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彙編九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彙編九篇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 篇1

一、說教材

《數鉛筆》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材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的內容。在一年級上冊的學習內容中,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20內數的數數、比較及加減運算,對20以內數的組成也有了初步認識。本課教材安排了“數鉛筆”這一情景和一些相關的練習題。意圖是讓學生通過用不同方法數數,認識 100以內數的組成,會數、會讀100以內的數。並在具體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數感,體驗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數出100以內的數,通過數實物、表示結果、圈一圈的活動,感知以10當一的優越性。

2、過程與方法:通過選擇合適的方法數數,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增強學生優化算法的意識。

3、情感與態度:通過小組調查、數數活動,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感知以10當一的優越性,自主建構新的計數單位“十”。理解計數單位“一”和“十”。

課前準備:

1、學具:小棒100根。

2、課前調查活動:調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數。

二、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動手操作爲主,讓學生的操作中啓迪思維,在合作交流活動中體驗數學,體現自主探索的優越感。感受數學活動的有趣性,初步滲透數學的生活性。

三、說教學流程

(一)檢查課前調查並複習

師:上學期我們學習了20以內的數。我想問問小朋友一個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麼位?第二位是什麼位?

[教學預設:學生說出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

師:同學們,老師佈置你們回去調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數,現在請你們四人小組裏面互相說說你發現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數。並且說說這些數個位上是幾,十位上是幾,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巡視指導)。

[教學預設:學生能說出類似我家有8盆花,8只有個位,是由8個一組成的;這棟樓有16戶人家,16的個位上是6,十位是1,16是由1個十和6個一組成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並對20以內數的組成進行復習,對新課進行鋪墊。]

師:剛纔有的小朋友說的物體的個數超過了20個,你們還會數嗎?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數100以內的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知學習新課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1、數一數。

(1)師:這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說一說你是怎麼數的?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分組討論,然後每個小組選一個代表向全班彙報數小棒的方法。

[教學預設: 1根1根數;2根2根數;5根5根數;10根10根數等,此時就讓全班學生接數。對每一種數法給予肯定]

[設計意圖: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通過小組內合作數數,瞭解數序互相提示、檢查。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成果,培養學生合作意識。通過交流感受數法多樣化。]

(2)優化數法,練習10根10根數,邊擺邊數。

師:你最喜歡哪種數法?爲什麼?

[教學預設:10根10根數,因爲最快。]

那我們也像那個小朋友一樣,10根10根數,並且我們利用帶來的皮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設計意圖: 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呈現不同的表示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各種方法的異同,培養學生優化意識。通過對比幾種數法,體現以10當一的優越性。]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1捆是10根小棒,那麼10個一就表示1個什麼?2捆小棒表示2個什麼?5捆,8捆又表示什麼?數一數一共捆了多少捆小棒。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計數單位“十”和“一”]

(3)學生跟着老師在一次十根十根數100根小棒。並用皮筋把10捆捆在一起。

(4)明確十進關係。

10個一是1個十,10個十是一百。

2、圈一圈,數一數。

數P2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從實物到數點子,從規則排列地數到混合排列的數的過程。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數,引導學生十個十個地數。]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3頁練一練,第1題,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3、遊戲:接力賽

教師說清遊戲規則:兩人做遊戲 ,一人說出3個有規律排列的數(如34、36、38)另一人接着按規律再數出3個數。

4、練習5(開放題)。

[設計意圖:主要體現幾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以遊戲的形式鞏固練習,讓學生不覺得累;讓學生感受成功。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體現數學的趣味性與多樣性]

四、總結

談自己本課所學到的知識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 篇2

一、集體備課的思路

統計知識在一年級主要是讓學生感受統計的重要性,初步培養統計的觀念,並在初步學習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基礎上,認識統計圖表,充分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一年級上冊通過最喜歡的水果這一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並根據圖表中的數據提出簡單問題並回答問題。

《組織比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下冊統計的第一課時,在教材中先後安排了學生所熟悉的組織比賽買氣球調查你們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三個活動,使學生體會統計的必要性,鼓勵學生經歷統計活動的全過程,增長統計活動的經驗。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象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繼續學習有關的統計知識。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並能用條形統計圖(1格代表1個單位)的形式呈現數據;在此基礎上,學生學會繪製條形統計圖,這與一年級上學期繪製的象形統計圖相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另外在對統計圖的分析中,學生通過閱讀條形統計圖作出合理的判斷,從而爲決策提供依據,進一步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根據數學新課程標準、本課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藉助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感受到統計的必要性,發展統計觀念。

2、使學生經歷收集和整理數據的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根據信息做出判斷和決策。

4、學會與人合作,積累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培養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本節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方法

根據"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的思想理念,爲了有效的促進師生互動、共同發展,落實課堂教學效果,展現真實的課堂教學,我本着以生爲本,發展能力的原則,從教學內容、學生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徵考慮,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一)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教學活動能否激發興趣,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之所在。爲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徵。由奧運和福娃引入"組織什麼比賽好呢",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尋找、發現、探究,認識和掌握數學,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從而明確,統計的必要性。

(二)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強調自主,注重合作交流。小組活動中收集數據時,方法多種多樣,學生邊調查、邊收集、邊整理數據,在愉悅的動手中瞭解了同學們都喜歡什麼活動好,又互相啓發,共同進步,增強了合作意識。再根據統計圖上的的信息做出決策:組織參與人數最多的那項活動纔好,又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從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該爲生活服務。"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整理數據的方法後,我聯繫課堂實際設計練習,讓學生在小組裏統計得到獎勵的福娃,要求學生分析統計結果,作出比較,切實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 篇3

一 、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本課內容選自)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第60-61頁。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對前後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方位感不強,不一定能準確的加以判斷。而“上下” “前後”“左右”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要達到熟練、準確地辨別“前、後”的位置,就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通過大量的活動來完成。

爲了讓學生直觀地 認識物體的 前後相對位置關係,教材藉助“森林運動會”這一有趣的情境,讓學生用“前、後”描述物體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爲日後學習方向與位置做好鋪墊。

3、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結合學生年齡的特徵,本節課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能確定物體前後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二)過程與方法.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後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良好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並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4、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爲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能正確描述物體的“前、後”位置,而教學難點定爲讓學生體會“前、後”的相對性。

5、教具準備方面,(我選用)多媒體課件、小紅花、動物圖片等、課前還爲學生準備了卡丁車圖片作爲學具。

二、說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一年級的小學生更喜歡用形象來思維的。在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和引導探究法,運用多媒體,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貫穿於整節課,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森林運動會”這一情景,彷彿身臨其境,便於學生充分地 感知物體間的前後位置關係。

同時,<<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我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讓他們採取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觀察、描述、想象、合作交流中體驗前後的含義,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探索的樂趣。

三、說教學設想

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並充分挖掘現場資源來啓發學生學習,採用各種有趣的小活動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一個自主的空間中觀察、操作,在問題情境中主動地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爲 學習的主人。

學生將通過說、找、擺、做、練的活動,逐漸加深對“前後”位置關係的認識。

四、說教學過程

爲了體現本課的設計理念,我構建了探索性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結果是——對!小兔子驕傲自滿,結果輸給了小烏龜。小兔子爲此很不服氣,今天,又找到了烏龜,非要再賽一次,烏龜明白,這次小兔子肯定不會睡大覺了,就對小兔子說:“比賽可以,但這次的路線必須有我來定。”小兔子連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現在我們就到賽場去看一看。

(二) 觀察交流,獲取新知

同學們,今天森林之王老虎給我打電話說森林王國有一場運動會,邀請我們一年級二班的同學去觀看。還等什麼,趕緊去看看吧:百米賽跑都快要開始了,我用電腦出示動物賽跑圖,問:同學們,你們看到哪些小動物?老師最喜歡小兔子(我把小兔子的圖片貼在黑板上)接下來,引導學生觀察小兔子的前面、後面有哪些小動物?學生在觀察中很容易發現小兔子的前面是小松鼠,後面是小烏龜。同時也可能有學生會發現小兔子的前面是小松鼠和小鹿,後面是小烏龜和小蝸牛。 只要回答合理,我都給予表揚說“你真棒”、“觀察得真仔細”等等,並用小紅花作爲獎勵。

通過這一問題,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同時,動態的信息資源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從情境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學生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介紹給其它的同學,這也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的自主權。

然後,我激發興趣,看完了緊張的百米賽跑,可惜我們錯過了卡丁車比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時利用笑笑發來的短信

2號車排在最前面,3號車排在4號車的後面,1號車在最後面。

請各小組同學根據短信的內容,利用手中的卡丁車圖片在小組內說一說,擺一擺。小組交流彙報,然後請一組同學到前面利用圖片邊說邊擺。這裏我會給說的好的學生給予評價。學生彙報後引導學生觀看視頻回放,讓學生對照自己擺的對不對。

卡丁車大賽的情境新穎時尚,同學們團結合作,認識字的同學讀信息,其他同學擺圖片,在小組內觀察與交流中,解決了這樣一個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初步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結合實際,啓發思維

在這個環節中,我通過讓中間一橫排同學起立,說說前後分別是誰,向後轉再說一說前後分別是誰,讓學生髮現問題,明確方向發生了變化,前後順序就變了。然後我繼續問學生:前在哪兒?後在哪兒?方向轉一轉,前後怎麼辦?學生可能會說(小臉)對着就是前。(後背)對着就是後。方向轉一轉,前後就(改變)。最後根據問題和學生的回答編出下面這首兒歌:

小朋友們告訴我,前、前在哪兒?

老師老師告訴你,(小臉)對着就是前。

小朋友們告訴我,後、後在哪兒?

老師老師告訴你,(後背)對着就是後。

123、321方向轉一轉,前後怎麼樣?動腦想一想。

123、321方向轉一轉,前後就會(改變),就會(改變)

這樣的設計,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前後的意義,體驗到前後的相對性,同時更深一層理解到以什麼爲標準,確定前後的重要性,既考查了學生是否掌握“前後”概念意義,又培養了學生初步的空間概念,使學生再次獲得愉快、成功的數學情感體驗。

(四 )拓展應用,培養能力

在這一環節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小明和同學們去兒童樂園買票的情境圖。在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明前面有幾個人?後面有幾個人?一共有多少個人在買票?

之後,我出示了一道排隊的思考題作爲這節課的拓展延伸。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運用多種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增強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了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由於一年級學生識字少,對直觀的事物感興趣。因此,我採用了這種圖文結合的板書,使教學內容更加美觀實用,學生更加容易理解。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 篇4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第一冊第一單元8、9頁的內容。本課是在瞭解兒童的認數、數數情況,以及1~5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小貓釣魚這一生活情境讓學生觀察、思考、交流,理解0的含義,即0可以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也可以表示起點和(或)分界點,學會讀、寫0。教科書的編排是先認識0的意義(表示什麼物體也沒有),再認識、理解0的其他含義,最後書寫0,並將知識拓展到課外,尋找生活中用到0的地方。根據一年級新生喜歡聽故事和做遊戲的特點,通過生動有趣的遊戲活動,使學生樂學、愛學。

二、說學前分析

對0的認識,許多學生只把0理解爲什麼都沒有,對0可以表示起點(或分界點)基本沒有接觸過,因而對0的更深刻的認識,單獨安排一節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0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可以認識到一個數所表示意義的多樣性,體會答案的不惟一性。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初步知道0的三個含義,通過直尺認識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能力目標:

2、指導學生規範寫0,培養學生書寫能力。

3、體會數的意義的多樣性,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4、通過探究活動發展的求異思維和創新能力。

情感目標:

在生活中會運用,初步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做事要認真的態度。

教學重點:

1.初步知道0的含義,0在數中的順序,會讀寫0.

2.指導學生規範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難點:

理解0的三種含義

四、說教法,說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以多媒體爲教學手段,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等實踐活動中完成教學,併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情境導入法:創設富有情趣的活動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容易疲勞,因此,我以釣魚遊戲的形式爲切入點,將數學知識融於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之中,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引入多媒體教學,

設計小貓釣魚的情景圖,以鮮活的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3、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爲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我通過出示直尺、溫度計等實物引導學生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讓學生在開放性的討論中架起從已知到未知的橋樑,去獲取新的知識,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探索方法的過程中,發現新舊知識的聯繫,發現不同於常規的思維方法和途徑。

學法可歸納爲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好學。

(二)舉例說明法:學生說出生活中用0的例子,理解0的含義,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悟數學的應用價值。

(三)操作觀察法:利用直尺、溫度計、檯秤等實物或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來直觀感知0表示起點和分界線的意義,突破學習的難點。

(四)活動練習法:把練習設計成各種活動,使學生樂於參與,激發學生樂學的慾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播放數字歌)

(一)組織學生做釣魚遊戲,並計數,比比看在一定的時間裏誰釣的魚最多?多者獲勝。利用遊戲的形式開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今天,小貓們也舉行了一場釣魚比賽,你們想不想去看看比賽的情況呀?我們來幫小貓記一記,四隻小貓分別釣了幾條魚,好嗎?(出示主題圖).

(點評:“藉助小貓釣魚”的有趣情境,呈現一組情景圖,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看到變化過程.我在這裏注意聯繫學生的兒童心理特點,通過學生喜歡的童話形式,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新知探究:教學0的含義。

(一)0表示沒有。

你們能把這些數(小貓釣的魚的條數)寫在下面的田字格里嗎?

1.出示圖片

(1)學生在書上寫數.

(2)展示

教師:你認爲他哪寫的好,哪還需要改進呢?

(點評:學生之間的評價也很重要,在學生評價中我有意識的進行引導,讓學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學的優點,引導學生正確的進行互評.)

教師:小黃貓一隻也沒釣着,在他的下面應該寫幾呢?(寫0)它怎麼一條魚也沒有釣着呀?(因爲做事不認真,三心二意……)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我們做事時不能像小黃貓一樣,應該認真做事,專心致志……

教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0”的認識.(板書:0的認識)

教師:你們的知識可真豐富!0也和1、2、3這些數一樣,也是一個數.

師指着小貓下面的0問:在這裏0表示什麼呢?(沒有)板書:沒有

2、實踐體會0表示沒有的意思。

(1)猜鉛筆的遊戲。先是師生猜再由學生小組合作活動猜一猜,注意要創造出用0表示的。

(2)教師舉例讓學生理解:如小猴吃桃、放飛氣球等。

(3)學生舉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0表示。(我有一支鉛筆用玩了,剩下0枝。媽媽給我了三個蘋果,我一天吃完了,我還有0個蘋果……)通過這一環節,不但使學生可以清楚地理解0表示沒有的含義以及在什麼情況下就可以用0表示,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對說得好的學生應及時給與表揚和獎勵。

3、教學書寫0。

1、教師:我們剛纔已經認識了0,那麼0像什麼呀?說一說,你會寫0嗎?

2、課件演示:0的寫法,學生認真觀察。

3、教師在黑板上邊演示邊講解,強調格式,學生書空。

4、描紅,練習書上的第8頁寫一寫,寫完後進行展示。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 篇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位 置與順序第二課時:上下。

材簡析: 在新課程標準中,有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具體目標。本單 元是通過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後、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從而初 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屬於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第一學段。本節內容上下 是學生學完前後的位置與順序學習的,繼續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描 述事物的好習慣,學會用上下正確描述物體的位置關係,進而初步發展學生的空 間觀念,爲以後的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標準》中對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具體化爲四個方面:知識與技能、數學思 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根據以上四點,結合本節課的實際,我制定以下的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與順序,體驗上、下位置關 系的相對性,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知識技能目標)

(2)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簡單的空間推理能力。(能力培 養目標)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素質培養目標)

(4)在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推理等思考活動,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是有趣的,以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情感態度目標)

教學重點:學會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與順序。

教學難點:體會上下位置關係的相對性。

說教法與學法設計:

本節課要讓學生在具體活動的過程中獲得相關體驗,不能把它作爲單純的知 識點來講授,而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獲得體驗和理解。結合一年級學生 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和本節課學習素材的特點,實現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 方式,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我設計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既重視選擇靈活的教法,又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創設情境,直觀形象法。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 篇6

一、 說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的內容,本節課是讓學生初步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教材通過“跳繩”這個遊戲來教授新知識,即方便又實用。教材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抓住所有兒童的天性-----“好玩”來設計。取材於學生所熟悉喜愛的活動,讓學生感到親切、生動有趣。讓學生自己提問,自己解決,體現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

二、 說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等多種計算方法,能熟練進行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計算,也能夠較爲熟練的運用豎式計算,已理解並牢記豎式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並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用運數學語言表達計算思維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思維、計算的能力。

2.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立性。

3.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生活化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輕鬆愉快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退位的算理,掌握退位的方法。

三、 說教學流程

1.從遊戲“跳繩”開始,即複習以前學習的內容,有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由“第一屆陽光體育節”引出課題,出示情景圖,讓學生獲取信息,引發問題。

3.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利用學具先撥一撥,說一說。再列豎式解決。在列豎式時,需要注意哪些?和學生一起邊回憶邊寫。最後小結列豎式的要求。

4.掌握方法後,通過一系列的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即玩的高興,又學到知識,將枯燥的計算教學,變得很輕鬆,玩的高興,學的輕鬆,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所萌發出的滿足感、學習信心,中主動意識。是教學的成功所在。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 篇7

一、說教材

《今天我當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的內容,在學習了100以內加減法,以及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所開展的一節數學綜合活動課。

其教學目的不僅僅是鞏固運用計算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減運算的含義;3、逐步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材中創設了淘氣和笑笑“六·一”做小當家以及到商場購物的情境,正是爲了讓學生感受生活,感受生活中的數學。

教學目標:

1、通過購物中的付款活動,體驗付款方式的多樣性。

2、通過購物活動,鞏固10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購物中的付款活動,體驗付款方式的多樣性。

教學準備:

1、文具表、價錢表

2、錢幣(紙)

二、說教法

1、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

數學源於生活,更應用於生活。我會把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學習,會在小組內模擬超市,讓學生當售貨員、當顧客。在賣與買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用到加減計算的數學知識,又用到了實際的生活經驗。在動手的過程中,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生活,體會生活。

2.讓學生自評和互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特別在小組活動時,學生與學生的接觸很多,學生對學生的評價也顯得尤爲重要。在小組的購物活動後,讓學生開展自評與互評,其中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是屬於學生自己的體會。這樣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評價能力,又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

3.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

新課程標準相當重視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的“體驗”和“感受”。對於現在的一年級小朋友,絕大部分在實際生活中缺乏獨立購物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新事物又充滿了好奇和嚮往,於是,設計《今天我當家》一課時,創設一個模擬超市,讓學生由合作到獨立操作,初步體驗“當家”的過程,讓學生既感受了許多活動中的樂趣,也自覺的運用了所學的數學方法、技能,還在相互的彙報、討論、交流中,感受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愛,得到了情感和過程的雙重體驗。

4.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培養學生髮散思維。

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家庭的背景不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角度也不同,這就意味着相同的問題情境,不同的學生就可能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教學中,要力求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並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間。本課中的許多環節中,如用20元、30元、100元去購物,該如何購法?這問題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在提出方案後並說出理由。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鞏固了學生的計算技能,同時也讓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我在在上課前我會對學會進行調查,詢問學生什麼叫“當家”?“日常生活中你的家是由誰當家的?當家要做那些事情?目的是讓架站給與孩子交流怎麼河裏購物和消費,怎樣進行人民幣的計算和換算。

三、說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

出示淘氣和笑笑,通過兩人的對話,滲透熱愛勞動以及幫父母減輕家務負擔的思想教育。

2.購物。

(1)合作制定方案。

出示商場,擺出不同的商品,每一小組派發一張商品和價格一覽表,讓學生設計好方案後挑出自己要買的東西,再進行計算。同時,提出各種不同條件“30元錢可以買些什麼?”“20元錢可以買些什麼?”。先讓學生小組內討論,定製購物方案,並要說出該方案的依據。由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方案,而且這裏的30元錢和20元錢在購物過程中既可以全部用完,又可以有餘額,所以在這裏可以充分發散學生的思維。而在小組內要自己的購物方案得到其他組員的認同,學生必須“買之有道”——買這些是用來包菜餃子還是肉餃子?爲什麼要買這麼多?要有充分的依據才能支持自己的方案,在此過程中,又訓練了學生的說理能力。

(2)限定性購物。

出示收銀臺,提出另外的條件“我花了25元錢,買了……”“我花了14元錢,買了……”。

讓學生自主操作,列出購物清單。跟前面“可以買些什麼”對比,這裏着重訓練的是學生對加法的純熟運用。在說出購物清單後,再讓學生進行評價,說出自己評價的理由,從而又訓練了學生的說理能力。

3.菜桌上的數學問題。

出示全家人在家裏吃餃子的情境,根據“淘氣做了43個肉餃子”、“笑笑做了38個菜餃子”,讓學生髮散思維,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再讓學生通過列式、計算來解決這些問題。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培養了學生提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鞏固了100以內的加減運算能力。

4.購物遊戲。

課的最後環節,模擬購物活動,在小組內讓一名學生當售貨員,其他學生當顧客,用預先準備的物品作爲貨物。購物時說出“買什麼商品,付多少錢,找回多少錢。”遊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而在這個遊戲中,既鞏固了這節課的知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 篇8

一、說教材。

《小兔請客》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的第一課時,學生在一年級上冊已經學過20以內的加減法及其應用,在後面還要學習10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不退位減法,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又是進一步學習運算的基礎。

“小兔請客”的教學內容是100以內的整十數加減法,是本冊教材計算教學的起始,也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它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的數和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通過“小兔請客”的童話故事,創設加減法的具體情境,從中引出問題:

①一共有多少個果子?

②草地上還剩下多少個果子?

然後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幫助學生建立加減法的表象,最後鼓勵學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讓學生嘗試解答。通過交流,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同時結合算式引導學生認識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本單元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根據《標準》的理念,在教學中,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說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探索並掌握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並能正確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索的意識,也培養學生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說重點、難點。

1、重點:計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要內容,探索並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則是本節課的重點。

2、難點:在實際情境中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四、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徵運用了情境創設法、比較、遷移、歸納法及練習鞏固、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並對學生進行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學法指導,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學法指導及合作、交流、探究學法指導。讓學生在直接感觸的基礎上,體會算理,掌握多樣的計算方法,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五、說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複習鋪墊。

2、故事導入。

在一個很美很美的森林裏,住着一隻勤勞善良的小兔子……講故事的過程中揭示並板書課題:小兔請客。多媒體出示主題圖。本環節通過創設學生喜歡的故事情境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索加法的計算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教師提問:從這幅圖中,你能發現哪些有關果子的數學信息呢?學生思考後回答。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根據數學信息提出用加法解決的數學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 “一共有多少個果子”怎樣列算式呢?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不但要學會提出問題,還要學會解決問題。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0+30=或30+20=

(3)那麼20+30等於多少呢?你是怎麼想的? 先自主探索計算方法。之後,教師再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交流算法。(反饋計算方法。)

學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可能得出不同的計算方法。

這時,可能出現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先擺2捆小棒,再擺3捆小棒,合起來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②因爲2+3=5,所以20+30=50;

③因爲2個“10”加3個“10”是5個“10”,所以20+30=50;

④用數一數的方法10,20,30,40,50;

⑤在計數器十位上先撥2個珠子,再撥3個珠子,合起來5個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並把它說給你的小夥伴聽一聽。

2、滲透應用題中的簡單數量關係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表揚和鼓勵,同時提問,你們知道在這個算式中每個數字都表示什麼含義呢?鼓勵學生嘗試回答,通過這個問題,使學生對應用題中的數量關係建立初步的簡單印象。

3、學習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在加法算式中,每一個數都和你們一樣,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這時如果有的學生知道,就讓學生介紹。並邊說邊板書。

4.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

老師繼續講故事了,就在他們正要享用這些果子的時候……,前面計算的講解和練習,學生難免疲憊,老師通過繼續講故事,一方面是讓學生得到短暫的休息,另一方面是爲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爲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課件顯示第二幅情境圖,指導學生說出圖意,重點在於同第一幅圖相區別。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並試着自己解決提出的問題。教學過程與上面大體一致。

5.學習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做完後組織學生口答,並說出計算過程。“用你喜歡的方法算”,學生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通過這道題也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

(四)全課總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們學得高興嗎?你學會了什麼?

(五)思想教育:老師知道你們不僅聰明,而且者是懂事的好孩子,對嗎?小白兔有好吃的要與好朋友們一起分享,誰能說說你們在生活中有好吃的是怎麼做的?

生:我分給爸、媽媽吃。

生:我要分給小朋友們吃。

生:我要和老師一起吃。

意圖:使學生把本課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使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六、說課堂評價。

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運用多種方式探究整十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熟練計算。在探究過程中,學生的參與遠比結果重要的多,所以只要學生動手操作,積極參與,教師就要予以肯定和表揚,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同學的意見,對於同學與自己相同的看法要肯定,不同的看法要討論,在交流與探討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北師大版 篇9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本節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第一冊的教學內容。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個新體系,這部分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繫緊密。它是本冊教材第四單元分類中第二部分的內容。這節課的教學是學生在學習了整理房間的基礎上學習的又一種分類活動。學生在通過整理房間 的活動後,已經感知和體驗了分類的含義及方法,學生能按指定的分類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這一內容的學習,是讓學生通過實際的分類活動,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由於這部分教材與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聯繫緊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高。課本是以數學活動的形式呈現教材,體現數學學習是學生經歷數學活動過程的課程新理念。

二、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分類的思想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給事物分類的過程中,體驗活動的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全體學生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難點:使學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關鍵: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經歷分類的活動。

下面,爲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學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

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都處於一個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的位置,把學生當作是學習的主體,努力創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經歷分類的活動,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與空間 進行學習,使學生在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中認識和體會到分類的必要性。在給定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讓學生自主選擇某種標準對事物進行比較、分類活動,體驗活動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1、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學習,拓寬教學的時空。①②③

(1)分類是一個學生實踐性的活動,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親自去整理房間,體會分類的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處,學會做一些事情。

(2)課後讓學生去觀察和尋找實際生活中運用到分類的一些現象,體會分類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整理書包》說課稿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爲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數學一年級《整理書包》說課稿2、在課堂教學的設計當中努力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活動爲主線、思維爲核心的原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利用比賽、猜想,分一分等多個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是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表現,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1) 創設問題情境 一開課我就讓學生進行了一個小比賽,請同學們按老師的要求拿出指定的物品就站起來,並讓每一位學生對結果進行猜想,爲什麼有些同學拿得快。從而引入了這節課的內容。一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進行思考與觀察,然後利用教材提供的內容,化靜爲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自主探究,構建模型

[1]、動手實踐,分類整理書包 首先教師請大家把書包裏所有的東西都放在桌面上,然後提問: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知道在整理物品之前,最好先做什麼?(學生會回答:給物體分類)接着就請同學們先分類整理,然後同桌兩人相互說一說,你是怎樣整理的。(學生動手實踐操作,教師對與學生的整理過程可以給予過程性評價)。

[2]、介紹討論不同的分類方法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分的,我們可以知道有些學生是按學科的不同分的,有些學生按用途的不同分成書和本子兩類等。接着引導學生看書上的笑笑和淘氣是怎樣分的,你和誰的分法一樣?並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分法。

[3]、整理好書包並初步體會分類的好處 請學生把自己已經分類整理好的書、本子再放回到書包裏,再比一比看誰拿得快,讓學生感受這次拿和上次比一比有什麼不同。學生會知道這一次方便多了,不像以前那麼亂,書包裏比以前整齊多了,原來分類整理有這麼多的好處。

(3) 解釋與應用 在做練習中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教學中給學生思維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猜想推測活動,分類之前學會先思考後再行動,這既是做事情的一種好習慣,也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分類活動中要讓學生學會思維方法: 按什麼分?(理由是什麼?) 如何分? 這樣分好不好?(有必要嗎?)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體現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的過程這一課改新理念。整節課的教學都是圍繞活動進行,整理書包,分帽子、分車子、給老師和同學分一分,學生是全程參與,全員參與分類活動,而且每一個活動中都安排有同學之間的交流,說說你是怎樣整理房間的、你認爲誰拿書會快一些,爲什麼?、說說你是怎樣整理書包的?、說出你分帽子、車子和人的方法。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差異,利用學生之間的資源組織教學。

教學中儘量鼓勵學生一人能用多種方法進行分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引導學生總結出事物可以按照不同的方法來分類,而且分類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希望學生在今後的學習與生活中,能夠真正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際中,學會自己分類整理書包,分類房間和其他物品,做一個生活的小主人! 說課是教師面對同行和其它聽衆口頭講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根據的新的教學研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