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懷念大學生徵文稿

篇一:郭永懷·永遠的懷念大學生

52年前,伴隨着祖國邊陲大漠中一聲驚天巨響,中國第一枚原子彈試爆成功。那一聲,吹響了中華民族國防科研事業衝鋒的號角,更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巨龍傲立於世……

永遠的懷念大學生徵文稿

52年後,在美麗的濱海小城——榮成,一面叫“郭永懷”的旗幟以其永遠不曾黯淡的引領,爲榮成兒女提供着寶貴的精神滋養,巍然於歷史的長空中,成爲一抹永恆……

郭永懷,山東榮成人,中共黨員。著名力學家、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爲我國的導彈和核彈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譽爲“兩彈一星”的功勳之臣。在郭永懷事蹟陳列館內,我瞭解到了這些,但又遠遠不止這些。在一張張老照片前一站,輕易便能喚醒你回到那些舊時光:寒窗苦讀的郭家少年、意氣風發的帥氣書生、留學渡洋的中國才俊、學成歸國的愛國志士、爲航天事業嘔心瀝血的科學家。

1968年,伴隨着北京機場外一聲驚天的慘烈,帶走的是這位優秀的共產黨員、偉大的科學家,留下的卻是中國科學事業熊熊燃燒的火種,映照着一位中華兒女於祖國的赤誠、於黨的忠誠!

這位胸懷“科學救國,科學強國”夢想的赤子曾經漂洋過海、求學異鄉,學成後又毅然放棄榮華、投身於國防科研;這位無聞的英雄當初曾自焚了全部的科研文稿,只爲義無反顧地踏上赤子迴歸的行旅,面對着妻子的疑惑和嗔怪,他只是淡然微笑:“放心吧,所有的科研數據都被我藏在了心裏!”;爲了祖國的航天事業,爲了粉碎帝國主義的核訛詐,這位致力於科研的學者毫不猶豫地走出了優越舒適的城市,於戈壁荒漠中隱姓埋名,主動斷絕了和外界的一切聯繫;這位一心撲在工作上的狂人爲了將一組新發現的重要數據線索爭分奪秒送回北京,竟全然不顧夜間飛行的危險,並於飛機發生意外的剎那失聲高喊“我的文件......”他臨終前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兩具焦乎的身體分開後,那些寶貴的資料卻得以完整留存。深切悼念,我淚眼神傷!

“報效祖國終不悔,一片丹心鑑後人”, 我們不會忘記,當年邢臺大地震發生之際,郭永懷正在北京民族飯店聽取一項機密工程進展彙報,震感波及到北京,他仍然十分鎮定而專注地探討着每一個細節,房子明顯開始搖動了,整個賓館裏的人們一片騷亂,可郭永懷還在思考着、辯論着……我們不會忘記,在中國人民最困難的1961年,郭永懷向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從而成爲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以黨性的光輝映照着科研強國的前進之路;我們不會忘記,當他成爲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和當選爲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之後,有位年輕同志打趣說,郭老當大官了!一向爲人隨和的郭永懷竟板起臉來說:“我們回國的目的都是爲了報效祖國,你們乃至二三代科學工作者都要爲祖國的科學事業做鋪路石,要有思想準備吃苦受罪,不要爲名利所累!”;我們不會忘記,郭老曾經給他的學生一種“特權”,只要是學術問題向他請教,什麼時候都可以,更不會忘記那句話“要成爲祖國的力學事業的鋪路石子”……

“做好一顆鋪路的石子!”這竟然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念念不忘的追求。今天,當我們站在這片和平的土地上過着安逸而富足的生活時,更不應該忘記如郭老一般中華之崛起而在各自崗位上嘔心瀝血的千千萬萬英雄兒女們。是他們,讓古老的東方之國雄風重振、巍然屹立;是他們,捍衛了中華巨龍的完整、守護了萬千家園的安寧;也是他們,讓我們有了“永遠在路上”的緊迫感與信心,挺胸昂首。

歲月黯淡了流年,卻不曾黯淡一段記憶;意外帶走人民的科學家,卻不曾折毀一面旗幟。茫茫旅途中,那盞永遠的明燈將指引着我們在教育科學發展之路上一路前行!

篇二:郭永懷·永遠的懷念大學生

“我自認爲,作爲一箇中國人,有責任回到自己的祖國,建設美麗的山河”。郭永懷,20世紀世界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在他的研究基礎上,人類實現了超越聲速的飛翔。他是"兩彈一星"的功勳專家,被譽爲中國核武器早期研製的三大支柱之一。他滿懷報國熱忱,回國參加建設,十二年後飛機失事,以身殉職。《永遠的懷念》講的就是關於他一生的故事,作爲大學生的我看完短片後,內心發出了這樣的聲音:“我們將永遠的懷念他——郭永環!”

(一)我們懷念他選擇的救國之路

我們懷念他的高瞻遠矚,爲我國航天發展事業開創了一片嶄新的藍天。記得短片裏描述年少的郭永懷因爲看到日本人在中國空中投擲炸彈時中國人的束手無策,他熱血沸騰地作出了這樣的選擇。郭永懷經過艱難跋涉,最終到達昆明的西南聯大。在那裏,他放棄了原來的光學專業,轉入航空工程系學習流體力學,這讓他的導師頗爲可惜,但在郭永懷看來,學習航空工程是一條更實際的救國之路,這成爲他致力一生的專業。這樣的選擇讓我們毅然的看到了他的那片理智的救國智慧,作爲當代的我們大學生是否應該時刻思考一下我們的學識價值,我們的崇高理想的價值,我們的將以怎樣的學識價值爲我們的國家、我們生存的這個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這是我的第一次心靈洗禮,所以我們將永遠的懷念他的選擇。

(二)我們懷念他對我國國防科學技術事業的重大貢獻

我們懷念他的人生貢獻,爲祖國的科研領域做出了傑出的成就。郭永懷是唯一一位爲中國核彈,氫彈和衛星實驗工作均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在中國開始研製核武器時,他負責動力項目研究。提出了“鐵條包布”的設計思想。爲核武器真正武器化做出貢獻。1956年年底,剛剛成立幾個月的力學研究所迅速發展爲全國力學研究中心。不久,郭永懷受命出任研究所常務副所長。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了化學物理系,郭永懷出任首任系主任。這期間,郭永懷創辦了《力學學報》和《力學譯叢》,並親任主編,翻譯出版了《流體力學概論》等多部學術名著,先後開展了新興的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電磁流體力學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其成果不斷引起國際科學界矚目。在中科院組織的`星際航行座談會上,郭永懷提出我國要發展航天事業,並就運載工具、推進技術等問題發表了許多重要見解。不久,他當選爲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1965年,我國將研製發射地球衛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郭永懷負責人造地球衛星設計院的領導工作。郭永懷還負責指導反潛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學和水洞力學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潛-地導彈、地對空導彈、氫氧火箭發動機和反導彈系統的研究試驗中,他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郭永懷的努力下, 1966年10月27日,我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郭永懷犧牲的第二十二天,我國第一顆熱核導彈試驗獲得了成功!這些貢獻是郭先生一生的奮鬥結晶,他以他崇高的學識和思想境界爲中國在科研成果的幾乎每一個環節上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奉獻,所以人們將永遠的懷念他。 (三)我們懷念他的兢兢業業和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

我們永遠的懷念他那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在短片裏我們看到和聽到他在青海沙漠上基地的真實描述時,我想我被震驚了。 那裏不能搭很多帳篷,也不能修什麼,如果修呢,衛星就知道你來試驗來了:那裏夏天冬天很冷,那些工作服不是按照每個人的體形做的,個子矮得穿得很大,個子高的到肚臍那,那鞋都是很大的鞋,夏天穿的走起路很滑稽,很笑人,因爲都不合身得也不合腳;那時的郭永懷51歲,年過半百,他同時兼顧着力學所和九院,在北京和海拔3000多米青海基地之間來回奔波着住也跟我們一樣,住在小平房裏,工作忙的時候通宵達旦,他特別累的時候就躺在沒墊被褥的鐵皮牀上。休息一回,完了一後跟工作人員一起工作。中午吃飯也都圍在餐桌邊站着吃,凳子也沒有。如此的工作環境,我們沒有看到一絲一毫的抱怨,我們看到的只是四處奔波、廢寢忘食工作的身影。我們不禁感慨這是以何種的工作精神在支柱着這位年過半百的他,所以我們懷念他,懷念他的工作態度和精神。 (四)我們懷念他的愛國情懷

我們永遠的懷念他的愛國情懷,高尚的情操。短片裏看到郭永懷的飛機失事的那一幕:當人們從機身殘骸中尋找到郭永懷時,吃驚地發現他的遺體同警衛員緊緊抱在一起。燒焦的兩具遺體被吃力地分開後,中間掉出一個裝着絕密文件的公文包,競完好無損。可以說,在飛機遇險、生命將盡的最後瞬間,郭永懷想到的只是用身體保護對國家有重要價值的科技資料!錢學森先生深情的說:“這裏沒有膽小鬼的藏身處,也沒有私心重的活動地。這裏需要的是真才實學和獻身精神。郭永懷同志的崇高精神就在這裏!”我想說的是:如果一個人在生命完結的那一刻,還能想到用自己最後僅剩的軀體去保衛者國家的機密,那麼他將是何等的英雄和智者。他在遼闊的中國土地上生的渺小,但是他的死絕對是偉大的 ×尾記

我想隨着歲月的流逝,人們對他的緬懷將日益深切,人們永遠不會忘記他的卓越貢獻,不會忘記他爲國家富強、科學進步而無私奉獻、英勇獻身的大無畏精神。新一代大學生的我們也將永遠會記得他的矚目精神,在這位先驅的注視下,爲祖國的明天開始每一天的奮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