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養花的教學設計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養花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養花的教學設計

關於養花的教學設計1

北大附小張豔

課文說明: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講述了“我”養花的情形,從中感受到養花既須勞動,有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抒發了“我”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使學生體會養花既須勞動,又長知識,能給人們帶來樂趣,激發他們熱愛生活的情趣。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寫得有條理。學習本課生字新詞,並用“不是┈就是┈”,“要是┈就┈”造句。熟讀課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誦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學時間:三課時

三、教學重點、難點:訓練重點是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課文層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間連接緊密,過度自然,邏輯性很強,着重引導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有條理地談養花的樂趣的,逐段閱讀,在理解的基礎上概括每段的意思。有幾處議論明理的句子學生理解稍困難些,其餘的內容都比較易讀易懂。應強化學生自讀體味。

教學過程:指名分節讀課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這中心句是從哪幾方面來說養花的樂趣的?

明確:中心句是課文最後一節: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講的是對花的關心,情感體驗;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講的是勞動成果;“既須勞動,又長見識”講的是養花的意義。

練習背誦第七節。

理解課文內容

提問:課文從三個方面寫了養花的樂趣,每一方面內容各在課文中的哪一部分?

學生髮言後明確:有喜有憂,有笑有淚:

第五、六自然段。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第三、四自然段。學習五、六自然段。

⑴齊讀課文

⑵思考:作者爲什麼“喜”和“笑”?畫出句子來讀一讀。又爲什麼“憂”和“淚”?

畫出句子來讀一讀。爲什麼把“憂”和“淚”也當作是養花的樂趣?發言後歸納:因爲與別人一起分享勞動成果,從中得到樂趣。

(送牛奶的同志誇花“好香”,和朋友們一起賞花,把花分給朋友們);養花也有憂傷,(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幾天沒有笑容)。從養花中體味到“憂傷”的情感,這也是一種樂趣。

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問:第五自然段可分爲幾層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樣緊密連接起來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明確:第五自然段可分爲三層意思。誇花賞花贈花第五、六自然段之間,側重在內容上的承接,“當然,也有傷心的時候,今年夏天就有這麼一回。這一句中“當然,也有----”與下面內容銜接起來。這樣寫,文章顯得結構嚴謹。

⑷指名讀課文。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⑴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⑵思考:哪些語句寫出作者愛養花,把養花當成一種樂趣?讀語句談感受。歸納:句子

①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

②在我的小院子裏,一到夏天滿是花草。

③我只養一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鬥的'花草。因爲愛花,所以愛養花。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平凡的花也有樂趣。

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⑷指導造句:不是……就是……讀原句:北京的氣候……夏天不是乾旱,就是大雨傾盆……會忽然鬧霜凍。

瞭解:這是一個選擇關係的複句,同時存在好幾種情況,從中選擇兩種情況。

討論,口頭造句:學生互平互議。學習三四自然段1指名讀課文,

思考:

⑴第三自然短與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樣緊密連接起來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⑵作者是怎樣養花的?從中得到了什麼樂趣?

⑶“如此循環……勝於吃藥”指的是什麼?

⑷“多麼有意思呀!”“這多麼有意思呀!”這兩句分別是對什麼來講的?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分小組討論彙報,明確:

⑴第三自然段開頭用“不過”一詞承接上文,然後用“儘管花草自己會奮鬥,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大半還是會死的。”一句進一步加以補充說明,這個承上啓下的轉折句,使上下文緊密的連接起來。

⑵作者天天照管花草像好朋友似的關切(好朋友——關切)它們;澆澆這顆,搬搬那盆;天氣突變時搶救花草。養花能增長知識,從獲取知識中得到樂趣;養花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從勞動中獲得樂趣。

⑶作者有腿病,不利於行和久座,於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裏去看看,澆澆這顆,搬搬那盆,然後再寫一會兒,然後再出去。如此循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勝於吃藥。

⑷“多麼有意思呀!”是指“摸着門道,花草養活了,而且三年五載老活着。”“這多麼有意思呀!”是指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有益身心,天氣突變,搶救花草,付出辛勤的勞動。這兩句話表達了作者愛花的思想感情。

2齊讀課問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造句:要是……就……讀原句:要是趕上狂風暴雨或天氣突變,就得全家動員搶救花草,十分緊張。

瞭解:這是一個假設關係的複句。假設遇到這種情況就會產生那種結果。學生討論,口頭造句評議。

4練習背誦第四自然段。學習課文安排材料的方法。

1第七自然段與第二至六自然段有什麼關係?與第一自然段有什麼關係?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2明確:第七自然段與第二至六自然段是分總關係。與第一自然段前後照應。在全文中起了總結、點名中心的作用。全文層次清楚,句與句段與段之間邏輯性強。過渡自然而巧妙,語言間潔、準確。開頭講“把養花當成一種樂趣。”接着從不同方面講述養花的樂趣,最後概括起來總述,點名中心。全文條例十分清楚。

3總結全文課文是怎樣有條理地講述“我”養花的樂趣的?

⑴總起,養花的目的。當作一種樂趣。

⑵養什麼花。好種易活的花。

⑶養花要摸門道。增長知識。

⑷養花要付出辛苦。有益身心。

⑸養花使人喜悅。誇、賞、贈。

⑹養花使人傷心。幾天沒有笑容。

⑺養花的樂趣。總結。有……有……既……又……

總結全文

1讀中心句。

2概括中心:本文抒發了作者,愛花、愛養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作業:

1複習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四、五、六、七自然段。

4完成練習冊。

資料提供者:

關於養花的教學設計2

一、教材簡析:

《養花》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通過寫養花的過程,表達了養花的樂趣: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載、循環、自生自滅、一來二去、門道、曇花、秉燭夜遊、見識”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瞭解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樂趣寫具體的。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整合:

1、從家中收集一些有關花卉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2、回憶或向家長了解一些養花的常識或經歷。

五、教學用時:

2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教學內容及要求:

1、檢查預習,掌握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2、交流資料,理解作者養花的原因及養花的種類。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出示花卉圖片,說說花卉的名稱。

2、交流養花的知識和樂趣。

3、揭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認讀生字詞,糾正錯誤的讀音;說說難記、難寫的字。

2、說說預習課文之後對老舍先生養花的經歷有哪些瞭解。

(三)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1、默讀全文,思考:老舍先生從養花中得到了哪些樂趣?(畫出能概括全文的中心句)。

2、由中心句回顧全文,理清課文脈絡,說說課文先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最後寫什麼。

3、交流。

(四)理解作者養花的原因及種類。

1、指名讀第一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這一段寫了養花的什麼?

2、指導朗讀,讀出作者對花的喜愛之情。

3、自由讀第2段,思考: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4、指導朗讀。

(五)自由朗讀全文,體會作者養花的.樂趣。

第 二 課 時

一、教學內容及要求:

1、繼續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老舍先生養花的樂趣。

2、學習作者敘事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步驟:

(一)複習導入:

老舍先生總結出養花有哪些樂趣呢?他又是怎樣把這麼多種樂趣寫具體、寫清楚的?

(二)理解3—6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把養花的種種樂趣寫具體的。

1、自由選擇喜歡的段落,細讀,體會作者是如何把每一種樂趣寫具體的。

2、分組(根據選擇的相關段落)進行交流。

3、全班交流,學習作者言之有序、具體清楚的表達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3—6段,邊讀邊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總結全文

1、指名讀第7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2、自由讀,體會其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作業:

1、找出課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讀一讀,再抄下來。

2、寫一篇文章表達自己的一種樂趣,注意寫具體。

[板書設計]

13、養花

長見識

有益身心

養花的原因→養花的好處 分享快樂 總結養花的樂趣

有喜有憂

[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校語文課題組正式啓動了《農村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整合研究》的課題研究。本學期,我們側重於開發整合家庭課程資源。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抓住一些精讀課文在開發整合家庭課程資源方面作了一些嘗試。

老舍先生的這篇《養花》真實地敘述了他養花的樂趣,而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學生隨着家庭條件的改善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養花的見識。因此,在課前,我着重佈置了他們回憶或向家長了解一些養花的常識和經歷;上課之初,帶領他們交流,因此,他們與文本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他們讀起來也覺得興味盎然,理解作者養花的樂趣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我體會到了開發整合課程資源的益處,真可謂是“磨刀不誤砍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