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寫作提分技巧

作文試卷是一張紙,但鋪展開來就是一條路。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高考議論文寫作提分技巧,歡迎閱讀。

高考議論文寫作提分技巧

一、論點要有一點自己的想法

高中生限於既有的認知水平,要想在議論文中提出石破天驚的論點實非易事,但在大家都能提出的論點基礎上有那麼一點自己的想法還是可望亦可即的。那麼,怎麼來想呢?可以運用如下四種思維模式:

1、向深處想,揭示本質。

古希臘哲學家說:“沒有理性,眼睛是最壞的見證人。”爲此,我們必須開動腦筋,向深處想,從而透過現象,揭示本質。如:夢想與理想不同,不用負責的是夢想,要去做、去負責的是理想。

2、換角度想,提出新論。

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着,“地球人都知道”,沒啥意思,你何不到禿子的“背面”看一看他腦後那一兩根可貴的“青絲”呢?角度改變觀念,換一個角度,可以有新的發現。如: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讀自己,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

3、切開來想,分清析透。

許多事物都具有複雜性,如果讓它就那麼纏成一團,就很難看清道明。爲此,必須將它切割、分解開來,然後一一地加以思辨。只有這樣,方能將之分清析透。如:每一個人都有一塊必須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這土地是貧瘠還是肥沃我們或許無法選擇,但荒蕪還是繁茂將由我們自己來決定。

4、合起來想,統籌立論。

對事物的觀照,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峯”。我們只有將從各個維度觀照、思考後作出的判斷加以統籌,才能形成對一個事物全面而準確的判斷。如:在工作的時候創造的是意義,在休閒的時候創造的是意思,當意義與意思能平衡的.時候,這就是生命的意境。

二、論據要有一截“新鮮的甘蔗”

廣大考生在遴選論據時,一定要嚼別人沒有嚼過的新鮮甘蔗。如果你選用的論據是拾人牙慧,哪怕再精彩,閱卷者也會產生審美疲勞,大倒胃口。

遴選“新鮮的甘蔗”可以走如下三條路線:

1、在“同類”與“另類”之間遴選“另類”。

如在新材料作文“走自己的路”的寫作中,絕大部分同學都選用了“人”,但就有一位同學選用了“物”,讓人眼前頓時爲之一亮:

地球、太陽等億萬個星球,億萬年來,爲什麼能在宇宙間相安無事地運行,而不發生衝撞呢?

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因爲地球、太陽等億萬個星球都運行在自己的軌道上,都走在自己的

路上。

2、在“熟人”與“生人”之間遴選“生人”。

如在新材料作文“沉着·機智·大氣”的寫作中,許多同學都選用了“熟人”艾森豪威爾,他在初任西點軍校校長時曾沿着學生踐踏草坪留下的足跡修築了“米”字型步道,從此草坪再也無須派人看守,盡顯領袖機智。但就有一位同學選用了“生人”拉齊斯,直讓人驚歎“虧他想得出來”。

他在擔任巴格達醫院院長時,爲了另選一處新院址,曾把一些新鮮肉條分掛在各個城區。不久,他查看到某處肉條腐爛的跡象最少,斷定那兒的環境最衛生。這樣,新院址便選好了。

3、在“熱事”與“冷事”之間遴選“冷事”。

如在新材料作文“感念”的寫作中,許多同學都選用了感念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培育之恩等“熱事”,但就有一位同學選用了開國總理周恩來的一件感念戰友同甘共苦、生死相依情誼的“冷事”,讓人心頭頓時爲之一顫:

1935年,周恩來在翻越夾金山時落下病根,劇烈咳嗽,終於拖成大病。過草地前,周恩來高燒不斷,根本無法行走。彭德懷只說了一個字:“擡!”蕭勁光從迫擊炮連抽人組成擔架隊,把帶不走的迫擊炮彈埋掉;陳賡自告奮勇,擔任擔架隊長;兵站部部長兼政委楊立三堅持要給周恩來擡擔架,他們一步一步把重病中的周恩來擡出了草地。

19年後,楊立三去世,時任共和國總理的周恩來,無論如何,要親自給他擡棺送葬。

三、論證要有一個說理的過程

有些考生在論證中喜歡“一步到位”,直接從原因到結果,從起點跨向終點,其基本模式是“因爲……,取得成功,所以我們應該……”,既沒有“剖”開演繹的步驟,也沒有“析”透事理的邏輯。

說理過程的具體操作路徑有三:

1、向前面推理,生成原因。

我們只有探明事物呈現性狀的原因,才能探尋出事物發展的真正機理。如: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羅丹

這句話主要是針對藝術家而言的。對於我們常人而言,面對同樣的事物,爲什麼有人從中欣賞到了美,而有人就欣賞不到呢?向前面推理,就可探尋出其因在於有沒有欣賞美的心態。據此即可畫出“走兩步”說理流程圖:

有一顆感受美的心(生成原因)→有一雙欣賞美的眼→發現大千世界的美

2、向後面推理,生成趨勢。

我們只有既“高瞻”,又“遠矚”,預見事物的發展趨勢,才能發人深省,給人啓迪。如:愛之深,責之切。——古 語

愛得越深,就會要求越嚴;要求越嚴,只要符合規律,切合實際,掌握尺度,產生的“正能量”就是發展越快。爲人,則走向成熟越快;爲學,則登堂入室越快;爲事,則建功立業越快。據此即可畫出“走兩步”說理流程圖:

愛之深→責之切→功之速(生成的發展趨勢)

3、向中間推理,生成進程。

我們只有既放眼已走的“一步”的功效,又探尋將走的“一步”的先決條件,讓兩者產生交集,才能生成進程。如: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蘇軾《石鐘山記》

爲什麼事物不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就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呢?中間還有哪一個進程在起着關鍵作用呢?是“實情的掌握”。因爲,“實情”從“目見耳聞”而來,又決定着判斷的正確方向。據此即可畫出“走兩步”說理流程圖:

目見耳聞→掌握實情(生成進程)→正確判斷

當然,在說理過程中,論證具體步驟只是一個起點,但只有把步驟走堅實了,我們才能走好第三步、第四步……從而形成嚴密的邏輯推理鏈,讓人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