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

數學的學習可以說很枯燥,記公式做題,做大量的類型題。這時候,如果教師有一份明確的說課稿,將會大大提升教學效率,提升課堂活躍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優秀的老師往往都有自己風格的說課稿,漸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授課技巧,它會成爲你的一種魅力。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了“《1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希望能幫助到您。

《1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

《1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1)

【教材分析】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版)一年級下冊第4單元《生活中的數》的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且基本上已能數百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旨在讓學生在掌握數序的同時,瞭解數數方法的多樣化及如何按規律選擇合適的方法數數,這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百以內寫數、比大小的基礎。

【設計思路】

1.體現數與生活密切聯繫,強調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認識數。據此,課前安排小調查,課中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分類、數數等,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

2.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課中安排兩次小組合作學習。第一次8人小組合作分類、數數,在活動中讓學生試着與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組合作學習設計綜合練習——“去公園”,如果說第一次合作學習是教師安排的話,這次合作可屬於學生自發行爲,當學生獨自未數清畫面數量時,自發產生小組分工、合作的需要,從而再次數數。

3.促進學生主動、個性化地學習。數數中請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或自認爲最快的方法進行,對於方法不作統一要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在數格子時,請學生當小老師,講自己巧數的方法,其他學生可對其隨時發問,瞭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學習,實現個性化發展。

【教學目標】

1.通過小組調查、數數活動,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2.能運用不同的方法數出百以內的數,知道10個10是100。

3.通過選擇合適的數數方法,初步培養觀察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流程】

一、彙報調查結果。

請學生課前調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着數,說一句含有生活中的一個實際數字的話。

教師詢問調查結果。

學生彙報調查情況。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對100以內的數有一個初步感知。】

二、開展分類、數數活動。

1.創設智慧老人和大家做遊戲的情境。

2.講清活動(遊戲)要求:

(1)8人一組在組長帶領下將盒中東西分成四類,由組長分配好哪兩人分哪一類。

(2)兩人合作用最快或最喜歡的方法一起數清各類東西的數量。

(3)每類東西都數正確的小組獲勝。

3.學生遊戲。

教師激情引入,電腦顯示活動要求,瞭解學生的數法,觀察他們能否熟練數數,對不同數法及時給予鼓勵和引導。

學生看看盒中有哪幾樣東西。小組合作學習,先分類,再動手數數。

【8人小組的分類活動,旨在體現學習中的分工與協作。兩人合作的數數活動,使學生在操作中瞭解數序,在共同數數中互相提示、檢查。用最喜歡的方法數數,旨在體現個性化的學習。】

4.交流、彙報數數方法。

(1)請學生講講自己是怎樣數的?

教師激勵評價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數數。

學生展示數數方法,集體接數。

【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成果。】

(2)每當出現一種新的數數方法,教師及時鼓勵學生。當出現下列幾種情況,請全班學生用此方法數數。

1個1個數——隨意接數;2個2個數——數至50;5個5個數、10個10個數——數至100。

【只選此四種方法請學生接數,原因在於這四種方法學生易於接受,旦生活中較爲常用。】

5.理解10個10是100。

(1)小棒演示。

①(電腦顯示:一捆一捆出示小棒。)提問:看看這有幾個10?

教師操作媒體,引導學生探究。學生觀察並思考。

②(教師出示9捆小棒後)提問:幾個10?是多少?再添1個10呢?引入:10個10是100。

教師操作媒體,引導學生探究。學生議論並歸納。

【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初步感知“10個10是100”。】

(2)小樹演示。

①(電腦演示先出示1棵樹,再出示1排樹——10棵,最後出示10排樹。)提問:估計一下共有多少棵樹?

教師要求說明估計的理由。學生觀察並估計,講清理由。

②驗證:得出10個10是100棵。

學生數數。

③提問:100裏有幾個10?

學生進行逆向思維。

【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明確“100裏有10個10”,學習逆向思維。】

④進行環保教育。

(3)伸手指遊戲。

①提問:每人有幾根手指?請小組同學把手伸在一起,數數看有幾根手指?學生進行伸手指活動。

②給第二組再添兩個人,提問:幾根手指?

學生觀察並相互交流。

【再次直觀地使學生體驗100有多少,加深對“10個10是100”的理解。】

6.展示數數本領。

(1)學生小組成員展示。要求:1個1個接數,每人只接1個數。

(2)反應訓練:按要求搶答,每次只接1個數。1個1個數(49、69),2個2個數(38、58、68、78),5個5個數(75)。

(3)實際生活中數數,提問:我們班多少人?添上我和聽課老師呢?(齊數)得出:數數時既不能多數,也不能少數。

教師提出生活問題。學生通過數數解決問題。

【在需進位處加強練習,提高學生數數正確率。能運用數數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選擇數數方法。

1.生活中數不同東西要學會選擇比較合適的數法,舉例數樓層、數本子。

教師進行操作和演示。學生觀察並思考,可舉例。

2.數點子。

(1)(紅點子)提問:總數有多少個?你怎樣這麼快數出來?

教師操作電腦,橫排出示紅紐圖。學生觀察,講數的方法。

(2)交流後得出:數排列較整齊的物品數量時要先找規律。

(3)(黃點子)先觀察,後自己在書上圈,再在展臺上展示、講評。

教師操作電腦,豎排出示黃點子。學生圈點子,也可小組議一議。

【數實物過渡到數點子,看看學生是否能選擇較合適的方法,但不作統一要求。】

3.看誰數得快。

(1)(出示方格圖)提問:怎樣數得快?可先觀察,再小組討論。

(2)請學生當小老師上臺指屏幕講解。

教師配合學生講解,課件演示(移動、湊十、同樣多)。

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直接向小老師發問。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善於表達、敢於發問的良好習慣,學生當小老師隨時發問,體現平等交流、個性化的學習氛圍。】

《1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在入學前,經過了學前教育,很多孩子在未學習這一課前,已能數出100以內數,而且在他們的生活體驗中,常常會接觸到100以內的數。但孩子們的頭腦中,還未有100以內數的概念,這一課教學就是要幫助孩子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爲以後學習數學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

教材很注重學生數感的建立,主題圖給了學生100這個數有多大的概念,通過估計和比較建立數感。教材還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例題1、2、3的教學都是在學生的動手實踐中進行,通過操作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初步掌握數100以內數的方法。

經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確定以下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我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我能學會比較兩個數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學重難點: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二、教法和學法分析:

1.動手操作學習,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各種感官協同活動,做到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合作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貫穿教學全過程,注意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營造平等、互助的學習氛圍。

三、教學過程分析

本節課整個教學過程的指思想是力求體現:“以發展爲主旨,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增強教學內容的開放性,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高度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本節課主要按以下四個環節進行。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我們班一共有58名同學,如果用1根小棒代表一個同學的話,需要多少根小棒?(生58根)

師:請學生各自獨立數出58根小棒(生數,老師巡視學生彙報自己的數法,可能的答案是一根一根數,二根二根數,5根5根數……設計意圖:明確的目標驅動,使學生嚮往積極的操作活動。也能充分展示學生的真實水平,再通過交流,使學生感受到數數的方法多樣性。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自主建構計數單位“十”

師: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數出48杯小棒。但擺放在一起,老師很難判斷你們數的是否正確。你們能開動腦筋,想辦法清楚地表示你數出來的小棒正好是48根嗎?

生:獨立嘗試,教師巡視,並把學生中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可能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a.二根二根的擺29堆

b.五根五根的擺11堆還多3根

c.十根十根的擺

d.5堆還多8根教師引導學生對出現的幾種情況進行觀察,並反覆地教,在數的過程中感悟第三種方法的好處。能一眼看出結果是58根。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呈現不同的表示方法,再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並選擇最佳的計數方法。這樣做不僅滿足了學生的主動探究的慾望,突破了爲什麼要用“十”來表示的難點,還很好地體現了數學中的優化策略。

2、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1)理解幾十幾的組成

(2)掌握整十數的組成。

(3)認識100並掌握100裏面有10個十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十幾的組成這一知識基礎知識進行適當的遷移。讓學生自己說出58的組成並及時進行鞏固練習,再通過50的認識來強化把10個當作一個“十”,爲100裏面有10個“十”鋪墊,整個過程層層遞進,十分有助於學生牢固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第33頁做一做

2、多媒體出示許多小星星(87個)

(1)估計有多少個?

(2)怎樣擺放才能清楚地看了小星星的個數?

(3)怎樣變成90個,再變成100個?

(4)從不同方向數出100。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100以內數的認識,通過學習談談你有什麼收穫?

2、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和方法介紹教室內的人數和物品。

設計意圖: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成功,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教學,另一方面引導學生用教學,逐漸滲透數學的應用意識。

(五)板書設計

板書作爲課堂語言另一種表現形式,應具有藝術性、指導性、啓發性、實用性、應發揮其“引”、“導”功能,引學生之思,導學生之路。

設計意圖:這樣板書,層次分明,便於學生觀察、突出重點,體現了突破難點的過程,使學生對所學內容一目瞭然,有利於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

四、評價分析

根據小學生年齡小、好勝心強的特點,充分發揮多媒體作用,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揮、說、議、練中學習;從而達到人人想學、愛學、樂學的目的。

體現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有利於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的學習活動中,掌握100以內數的激發了學生主動思考,巧妙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100以內數的認識》說課稿(3)

一、單元教學內容:

本單元內容包括:數數、數的組成、數位的含義、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以及擺一擺、解決問題等。

二、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是認數範圍的進一步擴展。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後學習萬以內數及億以內數的基礎,對發展學生的數感有着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三、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學生知道個位和十位的意義,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3、結合數的認識,使學生會計算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4、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四、學情分析

由於數的範圍擴大,100以內數的認識與20以內的數又有所不同。首先數數的難度增加了。學生雖然大部分都有口頭數數的經驗。但這種數數大多屬於唱數的水平,學生要準確地數出物體的個數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數或跳數。因此這裏要指導學生手口一致地準確數數,使學生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同時瞭解計算單位“十”。前面10以內的數是以“個”爲計數單位,以“十”爲計算單位,在11~20以內數的認識裏初步認識過,但由於數目較小,有一定的侷限性,認識計算單位“十”主要在這一單元完成。因此,這一單元要求學生學會學會十進制計數法,能認、讀、寫百以內的數,知道這寫數的組成(有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能夠用符號和語言描述數的大小,能說出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注重的是將數的組成與數的計算建立起聯繫,讓學生能結合現實情境,通過數的組成來進行口算。我個人認爲本單元教學中要做到兩個重視:一是重視十進制計數法;二是要重視數感的培養。

五、教材編寫特點

1、選取的素材貼近生活,又形式多樣。100以內數的認識涉及的十進制、位值制概念比較抽象,而學生的思維卻是以形象思維爲主。爲了妥善解決好這一矛盾,讓學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教材爲學生的實際操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這些素材不僅貼近學生生活、容易找到,而且品種多樣。在呈現方式上,教材採用了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有圖片、有表格、有實踐活動、有遊戲等。

2、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數概念。

爲了使學生掌握數概念中諸多重要但又教抽象的內容,教材加強了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做”數學中掌握這些概念。如在數的組成、讀書和寫數的教學中,都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學具來弄清100以內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策略以及數學思考方法的獲得。

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數學教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這就需要爲學生創設現實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抽象出數學問題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解決問題,逐步獲得數學思想方法。

六、單元教學建議

1、抓住基本概念,切實掌握數的意義。

如教學例4時教師可通過兩個層次的操作活動引導學生來理解數位的意義:

(1)要求學生用小棒擺出24,並說一說24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接着引導學生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24,讓學生明白:2個十在十位上用2個珠子表示,4個一在個位上用4個珠子表示,引導學生理解個位上的一個珠子表示一個一,十位上的一個珠子表示一個十。然後藉助計數器正確地讀寫24。

(2)可通過對比操作24和42來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教師在引導學生讀寫完24後,可引導學生在計算器上撥珠表示42,在讀寫出來後,引導學生來對比24和42中的4和2各在什麼位上?各表示什麼意義?從而加深理解不同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不同。

2、繼續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如例9還是比較數的大小,只是一種模糊的比較。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兩個層次來把握教學。

(1)先只出示金魚讓學生直觀感知,兩兩之間進行比較。教學時可以先不出示三種金魚的條數,直接用紅金魚和花金魚進行比較,誰多誰少,再用花金魚和黑金魚比較誰多誰少,從而得出紅金魚最多,黑金魚最少。引導學生說出紅金魚比黑金魚多得多,黑金魚比紅金魚少得多;花金魚比黑金魚多一些,黑金魚比花金魚少一些。

(2)再出示三種金魚的條數,引導學生說出48比10多得多,10比48少得多,15比10多一些,10比15少一些,從而達到結合具體的情境感知100以內數的大小。

3、用好直觀化、結構化的學具。認識數離不開直觀的學具。例如,例1中呈現的一堆“小棒”“第納斯”木塊等,直接用眼睛看不出是多少,但可以把這些學具“結構化”:10根一捆、10個一列,強調“十進制”,這樣的直觀“結構化”的學具就能使學生一眼看出小棒的數量,感受“十進制”。

4、切實組織好實踐活動。爲了讓一年級的學生掌握本單元的諸多抽象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經歷每一個概念的形成過程,經歷將具體問題“數學化”的過程。這個過程重要的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參與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

七、分課時說教學重難點

“數數、數的組成”這部分知識的重點是讓學生正確數出物體的數量,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難點是體會十進位值制。教學中通過操作、交流,使學生初步感知100以內數的意義。“讀數、寫數”這部分知識的重點是讓學生會讀寫任意兩位數,難點是由直觀到抽象,讀寫兩位數。教學中可以通過擺小棒、撥珠子等活動,溝通小棒與計數器的關係,使學生感受研究問題的方法。“數的順序、比較大小”這部分知識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會比較數的大小。難點是能靈活運用百數圖中發現的規律解決問題。教學中注意讓學生經歷具體情境、藉助計數器、抽象比較三個層次的活動,主動探索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