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郭沫若

《靜夜》郭沫若1

靜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籠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漏出了幾點疏星。

天河何處?

遠遠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賞析

這首詩寫得寧靜、典雅,遣詞造句和詩行的組織,都富有古典詩詞的風味。在這筆墨空靈的畫圖中,蘊含着詩人深沉的遐想。異國海邊的靜夜,有着“對月流珠”的鮫人的幻影,這難道不是詩人眷懷祖國、感懷世事的心靈的投射嗎?

詩的標題是《靜夜》,詩中用了大部分筆墨描繪靜謐的夜景。詩的第一小節描繪了一幅極平常的畫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裏;天上白雲團團,星光點點,這些景緻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見到的,透過詩,讀者彷彿看到詩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踱到屋外,隨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朧的林影,擡頭看那雲團中漏出來的疏星。

如果順延着這條平淡無奇的寫景的思路寫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寫景的好詩罷了,但第二節一開頭,詩人劈頭問道:“天河何處?”這一問使全詩的境界得以拓寬和提升,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帶到那廣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領讀者的思緒去“精騖八極”、“神遊萬仞”,似乎想讓讀者的眼光透過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無窮深處,但緊接着的一句“遠遠的海霧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開的心神收攏回來,模糊的海霧能阻擋住人的視線,卻不能阻擋那脫繮野馬似的想像。此時,放飛的心欲罷不能,已想到了很遠很遠——“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這一句是極好的證明,證明詩人的想像的確已穿過了那茫茫的海霧,想像着有一位“鮫人”立在岸邊,對着月亮無聲地流下串串珍珠淚……

“鮫人”是喜極而泣,還是傷心落淚?抑或是無窮的思念?這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回味。這就是詩,這就是郭沫若的詩!這就是想像,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沒有後一節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景,有了後一節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見慣的景變得空靈、美麗。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前後兩小節詩雖有寫實與想像的區別,卻共同寫出一個“靜”字,全詩的氛圍是諧調統一的。

《靜夜》郭沫若2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與詩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遊仙境。今天,我們再面對月光淡淡的《靜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產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朗讀課文

教師範讀,可配背景音樂:鋼琴曲《星空》,並投影出示朗讀節奏、重音。

② 學生邊聽邊注意老師朗讀的聲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節奏的強弱和語氣的輕鬆舒緩。

③ 學生模仿,自由朗讀課文,然後再集體朗讀。

探究學習

① 討論,理解內容與寫法。

a. 這首詩哪部分寫實?哪部分想像?寫實與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麼特點?

b. 這首詩的兩個小節之間有着什麼內在聯繫?

c. 這首詩的結構與《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異同?

d. 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些句子?爲什麼?

通過討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明確:

a. 詩的第一小節描繪了靜謐的夜景,屬寫實;第二小節屬想像。無論寫實還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靜”。

b. 第二小節開頭的劈頭一問“天河何處”,結束了第一小節的寫景思路,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引向了廣袤宇宙,又以“遠遠的海霧模糊”收攏讀者放飛的心神。叫咱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寫出詩人的想像已經像脫繮的野馬穿過茫茫海霧,想像着有“鮫人”立在岸邊,對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淚……多麼奇瑰的想像。第一節的景物描寫,是想像的基礎,而沒有了第二節的想像,第一節的景便沒有活力,沒有生氣。有了第二節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無奇的景變得空靈、美麗。

c. 兩首詩的結構大致相同,都是先寫景,以寫景爲基礎,再展開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寫景部分由“街燈”、“明星”的聯想把讀者的視線由人間轉到天上,爲第二小節具體描繪“天上的街市”做了鋪墊。而《靜夜》則是*第二小節的“天河何處”結束寫景,轉而想像的。

d. 第4小題屬於開放性題目,可重點引導學生多角度思維,如喜歡第一小節的詩句,可扣住寫景的細膩形象,像“籠罩”一詞,寫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朧而又神祕。“漏出了幾點疏星”的“漏”,寫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團團白雲,而白雲之間的空隙裏,有隱約可見的閃爍的幾顆星星。如喜歡第二小節的詩句“天河何處”,則可以抓住詩人跳動的思緒,由普通的鄉間夜景一下子把讀者的思緒帶到了廣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詩的境界得以拓寬和提升。但緊接的“遠遠的海霧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飛的心緒往回收攏,模糊的海霧中有什麼?使人想到什麼?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歡後兩句的則又可以把思維轉到想像的角度,爲什麼流珠?喜極而泣?傷心落淚?抑或無窮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靜夜》郭沫若3

【教學目標】

一、領悟詩情,理解詩意。

二、學習理解聯想和想像在詩中的作用。

三、學習理解詩歌的節奏和押韻常識。

四、培養學生聯想和想像的能力。激發學生詩情,鼓勵學生寫詩。

【教學要點】

一、整體把握詩情,理解詩意。

二、學習理解詩中的景物描寫(實寫)與聯想想像(虛寫)的關係。

三、重點討論最後兩句詩的含義。

四、做聯想和改寫練習。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語:

《天上的街市》寫的是美麗的夜景引發了作者無盡的遐思,想像出天上的一幅美麗幸福自由的生活圖景,抒發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今天我們來學習郭沫若寫的另外一首詩《靜夜》,也是寫於1921年,在日本留學時的一個夜晚,面對朦朧的月色,引發了詩人的聯想和想像,抒發了詩人無盡的情懷。

二、範讀、學生齊讀。

三、引導學生具體分析理解詩意。

1.第一節寫的是哪些景物? (月光──松林──白雲──疏星)

2. 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

(月光朦朧,籠罩着松林大地,團團的白雲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給人的感覺是──朦朧、恬靜的美)

3.第二節寫了哪些景物?(天河──海霧──鮫人──流珠)

4.第二節的“天河何處”起什麼作用?與第一節有關聯嗎?

(承上啓下,引發聯想。因月、星自然聯想到天河,又因“白雲團團”而不見天河,故而引出了“天河何處”的發問。上下過渡非常自然,聯繫也非常緊密。)

5.下面回答了“天河何處”的問題嗎?

(回答了,“遠遠的海霧模糊”就是回答,即“天河就在那遠遠的、海霧模糊的地方”。這說明了“天河何處”是個設問句。)

6.作者爲什麼着一“海”字?用得好嗎?

(用得好。因白雲茫茫如海,即爲雲海;在月光下的雲海朦朧不清,如霧一般,故爲海霧。詩人再由“海”產生了聯想,引出海中的神話故事。)

7.看註釋,理解最後兩句。先由學生講,然後老師進一步補充。

(補充:鮫人,亦作“蛟人”。神話傳說中的美人魚。張華的《博物志》中還說:“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綃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傳說中鮫人所織的綃叫“鮫綃”。《述異志》:“南海出鮫綃紗,泉室(指鮫人)潛織,一名龍紗, 其價百餘金,以爲服,入水不濡。” )

8.“鮫人在岸”,岸在何處?

(在南海岸邊,此在“海霧模糊”之海岸,即在天上。天上有海,岸邊有鮫人。當然也可以理解爲,在天河岸邊。)

9.爲什麼寫“對月流珠”呢?是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呢?

(這個神話傳說中,最美的、最神奇的就是眼能泣珠,故作者既想像出鮫人,自然就會聯想到她的神奇本領。可這到底表達一種什麼感情呢?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歸納。)

(這首小詩,寫於詩人留學日本期間,聯繫當時的背景,和詩人的處境,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作者既有對現實的失望,也有對祖國、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在這月華滿天的時刻,詩人雖然寫的是鮫人在對月流珠,其實是詩人自己在對月流淚。詩人此時的哀傷、無奈、惆悵,化作了粒粒淚珠,以此來抒發自己的悲傷、思念之情。作者寫鮫人,目的是寫自己的情感,但通過這樣的聯想和想像,既含蓄,又有優美。

可概括爲:一個悽美的故事,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失望,對祖國、家鄉、親人的思戀之情。)

四、讓學生再齊讀此詩,體會作者抒發的情感。

五、郭沫若這兩首詩,都發揮了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寫眼前景的一般是實寫,寫不在眼前的想像的一般叫虛寫。請大家分別找出兩首詩中的實寫和虛寫。

(《天上的街市》中第一節是實寫,第二、三、四節是虛寫;《靜夜》中第一節是實寫,第二節是虛寫。)

六、任何兩個詞語都可以經過四五個遞進的聯想,建立起聯繫。如“木質”和“皮球”是兩個意義相距很遠的詞語,但我們可以通過四步中間的聯想,就可以從“木質”聯想到“皮球”:

木質──樹林,樹林──田野,田野──足球場,足球場──皮球。

你也來試一試,完成“天空”和“茶”,“鋼筆”和“月亮”的聯想。也可任意選兩個詞作聯想的練習。

七、請看課文後邊的練習第三題,先讓學生讀《夕暮》,對詩意略作討論後,再把原詩改寫爲一段散文。如果有時間,可以課內完成,並作課內交流,如果時間不夠,就留到課外去完成。

補充:

《夕暮》是一首寫景短詩,詩人廢名在20世紀40年代說過:“像郭沫若的《夕暮》,是新詩的傑作,如果中國的新詩中準我選一首,我只好選它。”這個評價有些誇張,但也可見這首小詩的魅力。

詩中用比喻的手法,編織了個童話故事般的情景,表現了詩人豐富的想像和善良美好的童心。

八、根據學生前一節課的要求和學生寫作的情況,繼續鼓勵學生寫詩,爲下一節的練習課做好準備。

【板書】

《靜夜》

郭沫若

月光──松林──白雲──疏星 朦朧、恬靜的美

天河──海霧──鮫人──流珠 一個悽美的故事,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失望,對祖國、家鄉、親人的思戀之情。

“木質”和“皮球”:

木質──樹林,樹林──田野,田野──足球場,足球場──皮球

《靜夜》郭沫若4

《靜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籠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漏出了/幾點/疏星。

天河/何處?

遠遠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一、背景說明

《靜夜》選自詩人第二部詩集《星空》。《星空》寫於五四以後詩人最苦悶的時期。當時詩人正在日本留學,其間詩人於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兩度回國。面對當時中國的現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實,嚮往光明的未來。但五四時期那種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熱情已經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後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語)。所以,在《星空》中,詩人流露出較濃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緒,雖然表現了要求奮飛、新生和自由的願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現實、獨善其身的消極情緒。這是《星空》給人的整體閱讀印象。解讀《靜夜》時必須聯繫上述具體的時代背景.

二、詩歌解讀

這首小詩共兩節。

第一節,寫人間的月色和晚景。這是詩人站在地上寫景。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籠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樹;天上團團白雲之間,隱隱約約露出了幾顆星星。短短四句,描繪了一幅極其寧靜、美好的月夜晚景圖,把人帶進一個超現實的夢的世界。這爲詩人下面展開聯想營造了氛圍。

第二節,寫天上鮫人的故事。詩人展開想像的翅膀,飛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個悽婉的故事。詩人擡眼看到的是一條海霧濛濛的天河,由這令古今多少人引發無窮聯想的天河,詩人又想到了傳說故事。可詩人這一次所寫的不再是牛郎織女,而是傳說中的鮫人。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戶曉,鮫人流珠的傳說人們也許就比較陌生。面對茫茫的天河,詩人並不能真正看見什麼,只是憑想像,猜測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這是一個非常悽美的場面。在這月華滿天的時刻,詩人想到天上的鮫人對月流珠,其實是詩人自己在對月深思。詩人此時的哀傷、無奈、惆悵,在這樣悽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詩行,這也可視爲詩人的“流珠”吧。

這首小詩,寫於詩人留學日本時期,其中包含了個人對於時代的失望情緒,也隱隱流露出對於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歌寫得清幽、典雅,有着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如一首小夜曲,流過人們的心田,給人美的享受。

三、詩人簡介

郭沫若(1892—1978),詩人、劇作家、歷史學

……………………

《靜夜》郭沫若5

【《靜夜》作品原文】

靜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籠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漏出了幾點疏星。

天河何處?

遠遠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作品賞析】

這首詩寫得寧靜、優雅,遣詞造句和詩行的組織,都富有古典詩詞的特點。在這筆墨空靈的畫圖中,蘊含着郭沫若深沉的遐想。異國海邊的靜夜,有着“對月流珠”的鮫人的幻影,這難道不是詩人眷懷祖國、感懷世事的心靈的投射嗎?

詩的標題是《靜夜》,詩中用了大部分筆墨描繪靜謐的夜景。詩的第一小節描繪了一幅極平常的畫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裏;天上白雲團團,星光點點,這些景緻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見到的,透過詩,讀者彷彿看到郭沫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踱到屋外,隨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朧的林影,擡頭看那雲團中漏出來的疏星。

如果順延着這條平淡無奇的寫景的思路寫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寫景的好詩罷了,但第二節一開頭,郭沫若劈頭問道:“天河何處?”這一問使全詩的境界得以拓寬和提升,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帶到那廣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領讀者的思緒去“精騖八極”、“神遊萬仞”,似乎想讓讀者的眼光透過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無窮深處,但緊接着的一句“遠遠的海霧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開的心神收攏回來,模糊的海霧能阻擋住人的視線,卻不能阻擋那脫繮野馬似的想像。此時,放飛的心欲罷不能,已想到了很遠很遠——“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這一句是極好的證明,證明詩人的想像的確已穿過了那茫茫的海霧,想像着有一位“鮫人”立在岸邊,對着月亮無聲地流下串串珍珠淚……

“鮫人”是喜極而泣,還是傷心落淚?抑或是無窮的思念?這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回味。這就是詩,這就是郭沫若的詩!這就是想像,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沒有後一節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景,有了後一節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見慣的景變得空靈、美麗。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前後兩小節詩雖有寫實與想像的區別,卻共同寫出一個“靜”字,全詩的氛圍是諧調統一的。

《靜夜》郭沫若6

一、詩歌朗讀

老師:大家一起齊讀課文題目

學生:《靜夜》(聲音很響亮)

老師:注意,嘗試讀出靜夜的感覺再讀

學生:《靜夜》(低沉緩慢,很有感覺)

老師:很好,現在,請同學們就在這種靜夜的氛圍中,自由讀這首小詩

學生自由讀

下面,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有沒有真的讀出靜夜的氛圍

學生甲讀

師評:送你一個詞:字正腔圓其他同學是否也能注意到這幾個生字新詞,讀得字正腔圓呢?

展示: 漏lòu 模mó 鮫jiāo

學生乙讀

老師:這次同學們來評價一下

學生丙:還可以

老師:你覺得他哪裏讀得好?值得我們借鑑

學生丙:讀出了靜夜的感覺了

老師:恩,那你說還可以說明,你認爲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對嗎?

學生丙:對的

老師:哪裏改進一下

學生丙:不僅要有靜夜的感覺,而且最好融入作者的情感

老師:你試一試?

學生丙讀(真的像她自己說的那樣,既讀出了靜夜的感覺,又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老師:恩讀得怎麼樣?

學生齊:好

老師:大家像她一樣,再次齊讀,如何?

學生齊讀

二、感知詩歌

老師:讀了《靜夜》,請思考:詩人郭沫若寫了靜夜中的哪些景物?

學生:月光 松林 白雲 疏星 天河 海霧 鮫人

老師:在這些景物中,哪些是詩人真實看到的?

學生:月光 松林 白雲 疏星

老師:哪些是詩人想到的?

學生:天河 海霧 鮫人

老師:非常準確

展示: 月光 松林 白雲 疏星 ——寫實

天河 海霧 鮫人 ——想象

老師:那麼,它們分別有什麼特徵呢?

學生準確羅列,發現天河沒有修飾詞

老師:恩,現在我將小詩第一節改了一改,大家看看,有什麼不同?

展示:原文: 月光淡淡, 改文: 月光皎潔

籠罩着村外的松林 朗照着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白雲朵朵

漏出了幾點疏星 閃爍着點點繁星

學生思考,老師點撥:不知道從何說起的感覺,是嗎?提示一下,大家不一定都講出來,你可以選擇其中某一個詞的變化,談談

學生甲:“淡淡”說明月光並不皎潔,它比皎潔更能給人幽靜的感覺

老師:感受非常細膩

學生乙;“籠罩”感覺是月色並不明亮,而“朗照”感覺月光明亮得已經照進松林了

老師點撥:如此“籠罩”能寫出月夜給我們一種怎樣的感覺?

學生乙:朦朧幽靜

老師;太棒了還有——

學生丙:“團團”說明白雲已經成團了,白雲很濃重,而“朵朵”則不然

……

老師;是啊,不同的特點,給我們營造的意境定然不同現在,就請同學們將這種已經寫出來吧把詩中意象及其特點連綴成句,寫成散文化的語言因天河沒有修飾詞,天河就不用寫進去了開始——

(學生寫3分鐘)

學生丁:淡淡的月光,朦朧地罩在松林上,稀稀疏疏的幾點星星從團團的白雲縫隙間漏下 我彷彿看到了美麗的鮫人佇立在岸邊,望着遠遠模糊的海霧對月流珠……

老師:寫得如何?

學生評;寫得非常好“我彷彿看到了”,將寫實和想象區分開了了

學生戊:我覺得它有的地方還不夠散文化,比如“對月流珠”

老師:那你試試?

學生戊:淡淡的月光,朦朧地罩在松林上,稀稀疏疏的幾點星星從團團的白雲縫隙間漏下 我彷彿看到了美麗的鮫人佇立在岸邊,望着遠遠模糊的海霧默默流淚……

老師:注意關鍵詞:默默爲什麼?

學生:符合靜夜氛圍,就像詩人用“對月流珠”而不用“對月泣珠”的原因一樣

老師:感受多麼細膩!講得多好啊!我們一起將修改好的片段讀一讀:

淡淡的月光,朦朧地罩在松林上,稀稀疏疏的幾點星星從團團的白雲縫隙間漏下 我彷彿看到了美麗的鮫人佇立在岸邊,望着遠遠模糊的海霧默默流淚……

三、情感揣摩

老師:可是 ,天河何處?齊

學生齊問:天河何處?

老師:再問

學生齊問:天河何處?

老師:是啊,天河何處?不僅我想知道,同學們想知道,還有誰也想知道?

學生:詩人郭沫若

學生:鮫人

老師:有同學說“鮫人”,誰?有請——你知道什麼是“鮫人”嗎?

學生:生長在水裏的神人

老師:可是,現在鮫人在哪裏?

學生:在岸邊

老師:所以,鮫人爲什麼問“天河河處”?

學生:因爲它想家了

老師:爲什麼想家?在家的生活該是如何?

學生: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老師:那麼,詩人又爲什麼問呢?我們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就知道了

(老師讀)《靜夜》選自詩人第二部詩集《星空》《星空》寫於五四以後詩人最苦悶的時期當時詩人正在日本留學,其間詩人於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兩度回國面對當時中國“冷酷如鐵!黑暗如漆!腥穢如血!”的黑暗現實,詩人不禁發問:(學生讀) 天河河處?

老師:結合背景,大家想一想,當詩人郭沫若問天河河處時,心情如何?請同學們在紙上至少寫三個詞來形容一下

(學生寫)

學生答案羅列:思鄉、無奈、氣憤、痛苦、哀傷、惆悵、迷茫、失望、渴望……

老師點撥:結合靜夜的氛圍,你覺得用哪些詞語好?

學生A:如果真的很痛苦,他可能就號啕大哭了

學生B:氣憤也很可能破壞夜的寧靜,而不是簡單的“對月流珠”

老師總結:是啊,淡淡的思鄉、些許的無奈、十分的哀傷和惆悵、滿懷的迷茫、隱隱的失望,可是縱使心中藏着一個重洋,流出來的也只能是兩行清淚……可見,“對月流珠”除了鮫人,還有誰?

學生:詩人

老師:就讓我們走進詩人的內心,帶着詩人的情緒,再次齊讀小詩

學生齊讀

《靜夜》郭沫若7

《靜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籠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漏出了/幾點/疏星。

天河/何處?

遠遠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鑑賞

讀完《靜夜》一詩,不難發現,這首詩先寫實景,後展開想像寫虛,但絕不是生硬的拼湊。詩人後來的想像都是以前面的寫景作爲基礎的。可以設想:如果只寫景不想像,全詩充其量只是一首寫景的好詩罷了,不會有思想的深化;如果沒有寫景就直接地想像,就會顯得突兀,不自然,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成爲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給人以藝術的美感。而且這也符合人的認識過程,只有對所見所聞有所觸動,纔能有感想並進一步產生廣泛深入的聯想和想像。虛與實的結合,使景平添了生氣和活力,變得空靈、美麗,共同營造了一曲“靜夜”的樂章。

這首小詩共兩節。

第一節,寫人間的月色和晚景。這是詩人站在地上寫景。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籠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樹;天上團團白雲之間,隱隱約約露出了幾顆星星。短短四句,描繪了一幅極其寧靜、美好的月夜晚景圖,把人帶進一個超現實的夢的世界。這爲詩人下面展開聯想營造了氛圍。

第二節,寫海底的神人鮫人的故事。詩人展開想像的翅膀,飛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個悽婉的故事。詩人擡眼看到的是一條海霧濛濛的天河,由這令古今多少人引發無窮聯想的天河,詩人又想到了傳說故事。可詩人這一次所寫的不再是牛郎織女,而是傳說中的鮫人。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戶曉,鮫人流珠的傳說人們也許就比較陌生。面對茫茫的天河,詩人並不能真正看見什麼,只是憑想像,猜測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這是一個非常悽美的場面。在這月華滿天的時刻,詩人想到岸邊的鮫人對月流珠,其實是詩人自己在對月深思。詩人此時的哀傷、無奈、惆悵,在這樣悽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詩行,這也可視爲詩人的“流珠”吧。

這首小詩,寫於詩人留學日本時期,其中包含了個人對於時代的失望情緒,也隱隱流露出對於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歌寫得清幽、典雅,靜謐,有着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如一首小夜曲,流過人們的心田,給人美的享受。

詩的第1小節描繪了一幅極平常的畫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裏;天上白雲團團,星光點點,這些景緻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見到的,透過詩,讀者彷彿看到詩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踱到屋外,隨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朧的林影,擡頭看那雲團中漏出來的疏星。如果順延着這條平淡無奇的寫景的思路寫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寫景的好詩罷了,但第2節一開頭,詩人劈頭問道:“天河何處?”這一問看似與前文聯繫不大,但使全詩的境界得以拓寬和提升,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帶到那廣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領讀者的思緒去“精騖八極”、“神遊萬仞”,似乎想讓讀者的眼光透過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無窮深處,但緊接着的一句“遠遠的海霧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開的心神收回來,模糊的海霧能阻擋住人的視線,卻不能阻擋那脫繮野馬似的想像。此時,放飛的心欲罷不能,已想到了很遠很遠——“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這一句是極好的證明,證明詩人的想象的確已穿過了那茫茫的海霧,想象着有一位“鮫人”立在岸邊,對着月亮無聲地流下串串珍珠淚……“鮫人”是喜極而泣,還是傷心落淚?抑或是無窮的思念?這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回味。這就是詩,這就是郭沫若的詩!這就是想象,這就是郭沫若的想象!

《靜夜》郭沫若8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與詩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遊仙境。今天,我們再面對月光淡淡的《靜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產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二、朗讀課文 1、教師範讀,可配背景音樂:鋼琴曲《星空》,並投影出示朗讀節奏、重音。

2、學生邊聽邊注意老師朗讀的聲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節奏的強弱和語氣的輕鬆舒緩。

3、學生模仿,自由朗讀課文,然後再集體朗讀。

三、探究學習 1、討論,理解內容與寫法。

⑴ 這首詩哪部分寫實?哪部分想像?寫實與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麼特點?

⑵ 這首詩的兩個小節之間有着什麼內在聯繫?

⑶ 這首詩的結構與《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異同?

⑷ 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些句子?爲什麼?

通過討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明確:

⑴ 詩的第一小節描繪了靜謐的夜景,屬寫實;第二小節屬想像。無論寫實還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靜”。

⑵ 第二小節開頭的劈頭一問“天河何處”,結束了第一小節的寫景思路,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引向了廣袤宇宙,又以“遠遠的海霧模糊”收攏讀者放飛的心神。叫咱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寫出詩人的想像已經像脫繮的野馬穿過茫茫海霧,想像着有“鮫人”立在岸邊,對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淚……多麼奇瑰的想像。第一節的景物描寫,是想像的基礎,而沒有了第二節的想像,第一節的景便沒有活力,沒有生氣。有了第二節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無奇的景變得空靈、美麗。

⑶ 兩首詩的結構大致相同,都是先寫景,以寫景爲基礎,再展開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寫景部分由“街燈”、“明星”的聯想把讀者的視線由人間轉到天上,爲第二小節具體描繪“天上的街市”做了鋪墊。而《靜夜》則是靠第二小節的“天河何處”結束寫景,轉而想像的。

⑷ 第4小題屬於開放性題目,可重點引導學生多角度思維,如喜歡第一小節的詩句,可扣住寫景的細膩形象,像“籠罩”一詞,寫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朧而又神祕。“漏出了幾點疏星”的“漏”,寫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團團白雲,而白雲之間的空隙裏,有隱約可見的閃爍的幾顆星星。如喜歡第二小節的詩句“天河何處”,則可以抓住詩人跳動的思緒,由普通的鄉間夜景一下子把讀者的思緒帶到了廣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詩的境界得以拓寬和提升。但緊接的“遠遠的海霧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飛的心緒往回收攏,模糊的海霧中有什麼?使人想到什麼?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歡後兩句的則又可以把思維轉到想像的角度,爲什麼流珠?喜極而泣?傷心落淚?抑或無窮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2、指導學生練習,學習運用聯想與想像的手法。

⑴ 發揮聯想與想像,續寫句子。

牽牛花開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

⑵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輕柔地、舒緩地、帶點神祕味的反覆朗讀最後兩句,再討論翻譯“南海水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然後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詩的想像世界。可讓學生對鮫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選擇《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話加以描繪。

這個練習也屬於開放性的,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說,互相補充,培養學生聯想與想像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四、總結課文 1、讓學生反覆朗讀,當堂背誦。

2、教師小結。

“鮫人在岸,對月流珠”的故事,激發了我們多麼精妙的幻想。它啓示我們,多關注身邊的生活,熱愛生活吧,你會發現生活是多麼美好!

五、佈置作業 1、熟練背誦兩首詩,會默寫。

2、想像練習。

在上虞有一座孝女廟,是爲紀念孝女曹娥爲尋父投江而死而建的,因此孝女廟又叫曹娥廟,那條江被叫做曹娥江。請你發揮想像。寫一個有關曹娥的故事。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家鄉的某一處歷史遺蹟,或根據自己掌握的民間故事進行拓展寫作。

3、推薦閱讀:郭沫若詩集《女神》。

【課後記】

詩歌的意境與創作手法的理解對於學生而言,是比較困難的。詩歌需要用心品味,但前提教師應該交給學生一把打開詩歌瑰麗世界大門的鑰匙,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學習詩歌,鑑賞詩歌。本課從內容,到創作,教給了學生一種體味的方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靜夜》郭沫若9

原文

月光/淡淡,

籠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漏出啦/幾點/疏星。

天河/何處?

遠遠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賞析

詩的標題是《靜夜》,詩中用啦大部分筆墨描繪靜謐的夜景。詩的第1小節描繪啦一幅極平常的畫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裏;天上白雲團團,星光點點,這些景緻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見到的,透過詩,讀者彷彿看到詩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踱到屋外,隨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朧的林影,擡頭看那雲團中漏出來的疏星。如果順延着這條平淡無奇的寫景的思路寫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寫景的好詩罷啦,但第2節一開頭,詩人劈頭問道:“天河何處?”這一問看似與前文聯繫不大,但使全詩的境界得以拓寬和提升,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帶到那廣袤的宇宙之中去啦。作者似乎想引領讀者的思緒去“精騖八極”、“神遊萬仞”,似乎想讓讀者的眼光透過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無窮深處,但緊接着的一句“遠遠的海霧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開的心神收回來,模糊的海霧能阻擋住人的視線,卻不能阻擋那脫繮野馬似的想像。此時,放飛的心欲罷不能,已想到啦很遠很遠——“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這一句是極好的證明,證明詩人的想象的確已穿過啦那茫茫的海霧,想象着有一位“鮫人”立在岸邊,對着月亮無聲地流下串串珍珠淚……“鮫人”是喜極而泣,還是傷心落淚?抑或是無窮的思念?這給讀者留下啦無窮的回味。這就是詩,這就是郭沫若的詩!這就是想象,這就是郭沫若的想象!

全詩分兩小節

明確:第一節寫實,寫人間的月色和晚景。第二節寫想象,想象天河岸邊鮫人對月流珠的情形。

用優美的散文語言描述全詩的意境。

明確:淡淡的月色,籠罩着村外那一片松樹林;天上團團白雲之間,隱隱約約露出啦幾顆星星。詩人獨自站在大海邊,望着遠處迷濛的海霧,不由得思緒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邊,是否也有一位美麗的鮫人,如我一樣,面對如此寧靜、美好卻又悽清的月夜,傷懷流淚呢?

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緒

明確:流露出詩人因對時代失望和對祖國、家鄉和親人思念的淡淡的哀傷、無奈和惆悵情緒。

《靜夜》郭沫若10

郭沫若

月光淡淡 天河何處?

籠罩着村外的松林。 遠遠的海霧模糊。

白雲團團, 怕會有鮫人在岸,

漏出了幾點疏星。 對月流珠?

閱讀題

14、第一節寫的是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什麼樣的景象?( 2分 )

15、爲什麼寫“對月流珠”呢?是表達了一種什麼感情呢?( 2分 )

參考答案:

14月光、松林、白雲、疏星。月光朦朧,籠罩着松林大地,團團的白雲遮掩着月亮和星星。給人的感覺是朦朧、恬靜的美。

15、一個悽美的故事,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的失望,對祖國、家鄉、親人的思戀之情。

主題歸納

這首小詩通過對月光,松樹,疏星,天河,白雲的描寫,大膽想象,描繪出一幅極爲寧靜美好的月夜晚景圖,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失望情緒,也隱隱流露出對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背景說明

《靜夜》選自郭沫若第二部詩集《星空》。《星空》寫於五四以後郭沫若最苦悶的時期。當時他正在日本留學,其間於1921年4月和次年暑期兩度回國。面對當時中國的現實,詩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現實,嚮往光明的未來。但五四時期那種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熱情已經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後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語)。所以,在《星空》中,詩人流露出較濃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緒,雖然表現了要求奮飛、新生和自由的願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現實、獨善其身的消極情緒。這是《星空》給人的整體閱讀印象。解讀《靜夜》時必須聯繫上述具體的時代背景.[2]

詩歌解讀

這首小詩共兩節。

第一節,寫人間的月色和晚景。這是詩人站在地上寫景。展現在讀者面前的,是淡淡的月色,籠罩着村外的那一片松樹;天上團團白雲之間,隱隱約約露出了幾顆星星。短短四句,描繪了一幅極其寧靜、美好的月夜晚景圖,把人帶進一個超現實的夢的世界。這爲詩人下面展開聯想營造了氛圍。

第二節,寫海底的神人鮫人的故事。詩人展開想像的翅膀,飛向那茫茫的星空,描述了一個悽婉的故事。詩人擡眼看到的是一條海霧濛濛的天河,由這令古今多少人引發無窮聯想的天河,詩人又想到了傳說故事。可詩人這一次所寫的不再是牛郎織女,而是傳說中的鮫人。牛郎織女的故事可能家喻戶曉,鮫人流珠的傳說人們也許就比較陌生。面對茫茫的天河,詩人並不能真正看見什麼,只是憑想像,猜測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這是一個非常悽美的場面。在這月華滿天的時刻,詩人想到岸邊的鮫人對月流珠,其實是詩人自己在對月深思。詩人此時的哀傷、無奈、惆悵,在這樣悽清的月色之下,化作了詩行,這也可視爲詩人的“流珠”吧。

這首小詩,寫於詩人留學日本時期,其中包含了個人對於時代的失望情緒,也隱隱流露出對於祖國、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歌寫得清幽、典雅,靜謐,有着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如一首小夜曲,流過人們的心田,給人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