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期待作文彙編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期待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期待作文彙編10篇

期待作文 篇1

期待是什麼?有人說,期待是希望;有人說,期待是美好事物的源泉;有人說,期待是人成功的引導思想等等。每個人都有對同一事物同一個詞抱於不同態度,各抒不同觀點,這就是現實。期待是什麼沒有一個唯一定義,隨着人們的想法而改變。

期待是生命的動力,有別人的期待也有自己的定位。別人的期待對自己有一種無法抵抗的推力,成爲自己背後的“幕後黑手”;自己的定位是自身充實的體現,展現自己在理想面前的自信“英姿”。

有一位登山者在攀越珠峯前人們對他充滿期待,希望他登上峯頂。當他在爬到距離峯頂前的600米處,他停下了而返回。人們覺得非常可惜,爲什麼不堅持下去,只差那麼一點點了,但他卻說:“這已是我登山紀錄裏最好最高的一次了。我並沒有覺得遺憾,反而感到很自豪,我已經滿足了。”可見別人期待雖是動力,可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定位,使自己無遺憾。

楊利偉是我國一位出色的航天飛行員,他爲航天事業做出了貢獻,努力地奮鬥使自己成爲一個優秀的宇航員。在“神舟五號”飛昇之前,楊利偉要爲飛行做好準備:克服“空間運動病”,離心機訓練,水上應急訓練,控制體重等。每一件都使他身心疲憊,甚至在飛昇後,經過“黑障”時還差點有生命危險,他爲航天事業多麼盡心盡力啊!由於中國人民對他的期待令他充滿自信,克服困難,勇敢地飛上天空;由於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對航天事業的盡職,對飛昇的渴望,對中國發展的期待,令他成爲中國人民心中的英雄!

期待作文 篇2

9月1日是全國中小學生開學的日子,四川災區的同學也正常上課,他們個個都高高興興的,因爲自己又能回到自己原來的學校學習了,大地震給他們帶來的陰影已經完全解除了,下午他們將和2。2億的青少年1起觀看中央2臺的《開學第1課》,我們都很期待。

晚上18時55分,隨着抗震英雄小林浩和開幕式上唱歌的小女孩林妙可唱着《我和你》的歌聲中,這個節目開始了。它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潛能”這個環節,先是我們國的舉重隊——夢8隊,舉重不是1般的體育項目,它是在1瞬間把所有的能量爆發出來,他們做到了,並創造了奇蹟,爲什麼呢?因爲他們在心的最深處有很多的潛力,等着他們去挖掘,沒過多久,他們就把它們挖出來了,所以,他們最終奪得了金牌。

接下來的就是桑棗中學的同學們了,爲什麼要請他們呢?這是因爲他們的中學裏沒有1個人受傷,而且這2300多名學生僅僅只用了1分36秒就全部撤了出來,他們爲什麼只用如此快的速度就能安全的撤出學校呢?這和平時的訓練是分不開的,他們每隔幾個星期就搞1次災害演習活動,當然,有了平時的經驗當災害真正來臨的時候就不會亂亂糟糟的,就挨着順序安全地跑下來了,所以他們的行動特別敏捷,而且毫髮無損的脫離了現場。在課堂上他們還和舉重隊比了1場,結果是桑棗中學贏了,他們也會創造奇蹟呀!

我從這裏學到: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你肯挖掘它,你就會變強。9月6日晚上的殘奧會開幕式,許多殘疾人來到了現場,他們可不是1般的殘疾人,他們是擁有許多才能的殘疾人,由3百多個聾啞人表演了1場優美的舞蹈《星星,你好》;盲人楊海濤唱的《天域》的悠揚動聽;天生患有白內障的趙繼紅苦練田徑,終於在1988年的殘奧會上奪得兩枚金牌;最後主火炬手獨臂泳王王曉富頑強拼搏終於點燃了殘奧會的聖火。

和我們1般人比,他們有的和我們1樣,有的甚至超過我們,真是不敢想象,所以人們都說兩個奧運同樣精彩,就是這個意思,潛能是挖不完的呀!這些人都創造了自己不可能創造的奇蹟。在我的身邊也有挖掘自身潛能的事例:有1次,我去跑步,看見楊靖世在跑步;第2天,我還看見他在跑步;誰知過了幾天體育課,他從第6名1下子到了第1,這就是他最終的答案。他用行動告訴了我們身邊的每1個人,潛能是可以挖掘的,假如不挖掘它,它就會自動消失,他就是這樣1個努力的挖掘自己的潛能的人呀!。

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挖掘自己的潛能啊!我要把我的潛能發揮出來,首先是積極參加學校安全防範災害活動,用科學知識守護我們的生命;其次是在學習方面我的長處是數學,我就要把數學學成最好的,將來在數學方面取得成就,做1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期待作文 篇3

今天是雙休日,媽媽安排我做作業。我咕噥着:“不想做……”我靠在沙發上,想:“要是不做作業多好啊!”慢慢地我進入了夢鄉……

我是一個大人了,成爲了一位母親,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昨天,女兒班上進行了一次小測試,但女兒只考了73。5分。回到家,女兒對我說:“我知道我又要捱打了。”而我沒有打她,只是苦口婆心地對女兒說:“如果你欺騙了知識,那麼知識一定也會欺騙你。”“我知道了,媽媽”說完,女兒在我的懷裏哭了。“基礎是你的強項,以後爭取不要丟分,以後要多讀文章,這樣纔可以提高你的閱讀能力,懂了嗎?”“恩,我懂了,媽媽!”女兒使勁地點點頭。

今天,女兒神祕地對我說:“媽媽,給我買一個畫夾吧!”“你不是不喜歡畫畫嗎?怎麼……”我不解。“我們老師說了,要多方面發展!”我想了想,也對“那我們走吧,去買一個!”買了之後,我又陪着女兒去溜冰,女兒高興地對我說:“媽媽,你可真好,我一定會用100分來回報你的!”我開心地笑了!

過了一週,女兒果然得了100分,我抱着女兒對她說:“你終於把知識抓住了,真棒!”女兒高興地蹦了起來!

“你在做什麼,叫你做作業,你卻在睡覺,快,做作業!”媽媽把我搖醒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要是媽媽能像夢中的我那樣就好了!

期待作文 篇4

破曉的天空,微微泛起一點魚肚白。

大家都還睡着,鄉村裏一片寂靜。連公雞都還在打盹。王芳卻整理好了行裝,拿着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出發了。

要從村裏出去,必須翻過一個山頭,因此王芳的任務還不輕呢。可是今天是什麼日子,再大的困難也不在話下了。

小道上,腳邊的花蘋已經沾滿了露珠,雖然不像在陽光下那般晶瑩,卻也不再冷得刺骨了,似乎還散發出玉米粥的香味。王芳哼着小調,享受着大自然的洗禮,從此她這個山窩裏的野雞,就要變成金鳳凰啦。

當王芳走到半山腰時,橙紅的朝霞已經揭開了黎明的黑暗,盪漾着笑容的臉上,已爬滿了一顆顆的汗珠,兩條麻繩辮上新添的藍綢帶也看得分明瞭,花布裙子隨着身影飄逸,儼然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

上北大,一直是她的夢想,雖然她只是聽老師偶爾提起過北大,但她已經下定決心要走出山區,擠進北大。

今天,一直是她所期盼的。現在她成功了,這不是能用“喜悅”二字泉形容的。

期待朝陽,當朝陽來臨時,希望和憧憬就都會實現!

期待作文 篇5

黑夜寂靜,徜徉,放逐,期待晨光的降臨。

校園寂寥,小路,樹林,彰顯初夏的魅力。

發自內心的感嘆,漫步在雨露中的校園。教學樓的菱角,衍射了陽光,倒映在漣漪中,於是,顯得和諧。後山的樹林,樹影歌唱,亭子孤立,卻別有一番風景。宿舍樓的繁忙景象,與食堂相得益彰。停車場慢慢變的擁擠起來,夾雜着睡意,揹着書包,走進了一間間的“小盒子”。

上課的鈴聲響起,書聲倒成了現在獨特的風景,早讀的時候,太陽正好寫照在每個人的臉上,汗珠滴落,卻擋不住老師的腳步。操場上,籃球架的影子倒在大地上,如同孩童一般,在大地上歡暢屬於自己的歌。45分鐘的時間一晃而過,拖課成了下課的習慣,好象這10分鐘就是爲拖課而生,百無聊賴的走廊,依舊顯得是如此冷清,或許還未受到我們的光顧。然而,等不及我們的呼喚,鈴聲告訴我們什麼是另一種摧殘。又一個45分鐘,操場頓時不止是籃球架的獨舞,喧鬧此起彼伏,隨着廣播操的進行曲,才意識到時間竟如此度過,不等我們的感慨,高三做操的位置依舊是空的,沒有一點分貝,似乎是在告訴我們:“高二,結束了。”低落的響徹在耳邊。

原來,這就是高三生活,象冰激凌似的,還未等我們的細嚼慢嚥,卻已經融化了。緊張,成了現在的主題,時間會告訴我們,努力,是唯一的法寶。六月的雨在未來將成爲我們旅途的伴侶,驕陽如火,伴隨着是我們的淚水流淌,明白失敗與成功只有一步之遙,明明告訴自己不要哭泣,卻止不住眼眶漸漸潤溼,迷離了高三的筆鋒。

如今,期待的又何止是晨光的降臨,或許,是一幅壯麗的史詩般畫作——自己的高三。

如今,彰顯的又何止是初夏的魅力,或許,是一個夢幻般的熒幕——美好的未來。

期待作文 篇6

我想去西域。一個人。或者兩個人。因爲想起了共走天涯。

一個會給你拍攝着各種角度的相片,一個會陪你去天涯海角的人。

以前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句話:女人喜歡讓她笑的男子,但她真正愛的,卻是讓她哭的男人。

那時候我記得我是十五歲來着,心裏覺得真扯淡。

某日在躺在牀上撐着腦袋想着,似乎還真沒有女孩子會爲我掉眼淚。

也好,希望在你的天空,我永遠是一束晴朗。

我也不知爲何想去西域,若非要有個起源。

追溯到童年看漢史時,西域的美酒,名馬,總之,我對那片荒漠綠洲有一份炙熱的渴望。

我愈發極端活着。

一面忠於理想,一面越來越現實。

我時常說我們不得不與時代抗爭。

就像我喜歡單車,喜歡郵票,喜歡水墨。

儘管我享受當今時代帶來的一切便利。

喜歡西域,西域的大漠孤煙

絲綢之路逝去的繁華是少有讓我癡迷的夢境。

在大漠騎着汗血寶馬飛馳,

是我始終嚮往的場景。

我千百次嚮往北方的一切,火車沿着經度線穿越緯度線,約好相見在雪季,清澈面容,墨菊長髮的你如約而至。冬天,這裏會下雪,覆蓋此去經年人煙的悲歡。北方,黃山厚土之中那憂傷的信天游,那些璀璨信仰般的陽光,我曾想做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男兒,卻不得不承認我做不到。我還是深愛放蕩不羈的我。無所羈絆。構造我的理想國。

生活雖然時常讓我眉頭緊鎖,也時常讓我破口大罵,但我依然對日後充滿想法,而且多了一個人的身影。我知道天空的陰霾永遠抵不過太陽的光芒

我知道我不會因爲其他羈絆而停止追逐的腳步

但我更知道我要實現自己行萬里路,千山萬水的夢。

哪怕,要像夸父逐日一般,也要抓住梵高筆下那妖冶的紅。

最樸素的生活和最遙遠的夢想。

即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

期待作文 篇7

在我認識的人當中,爸爸是我最熟悉的了。他個子不高,方方的臉,大大的肚子,給人一種憨厚的感覺。爸爸平時對我最好了,就是有一個壞毛病—愛抽菸。

每當我放學回到家時,我都會聞到一股煙味,不用問就知道,一定是爸爸又在抽菸了。爲了這件事,我不知勸過他多少次了,可爸爸每次都吐着菸圈對我說:“你一個小孩子,少管我,還是管好你自己的學習吧。每當這時候,我只好回屋學習了。”

爸爸總愛在飯後抽菸,還理直氣壯地說:“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更過分的是,他還喜歡在牀上抽菸,有一次竟然把被燒了一個小洞。媽媽生氣地說:“以後不許再抽菸了,再抽菸就別回來了”。而每當這時,爸爸總是哀求地說:“最後一次,最後一次”。媽媽說:“每次都說最後一次,誰還相信你了。”第二天,爸爸總會忘了自己的諾言,又開始抽菸了。

面對母親的不悅,父親依然言行不一,我行我素。“最後一次”讓人感到可笑又可氣。一個幸福的家,因煙霧的瀰漫,也給家籠罩上了“戰爭”的硝煙,一切都是抽菸惹的禍。

爲了幫爸爸戒菸,我和媽媽想了一個辦法,爸爸再抽菸,誰也不管他,誰也不跟他說話。開始的時候,爸爸很高興,終於沒有人管他了。後來他就感覺很孤獨,訕訕地跟我們說話:“求你們理我吧,我從現在開始戒菸,但要讓我慢慢來。”

我和媽媽接受了他的建議,現在爸爸真的變了,抽菸的次數少了,抽菸的時候也跑到沒人的地方去抽,雖然到現在他還沒有完全戒掉煙,但我和媽媽相信他會說話算數,我們期待着那一天!

期待作文 篇8

睜眼,手錶在鬧,知了在叫,雄雞在唱,掃帚在笑。一切充滿希望的一天,我期待的這一天。

上個星期五,就決定一起練1000米,可惜我太放縱自己,陷入了自己挖的坑:打乒乓球,左一拙,右一巧,把大腿跑傷了。還忘了跟“抄人”說失約,就逃之夭夭了。我只能再次靜候,每當心裏想起那種氛圍,就砰砰直跳,既殘酷又慌張,這就是所謂的緊張。

又被時間掠過五六天,明天中秋節。今天上星期五的課程,又能早放學了。原來是有充分時間的,但地理和英語都有書要背,又是往這天壓着……更鬱悶的是,我只知語文要背,結果還是脫不了身。

地理背完了,英語那麼兩篇課文俺嘔心瀝血才背完一篇,真沒想到老師竟“打發慈悲”,允許我們走了。

4:45,對於我和“抄人”來說,還是有時間的,於是我們還是決定上山測訓。

遠遠望去,操場上空無一人。

我們把書包放在終點線旁,書包上有水。

我們一共要跑兩圈半。我們一邊熱身一邊聊:“今天人少,沒啥競爭力,跑不出正常成績,而且我們目的不是名次,僅僅是訓練,萬萬不可把腿跑傷。”

開始計時了,我們倆很隨意地起跑,我完全不像往常那樣,剛開始就衝一衝。

起跑200米,我已有一些不適。而他,他還好,逐漸與我拉開距離。“哈嗯、哈嗯、哈嗯……”我開始大口吸氣,心跳加速。當時只感覺肚子疼,還有眼前一片迷茫。

一圈400米下來,我想起今天是9月18日,感到這是抗日時期,前途爲有,窮途末路。“哈嗯、哈嗯、哈嗯……”頻率慢下來了,但腳步沒慢:“啪、啪、啪……”每一腳都是沉重地紮根在地上,這是逃脫,那個年代真是不讓老百姓安寧了。

600米,我感到毫無底氣,但堅持就是勝利。我想着自己玩英雄殺時,那臺詞還是歷歷在目。我感到腳下愈來愈軟了,我的步伐輕盈了不少。

800米,我感到自己正在釋放壓力。還行,我還可以加速衝刺,但想起不能傷着腿,故然沒有拼命。

4分14秒,很不理想的成績,之前已經算到了。

我們沒有大肆灌水,也沒有倒在地上一動不動,他問我一些問題,我也如實回答,今天跑出這個成績不算差,畢竟沒當真。但我們積極面對殘酷,堅定瓦解慌張。這才使我們明白:戰爭也好,比賽也好,除了身體素質要好,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訓練好體態,把握好狀態,控制好心態,端正好狀態,用微笑期待殘酷。

期待作文 篇9

曾經想過“盼望”這個詞的意義:盼望往往發生於想得到而未得到之前,它帶給我們許多美好的想象。其實在生活裏的無數個瞬間,我曾想過放棄所向往的事情,但最終還是“盼望”二字,使我堅持了下來。

近來聽到消息,昔日好友被確診抑鬱症,我很是驚訝,試圖與她交流卻無果。當時具體說了什麼已然記不清,只記得她一直在重複,“我不盼望着自己會好起來了。”之後便聽說她一直消沉,甚至幾次自殺未遂。歸根結底,還是不再盼望着什麼了。

由此我便也開始反思,自己曾經與她是志同道合的好友,而今天的思想卻與她大相徑庭。其實,我也不是什麼特別有毅力的人,也經常會放棄自己正在做的事。就拿我的繪畫來說,從素描到油畫再到如今的動漫,我失敗過無數次,也嘗試過很多不同的方向,可每當看到自己慘不忍睹的作品之後,我也會問自己:我這樣舉步維艱地踟躕向前,我究竟在盼望着什麼。

是身邊人的讚美?比賽的獎盃?還是將來走上專業道路,成爲漫畫創作者?可這些又都被我一一否定,我告訴自己,這都不是我所盼望的.。我幻想將來,原來我只盼望可以擁有多一種技能,可以比文字更直接地將心中所思所想刻畫下來,使之更加形象罷了。

於是乎,帶着我所盼望的那一切,我一次次地重新拾起畫筆,鋪開畫紙,學習不同景物的畫法,從開始的笨拙,到後來可以粗略地畫出心中的世界。雖然總還會有很多問題,但有了那些將來的景象,也不至於會迷茫,甚至徹底放棄。因爲我告訴自己啊,我所盼望的未來,有多麼美好。

那麼,我究竟又是爲了什麼而繼續快樂地生活下去呢?這也正是我與那位朋友的不同之處吧,因爲我會告訴我自己,你在盼望着一個更好的將來啊!…

期待作文 篇10

隨着《百家講壇》在國民中的火熱,那些被請到熒屏講壇的學者教授們也變得驟然成名。很多學術界的人們開始把《百家講壇》當作自己傳揚自己思想觀點的一個黃金島。而隨着講壇上衆位“明星學者”的聲名鵲起,卻也遭受到了學術界諸多的批判攻擊,其中不乏有資深的學術泰斗,更多的是那些有着強烈學術熱情的新秀們。他們開始批判這些把“學術”當作“商業”以及“成名工具”而把“學術”講的低俗的講壇人。正當于丹《論語心得》賣得不可計數的時候,她身後遭受的學術攻擊卻也如潮水一般涌來。

無論是于丹、易中天還是那些學術界的批判者們,他們爭辯的結果卻都使得傳統文化在國土上的再度興起。指責者與被指責者都懷揣着自己的一套理論,辯論得不可開交。他們對於傳統,對於歷史的分歧似乎永遠達不成一致,除非一方泯滅了自己的觀點,但在今天文化如此開放的時代,似乎又是不可能。他們言論的背後是自己對於文化的一種理解,這正如同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他們的理解也必然不會相同。更確切的說,文人們都是懷着自己的某種期待去研究文化的,他們對於自己所研究的事物總會融入自己的理念。柏拉圖曾經說過這個世界是理念的世界,這道理很深,它對於人們觀念的世界而言是一條永恆的真理。固然文人們所言所論的始終只是他們的一家之言。

今天的學術界早已與兩千多年前的“百家爭鳴”時代相去甚遠。《百家講壇》名字起做“百家”固然有着它的深意所在,但就中央電視臺的這個傳媒節目來說,它所涉及的更多是一個大衆接受的領域,是一個廣泛的社會範圍。而戰國時代“諸子百家”都是圍繞着“如何治世”的縱橫百談。現在這些學術界的人們一旦走進熒屏,投過傳媒似乎就可以輕而易舉的“走紅”,而不用向古代諸子那樣爲宣揚自己學說而云遊列國了。

大衆的心理始終是以“先入者”的觀點作爲標準去對事物品頭論足,比如人們看新版的《神鵰俠侶》往往會說某個角色“不像”,其實是否像不像只有金鏞自己一個人知道,觀衆們是依據着老版的人物形象卻衡量新版的人物。易中天在《品三國》中對於《三國演義》做了很多修正,但儘管他如此受到大家的歡迎,卻始終難以撼動《三國演義》在人們心中設置的傳統人物形象。

對於大衆而言,他們也有着自己對於文化現象的獨到理解,只不過在大多數人生成自己完整的觀念之前,卻已經受到他人觀念的影響而不自覺走進了先行者的思想當中。這是一種承襲,也是人性思維上的一種惰性。大衆往往很少去自己思索那些在他們看來“不礙於生計”的問題,他們更習慣於隨着大潮而動,而不願自己也去翻起另外的浪花。對於學術上,乃至文化上各種言論的支持或者冷淡、反對,都只是他們個人感性上的決斷罷了。大衆所喜歡的更多的是文化其中的通俗性與趣味性。

這大概就是“講壇明星”們走紅的原因,或者也是學術界攻擊他們的原因。人們不願意自己去翻閱古典的東西,況且大衆的文化程度好像也很難達到透徹理解古典原著的水平。而當這些東西被通俗並趣味地搬上熒屏的時候,大衆對於如此輕便的方式獲取文化而變得欣喜與慶幸。更加上社會潮流的驅動,無論是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或者隨大流還是真正的想了解文化,人們都更容易接受這個方式。於是講壇上這些學者教授自己對於文化的理解與期待卻具有了“明星效應”,掀起一陣陣風潮。在大衆把他們的東西當作“商品”購買的時候,卻也無形地接受了他們的觀點。如此可見商業以及傳媒在文化傳播於大衆中的力量所在。可是這樣類似於“炒作”的方式會不會真的導致文化的低俗化呢?

這自然會引起學術界的強烈批判。不僅僅是對於講壇學者觀點的批判更是對於他們“明星式炒作”的批判。大衆文化與精英文化始終有着相悖的一面。文化過於大衆化會顯得低俗,而過於精英化了又似乎失去了文化真正的意義。大衆文化始終會受到精英文化的影響和引導,精英文化也必然是依靠着對大衆文化的滲透纔會真正引領整個社會文化。在當今這個時代,大衆的地位不斷提升,誰能受到大衆的支持,誰的影響就會變大。即使他在學術界的資望不是很高,他的言論也會變的有分量。于丹就是一個例子,無論學術界對她的講述如何地批判,卻始終阻止不了《論語心得》的熱銷。這是大衆對於于丹的親睞,還是大衆文化對於學術的不屑一顧?

對於傳統、歷史的解讀,不僅學術界觀點不同,在民間人們也各言其是。人們之間在觀點上的不同是必然的,更是合理的。他們把問題爭論得愈加激烈,大衆就會愈加得關注,無形中也就達到了文化傳播的效果,而且大衆所獲取的卻也是一種多樣性的文化。國民真正在文化上的提高,不是機械地接受某個論點,而是自己形成一個獨立的文化思維,批判繼承以及形成自己的文化理念。而學術界的人們所要做的是引導國民文化的和諧。

當大衆文化真正理性地晰出判斷的時候,一個社會的文化纔會真正的興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