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說課稿

作爲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說課稿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說課稿1

說教材:

《比的應用》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一冊的內容,是在學生理解了分數與比的聯繫,掌握簡單分數乘、除法應用題數量關係的基礎上,把比的知識應用於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它是“平均分”問題的發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題方法,不僅能有效地解決生活、生產中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也爲今後學習“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礎。

說教學目標:

從《數學課程標準》、四個關注點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爲: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

2、技能目標: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問題的特徵,能運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3、情感目標: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合作的意識和喜歡數學、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和解題方法。

教學理念

所謂:“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教學中要因勢利導,採用合理的教法,教給學法,掌握學法,學會用法。因此本課的教學法我總體歸納爲兩點:

1、創設情境,爲自主探究形成氛圍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願望。教學中注重以人爲本,高度重視學生自主性、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我挖掘生活素材,尋找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有機聯繫的切入點,讓數學內容生活化,以此提高學生學數學和用數學的能力。

2、自主探究,爲合作學習創設平臺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本課採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形式,引導學生“在溝通比與分數的聯繫基礎上,發現問題、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小組合作、解決問題、交流探究、發現新方法。在與他人交流中選擇合適策略,豐富自己數學活動經驗過程中,學會分析、比較、歸納、綜合,促使數學思想方法的發展,經歷數學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體驗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獲得新知識的愉悅。讓生活走進數學、讓學生張揚個性、讓體驗充滿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會顯得異常現實、精彩而生動。

說過教學流程: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爲學生年齡小,再加上數學知識的的抽象性,他們往往不會爲數學的嚴謹和邏輯的魅力所折服,可他們會因爲數學的現實、有趣、而喜歡,在熟悉的情境中學數學使學生最感興趣;貼近生活學數學,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課教學設計時,考慮到教材中例2所講事例較枯燥乏味,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有一定難度。爲了創設好學生自主探索的情境,以學生生活中最熟悉的—“蜂蜜水”引入,從讓學生猜想、品嚐不同甜味蜂蜜,讓學生用分數或比提出問題表示三個數量的關係,再讓他們口答解決其中的幾個問題,溝通比與分數的聯繫,把發現知識內在聯繫的機會與權利還給學生。同時老師也以參與者的身份參與提出問題、引出與例2相類似的問題,設置“懸念”導入新課學習。這樣,學生的興趣馬上就來了。

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課程標準同時提出讓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意識的發展,依託於個性的.充分發展。要發展學生個性,就要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理解問題。發展個性,創新學習要求教師吃透教材,努力爲學生思維活動提供最大限度的伸展空間,讓學生有機會充分展示自我,讓課堂呈現精彩。

本課探究例題:“配一杯240毫升的蜂蜜水,按照蜂蜜和水的配比是1:5來配,配製這樣一杯蜂蜜水,需要蜂蜜和水各多少毫升?”時,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解決方法。

通過這個情境,引發學生思考探究,學生已初步瞭解了按比分配應用題的解題方法。那接下來就可以順水推舟,指導自學例2、感悟新知。

進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同時自然的過渡到按比分配應用題的解題方法上。

第三個環節:融入生活用數學

生活數學不僅是學生學“必需”數學的基礎,而且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的現實生活,學生會因爲數學學習而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我讓學生調查生活中的按比例分配並進行整理,然後彙報交流你眼中的按比分配,接着小組選擇大家感興趣的問題探究,最後,讓大家尋求規律進行應用與拓展。從學生的彙報交流,我們可以發現:生活中的教育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只要教師給學生去發現的機會,學生的智力會得到充分的發揮。當學生列出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後,我也出示了一組生活素材:看來,同學們這次的社會調查的收穫可真不小,老師也帶了好些素材呢!你能幫助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嗎?請任意選擇一個在小組內探究吧!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發展提高

傳說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臨終前留下遺囑,要把19頭牛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分總數的1/2,老二分總數的1/4,老三分總數的1/5。按印度的教規,牛被視爲神靈,不能宰殺,先人的遺囑更必須遵從。老人死後,三兄弟爲分牛一事絞盡腦汁,卻計無所出,最後決定訴諸官府。官府一籌莫展,便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爲由,一推了之。鄰村智叟知道了,說:“這好辦!我有一頭牛借給你們。這樣,總共就有20頭牛。老大分1/2可得10頭;老二分1/4可得5頭;老三分1/5可得4頭。你等三人共分去19頭牛,剩下的一頭牛再還我!”真是妙極了!

同學們,開啓你的智慧,利用今天學的方法也來幫老人的三個兒子分一分牛,相信你定會賽過智叟!

第五個環節:質疑總結、反思提高

說一說在這節課中,你有什麼收穫?還有疑惑嗎?你覺得自己表現如何?

通過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已有水平的基礎上發展,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使學生認識自我與他人,從而促進自己的再發展。

小學六年級數學《比的應用》說課稿2

說教材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比例的應用,本節課是在學生理解了正、反比例的意義並學會解比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包括正、反比例的應用題,這是比和比例知識的綜合運用,教材通過兩個例題,講解正、反比例應用題的解法通過講解使學生掌握正、反比例應用題的特點以及解題的步驟。

用正、反比例解應用題,首先要根據題意分析數量關係,能從題中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或積)是一定的,從而判斷這兩種量是否成正(或者反)比例,然後設未知數X,比例解答,判斷過程也是正反比例意義實際應用的過程。

說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麼比例關係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2、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自己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勇於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判斷題中數量成何比例,根據相等關係列出關係式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合作學習。

說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入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正、反比例的應用,因此通過本小節的教學,使學生加深對正、反比例的意義的理解,能正確判斷成正、反比的量。

二、探究新知

學習例題正、反比例的應用題。學生在已學過的四則應用題中,實際已經接觸只是用歸一,歸總的方法來解答,因此在教學中先讓學生用已學過的方法解答:再引導運用新知做這樣用移類比的轉化思想進行教學,使新知識不新,舊知識不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讓學生用以前方法解答,然後問:這道題裏有哪兩種量?成什麼比例關係?爲什麼?引導生判斷兩種量的比例關係,再根據比例的意義列出等式解答,這樣加深對比例的理解,又揭示了與舊知識的聯繫。

三、新課小結

通過例題的講解,學生總結用比例解答應用題關鍵?

四、練習提高

1、基礎練習

2、判斷說理不解答

3、變成練習

五、本課小結

六、效果預測

本節課學會找兩種相關聯的量,並學會判斷這兩種是否成正、反比例關係,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