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一、說教材分析

《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及說課稿

本節教材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大洲和大洋,是學習陸地和海洋的基礎與鋪墊。本節教材內容包括海陸分佈、七大洲四大洋和各大洲的分界線三部分內容。

1.海陸分佈:教材利用文字和圖從兩方面來說明世界海陸分佈及其特點,使學生了解“地球”“水球”稱謂的依據。

2.七大洲和四大洋:首先從大陸、島嶼、大洲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後說明通常情況下,人們把全球陸地劃分爲七大洲。通過“讀圖”,分別認識七大洲的名稱、大小和位置,進而通過文字和圖來介紹連接在一起的大洲的界線。另外,還通過“活動”來啓發學生用簡單的幾何圖形表示大洲基本輪廓,引導學生通過輪廓來認識各大洲。四大洋:首先說明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陸地分割,又相互連通。然後介紹了四大洋的名稱,進而通過圖表對比四大洋的大小,最後通過“閱讀”介紹大洋、海、海峽。

3.各大洲的分界線:利用圖片來說明各大洲的分界線。

二、說學生情況

學生已經學習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經緯網、五帶的劃分和地圖等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已經涉及到若干本節課的內容,尤其是前幾節中出現的地球人造衛星照片、半球圖等,使學生具備了學習本課的基礎,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總之,只要加以適當的情景創設、問題引導和學法指導,就可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於初一的學生在小學中已學過一部分地理知識,所以對本節課的內容並不陌生,但學生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認識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與不足,針對這些情況,在學習時主要利用地圖和學生的參與,培養讀圖分析能力,並指導學生用“圖上記憶法”記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用地圖說明全球海陸分佈特徵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各種地圖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看圖、析圖、繪圖的能力,學會使用地理的語言──地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地球”“水球”的爭論,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積極探究自然界奧祕的精神。

四、說重點和難點

重點:1.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比例。

2.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3.七大洲的名稱、面積排序。

4.四大洋名稱、面積排序。

難點:識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大洋、海和海峽。

五、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啓發、互助、探究、討論、提問等方法。

學法:學生緊跟老師的思路,及時動手記筆記。

六、說課時要求和教具使用

課時:第一課時

教具使用:大洲輪廓圖卡片、地球儀、地理圖冊

七、說教學過程

我們人類居住在哪一個星球上?(地球)人類第一個乘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人是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中國第一個登入太空的宇航員是誰?(楊利偉)他們都說:在太空裏看地球是一個蔚藍色的星球,那麼人類給地球起名字的時候,爲什麼叫它是地球,而不叫它水球呢?

如果你是一名宇航員,當你在太空中遨遊的時候,你會發現地球上有什麼?本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第一節大洲和大洋(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