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徵文範文(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徵文吧,藉助徵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徵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風徵文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風徵文範文(15篇)

家風徵文範文1

告訴你,我們可是這社區裏少有名氣的勤勞之家。四代祖傳,代代勤勉!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裏左洗右刷,從沒閒着。

早晨,奶奶都起得非常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起牀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幹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爲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非常乾淨,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爲髒的,要重複着拖來拖去,不拖乾淨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爲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家風徵文範文2

人都說“校有校規,家有家訓。”但是一問起,家訓是什麼,卻又理不清頭緒。我的家裏,卻一直有一套家訓指引我向前。

一、尊敬長者,以孝爲先

每天爸爸媽媽要告訴我,要尊敬長者,孝敬父母。每天吃飯的時候,爺爺都是坐在最中間的,小的時候媽媽告訴我,爺爺先動筷子,我們纔可以吃飯,每天,全家人都容在濃濃的親情之中,也都處處體現着我們對爺爺的孝順與恭敬。畢竟我們生活在中華民族,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孝敬父母的父母,也就是我們的爺爺奶奶,還有所有的老人長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嘛。

二、修身養德,以禮待人

媽媽教導我說,女孩子,要淑女一點,別整天瘋玩,而我卻沒有完全按照媽媽的意思做到了這一點,不過只憑一面之緣,也許你會覺得我是個很文靜的小姑娘!不過在家裏,媽媽還是很嚴格的要求我,教我學會與人交流,學會有禮貌,以禮待人。我們的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想來很重視家教,媽媽曾跟我說:“現在對你嚴家管教,對你未來的很多習慣都有很大的幫助。”她還說這是家風,如果不重視家風,很難想象未來的我會走彎路,她想可以創造一個溫馨、節儉、有情感、又認真學習的氛圍。

三、拂塵養性,以淨爲本

媽媽很愛乾淨,每次放假回家,她只要看見家裏有些凌亂,她就會暴跳如雷,逼着我把房間打掃乾淨,直到達到她的標準爲止。雖然過程很不喜歡,但每當看到一塵不染的房間,成就感、舒適感油然而生,經能讓我們心境平和,更自在的生活。

四、多讀所思,以書豐蘊

媽媽每天的叮囑有時候讓我覺得有些煩,可她卻又能耐心爲我講述一個個令我平靜下來的故事。記得上次,我問她,家風有什麼用啊,她給我講起了謝瓚的故事。現在我來講給你們聽。謝氏的第一代叫謝瓚,當過三國時代魏國的典農中郎將,是一個主管屯田事務的中下級官員。他最大的功勞是重視對子女的教育,開創了謝氏家族重視書香、重視讀書育人的家風。在他的精心培養下,他的兒子謝衡當上了“國子忌酒”,史書上稱其爲“碩儒”。此時,謝家的文化底蘊已經很厚實了。後來代代人才輩出。甚至除了“一門兩代四公”的盛況,謝氏家族已登上名門望族的巔峯。縱觀謝氏家族的興家史,應該認識到,“雅道相傳”正是謝氏的家風。“外不寄傲,內有瓊瑤,如彼潛鴻,拂羽雲霄。”媽媽說,這是一種儒雅高貴的氣質,是一種超凡脫俗的風度。家風是一個家庭在時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爲穩重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爲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家風作爲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這我們,她希望把我培養的更加懂事,更加奮進。

正是這種家風的影響,我喜歡上了看書,有一天我在《家訓》中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包公祖孫三代都是克己奉公,廉潔守法,深受老百姓愛戴得清官。包公長子包X,授官太常寺太祝,廉潔自律。包公次子包綬不論在何地任何職,都能清苦守節。包綬死後,箱囊之內除了書籍、著述外,別無他物。包公之孫包永年廉潔自守,死後了無遺蓄,連喪事都是親朋出資辦理。後人評價:“包公言傳身教,子孫居官清廉。”

在《家訓》中,包公給後世子孫立了一條嚴格的家規,:“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我曾在想,包公子孫爲何能做到居官清廉?是包公包公以身示範的家風影響了後輩子孫,也是他留下的《家訓》教育了後輩子孫,這也不斷印證了家風的重要,良好的家庭有良好的家風。

看了這些,我開始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後來,我又看了我國現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錢玄同一家的故事,以及楊家將,曾國藩等著名歷史人物的故事。而我們常常聽到的臥冰求鯉的故事,也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樹立良好的家風形象。

聽了這些故事,我感受到家風的重要性。良好的家風是一本既多彩又鮮活的教科書,伴隨着我們健康地成長。

家風徵文範文3

在我心裏,家是菜園,我是菜苗,是一棵茁壯成長的小苗,而陪伴了我十一年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是家風耐心的歷經春夏秋冬滋潤我,沒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夠茁壯成長。

家風伴我從懵懂無知走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是它塑造我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記憶中,媽媽教我懂禮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爲樂,品質方面嚴格把關。時間不緊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發生。我們家的爭議聲又一次直逼耳際:

“你說你都多大了,幹什麼都幹不好。瞧瞧,讓你給阿姨倒杯水,幹嘛倒那麼滿,灑的到處都是。”一向寵愛我的媽媽一邊擦着桌上的水,一邊又開始嘮叨了。雖然說,媽媽的“話匣子”有點煩人,但勉強算得上是“音樂”。就聽下去吧。原來今天早上我家來了位做客的阿姨,媽媽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給阿姨喝,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料,我的手好像觸電了一樣,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滿了。有點不小心,不過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後,媽媽的“低音小喇叭”開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穩重,不要三心二意,以後給別人倒水是不能倒滿的,水倒滿了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我默默的記在心裏。

媽媽一送走客人,回來就又對我挑毛病了。我怎麼這麼倒黴,“……!”“那麼大了,連點規矩都不懂,客人來了也不知道打聲招呼,只顧忙自己的。”你千萬記住了,“要學會尊重別人,別人纔會尊重你,得有禮貌。”從此以後,家裏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聲“阿姨好”,右一聲“叔叔好”。

我在媽媽的話匣子裏學到懂禮貌,尊重他人,做事專心……伴隨着歲月,年齡不斷增長,媽媽卻毫不鬆懈。告訴我:“這些事情雖然微不足道,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響你的成長。對你未來在社會上做人處事有非常大的幫助。”我的家風由我的媽媽培養出來,從小開始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沒有錯,好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後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有家風好了,國風纔會好。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教育!

家風徵文範文4

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家風是什麼?你家有什麼家風?”這些問題,非常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家風。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人的思想品德也會跟着壞,這一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的後代了。這個壞名聲會一下子在街坊鄰居間傳開,一傳十,十傳百,非常快就沒人願意與這家人交往,這時候再想改,就來不及了。可以說家風是非常重要的,雖然它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卻能讓這家的子孫後代延續得更長,讓他們走得更遠!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爲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紀守法,互幫互助,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不僅僅是物資上的豐富。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它的風氣,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爲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纔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爲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家風徵文範文5

20xx年1月27日,我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年近八旬的父親在我守護了一夜後終於停止了呼吸。

父親是9天前的凌晨突發腦出血而病危的。想想頭天晚上還和我大口的吃飯,大聲的聊天,幾個小時就不省人事,我的眼淚就不住的流下。

母親是第一個發現父親生病的,父親強烈的嘔吐驚醒了睡夢的母親。她一開始還以爲父親像平時一樣咽喉發炎嗓子有痰,於是推了幾下。無反應後,立即打開房燈,看到父親已經吐了不少。母親已被嚇得變了聲音,腿也不聽使喚。但她還是堅強的走到我的房門,把我叫醒。我立馬起身來到父親牀前,看到父親的狀況我感覺大事不好,因爲父親已經嘔吐出很多分泌物,食物只是少部分了,多數是顏色昏暗的液體。我急忙擦去父親嘴邊的分泌物,並試圖撬開嘴幫他清理。但父親的嘴已經撬不開了,而且分泌物不斷的被吐出。我現在做的只能是避免父親被自己嘔吐的分泌物堵住呼吸道而窒息,心碎感覺應經產生。

後來,妻子叫來了救護車,父親住進了重症監護室。不能陪牀的我在家屬休息室默默的待着,期待奇蹟的出現,期待我家庭夢想的實現。然而,現實還是給了我沉重的打擊,父親因醫治無效永遠離開了我。

安排完後事,我陷入了極大的消沉之中。父親在世的往事時時出現在眼前,每一點回憶都讓我淚流滿面

上世紀七十年代,吃飽飯是父親最大的家庭夢想。當時社會經濟的落後是80後們難以想象的。聽母親說,我家人口多,口糧都成問題。父親爲了養活一家人,自學了一套瓦匠的手藝。雖然累、雖然苦,但幫別人家蓋房、砌牆、抹灰,儘管沒有工錢,但畢竟帶出了一張嘴,母親做飯時就略顯從容。遇到稍微富裕的人家,收完工,往父親兜裏塞幾把細糧,姐姐們就可以改善一頓。

分田單幹後,家裏的生活發生了實質性的的'變化,飢餓這個詞語未出現在我這個接近出生在80年的人的童年記憶裏。每口人都分到地,姐姐們有幫父母幹農活的,有哄孩子的,父親就

可以在農閒時給人家幹零活。由於父親的手藝好,好伺候,所以,活一天接着一天的幹,幾乎沒有間斷,有的人家甚至要預約。雖然父親不主動要工錢,但大環境下,主動給工錢的不在少數。這部分錢父親回來交給母親後,飯桌上吃頓肉丸餃子的願望就可以實現了。那時大米在農村可是稀罕物,父親幫一戶抹房頂,那家給了些大米。晚上,我在姐姐們的慫恿下,央求母親把本來預備招待客人的大米做成了飯。開水真神奇!略顯灰小而扁的米粒在它的煮沸下竟然變得又白又長,抓一口放嘴裏,那可是今天的孩子體會不到的香。那天,再加上母親破天荒的炒了雞蛋,我們接幾個狼吞虎嚥的一掃而光。父親說:“將來得讓孩子們天天吃上大米飯、炒雞蛋!”這句話讓我含着米香高興半宿。

90年代初,家庭生活越來越好。可新的問題出現了,姐姐們依次出嫁了。雖然嫁妝不多,但勞動力的缺失讓父親和母親的勞動量加大。五姐和我同一年考上師範大學和師範學校,高興之餘父親加倍的勞作,以供我們姐倆讀書。那幾年,我家的生活水平有了下降,吃的喝的比在市場經濟下富裕起來的其他農戶差不少。除了寒假,父親幾乎沒有閒着的時候。但父親很樂觀,跟別人說:“等閨女和小子畢業後我就不用這麼幹了。”我也暗下決心,畢業後不再讓父親整日勞作。

我家在那時供兩個孩子讀書卻沒和別人借一分錢,也算一個奇蹟了,那全靠父親的勤勞和母親的持家。

再後來,隨着年齡的增大,父親不能再給人家幹瓦匠活了,但自家的農活始終沒有扔。我在下班之後或休息之日都會和父親下地幹活。地種少了,是我和姐姐們努力的結果,我每年都勸父親不要種地了,因爲兒女們都成家立業,不需要父親再勞動了。可父親不答應,只是把大部分地流轉出去,但房前屋後還是自己種。在父親心裏,地不論產多少,都會貼補家用,會讓我的擔子輕一些。直至父親去世的前的3個多月,78歲的他還揮動鐵鍬平整土地,爲明年的耕種做準備??

或許,父親知道自己時日不多就不再勞作了;或許,父親知道自己時日不多還會勞作。 作爲一個普通的農民,作爲一個負責的父親,他一直夢想着他的孩子們生活得越來越幸福。勤奮的勞作便是他實現家庭夢想唯一的手段,這也足以托起整個家庭的夢想。

我想,勤勞,我應該傳承下去!

家風徵文範文6

如果我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那現在就要握緊自己的人生之牌,只有打好自己的牌,你纔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打好自己手中的牌”實質是勇於自我實現的表現,也是自信、自尊的體現,更是超越自我,挑戰自我的契機。

我的人生之牌就是我家的家風、家訓――堅強、寬以待人,嚴於律己。這是爸爸從小教育我的主題。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追求生活的圓滿是人生的良好願望,然而真正實現這個願望又何其艱難啊!漫漫人生之路,缺失和傾斜是永遠存在的。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幸福和磨難如同孿生兄弟如影隨行,都是你漫長人生的寶貴財富,關鍵是遇到磨難和考驗時,應該怎樣擺放自己的心態呢?堅強,這就是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心態。我們不怕痛苦,但我們害怕丟掉剛強;我們不怕磨難,但我們害怕失去希望。堅強會把遇到的每次大風浪作爲生活中的一種嘗試,化成生命中的一個光環;把遇到的每次衝擊當成人生的新課題,而每次衝擊會把你變得更堅強,每征服一個艱險就是你贏得的一次成功。

我愛我家的家風、家訓,我要緊握它――我的人生之牌。

寬以待人,嚴於律己,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用望遠鏡看別人,用放大鏡看自己。每個人都具有兩面性,各有優缺點,看到別人的優點是一種睿智,要客觀的對待自己和他人的優缺點,是人生的一種豁達和境界。用放大鏡看待自己,就是真正的認識自己,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做到自我批評和自我檢討,這樣纔能有的放矢地改正自己。

用望遠鏡看別人,就是面對各種誤解和委屈不要心懷怨恨,不過高要求別人,允許別人有缺點;給別人充足的時間去

改正缺點,這樣才能用寬容、平和、謙遜的心態去和他人相處。

我愛我家的家風、家訓,我要緊握它――我的人生之牌。

我家的家風、家訓雖然簡單但含有一定的哲理性,我會緊緊握住它,讓助我成長!

家風徵文範文7

中華上下五千年,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裏,而這個“大家庭”也是靠無數個“小家庭”組成的。每個小家庭在大家庭裏都有不同的特點和作風。

孟母三遷的故事耳熟能詳,正因爲有孟子母親不讓自己的孩子誤入歧途,要危言危行地做人,對孩子敢愛敢恨,才造就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孟子。魯迅家當時處在封建地主階級社會,比較迷信,後來家族從繁榮走向了衰敗,魯迅的思想也因此從中受到了啓迪,現在反過來看魯迅先生的文章也是從兒時對家的記憶着手,也常常在文中提及魯迅兒時的傳統思想和習俗。

家風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因爲它不僅體現了一個家的榮耀,還會關係到整個家的鄰里親友關係和未來的家庭延續。一般來說,長輩的對外交涉和個人作風極大地控制着這個家的家風,家風好的家庭,自家的鄰里朋友自然會多一些,也會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談的佳話,這個家的子孫後代也會受長輩的影響往正直的方向走,不斷地潛移默化着一代一代又一代。反之,一個家的家風不好的話,日常生活中這個家也難免會受到人們的唾棄,後代人可能也會受到不良家風的影響,朝着不好的方向發展下去。所以,家風對於一個家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說到自己家的家風,可謂是半封建半現代。爲什麼這麼說?封建是因爲父母年紀大了,都已經是快要退休的人了,思想觀念上比較保守,對於很多事情,父母也經常按照他們的老套路去想去做,雖然有些苛刻,也有的不符合實際,但大部分事情也會共同探討商量,徵求更好的意見。母親有一些客觀唯心的思想,懂得道理也多,也很會爲人處事,所以認識的朋友很多。父親也是經常爲家裏人着想,勤儉節約,任勞任怨。不得不承認,父母真的是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飯還要多,所以一些中規中矩的東西,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換句話來說是多年來,我漸漸被他們潛移默化了;現代是因爲我上面還有一個姐姐,姐姐是80後,和我這個90後在思想上算是趕得上時代的步伐。她上大學之前,經常陪我一起玩。後來姐姐大學畢業,就去“海漂”了,闖了將近十年,終於出人頭地,父母也常常因爲姐姐的今天而感到驕傲,家裏的親戚朋友也常常讚揚她。雖然她後來很少回家,但聯繫也沒斷過,經常鼓勵支持我好好學習,告訴我了許多人生、社會、大學等等許多方面的哲理和故事,我也從中得到了許多啓發。所以我從姐姐身上學到了人的一生要敢闖敢犯錯誤,艱苦奮鬥,尋求更高的目標,展望未來等等現代年輕人都應該擁有的優良品質。

雖然家風很重要,但我覺得我的家風對於我的影響只起了基礎性作用。因爲我的未來由我來主宰,將來我也會有自己的家,我也會建立起自己的新家風。

隨着時代的變遷,人的思想和社交等等都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一個家的家風也在不斷改變。不管怎麼變,我們都要保留家風的優良品質,並不斷傳承下去,對於不好的家風,要革故鼎新。

把優良的家風把握好,維持好,一代一代鍥而不捨地傳承下去,讓家族榮耀四方。讓優良的家風影響着每個“小家庭”,從而讓整個“大家庭”更加和諧美好。

家風徵文範文8

盛夏的雨總是猝不及防,墨似的烏雲只是翻滾了幾下,雨便伴着一聲震雷傾倒而下。

中午,又是一天人流的高峯期,坐在小車裏的我只想擺脫一上午的疲憊和令人煩悶的天氣,趕緊回到家中,可偏在這時車卻緩緩地停住了。

“爸,幹嘛停車啊?”我問父親,“堵車了。”父親說着用手指向前方。我拉下車窗探出頭往外看,來來往往的車輛已糾纏在一起,無法動彈。“哎!”我不禁嘆到。

漸漸地車子有了一點一點地向前挪動,但沒有走一會兒又停了,只看見一個老婦人正從斑馬線上向路對面挪去,她沒有帶雨傘,就那樣在無數豆大的雨點中挪動。她身上的衣服早已溼透,能清晰地看出她突出的瘦骨,稀疏的頭髮緊緊地貼在她削瘦的臉上,刀刻般深深的皺紋裏彷彿還能盛下雨水。老人穿着破布鞋繼續向前,雨卻越下越大,老人的身影越來越濃縮,看似要被雨水吞沒似的。

烏雲壓得越來越低,無數雨點猛烈敲擊着車窗。突然老人身後傳來一陣急躁的喇叭聲,緊接着喇叭聲便從四面八方聚攏來,將老人團團圍住。老人像做錯事的小孩,霎時定定地站在那裏。她努力睜開被雨水遮掩住的眼睛,看看這部車,又看看那部車,不知道自己的腳步該往哪個方向挪,只得尷尬地垂下頭。正在這時,一個身影從車輛中閃出,快速地向老人移動,一把雨傘也隨着這個身影從半空中劃過,最後穩穩地停在老人的頭頂,像雨幕中盛開的碩大木棉花。他的出現給這個陰沉的中午帶來了一點活力,讓人在沉悶中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四周的喇叭聲這時也漸漸地止住了,彷彿此刻只剩下那人和老人。我定睛一看,那身影原來是爸爸,只看見他俯下身子微笑着對年邁無助的老人說着些什麼,而後老人也和藹地一笑,在爸爸的攙扶下慢慢地走出了人們的視線。

車輛漸漸地散去,雨也漸漸停住了。而爸爸在雨中的身影卻在我面前愈加清晰:是啊,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應該施以援手加以幫助,這是我們的家訓,爸爸時時刻刻都謹記着這一家規,努力踐行着。

爸爸,你是好樣的。我也一定像你那樣,秉承家規,助人爲樂!

家風徵文範文9

“你家的家風是什麼?”被問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覺得迷茫,因爲大部分人很少接觸到“家風”這一詞彙,我的父母,農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他們的父母那代也壓根兒沒有什麼家風、家訓、家規之類。他們是典型的農村人,小學沒有畢業的他們,卻培養了我和弟弟兩個大學生。而他們對我們姐弟倆教育最深的,就是一個“信”字,也就是誠信,我想,這應該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吧。

父親幾次提到自己小學沒有畢業的原因,我總覺得他言辭中透着的是委屈和無奈。父親只讀到小學五年級的上半學期,自己選擇了輟學。一夥孩子,調皮搗蛋,年幼的他,被比他大幾歲又比較精明調皮的孩子教唆,一起挖地瓜,卻不知道教唆者還喊來了地瓜主人,其他幾個孩子都很快逃走了,而慢了半拍的父親卻被揪住,並告到學校,說他偷東西。樸實的奶奶無奈地聽着老師的教育,偷偷地抹眼淚,父親聽着無理的責罵,很氣憤,又考慮到當兵的哥哥和比自己還小的弟弟,於是自己選擇了退學,並且開始學習木工手藝。

父親個子不高,看上去很不起眼,可是但凡請他幹活的人對他的手藝總是讚不絕口,他出色的手藝就來自於在學徒生涯中紮實的學習、悉心的研究,而他在與這些主顧合作過程中中表現出的爲人處世的原則,更是他積累了好人緣的重要因素,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誠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釘子原則”——到人家幹活,就是一顆釘子,也不能隨便帶走,絕對不佔一顆釘子的便宜。

我的父親用他的一言一行教導子女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誠信的人。他堅信,社會上凡事都是公道的。而我師範畢業時,父親也始終認爲考編的政策肯定是公正公平的,自己女兒的失利,是學習不夠,歷練不夠,所以面試不能脫穎而出。無論多少旁人揣測所謂的“暗箱操作”,他對自己的女兒總是這麼說:“自己有多少本事,總是會發光的。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總是會成功的,所以,不要管別人怎樣,我們不要弄虛作假。”而我,也在父親的堅持和自己的堅持下,一次次失敗,一次次積累經驗,最終進入了教師隊伍。

誠信是金,誠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在我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我也將以“信”來教育他,讓這家風繼續傳承下去。

家風徵文範文10

“孝悌、誠信、禮讓、勤儉、崇學、敬業、友善、上進……”我校三至六年級學生家庭“家訓家風”調查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上述詞語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也完全吻合“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爲內涵的當代浙江共同價值觀。

303班李添煜同學說:“正直做人,認真做事,勇於擔責,勤奮上進,是我家的家訓。爸爸媽媽希望我的意志像磐石一樣堅定,胸懷像大海一樣寬廣,做一個快樂、陽光、自信的男子漢!”他的同學蔡祉瑤則說:“我家的家風是:孝爲先,和爲貴,勤爲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工作,勤勤懇懇治家。”401班周亦含同學家的家訓是“誠信做人”;409班李嘉樂同學家的家訓是“孝順、平靜、誠實、豁達。”

501班陳嘉毅同學家的家訓是“孝順爲先,尊老愛幼;誠實守信,言行一致;有禮有節,無私奉獻;勤學好問,強健體魄。”家長陳慧良認爲:家風要真正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當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此我們一定能受益終生,擁有一個幸福、安康、和諧、美滿的家庭。504班瀋陽同學與大家交流了“沈氏家訓”:“沈氏子孫,謹記家訓:誠實做人,勤奮好學;樂觀向上、積極向善;勤儉樸實,忠孝仁義;鄰里和睦,兄弟團結;人均有錯,知錯就改;富不忘本,窮不言棄;一生謹記,家和事興。”“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家每戶都該有家訓家規,不僅要讓孩子去遵守執行,作爲家長更應做好榜樣。”家長包月紅如是說。

601班柳一?同學家的家訓是“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誠實守信、精益求精、勤儉節約。”602班華耘昊同學家的家訓是“學問浩如滄海,人生渺如沙粟,求知明理冶性情,貴在持之以恆。”孔楊鑫家的家訓是“仁愛、誠信、擔當”;家長認爲:百善孝爲先,老實做人,言而有信,敢於承擔責任,這些都是做人之根本。

在這次家訓家風調查活動中,祖輩們也不甘落後,紛紛參與討論。303班沈燦雨的外婆說:“做人一要誠實,二要善良和勤勞。先成人後成才。做人最重要的莫過於養成‘勤儉、誠信與積極向上’的品質,這是我家的家訓。正確的家訓能形成良好的家風,有助於培養與教育好子女。”蔡祉瑤的爺爺則認爲:“家長的責任不在於給孩子鋪路,而在於爲其指明方向。家訓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刻苦學習,健康、快樂、幸福地生活。”

校長許百明認爲:家庭教育其實是一種家風薰陶,只有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風,才能給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而家訓正是家庭成員修身持家、自省自勵的重要載體;培育好家風、好家訓是弘揚優秀傳統美德、凝聚正能量、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因爲家訓家風,不僅僅是道德教化的口號,還是家族精神的體現,通過代代家族成員具體的行爲而踐行與傳承。學校倡導家風家訓,努力使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轉化爲每個家庭的內在需求,充分發揮廣大學生家庭實踐“中國夢”的作用與力量。

據悉,學校還向家長推薦閱讀《朱子家訓》、《顏氏家訓》、《錢氏家訓》等經典家訓著作,學習這些家族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國的思想、行爲的規範與教誨;同時也提醒廣大家長家訓家風不能搞模式化、程式化,要與時俱進,要善用家訓警誡自己與子女的言行,如與?人有了矛盾,可告誡自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學習懈怠時,警示自己“業精於勤荒於嬉”;鋪張浪費時,提醒自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忠厚傳家遠,詩書濟世長。”浩然家風,伴我成長。

家風徵文範文11

從小,聽着爸爸媽媽的教誨長大,如今自己也已是一名教育學生的老師。細想這二十幾年的生活,爸媽對我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在家裏,爸媽總會以身作則,凡是要求我做到的自己肯定會先做好。

爸媽教會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一個善良、溫和的人,教導我做一件事情要有始有終。也是在他們的行爲的耳濡目染下,我開始慢慢養成習慣,並伴隨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

爸爸教會我最多的是做人要溫和。他本就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爲人謙善,不喜吵鬧,遇到糾紛則會自覺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後思考如何解決,權衡各方的利益。正是他這種處事方式,讓我明白,做一個善良的人,能看到更多的風景,能感受到更美的生活。我一點一點地改變自己的任性,慢慢學會收斂自己的脾氣,開始想着去爲他人考慮,不再是自私地只顧自己。也就是這樣,從一個任性胡鬧的小丫頭逐漸成長,沉靜內心,寬容而處。

媽媽教會我更多的是堅持。她是一個認定要做的事就一定會做好,無論結束前要耗費多少精力。只要開始,就會堅持到結束。是媽媽讓我知道,其實很多事情沒有那麼多可以放棄的理由,不是不能做,只是心裏迴避做,那就是先敗給了自己。上學時總是要測800米,大學前還算經常鍛鍊,沒有什麼問題,大學時疏於鍛鍊,跑得很累,最後半圈猶如達到極限,難以忍受,但我內心卻在叫囂着:堅持到底,結束了就沒事了。就這麼想着想着,兩圈也全部跑完了。四年的體育測試讓我清楚地知道,有些苦熬一熬就過去了。

很多習慣都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和爸媽一起養成的,是他們對我的耐心教育,讓我逐漸變得更好,變成一個更讓自己接受、更讓自己感覺舒服的人。

家風徵文範文12

俗話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好好做人,好好學習。”

一年級的時候,我把字寫的非常好,爸爸獎勵我,給了我五元錢並說讓我攢着留着買學習用品,可我卻一日將它花完了。爸爸生氣的說:“小慧,你要言必信,行必果。不能不守信用。“爸爸教我要守信,沒有信用,朋友們都不會幫助你。

姐姐教我要講誠實。二年級的時候,我不小心把我姐姐最喜歡的一本書給撕破了。我很害怕姐姐責怪我,所以我就想把這件事情隱瞞起來。但我又一想,如果我說了謊話,我一輩子都不會安心的。於是,我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我的姐姐。結果,姐姐居然沒有怪罪我,還告訴我一個人犯了錯,一定要誠實的說出自己的過錯,不能說謊。如果你一直說謊,你的家人、朋友們都不會相信你、信任你了。

三年級期末考試的時候,我考了一個很不錯的成績。我覺得我很驕傲,很厲害,我高高興興的回家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很高興。但她說:“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人不能驕傲,一旦驕傲就會變得自大,別人的實力就會超過你。媽媽教我要謙虛。

高爾基的名言警句有很多,我最喜歡的一句是:書籍是人類的階梯,我從小就讀一些關於故事類的書,我現在比較喜歡看一些文學書:《狼王夢》、《草房子》、《駱駝祥子》。

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著稱,我們要把我國的禮儀學好、做好,傳承下去,繼續讓我國的禮儀發揚光大。

家風徵文範文13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當醫生向魯迅徵求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說:“我現在心以爲然的,便只是愛。”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錢基博乃一代國學大師,是學者、作家錢鍾書的父親。

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錢鍾書十六歲時,還痛打一頓。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錢基博北上清華任教,寒假沒回無錫。此時的錢鍾書正讀中學,沒有溫習課本,而是一頭扎進了小說的世界。等父親回來考問功課,錢鍾書過不了關,於是捱了打。

1929年,錢鍾書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後,錢基博還時常寫信給他。一封信中說:“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隨後一封信則表示:“現在外間物論,謂汝文章勝我,學問過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稱汝篤實過我,力行過我,我尤心慰。”希望錢鍾書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望汝爲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爲胡適之、徐志摩”。

錢基博對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保持距離,埋首國學,他這樣告誡錢鍾書,不過出於一個儒者的文化立場。

梁啓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爲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樑思成、考古學家樑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樑思禮。另外,四兒子樑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樑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樑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啓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爲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閱讀《梁啓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啓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

寫信時,梁啓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啓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樑思莊說:“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交互着用去”。

同時,梁啓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樑思順的信中說:“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儘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餘,梁任公沒忘了誇一誇女婿、兒媳。

1918年11月7日,自殺前三天,樑濟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時在北京大學任哲學講師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裏去的。”“能好就好啊!”說罷,樑濟離開了家。

梁漱溟亦兩度欲自殺,但最終,現實中國的問題和人生問題縈繞着他,他不停思考,積極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樑培寬、樑培恕,對於他們,給予最大自由空間。接受採訪時,樑培恕說:“我們受到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擁有了別人沒有的最大的自主權。”這種教育,也與梁漱溟受到樑濟的影響有關,樑濟對他就是 “信任且放任”的。可以說,這也是一種“中國式傳家”。

樑培寬追憶梁漱溟時,時常會提到一次考試。當時,樑培寬考了59分,內心忐忑地拿着學校要求補考的通知給父親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還給了我。”樑培寬說,他後來明白父親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相比於課堂成績,梁漱溟更在意教人過社會生活,“生活本身的教育”。

胡適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個子女,女兒五歲時夭折,長子胡祖望、小兒子胡思杜圍繞在江冬秀身邊,胡適忙於公務,無暇顧及。江冬秀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僅讀了幾年私塾,又酷愛打牌,對於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責怪,不甚得法。

在家庭教育中,胡適雖然倡導“獨立、合羣、重學”,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適給胡祖望寫信,希望鍛鍊他過獨立、合羣、用功讀書的生活,其中說:“功課及格,那算什麼?在一班要趕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纔是有志氣的孩子。”這時,胡祖望十歲,離開父母,獨自在外上學,父親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會感到“壓力山大”。次年,胡適即大失所望,接到學校發來的“成績欠佳”的報告單,怒道:“你的成績有八個‘4’,這是最壞的成績。你不覺得可恥嗎?你自己看看這表。”

最終,胡祖望雖然上過大學,但遠未達到胡適對他的期望;胡思杜讀了兩所大學都未能畢業,卻染上了不少壞習氣。晚年,胡適對祕書說:“娶太太,一定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別的方面有缺點,但對子女一定會好好管理教養的。母親有耐心,孩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親的沒有耐心的關係。”可謂沉痛之語,意味深長。

在給江冬秀的信中,胡適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點不配做老子。平時不同他們親熱,只曉得責怪他們功課不好,習氣不好。祖望你交給我,不要罵他,要同他做朋友。”

豐子愷育有七個子女,他認爲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極力反對把孩子培養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豐子愷稱外出做事爲“無聊”,和孩子們在一起則內心充滿歡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飯,唱小曲逗孩子,畫畫引孩子笑,和孩子們特別親近。有一次,長子瞻瞻要豐子愷抱他到車站去買香蕉,“滿滿地擒了兩手回來”,到家時,卻熟睡在父親肩頭,手裏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豐子愷在《給我的孩子們》一文中感嘆:“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僞的!”

除了讓孩子在愛的空氣中自由成長,豐子愷還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與子女“約法”,強調最多的便是“獨立”,其中一條寫道:“大學畢業後,子女各自獨立生活,並無供養父母之義務,父母亦更無供給子女之義務。”同時,子女獨立後,要與父母分居,“雙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屬鄰誼性質,絕非義務”。

家風徵文範文14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非常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非常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非常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着,約束自己。

家風徵文範文15

告訴你,我們家可是少有名氣的惜時之家,所謂的惜時就是指珍惜時間,我家家風就兩字:惜時。

要說,就從奶奶說起。我奶奶這把年紀,也是忙個不停。在我們各自外出學習、工作之時,她就利用時間,在家裏左洗右刷,從沒閒着。

早晨,奶奶都起得很早的,她幫我們準備好早餐,就開始幹其他活兒。我起牀目視奶奶的一舉一動,她拖地時聲音十分輕,似乎生怕打擾我的睡眠。

我知道,奶奶的身體不是特別的硬朗。幹體力活過久,對身體有些許的影響。她爲我們,累垮了身體。瞧,奶奶的動作緩慢,但她拖地拖得很乾淨,如果一些地方她還認爲髒的。要重複着拖來拖去,不拖乾淨決不罷休。如果實在不行,她會皺緊眉頭,搖搖頭,拿來洗潔精拖而再,再而拖。奶奶,爲我們付出這麼多,我們都心疼你,感激你!

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也是一位珍惜時間的人。是我們值得一提的人。她白天在單位認真工作,正因爲這種態度,每年都被評爲“優秀職員”。媽媽下班後,我總能聽到她匆匆的腳步聲和氣喘吁吁聲,媽媽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爲我們準備晚餐的菜。她表現得沒有特別的誇張,只是爲了避免引起人家的注意,只是小聲喘氣。晚飯後,媽媽放棄了娛樂項目,也沒有倒頭休息,而是幫着家裏做家務活。白天奶奶幹,晚上媽媽搶着幹,讓奶奶休息。

一天深夜,我不知怎的,驚醒。模模糊糊中,我看見書房裏閃着微弱的燈光,媽媽還在收拾書架!左一擦,又一理,持續不斷。我看見媽媽臉頰旁流下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媽媽的背微微駝着,曾經引以自豪的直背,今兒怎麼有些駝呢?我的睡意全無,書房裏的燈依舊亮着,媽媽,白天在單位工作,晚上還要不辭辛勞在家整理家務。媽媽不愧是我們的珍惜時間的榜樣!

我在奶奶、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珍惜時間,在學校我可是衛生部長,不僅勞動響噹噹,學習也不例外。

一次,數學老師佈置作業,很多,並且要求我們認真完成。那次我寫了兩個小時!完成的很認真,堅持不懈,沒有浪費一分一秒。別的同學都沒有完成作業,都覺得時間不夠。那次作業,我被當衆表揚,那是珍惜時間的結果呀!

我們家的家風——惜時之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惜時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