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說課稿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硝酸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硝酸說課稿

硝酸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瞭解了硝酸具有酸性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硝酸的兩種特性—強氧化性和不穩定性,硝酸的氧化性,既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章的重點,而硝酸與金屬的反應又是學生突破硝酸強氧化性的一條重要途徑。爲此本節課重點探究硝酸與金屬的反應。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對三大強酸的性質以及氮的化合物知識將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同時可加深對物質結構理論及氧化還原知識的理解,它所涉及到的一些較複雜的化學方程式爲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已具備的知識:氧化還原反應規律、酸具有酸的通性及濃硫酸的特性

已具備的能力:已有一定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類比的能力,以及簡單的實驗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結合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關注社會生活,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瞭解硝酸的物理性質,掌握硝酸的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等兩大特性。

(2)過程方法:

通過硝酸泄露事件的錄像,培養觀察、歸納的能力

通過創設情景、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分析推理、

知識遷移及實際應用的能力

通過實驗探究,學習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通過改進實驗,啓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硝酸泄露事件的錄像,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嚴肅認真、事實事求是的實驗習慣和科學態度。

利用“玻爾巧藏諾貝爾金質獎章”的故事,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思想,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雖然硝酸在初中化學中曾經介紹過,但作爲硝酸的性質只是簡單提及,而且濃硝酸、稀硝酸的氧化性不盡相同,還原產物也不同,這就使得硝酸的氧化性與濃硫酸的氧化性相比更加複雜,更難掌握,因此確立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爲: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硝酸的兩大特性

難點:對硝酸強氧化性的理解和應用

同時我還設計了本節課的創新點:在探究硝酸性質中既有理論探究也有實驗探究還有實驗儀器的改進

學生活動的體驗點:體驗硝酸泄露的可怕性,硝酸的強氧化性以及實驗儀器的改進

三、教法學法

教是爲了不教,我採用學案導學、情景激學、目標驅動、實驗助學的方式去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體現教師的引導作用。學生通過信息歸納、類比推理、實驗探究、聯繫實際去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養成合作與交流,觀察與思考的良好習慣,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樂學其中!

四、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

學生心裏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熱情。新課程的教學關鍵,是教師應創設利於學生探索、求新的教學情境,爲學生提供發現問題和探索規律的機會,讓學生在主動求知的過程得以快速成長。

於是本節課我通過硝酸泄露事件作爲線索,將本節課的知識點與生活實際融合在一起,這不同於以往的邊講邊實驗的教學模式,而是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通過科學猜想、方案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反思、實驗改進,來體驗探究學習的過程,旨在增強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啓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學習目標

在學習本節課之前我要給同學們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目標1、通過信息整理感知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質

目標2、通過聯繫實際複習回顧硝酸的酸性

目標3、通過理論探究掌握硝酸的不穩定性

目標4、通過實驗探究掌握硝酸的強氧化性

目標5、自由交流,尋找自我提升的空間

(三)教學過程

那麼如何才能引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呢?

新課引入:

播放一段錄像:硝酸泄露事件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實際生活問題爲線索爲學生提供發現問題和探索規律的機會。

目標1、感知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質

讓學生根據學案觀看錄像,整理由錄像中所得到的信息:結合閱讀教材歸納出硝酸的物理性質。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歸納能力和表達能力。

目標2、複習回顧硝酸的酸性

我通過創設情景

展示圖片:事故的處理(用消石灰處理泄露的硝酸)

提問:體現了硝酸的什麼性質?

你能用化學方程式舉例說明硝酸的酸性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溫故而知新,硝酸能與金屬反應爲“硝酸的強化性”的學習環節提供發現問題的理論基礎。

目標3、掌握硝酸的不穩定性

回顧展示圖片:高速公路上瀰漫着紅棕色的煙

對比展示:一瓶呈黃色的濃硝酸

問題:高速公路上紅棕色的煙是什麼?長久放置的濃硝酸爲何呈黃色?

追問:如何正確保存硝酸?

設計意圖:學會通過對比、遷移、質疑、閱讀獲取新知識,掌握“性質決定保存”的規律!

並且從上理論探究:硝酸的分解產物除了二氧化氮還有什麼?引導他們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去分析,並由學生推導並完成化學反應方程式。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遞進地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和科學的推理能力

任務4、掌握硝酸的強氧化性

這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融合知識、方法、能力等多重目標的實現。爲了能順利的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採用了沿着科學家的腳步去探索

實驗探究:(科學猜想--方案設計—方案實施—方案反思—實驗改進—實驗小結)

(1)猜想:

回顧圖片:用槽罐車運輸濃硝酸,你聯想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與濃硫酸聯繫起來:鈍化—強氧化性!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雖然已經學過濃硫酸的強氧化性,但是我所面對的是農村中學的學生,基礎知識和表達能力相對薄弱,因而在實驗設計方案上我相應地降低了難度:

(2)設計方案:我讓學生根據提供的藥品和儀器,設計實驗對以上猜想進行驗證

基於環保、節約、攜帶方便,我對實驗儀器進行了改進,採用一套微型實驗儀器,由於沒有配套的微型試管塞,我採用了氣密性更好的試管帽。並在學生進行操作前進行了詳細說明。

(3)實施方案:這是學生實驗的學案:觀察現象,填寫下表:

對比濃、稀硝酸分別與銅反應的劇烈程度,說明

性:濃硝酸稀硝酸(填>、<或=)

(4)方案反思:稀硝酸與銅反應中我們觀察到有無色氣體產生,於是可能有的學生就會提出質疑:產生的氣體會不會是氫氣呢?

這時,我引導學生進行反思:那麼該實驗應如何改進才能確認究竟是氫氣還是一氧化氮?

接着我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改進

(5)改進實驗:用注射器代替試管

設計意圖:使學生的分組實驗不僅僅停留在機械的.動手、觀察,還要讓學生明確“我在做什麼,爲什麼這

樣做,還能怎樣做更好”,是實驗能力的進一步提升!由實驗裝置的改進再改進,優中求優,啓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環保意識。

然後,我們師生共同進行

(6)實驗小結:同是硝酸與銅的反應,但濃度不同產物就不一樣。

設計意圖:由此對學生進行辯證法的教育,量變引起質變!

投影:“玻爾巧藏諾貝爾金質獎章”和某些心懷不軌的金匠用王水來偷金的故事。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愛國主義思想,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

知識小結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歸納知識的能力

課堂練習

設計意圖:當堂反饋學生掌握情況,將學生易混淆的問題提出,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準確,更深入。

板書設計:再現知識、突出重點

目標5、自由交流,尋找自我提升的空間

最後我預留幾分鐘,倡導學生自我評價,活動評價,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激勵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同時也給學生提供發現問題和探索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的疑問能及時解決,做到釋疑的高效性和及時性。

比如有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的,就會質疑:硫酸具有脫水性和吸水性,硝酸是否也具有這樣的性質呢?波爾是如何從王水中再提取單質金呢?

五、教學反思本節課以“硝酸的性質”這個知識技能作載體,通過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以“發現問題—理論分析--實驗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爲核心,實現了“激學—促學—助學—樂學”的情感價值觀,促進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

硝酸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硝酸及其應用。本章的核心內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識,而高中階段學習的元素化合物主要有: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鎂、溴、碘等衆多的物質。硝酸作爲含氮物質在介紹元素化合物知識是必不可少的,且硝酸是中學化學中的三大強酸之一,掌握硝酸的性質及其應用是必要的。本節的教學在瞭解硝酸的氧化性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濃、稀硝酸與其他物質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生成物不一樣。

2、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硝酸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瞭解隨着硝酸濃度的變化硝酸與其他物質反應生成物也發生變化。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得出結論的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根據所學的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知識來了解硝酸的氧化性,掌握硝酸與其他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三)、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實驗習慣和科學態度,對學生進行辯證法教育,增強環保意識和創新意識。

3、教學的重點、難點:

硝酸的不穩定性、強氧化性是本節課的重點;

硝酸的強氧化性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說學情和教法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知道了硝酸是常見的氧化劑,而且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分析實驗的能力。因此通過引導學生從硝酸的應用入手探討硝酸的性質。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運用化學研究的方法論爲指導,採用“提出問題——實驗——觀察分析——研究討論——結論——應用”的邊講邊實驗的實驗探索方法進行施教,主要側重於實驗探索、對比分析、歸納概括。

三、說學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學生通過直觀生動的實驗來學習,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具有說服力。教學時,應該注意及時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同時利用一些富於啓發性的思考問題,活躍學生思維,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及時進行總結,尋找知識間的相互聯繫,掌握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提高記憶的效果。

四、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簡明扼要地從解釋諺語“雷雨發莊稼”的道理引入。

(二)硝酸的性質:包括硝酸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1、硝酸的物理性質

讓學生根據實驗提綱進行實驗操作,簡單描述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硝酸的化學性質:重點學習硝酸的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

(1)不穩定性

通過對比實驗,設疑引導學生分析久置硝酸呈黃色的原因,得出硝酸的不穩定性的結論;由學生推導並完成化學反應方程式,利用氧化還原的知識加以理解,“有降必有升”,貫穿辯證法的教學;同時提問硝酸如何保存?及時反饋所學知識,讓學生掌握“性質決定保存”的規律。

(2)酸性的通性

讓學生溫故知新,利用已學知識,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舉例說明硝酸的酸性;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3)強氧化性:重點是與金屬的反應。

①硝酸與金屬的反應

【設疑】濃硫酸能與銅反應,那麼濃、稀硝酸能否與銅反應呢?

讓學生根據實驗內容進行操作,改進實驗裝置,啓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環保意識。分析實驗現象,配合軟件演示,運用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推導化學反應方程式。

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歸納得出濃、稀硝酸在反應中均起到強氧化性和酸性的作用;同時繼續設問:“比較濃、稀硝酸的氧化性強弱?”讓學生深入討論,通過比較濃、稀硝酸與銅反應時的激烈程度,得出結論:濃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強,硝酸的濃度越大,氧化性越強;同時糾正學生用價態變化多少來判斷濃、稀硝酸氧化性強弱的學習誤區,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總結出硝酸與不活潑金屬反應,濃硝酸被還原成NO2氣體,稀硝酸被還原成NO氣體,均沒有H2生成。

設問過渡:“比銅活潑的金屬能否與硝酸反應?”

引導學生類比濃硫酸的性質,演繹推理,得出結論:活潑金屬能與硝酸反應,而且沒有H2生成;同時強調:在常溫下,鐵、鋁在濃硝酸中鈍化;加熱時溶解。接着指出金、鉑不能溶於硝酸,但能溶於王水;簡單介紹王水的成分及巧記方法。

最後師生共同小結硝酸與金屬反應的規律,培養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並進行辯證法的教育。

②硝酸與非金屬的反應,通過設疑:“濃硫酸與碳能反應,那麼濃硝酸呢?”引導學生類比,寫出濃硝酸與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並提問:“在反應中濃硝酸起什麼作用?”同時指出其它非金屬如S、P等也會與濃硝酸反應。

③讓學生討論硝酸能否與H2S、SO2、Br-、I-等還原性物質反應。教師小結得出正確結論,這樣使所學知識有一定的完整性,讓學生掌握研究物質性質的途徑和方法。

④及時設置課堂練習進行反饋。

五、說板書設計

爲了突出重點,板書硝酸的化學性質,書寫相關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以及多化學反應方程式進行配平講解。

硝酸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實驗化學》是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課程模塊有助於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實驗在化學科學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實驗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亞硝酸鈉和食鹽的鑑別”選自蘇教版《實驗化學》專題3課題2。本節課的主題是物質的鑑別,鑑別的對象是跟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工業鹽(亞硝酸鈉)和食鹽,鑑別方法主要涉及被鑑物質的化學性質,且給學生從物理性質、組成與結構等角度探討鑑別方法預留了足夠的空間。

教材要求學生從已有知識出發,根據物質的特性多角度設計物質鑑別的實驗方案,並開展實驗探究,感悟化學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進一步提升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說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與歸宿,對本課時教學我們設置瞭如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分析NaNo2和Nacl結構、組成與性質的差異,學會物質鑑別的基本技能。

過程與方法:通過NaNo2和Nacl的鑑別過程,培養學生設計、評價、操作、處理等實驗綜合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誤食亞硝酸鈉中毒爲載體,建立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產、生活實踐的意識,在合作學習中提高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上述目標的設置,我們在充分體現性質差異決定鑑別方法差異的同時,很好地注意了預設與生成、主體與主導、獨立與合作、收斂與發散、理論與實際等關係的處理。

三、說過程

按照情境引課,情理結合,分合相輔,師生互動,學用一致,不斷昇華的總原則,從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組成與性質、不同組成與性質決定不同鑑別方法、不同鑑別方法呈現不同現象、不同鑑別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選擇爲出發點,整節課的教學架構設置爲“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呈現先行,尋找啓迪”、“激發思維,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設計方案,實驗論證”、“創新優化,不斷昇華”等六個實施階段。其主要教學內容與設計意圖簡述如下。

【教學過程】引入:通過工業鹽(亞硝酸鈉)中毒事件的視頻報道,提出“爲何會出現這類嚴重的中毒事件?”的問題;通過NaNo2樣品呈現和NaNo2用途說明,進一步提出“如何通過鑑別法來避免這類中毒現象發生?”的問題。

【設計意圖】以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件爲學習背景,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所應關注的學習方向,使課堂迅速進入一種有序、高效的教學狀態。把學習與研究放在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背景之中,這種“告知”學習者學習目標的預設,能有效激發學習者爲快速獲得學習結果而規劃系列的預期行爲,並逐步將預期行爲轉化爲實踐行爲,使實踐行爲與正確的學習結果相匹配。

【教學過程】問題1:怎樣用實驗方法鑑別Nacl與NH4cl兩種固體?在學生分組討論的基礎上,師生共同得出“焰色反應法、氣體法(與NaoH固體反應)、顯色法(與石蕊試液反應)、顯色法(與pH試紙接觸)”等四種方案。

【設計意圖】奧蘇伯爾認爲,學習者頭腦中已有的認知結構可通過先給學習者呈現一個先行組織者而加以激活,其用意旨在爲新呈現材料的學習提供一個觀念的框架,這樣有助於智慧技能的保持與遷移。

【教學過程】通過對Nacl與NH4cl兩種固體鑑別方法的研究,我們可以思考與整理出物質鑑別所應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差異、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差異、根據物質的組成、結構差異等三方面。

【設計意圖】在分析固體Nacl與NH4cl鑑別方法的基礎上,歸納提煉出物質鑑別的常用原理,完成學生認知結構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昇華,爲鑑別NaNo2與Nacl固體

提供了上位概念與規則的支撐,同時也爲學生如何選擇所需信息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作好輔墊。

【教學過程】問題2:要合理鑑別NaNo2和Nacl,已具有哪些知識儲備?(呈現已經完成的預習作業:搜索歸納NaNo2的性質、用途,展示所寫的科普小論文),投影呈現NaNo2和Nacl的性質對照表。

【設計意圖】通過查找資料、撰寫科普小論文方式使學生了解NaNo2的性質,它既提高了學生搜索、接受信息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性質搜索結果與性質比較最終以表格形式展示,不但呈現了信息的高密度,同時凸現了NaNo2與Nacl在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上的差別。

【教學過程】問題3:怎樣用實驗方法鑑別NaNo2和Nacl兩種固體?(學生分組討論,初步形成簡要實驗方案)

師生共同歸納整理出要完成物質鑑別的實驗操作,必需綜合考慮方案設計、方案評價、方案實踐、方案反思等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髮現信息、評價信息、吸收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從而優化其思維的遷移、發散、收斂品質,最終形成有序的多個從理論角度得出的實驗鑑別方案。

【教學過程】對學生設計的典型理論鑑別方案,師生共同進行從實踐視角的可行性評價,並分組進入方案實踐(四人一組,進行有明確任務的分組實驗,並彙報實驗步驟、現象與結論)。

【設計意圖】體現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特點,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驗中檢驗理論設計的合理性、簡約性、安全性、可行性,凸顯實驗的“動”的功能,也彰顯實驗的“靜”的功能(實踐對理論的評價功能)。

【教學過程】師生共同歸納與整理進行物質鑑別,必需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必需掌握一般的鑑別流程。在此基礎上,思考物質鑑別在理論與實踐中是否存在一定區別?

問題4:建築工人怎樣用簡單的方法區分食鹽和工業鹽?

【設計意圖】知識的達成,能力的獲得需要不斷的總結、不斷的訓練、不斷的思索,並反璞歸真,讓理論知識、理論方法迴歸生活,再次調動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激情和才智,讓學生感受學習化學的成功與喜悅,較好地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課堂目標。

【教學過程】總結:驗證與探究是物質鑑別的基本思想,定性、定量方法;傳統、現代方法;局部、整體方法;基礎、綜合方法是溝通具體鑑別方法與物質組成、性質的橋樑,這些方法雖然在運用時一定存在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現象,但其獨立知識、能力的構建應及時融入化學學科的完整體系之中。

【設計意圖】及時的歸納、總結與提升,能凸現對完整、系統知識的有序構建,也能強化對創新、綜合能力的優化培養。

硝酸說課稿4

各位評委老師好:

我說課的題目是《硝酸與銅的反應》,我將從實驗教學目標、實驗內容設計、實驗方法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五個角度進行說課。

一、 實驗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解釋和分析濃、稀硝酸和銅反應的實驗現象,能正確寫出濃、稀硝酸和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濃、稀硝酸和銅反應的實驗現象並解釋實驗現象,討論得出反應的產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學生觀察並總結實驗的能力

二、 實驗內容設計

銅與濃、稀硝酸的反應 實驗目的:認識銅與濃、稀硝酸的反應

實驗原理:硝酸中氮元素爲+5價因而具有強氧化性能與不活潑金屬銅反應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實驗用品及儀器:注射器、銅片、銅絲、濃硝酸、稀硝酸、U型管、分液漏斗、玻璃導管、燒杯、鐵架臺

實驗一:銅與濃硝酸反應 實驗步驟:1、拉出注射器拉桿,向注射器中加入一片銅。 2、向小試管中加入1—2ml濃硝酸,將帶止水夾的塑料導管插入小試管中液麪以下。

3、打開止水夾,慢慢拉動拉桿,吸入1ml濃硝酸。

4、觀察並記錄實驗現象。

實驗二:銅與稀硝酸反應

實驗步驟:1. 向U型管中注入稀硝酸,插入銅絲。擰緊橡膠塞,塗抹凡士林防止漏氣。

2. 帶反應一段時間後,打開分液漏斗玻璃塞,打開分液漏斗活塞。

3、關閉分液漏斗活塞,蓋上玻璃塞。

實驗結論:濃硝酸具有強氧化性能與銅反應生成NO2。稀硝酸具有強的氧化性能與銅反應,生成

三、 實驗方法設計

在第二章已經學過氧化還原反應,根據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爲+5價(最高價),推斷硝酸應具有較強的氧化性,此外在本章的第三節已經學過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質,加之學生熟知的銅離子的藍色,因此現象明顯是此實驗的關鍵,使用注射器、U型管和分液漏斗使觀察溶液顏色和NO遇到空氣變紅棕色更加明顯。

四、 教學過程設計

硝酸與銅的反應

【前置作業】通過標註不同含氮物質中氮元素化合價,複習氧化還原反應的價態規律,使學生思考硝酸具有的性質。

【實驗探究】一、通過濃硝酸與銅反應的實驗探究,引導學生寫出化學方程式,並用雙線橋進行分析,得出濃硝酸的強氧化性和酸性。 二、通過稀硝酸與銅反應的實驗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寫出化學方程式,並用雙線橋進行分析,得出稀硝酸的強氧化性和酸性。

【講解-板書】硝酸的化學性質

一、強氧化性:1、與金屬反應2、與非金屬單質反應3、與還原性化合物反應。引導得出:結構

決定性質的學科思想

二、不穩定性:見光易分解。引導得出:性質決定保存的結論

三、酸的通性:1、與指示劑作業2、與金屬反應3、與金屬氧化物反應4、與鹽反應

最後通過對硝酸全部性質的歸納得出:性質決定結論的觀點

【板書設計】

硝酸的性質

結構 決定

反映、強氧化性

氧化還原反應觀

化學、不穩定性 性質決定保存觀 、酸的通性 物理:顏色、氣味、溶解性

五、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通過硝酸性質的教學 ,首先在課堂氣氛上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親手參與是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的基礎,這樣才能以實驗爲基礎,形成理論概念,去解決實際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了教與學的融合,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通過這節實驗教學 ,感受很深,感想很多:。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更爲強烈。”這一堂課,我感覺深刻。學生的潛能太大了,這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太強烈了,我們做老師的如果對之加以忽視,是對學生潛能的巨大浪費。應當充分地開發、培養學生的大膽嘗試、自主思維、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正因爲如此,把課堂交給學生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