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讀書徵文作文四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徵文吧,藉助徵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徵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書徵文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讀書徵文作文四篇

讀書徵文作文 篇1

在我小的時候,書就成了我離不開的朋友,它讓我認識了許多生字,還了解了許多知識。

最先,我讀的是《嬰兒畫報》,每天晚上我都讓媽媽給我講幾個故事,否則,我不會睡覺的。慢慢的我也認識了一些簡單的字。後來,爸爸又給我訂了《幼兒畫報》,媽媽再給我講時,就讓我看着,一邊讀一邊用手指着讓我看,漸漸地,我自己就能讀一些故事了。那時也體會到認字的感覺真好。

現在,我已經上三年級,認識的字更多了,所以,我更喜歡讀書了。一有時間,我就鑽進我的小屋,找本書,就津津有味地看起來。我一般兩三天就能讀完一本書,快的時候半天就能讀完一本,我可不是走馬觀花的看,而是讀得很仔細。有一次,我讀書讀地入了迷,媽媽喊我吃飯我都沒聽見,直到媽媽來揪我的小耳朵我才知道,你說可笑不可笑?正因爲我喜歡讀書,爸爸一直給我借書。我從書中知道了牛頓、愛迪生等科學家勇於探索、堅持不懈的科學精神,也知道了海倫·凱勒堅強不屈、勇於進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讀書是我生活中最快樂的一件事。讀書使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我愛讀書!

讀書徵文作文 篇2

不知道這樣的開頭算不算得上開門見山,我對書的感情就像是:生活中經常唸叨的一句話,關鍵時刻卻又支支吾吾;考試前背了千萬遍的公式、語法,考覈時卻成了腦袋中的團團毛線;旅行前想了許多個夜晚的聖地,在眼前時卻是不一樣的煙火。

有人說,講不清的東西往往是好的,因爲它存在着朦朧的美麗,神祕的傳奇。西藏的布達拉宮,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埃及的金字塔哪一個是講得清楚的,而它們都是文明與文化的產物,給人們留下了文化遺產與奇妙的幻想。在這裏,我將講一講我和書之間的故事。

生活在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走向崛起、重視教育的中國,我們對於書就像是孩子沒斷奶一樣,首先是義務教育,不算幼兒園時代,不算我們的課外閱讀,課堂上我們學習過的書就有130本。基礎課程數學、語文、英語的累積、加深,相信大多數過來人都能理解我心中煩悶的感受。這些書大多時候是被動學習,老師說什麼,我們就聽什麼,老師教什麼,我們就學什麼。這樣子和書是很難建立感情的,就像一對情侶,在一起的時候總是由男生或女生一個人說話,沒有互動,這樣的感情是難以長久的。

書是讓人被動接受,不可違抗,絕對標準的金科玉律。負責任的說,這是我一開始對書的見解。

這種感情並沒有維持多久,一方面考試,完成學業,一方面我開始觀察這個世上的一些東西。書本上面的知識是很客觀、很抽象的描述,有時候很讓人摸不着頭腦,我認爲這是一種忽悠人的東西,在政治、經濟背景下的一種教化;武俠小說裏張三李四王五的熱血江湖、愛恨情仇,我認爲是沒事幹的人寫給生活中找不到完美的人的精神寄託;常常把自己悶在圖書室裏,想着拿書本來做什麼,潛意識裏覺得書也是人創造的,爲什麼書裏面說的就一定對,那我們的思想豈不是被牽着走?

後來才知道,書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描述、評論、思維方式,它對人們的認知大有裨益,是絕對的精神財富;原來才懂得,武俠裏的六脈神劍可以減緩人的精神壓力,以故事的.方式讓人放鬆,享受其過程;最後才明曉,不是和書呆在一起就被誰牽着走,學會兼容幷蓄才最重要。

如果我們,愛下去,會怎樣?懷着對書不一樣的感受,我遇到了兩本書,它們最終讓我找準了感覺,抓住青春狠狠愛。這兩本書的名字是《明朝那些事兒》和《在東莞》。要說明的是,我不是要打廣告,這也不是一篇軟文,網上的電子書也歡迎大家下載;其次是,我不知道它們算不算好書,但對於我來說是的。《明朝那些事兒》是一部歷史,它用七卷書文就寫完了明朝三百多年的事兒,看起來生動、有趣,歷史變得如同生活,讀起來不累,呼吸也很均勻,有一種私小說非小說的感覺。《在東莞》講述的是我國東莞厚街娛樂行業的現實、黑暗的故事,全文流暢易讀,給人特別的感覺,寫完此本之後,作者被入獄,其後又被放出,原本也就像這故事一樣,充滿未知,離奇而又現實,引人深思。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兩本書,我一口氣讀了三遍,平常沒事也會拿出來翻翻,慢慢地,我發現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心中的牴觸感一點一點的消失:原來書可以這麼好看,原來主動與被動有這麼大的區別,原來講心和書放在一起的感覺是多麼好,原來你怎麼看它就怎麼樣,如同這人生一樣,你笑,它就樂觀;你一哭,它便悲觀、沮喪起來了。

我不斷地涉獵,先後看了幾百本書籍,包括傳記、散文、技術、行業、哲學、成功學書籍等等。我漸漸領悟到看書就像是照鏡子,每一次都是一次比兌,每一次都是一次充實,這和之前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讀書作爲一種積澱之後,發現主動讀書變得有力量,總是渴望與它的會晤;讀書作爲一種交流之後,你終究會發現,與寫書人的對話是多麼有趣,有些時候,去體會不同時代的人傳遞的信息,享受它的價值,是那麼的開心,讓我愛上這感覺。

我愛讀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現在的年輕人開始對書不太感冒,過分依賴網絡社交媒體與知識平臺,卻喪失了許多學習的機會。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之所以不愛讀書,是因爲不愛書,一切的事情都得有個感情基礎,再尋找一些催化劑,最後沒有了眼高手低的毛病,才能更好地讀“《人生》”這本書。

讀書徵文作文 篇3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陶冶了我們的情操,自古以來,人們都以識書,讀書爲傲。“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可見人們對讀書的重要性的認識。

讀書不光是對知識的增長,也是對人品德的冶煉。“一杯清茶,一卷書,品茶香,品書香”是多少學者,作家們長期的嚮往的生活。讀書既是讀也是識,讀生活,品味生活,這就是讀書之理。

讀書的第一道槓是“愛書”,只有愛書,才能用心讀書。“讀書前先將手洗淨,再將書放在乾淨的桌子上,細細品讀......”這是魯訊讀書的方法,只有如此愛書,才能真正的理解書。

讀書的第二道槓是“理解書”。“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只有真正的理解書,才能得其精髓。“紙上到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也是理解書的一種方法。

讀書的第三道槓是“記書”。何爲記書,就是看每本書都要記住,記住主旨內容,還有所要表達的感情和寫作特色,以此來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還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學會讀書,認真讀書,讓我們一起努力!美國科學家研究得出,每個人的腦容量大到可以裝下五個國家圖書館,只要你願意用心去記,就可以得到更多知識。

讀書的第四道槓是“用心”讀書切忌胡思亂想,要用心讀書,“南思北想無安着,”南想北想,心無定力,就算坐在書桌前,也什麼都學不到,記不下。

讀書還要“思人患不明,患足以不學,既學患不行”多讀,多思,多學,虛心躬行。讀書還要勤,學問就是從勤中得來

讀書徵文作文 篇4

暑期,捧起《給教師的建議》閱讀的時候,猶如一陣清涼的風吹進被打開的心窗,讓我領略到一種情緒疏通的欣然和愉悅,感受到了精神的豐滿和意義的充盈。

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時代雖然和我們如今的教育時代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每個時代所賦予的教育主題是始終不變和永恆的,那就是:對學生深沉的愛和對教育事業的執着。

的確,《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好書。這本書爲我們教師提供了最好的學習和實踐機會,是我們教師在繼續教育中發展自我、提高自我和在反思中學會教育教學、學會成長的好教材。《給教師的建議》是蘇霍姆林斯基用生命的全部心血寫就的,書中每談一個問題,它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這是作者在長期的實踐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他的提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生動具體,很有說服力。

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從內心涌出一股強大的力量,進而如飢似渴地學習刻苦備課,認真上課置終日勞累於不顧,並自感樂在其中。我以爲品學兼優的學生固然可愛,但在愛好學生的同時,千萬別忽視了容易被遺忘的角落---------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因爲“不可愛的孩子,纔是你最需要的愛”。他們就像擱淺的“冰川”需要溫暖,需要陽光,需要融化。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衆不同”特殊羣體,教育工作者必須給他們應有的位置,給他們更多的關懷,把更多的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雪消融,也非一日之暖。後進生的形成狀態,既非一朝一夕,要他們完全改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有上進心,但是他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拖拉、馬虎、敷衍的毛病在不自覺中就會露出頭來,這時老師要注意及時發現和糾正,切忌一棍子打死,認爲這個學生已不可救藥。要有耐心和恆心,要給他們時間,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們,給他們信心,教給他們方法,讓他們重新改正。

部分的後進生由於之前的放任自流已經形成了了習慣,經過一段時間努力之後,他們感到做一名好學生真難,自己不適合當好學生,因此放棄了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知難而退”是後進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它嚴重阻礙了後進生轉化工作的順利開展。從思想上加以啓迪,給他們前進的動力,則是解決這一心理的妙藥。給他們講述英雄模範人物如何不怕困難、如何在逆境中奮進的事蹟啓發他們,讓他們從這些先進事蹟中受到啓發、受到感動,從而從這些英雄模範人物身上吸取力量。讓他們在榜樣的帶動下克服困難,不斷進步。平時還要多和他們交心,同他們共同探討人生的理想目標,討論現在努力學習和將來發展的密切關係,使他們感受到老師一直都在關注着他們的進步,老師和一直和他們走在一起。讓他們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促使自己不斷進步。

讓我們摒棄對後進生的偏見,多給後進生一些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後進生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後進生的成長,或許另一個偉大的人物就在我們的手中誕生!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羣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你的學生熱愛你所教的學科嗎?”,作爲教師都回想到這個問題。我認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儘量讓每位學生感覺像追求幸福、每秒的幻想一樣暢遊在自己的學科領域裏,更重要的是運用不同得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具有創造力。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纔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議起來。我們也從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方向或者發展,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那麼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我知道教學中如果教師不能夠非常清楚的領會教材內容,他的講述缺乏情感,那麼學生就會對教學不感興趣,而在沒有興趣的地方也就沒有不隨意識記。這是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徵: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麼他的講述就越是情感鮮明。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豐富的情感。那種對教材的知識很膚淺的教師,往往在課堂上造成一種虛張的聲勢,人爲地誇誇其談,企圖藉此來加強對學生意識的影響,但是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可悲的:虛張聲勢會使人空話連篇,愛說漂亮詞句,所有這些都會腐化學生的靈魂,使他們內心空虛。他們對周圍世界中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們求知的願望就表現得越鮮明,他們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

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給我們提供了百條“建議”,而這些建議都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平時所接觸的一個個話題。這些建議的背後所展示的或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案例,或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這些建議也是我們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要進一步實踐和思考的。通過閱讀《給教師的建議》,體會和領悟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教育思想,從中得到許多啓迪和教育,讓自己的思想與靈性飛舞,使自己的教育品質得以有效地提升。從而讓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更多地展示,而不是灌輸;是引領,而不是強制;是平等的傳遞,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