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球的運動》說課稿

從容說課

高一地理《地球的運動》說課稿

基於前兩節的,學生瞭解了地球的宇宙環境,本節開始讓學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討地球的運動。

鑑於教材把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內容前後列放,可用列表比較的方式板書,從定義、方向、速度、週期等幾個方面分別講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徵。學生在初中曾學過一些地球運動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可讓學生把“地球自轉的方向”知識進行拓展,想象在兩極的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方向,建立地球順時針和逆時針自轉的概念,爲以後學習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打下基礎。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學生在學習恆星日和太陽日的概念時非常困難。在老師的詳細講解下也很難看懂書中的圖1.15“恆星日和太陽日”。有條件的製作課件可以改善圖示,拉長地球與恆星之間的相對距離,日地距離可以更靠近一些,把恆星只畫成一個,輔以直觀的動畫效果,最大可能地還原真實,應該能更好地突破教學難點。講解地球公轉的時候,要強調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含義、地球到達該點時的時間及地球公轉速度的快慢。

地球自轉與時差的教學涉及到晝夜、晝夜交替、時差產生和計算等問題,它們相互關聯,在歷年的高考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中應通過演示說明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的本質區別,強調太陽光線與晨昏線垂直關係,晨線與昏線的區別及判斷方法。通過演示講解地方時差的產生及規律,引導學生對書中“讀圖思考”進行探究,強調時區和區時、區時和地方時的區別,講解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和總結配套的解題方法,多加練習鞏固,並需反覆訂正和講解,才能完成此教學任務。教材沒有對“地轉偏向力”作要求,但後面第二章第二節的“氣壓帶和風帶”中有所涉及,因此教學中可略講一二,爲後續教學作好鋪墊。

地球公轉與季節的教學內容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首先要通過多媒體演示讓學生認清地軸、赤道平面、黃道平面之間的關係,知道黃赤交角23°26′的含義,分析黃赤交角的影響、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太陽直射點的運動規律,爲分析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變化打下基礎,講解中還要把夏至日、冬至日地球所處的時間和位置與遠日點、近日點地球所處的時間和位置進行比較,找出區別,並練習加以鞏固。書中的“活動”要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以另一種方式解讀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軌跡,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探究能力。日常生活中,學生有晝夜長短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高低變化及太陽輻射強弱變化的體會,這些是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帶來的結果。引導學生分析書中圖1.25,以數據歸納得出結論,具有季節性的晝夜長短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使太陽輻射也呈現有規律的季節變化,從而導出天文四季和統計四季的定義。再聯繫學校所在地的晝夜長短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輔以學生的生活體會進行舉例教學或設計練習,滲透學以致用的思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和提高學習興趣。

地球自轉和公轉是與人類關係最密切的兩種運動,是學習和掌握高中地理知識的基礎,但是該部分內容空間性強又比較抽象,如何運用多媒體教學,通過電腦動畫演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講清地球自轉與公轉的關係、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在整個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深遠影響。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數據:週期、速度、公轉的軌道、黃赤交角。

2.理解由於地球自轉運動造成的晝夜交替、地方時差,掌握時間的有關換算,能正確判斷晨昏線。

3.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理解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的過程及其原因,並能演示其運動規律。

4.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及緯度變化。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運用地球儀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現象,學生能夠準確地畫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的示意圖。

2.能根據“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分析全球各地的晝夜長短狀況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分析同緯度地區不同季節和不同緯度地區相同季節的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科學的宇宙觀。

2.培養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觀,理解事物之間是聯繫的、發展變化的。

教學重點

1.自轉和公轉的特徵,黃赤交角的產生及其引起的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2.晨昏線的判斷、地方時的計算、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3.四季的劃分方法及劃分依據。

教學難點

1.晨昏線的判斷、地方時的計算。

2.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原因分析。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下面就來回顧一下。

(投影表格)

概念成因特點所處位置

黑子太陽光球上的暗黑的斑點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顯得暗一些太陽活動的主要標誌;活動週期爲11年光球

耀斑太陽色球有時出現的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塊太陽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的耀斑爆發是太陽活動的最激烈的顯示色球

太陽風(簡單介紹)日冕

師請大家看錶格,哪個同學能在空白處填上合適的內容?

生(三個學生看圖分別回答,師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評講和補充。)

師答得很棒。(師逐步投影答案的內容)

前邊兩節課我們瞭解了地球的宇宙環境,現在讓我們立足地球本身,探討地球的運動。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板書)

推進新課

師在初中時我們曾學過一些地球運動的知識,那麼你知道地球的運動有哪兩種形式呢?

生自轉和公轉。

師非常正確。

(投影表格)

地球運動

圍繞中心運動方向運動週期運動速度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師我們首先一起來探討地球自轉的規律。

(板書)一、地球的自轉

(演示地球儀,讓其自西向東旋轉)

師地球儀在繞着什麼中心轉動呢?

生地軸

師很好。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師地軸就是地球的自轉軸,它的北端始終指向北極星附近。在地球中真有這麼一根軸嗎?

生沒有。

師正確。地軸是人們假想出來的,地球的內部實際上沒有這麼一根軸。我們把地球繞其自轉軸的旋轉運動叫做??地球自轉。那麼,地球的自轉方向是怎樣的呢?

生自西向東旋轉。

師(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所以,我們看到日月星辰都是東昇西落。下面從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轉。

(從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儀的自轉)請同學描述地球自西向東轉。

生(學生觀察、思考後得出結論)

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轉動。

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轉動。

側面北極在上,自西向東旋轉。

師(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投影練習)

甲圖中心是北極還是南極?

乙圖中心是北極還是南極?

生甲圖中心是北極,乙圖中心是南極。

師非常好。地球自轉一週需要多長時間呢?也就是地球的自轉週期是多長呢?

生一天。

師由於在計算自轉週期時,選定的參考點不同,一日的時間長度和名稱略有差別。

(多媒體動畫演示)恆星日與太陽日:拉長投影中地球與恆星之間的相對距離,日地距離可以更靠近一些。某一恆星、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注:“三點共線”是指地面上某點位於地心與恆星的連線上)的時間間隔爲一個恆星日。太陽、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的時間間隔爲一個太陽日。

(利用課件中的動畫進行分步顯示講述,學生一目瞭然)

師恆星日是以遙遠的“恆”星爲參照物的,遙遠的恆星相對於地球而言是不動的,此時地球的公轉過程將會忽略不計。某一恆星、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的時間間隔爲一個恆星日。

(多媒體動畫演示)

圖1 圖2

圖3

如圖1電腦顯示動畫:假設遙遠的恆星(小圓)和太陽(S)同時對着地球上的一點P,設地球只自轉而不公轉,那麼地球在E1處自轉一週(電腦顯示P點繞圓運動一週)。

師(多媒體動畫演示)

如圖2先以恆星作參照,動畫顯示恆星日的長度。

動畫的過程是:地球一邊自轉(即P點繞圓心運動),一邊由E1向E2運動(公轉),當地球到達E2點停止,此時P點剛好對着恆星。

師此時地球是否自轉了一週,自轉的角度是多少,以什麼作參照?

生(學生準確回答)

師很好!

(點擊鼠標,電腦畫出SE2的連線和E2與恆星的'連線,標出“恆星日”)從E1到E2,地球自轉了360°。而因爲以恆星作爲參照,地球從E1到E2的時間間隔就是“恆星日”,時長23時56分4秒,是地球自轉的真正週期。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師圖3以太陽作參照。

在圖2中可看出,地球在E2處時,P點還未兩次對着太陽,即以太陽作參照時,地球自轉還不到一週360°。

(演示動畫)地球繼續自轉(即P點繼續繞圓運動),但地球同時繞太陽公轉到E3處時,動畫暫停,P點兩次對着太陽。

從E1到E3,相對太陽來說,地球是否自轉了一週,自轉角度是多少?

生自轉了一週多。

師觀察得很仔細。(點擊鼠標顯示連線和“太陽日”)太陽、地面上某地點、地心第一次“三點共線”到下一次“三點共線”(注:“三點共線”是指地面上某點位於地心與太陽的連線上)的時間間隔爲一個太陽日。從E1到E3的時間間隔稱一個太陽日,長24小時,其自轉的角度是360°59′。

師(過渡)任何一種圓周運動,總離不開角速度和線速度。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什麼是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呢?

生地球在單位時間內自轉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轉的角速度。

師很好!根據地球自轉的週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是多少?

生15°/小時。

自轉角速度和線速度

師非常正確。地球表面除南、北兩極點外,任何地點的自轉角速度都一樣。根據360°/24小時推算,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大約是15°/小時,1°/4分鐘,1′/4秒。但南、北極點無角速度,即南、北極點的角速度爲零。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我們再看看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是怎樣的。地球自轉時,某點在單位時間內轉過的距離(弧長),叫做該點的自轉線速度。

(投影)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圖

師大家一起探討地球自轉線速度有什麼分佈規律。

生地球自轉線速度的大小因緯度而異(離地軸的距離即圓周運動的半徑不同,半徑越大,線速度越大),赤道處最大(1670千米/小時),自赤道向兩極漸小,兩極的線速度爲零。在南北緯60°處,自轉線速度爲赤道處的一半。

(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地球運動圍繞中心運動方向運動週期運動速度

地球自轉地軸由西向東

北極看:逆時針;南極看:順時針23時56分4秒地球自轉的真正週期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南、北兩極點爲零,其他任何地點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時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極點逐漸減小,至60°N、S處減小爲赤道的一半;兩極點處爲零

地球公轉

師請大家歸納一下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的共同規律。

生在南北兩極點,角速度和線速度均爲零。

師非常好。下面閱讀教材P14地球自轉的證明。

生(閱讀)

師(過渡)我們已經探討了地球自轉的規律。而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繞日公轉。那麼地球公轉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

(板書)二、地球的公轉

(演示)地球公轉運動

師什麼是地球的公轉?

生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

師那麼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描述地球公轉的規律呢?

生可從地球公轉的軌道、方向、週期和速度等方面來說明地球公轉的規律。

師很好!地球公轉的路線叫做公轉軌道,又叫黃道。它是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投影公轉軌道圖)

師仔細觀察,地球公轉的方向是怎樣的?

(以下內容同時投影答案填充表格)

生由西向東。

師在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順時針轉還是逆時針轉?

生逆時針轉。

師在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順時針轉還是逆時針轉?

生順時針轉。

師我們再來看看地球公轉的週期是怎樣的?

生1個迴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

師迴歸指的是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的往返運動。大家看書圖1.18,地球公轉的速度有什麼特點?

生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

師由於太陽略微偏離地球公轉軌道的中心,因此,日地距離不斷隨地球公轉而發生細微的變化,地球公轉速度也相應有一些變化。根據開普勒第三宇宙定律,行星運行在單位時間內掃過的面積相等,因此,近日點運行速度快,角速度是61′/d,線速度是 30.3 km/s。而遠日點慢,角速度是57′/d,線速度是29.3 km/s。平均角速度:約1°/日,平均線速度:30 km/s。

課堂小結

本節課內容較多,主要是關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兩種基本形式的對比。

(投影下面的表格)分別對地球自轉和公轉進行總結。

地球運動圍繞中心運動方向運動週期運動速度

地球自轉地軸由西向東北極看:逆時針;南極看:順時針23時56分4秒地球自轉的真正週期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南、北兩極點爲零,其他任何地點的角速度都相等,即15°/小時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南、北極點逐漸減小,至60°N、S處減小爲赤道的一半;兩極點處爲零

地球公轉太陽由西向東在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逆時針轉在南極上空看地球公轉:順時針轉1個迴歸年:365日5時48分46秒平均角速度:約1°/日,平均線速度:30 km/s。近日點公轉速度最快,遠日點公轉速度最慢

板書設計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的自轉

二、地球的公轉

(見“課堂小結”)

活動與探究

探究課題:瞭解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探究內容:

(1)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2)填表比較分析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規律。

(3)利用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規律來解釋兩個自然現象。

探究辦法、過程:

演示、討論、競賽的方法。

(活動)我們一起學習了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下面來做一個活動。先找兩個同學來演示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生(用地球儀演示)

師都很好。說明大家基本掌握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規律。請同學們填寫教材“活動”中的表格。

生(填表:比較分析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的規律)

師活動3要求我們同學能解釋兩個現象,分成小組討論,看哪一個小組能先解釋第一個現象?

生(小組代表搶答)恆星被看做是固定不動的。照片上的恆星會出現圓弧狀軌跡,是由於地球自轉,照相機也跟隨轉動,其結果是恆星看起來運動起來了。

師答案非常準確。哪一個小組能解釋第二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