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說課稿

《春酒》說課稿

鳳台三中 吳雪芬 (3213300)

我是 號參賽選手,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春酒》。

一.說教材

1. 教材內容

《春酒》是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文章,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爲主題,所選課文涉及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妙趣橫生的民間奇人軼事。《春酒》通過故鄉特殊的春酒風俗,表達思鄉的主題。筆觸細膩,有着濃厚的風土人情。學習本文,不僅讓我們瞭解民俗,更讓我們多了一份細膩的情感體驗。由於本文文字淺顯,又是一篇自讀課,我準備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2.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提倡的三維目標要求和初二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生活閱歷的現狀,我覺得應該重在學習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理解上。目標確立如下:

知識與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意蘊。品味文中的細節描寫,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掌握賞析散文的一些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深深的思鄉情懷,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3.說重難點: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情來確立教學重難點,從而保障了教學目標的落實和學生自主性的激發。

本文文字淺顯但意蘊深厚,學生得出淺層次的感知很容易,因此,我覺得重點應該落實到引導學生通過品味細節來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上。而由於生活閱歷的限制,學生對民風美、人情美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把它定爲難點。

二.說教法

新課標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組織者就是教師要給學生創設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間。因此,我採用問題探究法和自主交流合作。

三.說學法

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而這個建構生成的基礎是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通過以往的散文學習,特別是上一課《端午的鴨蛋》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賞析散文的一些方法,如讀如品味語言等。所以,學法上我倡導“讀一讀,品一品,說一說”。在三個環節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提出要求,適時點撥,合理評價。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活躍氣氛

讓學生暢談過新年的感受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然過渡到琦君的故鄉,人們是怎麼過新年的?

(投影---琦君照片、簡介。 板書)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一位朗讀水平好的同學有感情朗讀,創設情境。

2.思考:

1文題是《春酒》,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用文中的話回答。(旨在○

找出中心句)

2圍繞“家鄉的味道”,作者寫了哪幾件事?(旨在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

3這幾件事,○作者爲什麼離開家鄉那麼多年仍念念不忘?(旨在過渡到對家鄉的風土人情的描寫)

3.找出具體表現家鄉風土美、人情美的語句來讀一讀,品一品。

(三)研讀賞析 品味細節

由於不少學生對細節這個概念還不是很熟悉,可以先讓學生找出他認爲最有情趣,最有意思或者最喜歡的語句,讀一讀,品一品,說一說。

請前後座同學,四人一組合作交流,按照涉及人物歸類來檢驗合作交流成果。整個過程穿插朗讀指導和點撥。如:“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於指頭伸在杯子裏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又如:“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

“一馬當先,不請自到”寫出了“我”對喝春酒的急切與熱情,“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比喻奇特形象(和象豬一樣象氣球一樣比較),蜜蜂小小的,很可愛,很像當時的“我”,同時,這句話和後面“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體現了鄉鄰們的淳樸與盛情,短短的幾句話,饞嘴的、可愛的“我”躍然紙上。 最後點出細節描寫的定義和作用。

(課標強調閱讀過程中對語文知識的整合,從而形成閱讀能力。)

(四)小結及作業

一杯春酒,醉了母親,醉了我,醉了無數讀者的心,撩惹起我們多少或感傷或甜美的心緒,飛向自己記憶中美好的快樂之鄉。拿起手中的筆,記錄下我們美好的回憶吧。

五.說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