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瑪過化妝節說課稿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艾瑪過化妝節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艾瑪過化妝節說課稿

化妝節是什麼節?孩子們熟知的節日有很多,如“六一兒童節”“五一勞動”“國慶節”等等,但從來都沒有過過化妝節。所以繪本《艾瑪過化妝節》正好適合孩子們好奇的特點,繪本故事情節有趣,接近現在孩子們的生活,從幼兒的已有經驗出發滲透一些知識,讓孩子們在有趣的故事中去獲得經驗。能引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通過繪本的分析我們將目標定位爲:

1.欣賞並理解有趣的故事情節,喜歡艾瑪的“獨一無二”。

2.仔細觀察、分工合作,體驗和同伴一起遊戲帶來的快樂。

這個活動總共我們進行了兩次的試教:

第一次試教主要是抓總體的流程,在這過程中發現了教師的提問大多數是封閉式或判斷式的提問,儘管幼兒能夠理解故事的情節但是發言交流的機會比較的少,想象思維也相對侷限。教師與幼兒的`交流互動大多是個別交流,集體的反饋較少。教師過於注重環節與環節的推進導致語速較快,顯得每個環節走的比較匆忙。通過第一次試教發現以上問題,我們進行討論交流並加以改進:

首先是對教師的提問進行鍼對性的分析調整,巧妙的將大部分提問轉化爲引導式,發散式提問和假設性提問,讓孩子們都機會說說自己的想法,即能夠理解故事情節又能夠大膽想象發散思維,激發進一步閱讀的興趣。如:第一個問題你們見過大象嗎?大象是怎麼樣的?改成大象是什麼顏色的?能更針對性的爲後面的故事做鋪墊。

其次,針對師幼互動的不足,我們豐富了開放性的問題讓老師和孩子們進行討論,教師不在急於抓住一個幼兒的正確回答,而是讓孩子們都來說說看自己的想法。增加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

最後,爲了環節與環節之間自然而又緊湊的過度我們進行一些調整如:我們用了移情的方法讓孩子們感同身受覺得化妝節是一件有趣快樂的事情與故事中艾瑪卻一點也不開心形成鮮明的對比,拋出矛盾誘發孩子閱讀故事的興趣。

除此之外我們有些小的細節變動:

如:本來是教師告訴孩子到底誰纔是正真的艾瑪改爲留下疑問,請孩子們自己去看書思考,激發閱讀的興趣。

這些節不算很精彩,但我們能力有限,所以請老師們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