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恰利利恰利》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音樂《恰利利恰利》說課稿

歌曲《恰利利恰利》是一首歡快的印度尼西亞民歌,表現了莊稼人的勞動熱情。旋律中貫穿着歡躍的舞蹈節奏,雖然連續八次出現相同的節奏型,卻毫無單調冗長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意猶未盡,更具鄉土氣息。

二、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節課學習者是四年級學生。該班學生音樂基礎薄弱,不少同學把學會唱歌作爲音樂課的主要目標,甚至唯一目標。其它音樂素養如:欣賞、律動、演奏、創編、體驗、感悟等被忽視。爲此在每節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應注重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領他們吸收豐富的音樂營養,進行美的薰陶。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恰利利恰利》,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以及收穫成果時的喜悅,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熱愛大自然。

2.體驗印度尼西亞的音樂風格、情趣,對錶現鄉村生活的音樂產生興趣。

3.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發揮想象力,模仿人們在田間勞動時的動作、表情,創編動作表演。

4.欣賞《霍拉舞曲》,瞭解有關霍拉舞的`知識。

四、教學重點:

體驗這首鄉村音樂所表現的喜悅情感;啓發創編音樂。

五、教學思路設計

本節課教學流程設爲四大塊,即:創設情境採金秋;走進情境唱金秋;融入情境舞金秋;採集音源創金秋。

首先,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音樂世界。我將這麼去創設情境:同學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喜歡這個季節嗎?爲什麼?重點圍繞“爲什麼”讓學生暢所欲言,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去發現秋天的美、秋天的豐收。接下來再引:那就讓我們去《採金秋》(即複習舊歌)、唱金秋、舞金秋吧。從而引領學生走進音樂世界。

第二環節,走進情境,唱金秋(即學新歌)

怎樣才能唱出歌曲的美好的情感?第一,引導學生學會聽。播放出色的錄音範唱,讓優美旋律撥動學生的心絃。聽後讓學生說出心裏話——音樂感受。還可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回答:你覺得歌曲反映了怎樣的情緒?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欣賞音樂,感悟音樂的能力。第二,寓教於樂,把枯燥的音樂知識融入豐富多彩的遊戲中,讓學生在遊戲中獲得音樂知識,形成音樂能力。如:爲了掌握二四拍的強弱規律,我設計啓發學生創編不同拍法,或擊掌——拍肩,或跺腳——捂膝,或與他人合作等等。第三,模唱、跟唱、評唱、唱準確。多角度、多形式的學唱歌曲,切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的能力。

第三環節,融入情境,舞金秋

啓發學生模仿莊稼人勞動的動作來體驗勞動的辛苦,感悟曲情,實踐音樂,豐富想象,鼓勵創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第四環節,採集音源,創金秋

“生活即音樂”,這對小學生來說,本屬陌然、遙遠,然而當教師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田野,去採集音源時,學生覺得“生活即音樂”竟是那麼親近,那麼真實!這一環節我是這麼設計的:看到田野一片繁忙豐收的景象,天上飛翔的鳥兒,一定爲他們歌唱。同學們,假如你就是小鳥,會怎麼唱?還有誰會歌唱?那就讓我們唱響一首田園交響曲吧!這樣,通過引領學生採集音源,然後按節奏編創,形成多聲部後模唱。學生會深切體會到:創作並非大家的專利,我們小學生同樣能行!至於運用新理念去實施音樂教學,就再也不是強人所難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