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寫作方法積累

  怎樣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一直是大家所煩惱的一個問題,只有不斷練習纔會有進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考作文寫作方法積累,歡迎大家閱讀!
 

高考作文寫作方法積累

【高考作文寫作方法積累】

方法一【引入熱點素材】

熱點素材引入作文,既能使文章內容富有時代氣息,又能彰顯考生對社會的關注,因而受到閱卷老師的好評。但是,有的熱點過於新聞化,有的熱點事件繁雜、頭緒衆多,並不適合直接入文,這就需要我們篩選信息,有所取捨。如何恰如其分的引用熱點呢?

招法一:小處切入,專注—點

熱點素材,往往影響很大,涉及面廣。我們必須從小處入手,尋找與作文主題相關的“點”,切忌面面俱到。如高考廣東卷優秀作文《回到原點》片段

頭頂灰白的天空,翻過塵土飛揚的馬路。我終於可以停下腳步,佇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邁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點”——那條打從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條充滿西關風情,予我人生第一課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緩緩步入巷的深處。映入眼簾的是久違的西關老屋。深紅的趟櫳門前是三級淺平的石階,某戶人家的家貓正慵懶地躺在石階上,享受正午到來前溫和的陽光。

【解析】“回到原點”這個話題,可以選擇的角度衆多。本片段只是從小處着手,選取了作者熟悉的一個生活場景,這也是我們熟悉的畫面,貼近讀者生活,激發了閱讀興趣,引出了下文的思考。

招法二:概括熱點,提煉主題

對於大家耳熟能詳的事件,沒有必要再做詳細敘述,取而代之的應是對事件本身的高度概括,進而提煉出主題或結論。如高考大綱卷的優秀作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的片段:

順手的小事,彰顯的不只是一種向善的習慣,更是道德社會的脊樑。被“彭宇案”“許雲鶴案”嚇怕了的十八位路人,竟忍心看着可憐的小悅悅遭受兩次車輪碾軋之苦卻不敢只是順手地將她拉到一邊。冰冷的雨滴拍打的不僅是小悅悅摔倒下的那塊土地,更是十幾億國人冷漠的心。還好,還好有人願意伸手,還好有善良的拾荒阿婆陳賢妹願意拉小悅悅一把。她這一拉,不僅是將小悅悅拉出瀕臨死亡的邊緣,更是將我們這些旁觀者拉出道德滑坡的冷漠世界。

一個拾荒者,有的卻是超越衆人的至善至美。她的善,不是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卻足以使冷漠的靈魂爲之震顫;她的美,不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卻足以讓每個人都爲她的魅力所折服。

【解析】考生由材料中修船工順手補洞的善舉,寫到拾荒阿婆陳賢妹、十八位路人,因爲這一事件影響極大,所以作者並未描述事件細節,而是高度概括,將重點放在了議論上面。

招法三:再現情景,抒發真情

熱點素材若細節展示得並不充分,也有可能缺乏感人至深的力量。我們可以精選某些細節,再現情景,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如高考四川卷優秀作文《致張麗莉老師》的片段:

一切都來得如此突然,校車突然啓動,學生驚慌失措,呆若木雞。司機也驚呆了。可是他們看到了讓他們更吃驚的一幕。您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勇敢地迎上去,坦然地撲向那個龐然大物。在高大的校車面前,您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但是就是這樣的渺小,卻迸發出了驚人的力量,您“輕易”地推開了兩個手足無措已經嚇癱的.孩子。車輪肆意地從您的腿上碾過。學生得救了,您高位截癱。

【解析】在敘述的人稱選擇上,作者選取了第二人稱,既便於抒情,又便於說理。在敘事內容上,考生用情景再現的方式進行細節描寫,在敘事真實生動的基礎之上,增加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方法二【巧用詩詞添文采】

一是直接引用詩詞。

一般可以圍繞話題,發散思維,搜尋相關的詩詞,排比成文。比如下面關於“生命”主題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詩人的詩句對“生命”作了解釋:

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生命就是蘇東坡“一蓑風雨任平生”的超脫與豁達;生命就是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無奈與感傷。

直接引用詩詞讓我們親切地感受到了這四位詩人的形象,而排比成文更顯示了作者對語言的把握能力,使文章的文采“躍然紙上”。再比如作文《望月》中的一個片段: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月是我們應該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賜之福。“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是我們招之即來,儘可傾訴的知己。“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遊子思鄉念親的一杯苦茶。“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月又是我們參透歷史,頓悟人生的一劑良藥。

對詩句的引用和評價淋漓盡致地將作者對詩詞的分析鑑賞和感悟能力展現在了我們面前,讓那輪萬古的明月高懸在我們的上空,使我們遙想百年、千年之前古人的夢想,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一是化用詩詞。

所謂化用,就是截取詩詞的某一部分直接變成我們作文語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語言去演繹詩詞的意境。比如下面這些語段:

樂觀就是那直上青天裏的一行白鷺;樂觀就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樂觀就是那鸚鵡洲頭隨風拂動的萋萋芳草;樂觀就是那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點點落紅。——話題“樂觀”片段

在衆人皆醉的麻木空氣中,你選擇了清醒;在衆人皆濁的惡濁世道上,你選擇了清白。褪去了華服,你選擇了荷葉制的衣裳;逐出了京城,你選擇了汨羅江的波濤。——《面對選擇》片段

出自內心真誠的心靈選擇,才能勾畫鸚鵡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點化二十四橋的清風明月,才能渲染香爐峯間的日照紫煙。——《美麗一次》片段

是的,摒除了浮華,去掉了雕飾,我們就像一枝出自清水的芙蓉,透着迷人的清香。——《簡單》片段

天空中一絲雲兒飄過,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覺得真好,這就是語文;初升的朝陽光芒萬丈,你覺得生機勃發,這就是語文;如血的殘陽映紅半邊天,讓人無限留戀,別忘了這也是語文。語文是那巍巍崑崙,是那草葉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舊都中國色天香的牡丹;語文是那無聲的冷月,是那靜謐的荷塘,是秦皇島外滔天白浪裏的打漁船,是那青天裏的一行白鷺,是那沉舟側畔的萬點白帆,是那山重水複後的柳暗花明。——《冷香飛上語文》

這些文字沒有直接引用杜甫、劉禹錫、龔自珍等的詩句,而是將他們詩句中的意象搬用過來作爲自己作文語言中的一個成分或是作者用自己的語言對詩句的意境進行大膽的描寫。這樣的語段讓我們聯想起詩句的意境,帶領我們進入似曾相似的詩歌意境,但是又能感受到作文創作者的心聲。同樣它也能增加文章的文采。

當然寫作這樣的語段,最重要的是作者對詩詞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如果不明白詩的意境,隨便套用,那便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