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說課稿三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說課稿三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選自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24課《出師表》,該篇課文是自讀課文,該單元的課文大部分選自歷史著作的傳統名篇,學習這些文章不但可以增長曆史知識,還可以受到古人的智慧、勇氣、節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勵。文章總結了“親賢臣,遠小人”才能使蜀漢興盛的歷史經驗,表示作者“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表現了諸葛亮憂心國事、鞠躬盡瘁的忠心。本文寓情於議,寓情於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僅主張明確,析理透闢,而且殷切期望之情溢於言表。教學中,應着重引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體會本文以情動人、情摯辭切的特點。

鑑於教材內容,我將利用2課時完成本課的教學,下面我說的是第二課時,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知識目標:

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瞭解諸葛亮的治國主張。

能力目標:

反覆誦讀,學習本文融情於議論、敘述,以情動人的寫作方法。

德育目標:

深切感受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做社會的有用人才。

[說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教學重點:掌握本文寓情於理、寓情於事,情摯辭切的特點。

教學難點:

如何正確理解諸葛亮的“忠”?

二、說教法學法

爲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學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啓迪心智、感悟積澱的四重境界。具體做法如下:

1、情景設置法——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景,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激發學生情感,引起共鳴。

2、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朗讀是文言文語感教學的重要方法。只有通過反覆誦讀,才能領會文章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採用名家範讀、學生自讀、集體誦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感受作品的意蘊,收到潛移默化的薰陶。

3、討論法——利用質疑,組織討論,引導學生髮揮集體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學過程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下面我結合課件說我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雨果曾經說過:“開啓人類知識寶庫的鑰匙有三把,即數學,文學和音樂”。凡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都是作者心靈的產物和情感的結晶,要使學生用心靈、用真情去擁抱作品,就需要教師創設與之適應的情境,營造與其作品相適應的氛圍,引導學生自覺地投入到作品中去,忘卻自我,與作者和教者“聲氣相投,心心相印”。爲此在上課伊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毛阿敏傾情演繹的mtv《歷史的天空》,然後伴以教師精彩而又富有深情的開場白,營造課堂教學氣氛,掀起學生情感波瀾,促使學生進入最佳情境。

(附教師開場白)

一首《歷史的天空》不知感動了多少人,一聲聲的深情疾呼,一聲聲的悲憫責問,一聲聲的痛徹心扉。讓人透過劉歡的天籟聲線和傾情演繹,看到了一個智慧靈魂的感召力,一個民族吶喊的震撼力!

慟哭六軍俱縞素,痛哭涕零肝腸斷,怎一個悲字寄託得了?

看吧此情此景,我想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無不爲諸葛亮這一歷史巨星過早的隕落而痛恨惋惜。諸葛亮雖已經離世了1000多年,但他所書寫的《出師表》卻永遠的流傳了下來,久唱而不衰。蘇軾曾經說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文天祥在《正氣歌》中也寫到:“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攜帶着對古人諸葛亮的一份感動,一份憧憬,一份愛戴共同感受這催人淚下的《出師表》。

(二)前提測評,溫故而知新。

首先課件展示《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扮演者唐國強老師讀《出師表》的視頻片段,在這裏利用名家的視頻美讀,使學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使學生彷彿看到了爲國爲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就站在眼前,共讀過後,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結構,抓住閱讀契機,在這一環節中採用分組競賽的形式來檢驗本篇文章字詞句翻譯和文章內容的掌握情況。以及在檢驗的過程中,對積極踊躍而又準確回答問題的同學鼓掌三次,以示鼓勵。在這裏引入了競爭機制和激勵機制,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又能運用舊知引入新知,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分析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這就要求我們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讀思結合,要帶着問題去閱讀。在要求學生讀課文之前,幻燈片出示問題:在這裏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可以引發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對文章整體感知,

(四)體會本文寓情於理、寓情於事,情摯辭切的特點,同時深切感受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的忠誠。

1、說理評理。

通常我們要勸勉和打動某人最好是能夠曉之以理,看看諸葛亮是如何說理的?

(1)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後主提出了哪些建議?你認爲哪條建議最重要。

(2)如果你是後主,讀了這篇表,哪些言辭最能觸動你?

2、陳情抒情:

1、通常我們要勸勉和打動別人最好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請同學們再讀《出師表》,循着作者的情感線索說說諸葛亮在文中是如何說理陳情的?

2、爲什麼會“臨表涕零,不知所云”?

學生可能的答案:1、對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

2、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3、對後主的擔憂和期望。

4、對出師北伐的堅定交心和必勝信念。……

(四)合作探究評價人物

學生討論交流,就“如何看待諸葛亮的忠”這個問題展開激烈的爭論。

一種意見認爲,諸葛亮知恩圖報、忠心爲國。

另一種意見認爲:諸葛亮的“忠”是一種愚忠,是知遇之思。

教師組織學生辯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相信在彼此的辯駁中,學生的收穫應是最學生討論交流,就“如何看待諸葛亮的忠”這個問題展開激烈的爭論。總結:《出師表》以“形勢”使對方震動,以“情感”使對方感動,以“措施”教導對方,以“事業”激勵對方、肝膽相照,情深意厚,一直爲世人所稱道。封建統治者推崇諸葛亮,或由於他助劉興漢是正統,或由於他受了知遇,一生盡忠,是忠臣的典型;今天人們肯定諸葛亮,主要是因爲他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對於“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則被賦予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新意。作爲新世紀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胸懷祖國,心繫人民,做時代的驕子,做人民的公僕。

(五)小結,佈置作業。

葉聖陶先生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只有在讀寫結合中,才能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我佈置了以下作業。

諸葛亮在我國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有關他的事蹟、傳說、俗語還有很多。課外收集有關資料,以《千秋諸葛我評說》爲題寫一篇600字的`短文。

教師結束語:同學們,這就是歷史,這就是英雄的悲壯之舉,劉禪最終辜負了諸葛亮,諸葛亮最終沒有能夠興復漢室。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但是《出師表》卻永遠的流傳了下來,成爲了我們永恆的精神財富。他讓陸游深夜挑燈細讀,他讓岳飛情不能自已揮毫成書……纏綿柔韌的《出師表》成爲千古英雄血脈的源頭。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明,諸葛亮的智慧忠貞的面容成了歷史煙塵深處的一張最可親的面孔,讓後人永遠敬仰……

說課稿 篇2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你們喜歡畫畫嗎?今天笑笑給大家帶來一幅畫,想不想看?

師課件展示主題圖,引起學生興趣,從畫中你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由此導入課題,師板書課題:“認識角”。

(分析:教師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圖,通過讓學生找一找,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索新知:

1、說角:角在我們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也處處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角,比如剪刀、圓規、鐘錶的角……(課件演示:由實物抽象出角的過程)

誰願意說一下你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角?(學生舉例)

2、畫角:學生嘗試在紙上畫出所喜歡的角(師巡視觀察)。

3、折角:學生用一張不規則紙折出一個角,小組內展示(師巡視觀察)。

4、摸角:請大家動手摸一下折的角,你能發現什麼?師隨機板書。

5、介紹記法、讀法:角包括頂點、兩條邊以及兩條邊之間的區域。我們把兩條邊之間用一條圓弧連接,並在旁邊寫上“1”的話,就表示這是角1。記作“∠1”讀作“角1”(板書)

發散:如果老師寫的不是1而是2的話,怎麼辦?

6、用手勢說角:

7、學習角的畫法:回憶老師畫角的過程,怎樣畫角呢?學生說畫法,教師演示。

8、重新畫角:學生重新按順序畫角,(師巡視指導),生展示。

9、完成課本64頁的練一練。

10、判斷是否是角:

展示題目,學生初步判斷是否是角,和同伴說一說(小組合作)。學生彙報討論結果,師評價。

(分析: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先在實物上找角;在直觀認識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抽象出角的圖形,讓學生感知角的特點,符合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一般規律,體現了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就是建立在己有經驗基礎上的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在抽象出角的圖形後,引導學生再回到生活情境中,在周圍的物體上找角。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對角的表象積累,而且進一步感受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三、實踐與應用:

1、出示活動角。師:這是一個可以變化的角,請大家自己操作一下,注意看它是怎樣變化的?

2、學生操作,探究。

3、學生彙報: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角的邊的長度有什麼變化?

4、小結: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就越大。

5、比一比:

(1)課本65頁(1)題。

(2)師出示兩個相似三角板,學生猜測兩個對應角之間的關係。學生操作對比。(師反問邊長的角爲什麼不比邊短的角大?)

學生操作,討論。

結論:角的大小與邊的長度沒有關係。

6、去掉1個角,是不是還剩兩個角?

7、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人體上有許多小祕密,請你試着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來表示角,可以一個人,也可以兩個人合作,我們比比看誰找到的角最多。

學生合作在身體上找角。

(分析:教師先讓學生通過製作活動角判斷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然後製造認知衝突,想辦法比較兩個大小不明顯的角,再演示教材上的比較方法,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又學習了新的比較方法。最後教師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三角形去掉一個角,是不是還剩兩個角”,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通過設計讓學生在身體上找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達到了高潮。)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

五、拓展:

展示角構成的圖案,鼓勵學生用角畫出更美麗的圖案。

六、課外延伸:

請同學們回家後再去找不同大小的角。

(分析:這一環節與課的開始相互照應,使數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起來,讓大社會成爲小課堂的延伸,成爲學生獲取更多知識的大舞臺。)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這篇故事短小精悍,它以簡潔、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現了奇奇兔內心多麼渴望朋友,同時也展現了它樂於助人,關愛他人的純真、美好的心靈。當前獨生子女雖在家中倍受嬌寵,習慣於接受別人的呵護,而不善於對別人付出關愛。針對這一普遍現象,本次活動有意識地讓幼兒在輕鬆、愉快地活動中體驗樂於助人所帶來的快樂,從而激發他們爲他人做事的願望。

二、說教學目標

1、欣賞、學習文學作品的優美語言。

2、懂得爲他人做事是愉快的。

三、說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在學習作品優美的語言時,指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學說故事裏的話。

因爲大班幼兒對故事的學習,已由喜歡聽逐漸傾向想講,但由於缺乏表達的經驗,在說故事中常是說了前句連不了後句,難以完整複述。所以,指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故事裏的對話是教育中的重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1、瞭解有趣的復活節。

2、奇奇兔、胡蘿蔔清洗機、彩蛋描繪機等圖片各一。

3、小猴受傷在醫院圖片一張。

五、說教法

充分運用多種教育手段來刺激幼兒的聽說能力。主要採用直觀法、提問法、創設情景法。

1、直觀法是根據幼兒思維特點決定的,幼兒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爲主,所以利用圖片,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能讓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同時爲幼兒的口語表達做充分的準備。

2、提問中拓展幼兒思維。在提問的語言設計上,注重啓發性,給予幼兒更多說的空間,不束縛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有話好說,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也是新綱要的體現: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逐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創設一定的情景,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六、說學法

通過以上教法,分段講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解決幼兒在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說出故事中的對話。

七、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目標與內容,我分三個環節進行。

激發興趣→欣賞、理解作品→情感體驗。

第一環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第二環節:欣賞文學作品,理解故事內容。第一步驟:運用直觀法和提問法,分段講述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印象和幫助理解、記憶。這樣幼兒就克服不良的只求聽不求甚解的習慣。第二步驟:完整講述故事,主要讓幼兒有一個完整欣賞的效果。

第三環節:情感體驗。活動中滲透生活經驗。讓"互相幫助"這一現象在孩子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存在。這個活動中通過對故事的理解,拓展生活經驗,並利用如何幫助小猴展開想象,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他們有話好說,從而體現活動價值。

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樂於助人,懂得關愛他人,作爲本次活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