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鹿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獅子和鹿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獅子和鹿說課稿

獅子和鹿說課稿1

一、說教材

《獅子和鹿》這篇課文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8課,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生動地記敘了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兩束美麗的角,抱怨細長的腿,接着寫到獅子撲來了,鹿四條細長的腿讓它逃脫了,而美麗的角卻讓它差點送了命,課文情節緊奏,前後對比分明,語言非常優美,在生動的故事當中蘊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學習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是學習的難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腿和角前後不同的態度是學習的重點,同時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那麼略讀課文只要求初知課文的大意,不要字斟句酌,教師只要抓住重點引導孩子理解課文即可,而孩子主要是運用他們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來理解課文,那麼有了對課型特點的分析和對課文重難點的把握,我就爲學生們設計了以下目標:

第一、讀準生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第二、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三、讀懂課文,瞭解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也要講究實用性這一道理。

三、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對童話或者寓言一類的故事很感興趣,學習的主動性很強,但是光有興趣是不夠的。三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還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他們閱讀經驗尚停留在感知層面,對文章的寓意還不能準確的把握,必須引導學生憑藉想象將文字變成活動的畫面。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象成鹿,設身處地地去思考,體會鹿前後心裏的變化,從而體會文章所蘊含的道理。

四 、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引導自由閱讀,自由表達,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爲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錄像、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談話法、對比法、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創設情境

圖片展示(夕陽下很模糊的鹿),猜一猜這是什麼動物,再展示圖片(有明顯的鹿角),你猜出來了嗎?是怎麼猜的?(學生回答鹿角)

2、展示圖片(鹿角近距離清晰照),你覺得它漂亮嗎?小鹿也認爲自己的角很美,它看到自己的角可高興,可驕傲了。可是它經歷了一件事後,改變了這個看法。

3、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

用猜一猜的方法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並直接把目光集中到了鹿的角和腿上面,爲接下來的教學做了鋪墊。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概

1、自由朗讀,瞭解故事的大概

2、會讀生詞,理解詞語意思(出示生詞,簡單學習)

3、細讀課文,前後對比

(1)找出鹿讚美角和抱怨自己腿的句子,讀出感情。這個環節中,重點分析這兩個句子。

①我的身段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緻,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在這句話的學習時,我會讓學生先想一想,請鹿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是這麼美麗,那麼它第一次發現心情很怎麼樣啊?請學生帶着這些心情讀一讀。接着,讓學生找出要重讀的幾個詞語,齊讀。

正當小鹿欣賞自己美麗的時候,一陣清風吹過,池水泛起了一層層波紋,它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這是它又是怎麼說的?

②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配得上這兩隻美麗的角呢?

這句話,我請同學把你的理解通過讀的形式來告訴老師,讀出你認爲鹿在說這句話時候的語氣。

把這兩句話單獨拎出來學習,並且對比朗讀,能讓學生很好的體會到鹿對自己的角的讚美和對腿的抱怨。

(2)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提問:可是,後來,小鹿卻說了這樣一句話(出示句子:兩隻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是什麼使小鹿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呢?

這句話是鹿在故事的結尾說的,我把它提到這裏,激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3)學習小鹿的逃生過程,重點分析腿的有力和角差點兒讓小鹿送命的危險氣氛。

在這一環節中,重點學習:

①鹿不敢猶豫,撒開長腿就跑。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叢中蹦來跳去, 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後面。

②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隻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後又拼命向前奔去。

這兩個句子的學習,我主要是讓學生用畫一畫、讀一讀的方法,找出你認爲要重讀的字詞,並說明體現了腿的上面特點。

(三)提高認識,明白寓意

1、小鹿終於明白過來了。那麼如果時光倒流,你看見小鹿在河邊讚美自己的角,抱怨自己的腿是,你會對他說什麼?

(腿也有它的用處,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還要講究實用)

2、小鹿說完這句話,痛定思痛,決定鋸掉這兩隻美麗的角,你同意嗎?爲什麼?

3、老師把同學們的回答概括爲一句話“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三問三答,使學生慢慢地明白了課文蘊含的道理,並且在回答中鍛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

(四)總結全文,整體回顧

1、同學們,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無缺的,就像鹿角也有它的長處和短處,我們不能因爲一次過失而看不見它的優點,也不能因爲它的美麗而看不到它的短處。我們要全面看待事物。

2、請同學們同桌之間說一說,說說自己的缺點,說說對方的優點。

這樣的設計,不僅讓學生學會了說道理,更是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學會了運用這些道理。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爲一體,本着板書爲教學服務的目的,在板書中,我利用簡筆畫和圖片吸引學生,理解課文,提示寓言,板書如下:

鹿角——美麗(掛住樹枝) 險些送命

鹿腿——難看 (有力) 獅口逃生

這樣的板書設計不僅讓學生看到了鹿對角和腿的不同態度,還看到了前後的變化,有利於對課文的理解。

獅子和鹿說課稿2

一、說教材

《獅子和鹿》這篇課文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8課,這篇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生動地記敘了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兩束美麗的角,抱怨細長的腿,接着寫到獅子撲來了,鹿四條細長的腿讓它逃脫了,而美麗的角卻讓它差點送了命,課文情節緊奏,前後對比分明,語言非常優美,在生動的故事當中蘊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學習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是學習的難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腿和角前後不同的態度是學習的重點,同時這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那麼略讀課文只要求初知課文的大意,不要字斟句酌,教師只要抓住重點引導孩子理解課文即可,而孩子主要是運用他們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來理解課文,那麼有了對課型特點的分析和對課文重難點的把握,我就爲學生們設計了以下目標:

第一、通過閱讀來了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

第二、運用已有的閱讀方法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詞語,邊讀邊想來讀懂課文。

第三、能與同伴交流自己在閱讀過程中的想法和體會,帶着自己獨特的感受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

第三、能夠結合自己生活當中的實際來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那就是要全面地看到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美和適用在不同的條件和不同的環境下,它卻有存在的價值,從而學習全面客觀地看問題和想問題的方法,初步受到科學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說教學流程

在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指出我們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孩子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是他個性化的行爲,學生作爲生命的個體,他是帶着自己獨特的感受,獨特的生活經驗來走入文本開始閱讀的,在閱讀當中他會利用他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的經驗來感悟文本,理解文本,在交流中來欣賞文本,進而來評價文本與生活中的人和物,以及文本本身,最終他會帶着新的感悟走出文本,走進生活。

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緊緊地抓住學生的閱讀學習和生活的聯繫,採用以讀爲本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多層次多形式的閱讀活動當中來感悟文本,在悟中來明理,具體的教學思路有三點:

第一、形象展示,問題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示兩個動物朋友獅子和鹿,將美麗的鹿的形象展現在大家面前,引導孩子去猜想獅子和鹿之間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故事呢?又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進而激發起孩子閱讀文本的興趣。

第二、多層次閱讀,感悟交流,理解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我們知道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的程度是建立在多層次的閱讀的基礎之上,在本課的教學當中,我將和孩子們一起經歷閱讀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四個層次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們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來生成並建構新的知識,具體說:第一讀就是讓孩子們自由地讀,讓他們掃清字詞障礙;第二讀就是引讀,檢查學生課文讀通的情況,老師通過語調來渲染氣氛,讓學生整體感知這個故事,瞭解寓言故事的主要內容;第三讀就是細讀,主要運用圖畫而與音樂,把學生帶入故事的情景,讓他們運用自己在精讀課文當中學到的閱讀方法來邊讀邊想,帶着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來朗讀課文當中的有關段落,然後將印象最深的段落與同伴進行交流,並且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這樣來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第四讀就是品讀,賞析文中的佳句,並把它積累下來。

第三、注重積累,走進生活,學用結合。我們知道語文的學習它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必須厚積而薄發,我想沒有積累,就沒有語文素養的提高。在這一課的教學當中,我將和孩子們一起把寓言故事當中優美的語句積累下來,結合孩子的生活實際用結合,積累這一課當中所學到的道理,那就是全面地看待事物,全面地看待他人,我想這樣,讓孩子的課堂學習真正實現與生活的結合,實現在生活當中真正的意義。

四、說板書

我的板書主要來用貼畫配文字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又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獅子和鹿說課稿3

一、教材簡說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從三年級開始安排略讀課文,並提出了對這類課文教學的要求:一是從內容上說,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課文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爲訓練的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由此可見,編者安排略讀課文的教學,目的之一是訓練學生略讀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課文大意”;目的之二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自己把課文讀懂,在實踐中掌握讀書方法。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隻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平時,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爲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爲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先寫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的兩束美麗的角,抱怨自己細長的腿,接着寫獅子撲來,細長的腿幫它脫離險境,而美麗的角差點讓它送了命。全文情節緊湊,前後對比鮮明突出,語言豐富優美,在生動的故事中蘊含了深刻的道理。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於是,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三、課文重點及難點

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後不同態度,是課文學習的重點;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是課文學習的難點。

四、教學過程

教學這篇略讀課文,首先我引導學生通過觀看課件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然後自由讀課文,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瞭解之後,再交流: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自己受到什麼啓發?

這篇課文可以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指導朗讀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評價,要讀出截然不同的語氣。對角是喜愛、讚美:“啊!我的身段多麼勻稱,我的角多麼精美別緻,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要讀出自我欣賞、自我讚美的感情;學生對這個比喻句不太瞭解,大屏幕可以出示鹿角和珊瑚的對比圖片,來體會這個比喻句的貼切之處。“啊!”“多麼”“多麼”拉長讀,抒情一些。而對腿,則是不滿和抱怨;“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麼配得上這兩隻美麗的角呢?”要讀出嘆息、抱怨的情緒,“唉”“太細了”語調低,語速慢,“怎麼”感嘆強烈,要表達出內心的不滿。在對比朗讀中,區分兩種不同的態度和感情。可以請學生帶着頭飾表演讀。增強學生閱讀的興趣。

課文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引導學生把課文和《陶罐和鐵罐》作比較學習,把兩篇課文聯繫起來說說共同之處。通過比較,學生的思路和視野會更加開闊,學會用多種方式進行閱讀。可以先讓學生回憶一下《陶罐和鐵罐》,說一說課文說明了什麼道理,再想一想本課講了什麼道理。共同點是兩篇課文告訴我們要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表達方法上是兩篇課文都是通過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道理。

說明了什麼道理在這一過程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放開談,可以就課文的內容來談,也可以聯繫實際舉生活中的事例,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可能說美麗外表不一定是有用的,雖然外表不漂亮,卻很實用;再進一步可能體會到有的東西各有優缺點,在不同的情況下,優點就可能變成缺點,也不能因爲有些東西存在某些缺點而看不見它的優點。鼓勵學生舉生活中類似的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只要思想上沒有錯誤,教師一般不作定論,要充分讓學生思考,鼓勵說出自己的見解。

最後,以搶答的形式使學生再整體感知一下課文。

在板書設計這一環節中,我按課文的脈絡,抓住重點詞語,通過對比的形式反映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總的說來,雖然這節課能夠比較順利、流暢地完成,但是在教學設計、課堂組織、時間分配等還有十分多的需要改進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