年中年一代。他們更注重的可能是一些環保、可持續、健康方面的消費。所以這部分市場比較容易打開。

3、中下層家庭、年紀比較大的人羣。這部分人羣在中國絕對是個大羣體,也是市場所在,但是這部分人羣需要的是價格需要的實實在在的實惠。

這些看似都是終端銷售廠商,銷售人員的事情,但是我們絕不能只是把全部希望寄託於他們身上,政府一定要給以政策的支持。 我們通過網上問卷調查得到這樣的一個數據:在問及是否知道光伏組件時選擇不知道的竟然佔了72.09%,這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大部分的國民對光伏產業並不瞭解,而不瞭解意味着他們不會去購買一個他們全然不知的產品。這就是我們的問題之一:怎樣去加大第二部分人羣,這樣一個面對全國民衆的問題就要讓政府來解決,政府一定要通過各種渠道宣傳光伏產業的優點及發展潛力,以及做好對國民節能環保的教育,讓人們瞭解這個產業並接受它。 而對於第三部分人羣我們走訪了很多村鎮家庭,也印證了我們的猜測,價格對他們來說是是否購買的重要因素,我們發現了一個情況:有很多家庭的電視、洗衣機等很多都是家電下鄉時買的,還有一家庭裏的拖拉機動力部分在家電下鄉期間更換新的。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實惠帶來的效應。光伏產品也可以借鑑這個案例。同時我們也應該借鑑一些發達國家的相關做法,日本在政策上鼓勵和支持本

國家庭,以個人住宅爲對象,實行對購買太陽能發電設備的費用補助三分之二的制度。而國內目前購買一套太陽能發電系統也不是很便宜,但是卻沒有相應的補貼。所以如果政府在政策上能夠給予補貼的話,則將在這個大羣體裏得到突破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