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找規律》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找規律》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本着“務實、常態、高效”的原則,力圖數學課堂教學體現“生活味”的同時,能更關注數學的本質,即凸顯“數學味”,且面向全體學生來設計教學。通過教學實踐,個人認爲本節課有以下幾點收穫:

1、 關注新舊知識聯繫,促進知識整理溝通。

“關注‘數學味’本質上是對數學傳統的傳承,是通過數學的方式不斷促進學生對已有認知結構的完善與重組,以實現對數學基礎結構的順應”。本節課首先從複習舊知,喚起學生原有的經驗和方法,新知在學生原有認知基礎上引入。學生僅憑原有經驗和方法不能直接解決新問題,引發認知衝突,使學生很快進入新知探索狀態。新知教學結束,前後呼應,進一步將新知與舊知進行比較,通過觀察討論、合作交流,找出異同,促進知識的整理溝通,構建和完善已有知識結構。

2、關注數學與生活聯繫,感受數學的人文價值。

“當學習材料與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相聯繫時,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數學纔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本課不管是例題材料的選擇,還是練習設計,均來自學生身邊喜聞樂見的事物,如“牆壁的圖形、地磚的圖形、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圖形或茶壺上的字”等,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激發了學習的極大熱情和興趣。如結合觀察“牆壁的圖形”規律,學生感受到數學帶給人以美的享受。又如茶壺上的字,學生通過看一看、找一找、讀一讀,課堂上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開心的笑聲:“嘻嘻……真有意思!漢字通過有規律的排列,每句都還有意義哩!”

3、關注數學方法的滲透,學會數學思考。

數學課是否體現數學味,在很大程度上看課堂教學是否重視了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本節課主要凸顯了以下數學思想方法:

(1)抽象和概括。“數學學習不應始終在經驗上徘徊,而應是不斷地從生活背景中提煉數學信息、揭示數學規律、優化或重組認知結構的過程,即數學化的過程”。本節課改變了“由一個例題就總結規律或方法”的做法,而是讓引導學生經歷探討“牆壁圖形”和“地磚圖形”排列的活動過程中,在豐富感性積累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歸納共同點,總結規律,這樣就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經歷了抽象概括的過程。

(2)遷移和類推。數學教學要提升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水平,使學生的認知經歷一個思維昇華的過程,把握本質東西。如本節課學生經歷“4個物體排一行,按規律繼續排,出現‘4行一循環’”、“3個物體排一行,按規律排,出現‘3行一循環’”後,進一步引導推想:“5個物體排一行,按這樣的規律排下去,會怎樣?6個呢……”,由具體特殊例子推想到一般情況,滲透遷移和類推思想。又如3張不同顏色的正方形擺一行,按規律擺下去,會出現“3行一循環的現象”,進一步追問:“不擺,你知道第9行怎樣擺?第12行呢?”適時提升,有效促進心智發展。

(3)多角度觀察思考。本節課在學生掌握一組內圖形基本變化規律的基礎上,力圖打破學生思維定勢,從橫看、豎看、斜看等多個角度觀察,發展求異思維。如“茶壺上的字”:每一行的最後一個字移到了最前面,其它的字按順序向後退了一個位置,變成了下一行,和前幾題的變化規律剛好相反;“鋪地磚:從左往右接着,從右往左接着鋪”,培養學生順逆思維;最後的拓展題:“向四個不同方向接着畫”,促進學生舉一反三,提高思維的靈活、變通性。又通過“想象”、“再想象”活動,不斷拓展思維空間,使學生感受“無限”的數學思想。

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圍繞“務實、常態、有效”的原則,來實施教學,面向全體,課堂體現紮實、有效,穩中求變,但總感覺這樣的課堂還不夠放手。在引導學生探討發現規律時設問的導向性還不夠明確,學生回答問題的語言還不夠簡練。在最後學生展示作品時應該讓他們貼在雙面膠上,這樣才能更好的節約時間,讓學生能夠進行課堂的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