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模板彙編八篇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模板彙編八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1、 教材分析

“小馬過河”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小馬過河時與“老牛”、“小松鼠”的對話,以及“老馬”的提示。最後,小馬安全過河,並懂得了,遇到事情不能光聽別人說,還要多想一想、試一試,這樣才能夠增長才幹。

2、幼兒情況分析

中班小朋友年齡都在4―5歲之間,語言表達能力較好,能根據老師的提示,完整的複述故事。

3、重點、難點

瞭解故事內容,知道爲什麼“老牛”說河水很淺,“松鼠”說河水很深。最後懂得其中的道理。

4、教學目標

a.引導孩子們熟悉故事內容。

b.根據故事中的動物“小馬”“老牛”“松鼠”學會比較高矮。 c.通過故事的講解與分析,讓孩子們知道遇到事情應該怎麼做。

5、教學準備

a、五幅故事圖片、語言書。

b、“老馬”、“小馬”、“老牛”、“松鼠”動物頭飾。

二、說設計

1、教法

我採用直觀教學法、提問法、表演法來進行教學,通過直觀教學法視聽結合欣賞,讓幼兒更好的掌握故事的內容,通過提問法,幫助幼兒加深故事中的對話情節、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表演法培養幼兒的表演力和想象力。

2、教學程序

A、運用小客人來做客的遊戲導入活動

B、依次出示故事圖片,將故事生動完整的講述一遍

C、引導孩子一邊觀察圖片,一邊和老師一起復述故事。加強對話部分的複述。

D、教師提問

*教師:老馬對小馬說了些什麼?

*教師:小馬最後過河了嗎?

*教師:聽了這個故事,小朋友以後遇到問題應該怎麼做啊? (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句子來回答)

5、活動結束

教師請小朋友戴上頭飾進行表演,讓孩子們在表演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2

一、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講述活動,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2、引導幼兒根據烏龜的特徵大膽思考和想象,幫助小烏龜開店。

3、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徵大膽想象,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二、活動準備:

電腦多媒體課件;操作圖片、卡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逛動物街

1、導入:動物街上開了許多商店,有一隻小烏龜它也想開一家店(點擊課件)可是開什麼店好呢?小烏龜拿不定主意了,還是讓我們和小烏龜一起去逛逛街,看看別人都開了些什麼店吧?(點擊課件)

2、這是誰呀?(點擊課件)大象開的是什麼店?你們說大象開花店好不好?爲什麼呢?爲什麼它開花店好呢?猜猜大象怎麼會想到開花店的?聽聽大象是怎麼說的?

3、河馬吹的氣球可真大呀,它開的是什麼店呢?(點擊課件)你覺得河馬開氣球店好不好?爲什麼?聽聽河馬是怎麼想的。

4、袋鼠媽媽開的是什麼店呢?(點擊課件)不管走到什麼地方都能把麪包賣給別人,很方便,你們說袋鼠媽媽聰不聰明阿?

(二)幫小烏龜開店

1、我們和小烏龜一起逛了三家店了,小烏龜說話了,我們來聽聽小烏龜說了什麼?(點擊課件)

聽了小烏龜的話,你覺得它心裏怎麼樣?小烏龜很難過,你看他都流眼淚了,怎麼辦,我們趕快來安慰安慰它,好不好?嗯,老師相信小烏龜聽了你們的話阿,一定會開心起來的。可是小烏龜沒有長鼻子、沒有大嘴巴、沒有大口袋,難道它真的一點用都沒有了嗎?它

的什麼地方長得是跟別人不一樣的?它可以開什麼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烏龜最後到底開了什麼店?看看它想得和我們是不是一樣。

2、你看明白了嗎?小烏龜開了個什麼店?(點擊課件)小烏龜自己對開燒餅店有什麼想法?

小烏龜的店開好了,它現在開不開心了啊?他利用了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背殼開了店。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跟別人不一樣,都有自己的長處。

(三)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這個故事好聽嗎?小烏龜開店的事真有趣,讓我們一起再聽一遍吧。

(四)、找“老闆”(活動延伸)

1、哇!小烏龜的燒餅店終於開張了,來了很多的好朋友,它的朋友看到它開了店,它們也想開店,可不知道開什麼店?想請我們的小朋友來幫它們出出主意呢?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們吧!(點擊課件)幼兒回答。

2、街上的商店越來越多了,我們一起去逛一逛吧!(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語言《大樹和小鳥》,首先說一下我的設計意圖和教材分析。

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天冷了,幼兒也會自己思考或者問老師:"冬天來了,小鳥去哪裏了呢?",而《大樹和小鳥》這首詩歌就很好地回答了幼兒的這個問題,整首詩歌描繪了大樹和小鳥間共同生活、快樂遊戲的畫面,既表現了他們各自的特點,又體現了動物和植物間親密友好的情感。詩歌結構清晰,句式對偶,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童趣性。

2、學情分析:整首詩歌短小精悍,符合中班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和年齡特點,中班幼兒正處在語言、思維、情感等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具備較完整、連貫地講述一件事情的能力,因此,通過讓幼兒學習詩歌的句式,感受動植物友好相處的情感,從而萌發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二、說教學目標目標是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綱要》中指出:"要爲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往,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並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我分別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欣賞詩歌,認識大樹和小鳥間的關係(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2、能力目標:能用語言、動作等方式大膽地表現詩歌3、情感目標:體驗詩歌活動帶來的樂趣,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驗大樹和小鳥間互相依存、互相友愛的情感)本次活動的重點:《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因此我將活動的重點定位在讓幼兒"欣賞詩歌,認識大樹和小鳥間的關係"上。(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本次活動的難點:語言教學應發展幼兒的綜合能力。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將活動的難點定位於讓幼兒"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大膽地進行創編"。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教學圖譜一份、課件一份、自制教具一份、音樂一份、教學掛圖一幅2、經驗準備:幼兒之前已玩過大樹和小鳥的音樂遊戲(活動準備爲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經驗基礎,是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三、說教法學法洛克說過:"任何東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樣,給學生指明道路,幫助她前進。"良好的教學方法對完成教學任務和實現教學目的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本次活動我用到的教學法有:情境表演法、自主學習法、課件演示法、交流討論法等,其中,自主學習法佔主導,因爲中班幼兒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體現生態課堂的理念,讓幼兒在自主地探索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

四、說活動過程活動過程是活動內容的具體表現和實施過程。我將活動過程共分爲五大環節:一是音樂導入,激發興趣;二是課件引入,自主探索;三是完整欣賞,動作表演;四是多元練習,鞏固提高;五是情寓舞蹈,結束活動。這些環節會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得到逐一展現。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音樂導入,幼兒與教師一起玩"大樹和小鳥"的遊戲。教師扮演大樹,幼兒扮演小鳥,小鳥圍着大樹做一些親密動作,如:捉蟲、抱抱等等)師:小朋友,剛剛我們做了個大樹和小鳥的遊戲,你們開心嗎?大樹和小鳥真是親密的好朋友,今天呀,大樹和小鳥又在做遊戲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在做什麼遊戲啊?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遊戲也能很好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一開始就讓幼兒產生學習的慾望,對於活動的開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二、課件引入,自主探索1、播放無聲課件提問:畫面中,你看到了大樹和小鳥在做什麼?(如幼兒說大樹在笑,小鳥好像在唱歌,教師就說:"好的,那我們一起來學大樹笑笑。大樹在 笑,小鳥就爲她伴奏,我們也來學習一下小鳥吧。)師:小朋友觀察很仔細,我們這次一起邊看邊聽聽他們到底在幹什麼?同時注意聽詩歌裏是怎麼說的?

2、播放有聲課件師:現在,誰來說說你聽到了什麼?

(引導幼兒將詩歌內容自己呈現出來,而教師則是起支持、引導作用,同時將內容以圖譜的形式展現在黑板上。)(這一部分,先讓幼兒感受畫面,嘗試將畫面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而後,再通過視聽結合的方法,引導幼兒將內容與畫面結合,並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體現了生態課堂的理念,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圖譜"這一形式,也比較清晰明瞭。)三、完整欣賞,動作表演1、完整欣賞詩歌(出示掛圖)2、師幼共同朗誦:教師讀前半句,幼兒接後半句3、女孩讀前半句,男孩讀後半句(通過出示掛圖,讓幼兒能夠更好地感受詩歌的內容和意境。第一遍教師完整朗誦,讓幼兒加深總體印象,第二遍則是師幼共同朗誦,增加了互動,同時也能夠反映出幼兒對於詩歌內容的理解程度。)四、多元練習,鞏固提高師:這麼美的詩歌,大樹又想和小鳥一起來表演了,小鳥們,你們願不願意啊?(教師詢問幼兒)1、師做大樹,幼兒做小鳥(邊朗誦邊做動作)2、請一名幼兒做大樹,讓大樹自己選擇一些小朋友做小鳥3、分組表演:分成四大組,每組選一名幼兒做大樹,每組的剩餘幼兒就做小鳥(這一環節,教師先帶領幼兒邊朗誦邊做動作,讓幼兒有了總體的感知之後,就將主動權歸還給幼兒,讓幼兒來體驗大樹的感覺。爲了更好地照顧到個別差異和羣體需要,所以第三項則分組進行,讓每個幼兒都能感受到大樹和小鳥間的親密友好。)五、情寓舞蹈,結束活動師:大樹和小鳥真是友愛的好朋友,好了,小鳥帶領樹媽媽一起回到座位上吧。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叫什麼呀?你們喜歡嗎?大樹和小鳥這麼友好,我們小朋友要不要向他們學習啊?

師:讓我們一起爲大樹和小鳥跳一支舞吧。(播放音樂《快樂的節日》,結束活動)(最後一環節,先是對活動的總結和情感的遷移,而後,則是讓幼兒在動作和音樂聲中表達自己的快樂。也是對詩歌快樂氣氛的一種延續……)活動延伸:

領域滲透:

1、在美工區爲幼兒準備圖紙,讓幼兒在課餘時間將詩歌內容表現出來2、語言區可以將詩歌和圖譜裝訂成冊,供幼兒閱讀和欣賞家園共育:

家長帶領幼兒繼續複習詩歌《大樹和小鳥》,同時欣賞其他的詩歌。有條件的幼兒可以在家長的帶領下去觀察小鳥和大樹之間的遊戲。

中班語言《大樹和小鳥》(修改教案)(11.27)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2、能用語言、動作等方式大膽地表現詩歌3、體驗大樹和小鳥間互相依存、互相友愛的情感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播放音樂《童心是小鳥》:"小朋友,你們聽,音樂當中把誰請來啦?(小鳥),小鳥是怎麼飛的呢?我們也來學一學小鳥的動作。呀,小鳥飛得累了,它會去哪裏休息呢?(大樹),那我們也來做一棵大樹吧!

(教師指導,若看到幼兒做了一棵高高的樹,就說"這棵樹呀真高,站得真神氣。那誰來做一棵挺拔的大樹呢?真不錯)。

"大樹和小鳥呀是很好的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玩遊戲,這不,他們又在做遊戲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在做什麼遊戲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音樂能夠陶冶幼兒的情操,同時將幼兒帶入一種優美的意境中去,活動一開始,就開門見山,讓幼兒瞭解本次活動的主角,同時在一系列簡單的模仿中,鞏固幼兒對小鳥和大樹各自特徵的印象。也爲詩歌內容的學習做了一定的鋪墊。)二、圖片展示,自主探索1、展示表現"小鳥叫叫,大樹笑笑"的圖片(1)、師:你從圖片上看到了什麼?(我看到了小鳥好像在唱歌)觀察得真仔細,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呢?(邊上有音符,而且小鳥嘴巴張得很大。)哦,小鳥真的像是在唱歌哩,你們聽過小鳥唱歌嗎?小鳥是怎麼唱歌的?(幼兒說:"喳喳喳喳",教師說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邊說的時候可以邊配以節奏)(2)、師:小鳥唱得歌真好聽,唱得大樹怎麼樣啊?(大樹在笑),你是怎麼看出來大樹在笑的啊?(嘴角上揚,眼鏡眯成一條縫。)我們也來學一學大樹笑。(對於表現力好的幼兒,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如:XXX小朋友笑得可開心了,都笑彎了腰。XXX小朋友呀,都笑得捂住了自己的小肚子。)2、展示表現"大樹搖搖,小鳥跳跳"的圖片(1)、幼兒觀看後教師提問:大樹笑得可開心了,它是怎麼來表達它的開心的心情呢?哦,大樹笑得怎麼樣?都搖晃着它的身子了,那我們也來學一學大樹的樣子。

(2)、師:小鳥看到大樹在搖晃着它的身子,它怎麼樣啊?(也跳了起來)哦,小鳥也跳起了舞蹈。我們也來學學小鳥跳舞的樣子。(此過程教師有針對性的對一兩個動作優美的幼兒進行點評"呦,你的怎麼跳舞的呀?在繞着圓圈跳呢,真好看。""你又是怎麼跳舞的呀?她在向左邊跳呢,真優美。"3、展示表現"大樹小鳥,快樂陶陶"的圖片師:大樹和小鳥做的遊戲好不好玩呀?你們覺得他們生活在一起,怎麼樣?(很開心)。恩,你是從哪裏看出來他們很開心的呢?(他們抱在一起,他們一起跳舞)。

師:他們生活在一起呀,真得很開心,老師用一個好聽的詞語來說,叫"快樂陶陶"。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這一環節,教師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說說、做做的過程中自主地去學習詩歌的內容,體現了生態課堂的理念,同時也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而教師則是作爲活動的引導者,將幼兒的思維始終集中在詩歌的內容周圍。同時整個活動過程充滿了童趣性和情境性,內容與內容之間層層遞進,緊密相聯,使呈現在幼兒腦中的不是斷斷續續的知識,而是一幅完整連貫的畫面。)三、圖譜呈現,完整欣賞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師:大樹和小鳥的遊戲真好玩,老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2、教師提問幼兒聽到了什麼,同時將幼兒聽到的內容以圖譜形式呈現。

如:你聽到了什麼?(我聽到了小鳥跳跳,教師便說"哦,你聽到了大樹搖搖,小鳥跳跳。"教師貼圖譜}

3、完整呈現圖譜後,教師提問幼兒最喜歡哪一句師:那你最喜歡詩歌裏的哪句話呢?(幼兒說出後,教師便說"來,我們一起說一說",這裏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地讓幼兒聽1--2遍,取決於該班幼兒的發展水平的高低)(在自主探索完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有必要完整朗誦詩歌,使幼兒加深鞏固內容,從而達到真正理解的境界。而圖譜的形式,既清晰明瞭,又能夠爲幼兒自主地朗誦詩歌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四、多元練習,鞏固提高1、配樂朗誦讓我們在優美的音樂中把這首詩歌一起來朗誦一遍好不好?(播放背景音樂)2、分角色朗誦詩歌(1)、讓幼兒選擇自己先做大樹或小鳥,教師則做幼兒選剩的角色("你們想做小鳥還是大樹呢?老師讓你們先選。好的,那我們一起來朗誦一遍吧")(2)交換角色朗誦(師:這麼美的詩歌,老師還想再朗誦一遍,你們想不想。剛纔老師做大樹,這次我們交換,老師朗誦小鳥的詩句,你們來朗誦大樹的詩句,好不好?)(在這裏,教師通過多元的練習,既能反映出幼兒對詩歌的掌握程度,又能很好地進行師生間的互動。讓幼兒自主選角的形式,也是體現了教師對幼兒主體性的充分尊重)五、情感遷移,結束活動1、簡單創編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詩歌,名字叫什麼呀?(大樹和小鳥),你們喜歡這首詩歌嗎?大樹和小鳥呀真會做遊戲,你們猜猜他們還會做什麼遊戲呢?請你也用"大樹XX,小鳥XX"的句式來說一說2、師:剛纔我們小朋友的想法真好,今天天氣不錯,那讓我們一起去和大樹小鳥做遊戲吧(帶領幼兒走出教室)(簡單創編根據時間來安排是否進行,如果活動時間達到上限,則可以放在延伸活動中進行。)注:紅色部分的字是對每個環節所做的說明。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4

教材內容分析

聲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聽見,讓幼兒瞭解聲音的多樣性,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其教育資源來源豐富,生活中的大部分物品,我們都能使其發出聲音,這樣就能給幼兒一個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幼兒獲得切身的體會。本教材的重點、難點是區分樂音和噪音。

幼兒情況分析

生活中各種聲音無處不在,動聽的聲音更是能吸引孩子的關注,激起幼兒強烈的好奇習與求知慾,我們便可利用這個興趣點,結合多種材料,讓幼兒親身體驗、探索並發現聲音的多樣性,並區分樂音和噪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聲音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東西發出不同的聲音。

2引導幼兒探索使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3 辨聽一些常聽到的聲音,區分樂音和噪音。

活動準備

1爲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2帶錄下不同聲音以及樂音和噪音。

3 供了多種物品,讓幼兒探索。如:打擊樂器、書、紙、積木等。

4安靜的標誌。

活動過程

首先以小猴子的謎語導入課題,目的是讓幼兒說出耳朵的作用,可以聽聲音。

1播放不同的聲音,幼兒辨聽並模仿這種聲音。

2讓幼兒利用自己的手、腳和口發出聲音。

3讓幼兒運用老師所準備的材料進行研究、探索。這一環節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慾望,讓他們對聲音產生濃厚的興趣。

4讓幼兒知道悅耳動聽的聲音叫樂音;刺耳、難聽的聲音叫噪音。

5放錄音,幼兒聽樂音和噪音。

6讓幼兒瞭解噪音對我們是有危害的。說說怎樣減少噪音。

7認識了安靜的標誌,並瞭解了安靜標誌的用途。

活動延伸

幼兒動手製作安靜標誌。

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5

幼兒現狀:

中班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中班幼兒語音器官已發育成熟,正確發出全部音節的生理條件已經具備,所以應重點培養幼兒正確發音、清楚地吐詞;詞彙量要大幅度地增加,質量上也要有明顯的提高。因爲幼兒在小班已經開始接觸詞語,所以到了中班,幼兒可以學習用多種多樣的詞語來描述物體。由於本園地處西關,爲了幫助幼兒瞭解西關,我們都會開展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前一段時間我班開展了以"我愛西關"爲主題的攝影活動,請家長和小朋友把西關的美景和歷史名勝拍下來,在班上開攝影展,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攝影展的活動。前不久,我跟幼兒進行了一次談話活動——"我的家在哪裏",幼兒要說出自己的家在什麼地方,周圍有哪些著名的建築物,有哪些突出的風景,在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反應很熱烈,說到自己家的時候都滔滔不絕,而且我發現大部分的幼兒都知道自己家住西關,都能說出自己家周圍有哪些著名建築物,例如:有個別孩子能說出我家在陳家祠的旁邊。當孩子聽到"陳家祠"的時候都很感興趣,很好奇,都想了解它。所以,我認爲如果能在這個時候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能進一步幫助幼兒瞭解西關,還能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教材選擇與分析:

通過幼兒現狀的分析,瞭解到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和重要性,幼兒又對西關的名勝和美景有着濃厚的興趣,所以我選擇了詩歌爲體裁,因爲它既簡單又容易被理解,並創編了一首詩歌——《西關好》爲本次活動的教材,裏面包含了西關的美景——白鵝潭、沙面島;西關的歷史建築——陳家祠、華林寺,還有西關最繁華的商業街——上下九步行街。詩歌的內容簡明、易懂,貼近幼兒的生活,以讚美西關爲主題,幫助幼兒認識和了解西關並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法和學法:

教師是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這次活動中我以熱情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要學習詩歌,首先要感知詩歌的內容,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幫助幼兒初步感知詩歌內容;再運用遊戲幫助幼兒學習、理解和記憶詩歌,我設計了"圖片填空"遊戲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詩歌的內容,幼兒記憶圖片比記憶文字要簡單,幼兒把己認識過的景點圖片填空到詩歌裏,通過圖片幼兒能理解到詩歌的內容,又能幫助記憶;接着,用"詩歌接龍"遊戲幫助幼兒完整地記憶詩歌。通過玩"文字填空"遊戲幫助幼兒從文字上理解詞語。在整個語言活動中幼兒主要是在遊戲中進行學習,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吸引幼兒的興趣,在師幼互動中學習、理解和記憶詩歌。

我擬定的活動目標是:1、能較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激發幼兒瞭解西關、愛西關、愛荔灣的情感。2、能大膽講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3、學習詞語"一河兩岸"、"人來人往"、"自豪"。

這次的語言活動主要是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所以我把輔導的重點放在能大膽講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把輔導的難點放在學習詞語"一河兩岸"、"人來人往"、"自豪"。

活動準備:

在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爲了讓幼兒先熟悉景點,我請家長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帶孩子到"白鵝潭、沙面、陳家祠、華林寺、上下九步行街"這幾個地方參觀,並拍下照片,讓幼兒認識和感受這些景點;然後,我製作了PowerPoint課件,運用大屏幕投影,把一幕幕的西關美景展現出來。其中"白鵝潭、沙面"突現了"珠江河",幫助幼兒理解詞語"一河兩岸"。我還準備了"白鵝潭、沙面、陳家祠、華林寺、上下九步行街"的圖片,在製作多媒體課件和準備圖片時,我都選用能體現上下九步行街"人來人往"的圖片。我還運用了談話的形式、看VcD等方法,激發幼兒愛西關的情感。

活動過程:

在活動的第一部分,爲了吸引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選用了輕快的音樂《郊遊》,帶領着幼兒愉快地進入活動室。

第二部分是體現目標的'實施和突出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因此我分了三個環節:

1、爲了保持幼兒學習的興趣和幫助幼兒初步感知詩歌內容,我把製作的多媒體課件投影在大屏幕上,西關的各大美景立刻展現在幼兒眼前,幼兒的視覺感官和注意力已全被西關的美景吸引住了,在幼兒觀看課件的同時,我配合課件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西關好》,讓幼兒觀看西關美景的同時感受詩歌。因爲幼兒已認識了西關的景點,在觀看課件地時候反應很熱烈,所以我讓幼兒自由講出從屏幕上看到西關的哪些景點,再讓幼兒說說自己對西關的感覺,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後,我再次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讓幼兒從詩歌中感受西關的美,朗誦時通過音調的變換、表情和動作表達愛西關的情感。在朗誦詩歌時我有意識地引出詞語,再次運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學習詞語"一河兩岸"和"人來人往"。引導幼兒用動作和表情表現詞語"自豪",幼兒表現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這整個環節是爲了下一步的教學做鋪墊。

2、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詩歌內容。幼兒已初步感受到西關的美景,我希望能用多種遊戲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詩歌內容,所以我設計了兩個填空遊戲,第一個是"圖片填空"遊戲,把詩歌中的景點名稱空掉,請幼兒用景點的圖片把詩歌的內容把詩歌補充完整。第一次遊戲幼兒先說,由老師操作,然後一起朗誦詩歌;第二,第三次請幼兒進行操作,通過玩"圖片填空"遊戲幼兒對詩歌已有了一定的認識。爲了幫助幼兒從文字上理解詞語,我設計的第二個是"文字填空"遊戲,把目標中要學習的詞語從詩歌中空掉,請幼兒用詞語把詩歌補充完整。通過這兩個遊戲幼兒已基本理解詩歌的內容。

3、爲了幫助幼兒加深對詩歌的完整記憶,我與幼兒進行"詩歌接龍"遊戲,首先是我和幼兒"接龍",接着男孩子和女孩子進行"詩歌接龍"遊戲。通過"詩歌接龍"遊戲,幼兒基本能把詩歌朗誦出來,但爲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抒發對西關的讚美之情和熱愛之情,我通過音調、表情和動作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最後,我帶領幼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活動結束。

當然,在一次活動中,幼兒未必能很熟練和很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誦詩歌,需要在語言活動中養成良好的朗誦習慣,因此,下階段我會以培養幼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爲目標,開展一系列的語言活動,爲幼兒提供更多的朗誦機會,提高朗誦水平。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喚起幼兒對母親愛的情感,使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母雞太太和兩個蛋>>幼兒園語言教案的內容,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故事中講述了母雞太太爲了孩子出生辛苦孵蛋,及小雞知道媽媽的辛苦在蛋殼談論怎樣回報媽媽,喚起幼兒對母親愛的情感,使幼兒感受到親情是多麼美好這個故事,語言精練優美,抓住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這一關在鍵點,根據《綱要》精神和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二)活動目標1、情感目標:在感知和理解故事的過程中,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2、能力目標:要求幼兒能簡單地表演故事中的對話語言。

3、知識目標:鼓勵幼兒大膽地運用已有生活經驗理解和回答問題。

(三)活動重點、難點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點、難點的確定非常重要。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爲主,故事教學的特點所以我把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爲本課的重點。由於小班孩子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爲主,所以我確定本課的難點是:要求幼兒能簡單地學習故事中小母雞和小公雞的對話語言。

二、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爲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的是一種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所謂"視聽講做結合的方法","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課件中的內容;"聽"就是傾聽教師的語言啓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滿足幼兒想說的願望:"做"就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母雞和小雞們的語言,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這個方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與一中積極的學習狀態當中。

(二)學法主要採用了"討論交流法"、"興趣導學法"、"綜合活動法"等"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於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說"的機會,所以引導幼兒採用了"討論交流"的學習方法、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還引導幼兒採用了"興趣導學法",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學習,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提高學習的能力。

活動準備是:

1母雞家背景圖:2母雞,小母雞,小公雞,雞蛋圖片和頭飾:3模擬雞蛋;4錄音機,磁帶;選擇以上直觀教具是爲了激發幼兒想象力,營造寧靜溫馨的氛圍,起到以景激情的作用。

三、學習過程

師生的雙邊活動堅持"以幼兒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原則,注重幼兒學習知識的"過程化、經驗化及主動性建構",通過孩子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來解決問題。老師做到講得"少"一點,"引"得巧一點,讓孩子學得"精"一點,"活"一點,領悟得"深"一點,"透"一點。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第一部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師:(出示母雞家背景圖)有一隻母雞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爲什麼,好嗎?老師表演歌表演<<咯咯噠>>(5分鐘左右)老師的導入是這樣設計的:師:(出示母雞家背景圖)有一隻母雞今天特別高興,,我們來猜猜爲什麼,好嗎?老師表演歌表演<<咯咯噠>>然後進行提問談話:

剛纔聽着音樂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這裏讓幼兒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力,引起幼兒的興趣。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

文學作品與音樂本是一家,通過音樂與故事的有機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兒,以歌表演中可愛的母雞形象激發幼兒興趣,引出故事內容。

第二部分、模仿想象:啓發幼兒學學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

設計此步驟的依據是:爲後面表演鋪墊,母雞下蛋的動作,叫聲使孩子們表演起來更活臨活現增加表演的趣味。

聽聽、說說:

1、欣賞故事,記住故事主要情節;提問"我是母雞太太,小朋友喜歡我的故事嗎?記得故事裏有誰呀?"2、結合圖片,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圍繞重點、難點開展活動。

說說母雞太太怎樣愛小雞,小雞是怎樣愛母雞太太,重點鼓勵孩子說說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設計此步驟的目的是:

1、先讓幼兒完整聽第一次故事,暫時不出現教具以免影響幼兒的注意力。

2、出示教具講述第二次故事,借據教具幫助幼兒。

3、在生生、師生間充分的互動中,通過互相交流和啓發性語言的運用,引導幼兒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應該怎樣愛自己的媽媽,鼓勵幼兒爲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情感體驗:"母雞孵蛋",帶孩子一起體驗媽媽愛小雞,小雞愛媽媽的情感。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

1、創設發展語言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有充分的表演、講述的時間和機會,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

3、用表演形式激發幼兒體驗媽媽愛孩子,孩子愛媽媽的情感。

四、教學特色

1、從情感態度、知識技能、過程方法等多角度體現了《綱要》的精神。

2、注意將老師的"教"轉爲孩子的"學",將培養孩子的能力貫穿活動始末。

3、充分利用分組教學和語言環境創設兩種形式,最大限度地爲每一個幼兒創造理解和表達的時間和機會。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泡泡找來的朋友》是中班“長大的我”裏面的一個活動,故事裏的大白鵝從沒有朋友的不快樂到交上朋友的開心,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激發了孩子們與人主動交往,主動交流,從中感受到有朋友的快樂和歡笑。

二、說活動目標和重難點

《幼兒園教育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感受找朋友的快樂。

2、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交朋友的願望。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如何去找朋友。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饒着這一目標進行教學。中班幼兒比較單純,不會察言觀色,不太會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心情。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說教學準備

爲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特做以下活動準備:

圖片《泡泡找來的朋友》、動物頭飾、幼兒用書。

四、說教法和學法

1、說教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直觀法是因爲中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以直觀的畫面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爲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啓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啓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2、說學法

活動中我將遊戲法作爲主要的學法,是因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注意力稍顯弱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五、說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故事內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朋友。

教師模仿大白鵝,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2、幼兒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請幼兒聽故事錄音。

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討論:

“大白鵝沒有朋友時,它是怎樣的?”

“是誰幫助它找到朋友的?”

幼兒圍繞故事畫面內容進行討論:

“小姑娘是用什麼辦法找到朋友的?”

“小姑娘爲什麼要找這麼多的朋友?”

“和朋友在一起,大白鵝感覺怎樣?”

3、幼兒完整欣賞故事,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師連貫地、有感情地講述故事,鼓勵幼兒練習角色對話。

請幼兒交流:

“聽了這個故事,你是怎麼想的?”

“你有什麼方法找到朋友?”

4、閱讀活動:

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泡泡找來的朋友》。

5、表演遊戲:

幼兒扮演角色進行對話,鞏固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幼兒園中班語言說課稿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與人物形象。

2、學習按物體大小進行一一對應匹配操作

3、體會故事中的美好情感,知道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活動準備

鼠媽媽,鼠兄弟,鼠妹妹,大小不一的三塊布,女式的帽子、短裙、上衣。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以鼠媽媽的口吻說:我有三個寶寶(介紹名字並引導幼兒理解“兄弟”的含義)森林王國請了我的三個寶寶去參加動物聯歡會,所以我買了三塊布給他們做衣(請幼兒分別比較三塊布,然後擺放,問其原因)他們沒做成了自己的衣服卻做出了女式的帽子,上衣,短裙,帽子,你們想要知道爲什麼嗎?(引出故事)

二、講述故事,講到“到了裁縫店”處暫停

1、教:鼠大大,老二,小小拿到了布都想做些什麼?(西裝,襯衫,褲子)到哪去做呢?(裁縫店,講述裁縫是幹什麼的?)

教:在路上他碰見了誰?他們發現鼠妹妹穿的怎樣?三兄弟和她說了什麼?

2、請幼兒猜猜三兄弟和裁縫說了什麼?(幼兒討論)裁縫做了什麼?他們把這些東西送給了誰?說了什麼?(出示上衣,帽子,裙子)請幼兒猜猜他們都是那些布做的?

三、遷移經驗,拓展思路,分析三兄弟性格,體驗情感

1、分析三兄弟性格

教:你喜歡三兄弟嗎?爲什麼?三兄弟幫助了別人,他們的心理怎樣? 鼠妹妹呢?

幼兒討論後,教師總結:三兄弟是個心地善良,樂於助人的寶寶。

2、根據經驗,講述自身經歷

教師;你有沒有幫助過別人?當時心情重怎樣?別人心情怎樣?

待幼兒充分討論後,教師總結:當你幫助了別人後,你會很快樂,而且願意與你做朋友。

四、操作活動

教師:三兄弟帶着鼠妹妹到動物聯歡會去了,到那兒見到許多的動物,他們吵起來了,原來他們不知道怎樣分吃這些食物?請你們來幫忙?

五、結束活動

小動物爲感謝你們,請大家一起去參加動物聯歡會(幼兒整隊出發)

附:老鼠三兄弟

有三個老鼠兄弟,他們是鼠大大,鼠老二,鼠小小。

有一天,鼠媽媽拿出三塊布:最大的一塊給鼠大大,不大不小的給鼠老二,最小的給鼠小小。

於是,三兄弟去找裁縫店。一路上,他們可高興了,鼠大大說:“我要做一件特別帥的 西裝。”鼠老二說:“我要做一件時髦的褲子。”鼠小小說:“我要做一件漂亮的襯衫。”

“喲!這麼高興,到哪裏去呀?”原來是鼠妹妹在問。鼠大大說:“我們去裁縫店做衣服。”鼠妹妹說:“哇!這布真漂亮,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布。”這時,三兄弟發現鼠妹妹穿着灰溜溜的破衣服。於是,他們一聲不吭地往前走。到了裁縫店,鼠大大說:“你給我做。。。。。。”鼠老二和鼠小小也說:“你給我做。。。。。。”

第二天,裁縫把做好的衣服拿來了:一件女式上衣,一條短裙,一頂女式帽子。三個老鼠兄弟說:“咦!怎麼都是女式的,我們不能穿,送給鼠妹妹算了。“

現在,鼠妹妹變得多漂亮呀!三個老鼠兄弟說:“呀!比我們穿着好看。”說着,三兄弟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