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說課稿北師大版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說課稿北師大版

三年級下冊《平移和旋轉》說課稿北師大版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欣賞與設計》。

2、教材分析:本單元把平移、旋轉與軸對稱等圖形的變換作爲學習與研究的內容,從運動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

3、教學對象分析:三年級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對網絡具有濃厚的興趣。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等概念性教學比較抽象,僅僅藉助於書本和黑板等靜態工具不易於學生理解。計算機能動態地展示軸對稱、平移和旋轉的特徵,可以突破平日課堂教學中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我選擇在網絡環境下對這一部分知識進行教學。

4、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特點,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以及認知規律,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 知識與技能:在欣賞與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圖案中的作用。

? 過程與方法:學生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的特徵,設計精美圖案。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在欣賞與設計圖案的過程中感受圖案的美。

5、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欣賞與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圖案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的變換設計精美圖案。

二、說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更要讓他們“知其所以然”。爲了讓學生更形象、深刻地理解掌握本課內容,教學中藉助動畫的直觀演示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創設主動參與的環境,運用媒體技術體驗移動知識的生成,突破靠單一講解帶來的不易於理解的重難點,從而促進認識的深化。

三、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開課時用PPT幻燈片展示一組圖片,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圖案說一說它有什麼特點,引導學生從興趣出發,初步感知本課的學習內容。在這組圖中我安排商標、沙發、壁紙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或是分別由平移和旋轉得到的圖案,再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找一找身邊還有哪些這樣的例子。使學生樂於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爲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把教學內容放入到生活情境之中,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同化、索引出當前知識。這樣,不僅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也在無形之中發展了學生對知識的遷移能力。

(二)實踐活動

在動手實踐部分,我又設計了“感受”“設計”“欣賞”三個環節。

感受環節中,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運用圖形特點進行軸對稱圖形的練習:在點子圖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畫出已給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本課的難點是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圖形的變換設計精美圖案。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形象地呈現過程,在“設計”這個環節中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形象直觀地演示了由一個圖形平移、旋轉之後得出新圖案的過程,讓圖像媒體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信息技術介入課堂教學,構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充分顯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豐富性和快捷性。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機互動等多種友好合作方式,爲學生提供立體式的多向交流的機會,有利於學生自主合作精神的培養。

學生在網絡教學環境中,把計算機當作數學學習的工具,藉助教師提供的圖片素材,自主創作,設計出精美的圖案。而且精美的圖片素材也能激起學生的設計興趣,爲空間觀念的發展提供了平臺。

“欣賞”部分出示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看看從圖片中能數出幾匹馬,之後思考:這幅圖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效果,它是怎樣設計出來的。這是對學生髮散思維的訓練。

(三)拓展延伸 首先展示教師從網絡上搜集到的各種不同的圖片資料,再次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獲得更直觀的經驗。接着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蒐集本課內容相關的知識資料,進行交流討論。

網絡教學環境下學生的思維是不斷涌動的,網絡世界知識的容量是無限的。學生在收集、整理、交流、欣賞的過程中感受圖案的美,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所學。

四、評價

本課是在網絡教學環境下的一節數學課。教學過程中體現了 “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數學”,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物入手,在實踐活動中強化概念。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整合給我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生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和向學生傳遞信息的途徑,我們的課堂因信息技術的應用變得生動有趣。有效地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知識結構的完美,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課堂教學也因此而變得生動活潑、趣意盎然。我們有理由相信: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整合會讓我們的學生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