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說課稿合集七篇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說課稿合集七篇

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代數式的值》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浙教版)七年級數學(上)第四章,是我個人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以及思維品質等實際情況而在教學中加以設計的一節課。代數學作爲一門學科,它的課題首要的就是研究用字母表示式子的變形規則和解方程的方法。因此,本節課既是算術知識的延續,又爲後面知識的學習起着導航作用,即:對於代數我們研究什麼?如何研究?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上述教材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知識、能力目標:瞭解代數式的值的概念,知道代數式求值的書寫格式,能區分易混淆語言,清楚代數式求值過程中易出錯的地方,會解決簡單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應用變式訓練進行拔高。

2. 情感目標: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學習數學是爲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同時通過多媒體演示激發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代數式的值的概念。

教學難點:代數式的值的概念,書寫格式訓練知識的運用。

二、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課涉及的知識點不多,知識的切入點比較低,根據課標的要求,代數式的值的概念屬於瞭解內容,所以本節課較多的時間用在代數式求值知識的運用上。教師以多媒體爲教學平臺,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串和活動系列,採取精講多練、講練結合的方法來落實知識點並不斷地製造思維興奮點,讓學生腦、嘴、手動起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而學生在教師的鼓勵引導下小結方法,克服思維定勢,並通過小組討論、組際競賽等多種方式增強學習的成就感及自信心,從而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程序設計

教學流程 設計思路與媒體應用分析

(一)回顧以前做過的題目,引入課題

(二)探索交流,獲得新知

引導學生回憶回顧以前做過的題目的過程,點出課題並總結代數式的值的概念。由於有了前面的鋪墊,立刻就有同學回答。板書課題並投影顯示概念。

掌握了代數式的值的概念,

三、例題教學

例1 當n分別取下列值時,求代數式 的值

(1)n=-1; (2)n=4;

(3)n=0.6

例2 已知a=-2. b= 1/3 ,求代數式 2ab-6b2 的值

例3. 已知 ,求代數式 的值。

四、知識實際應用

例4. 如圖,用100米的籬笆圍成一個有一邊靠牆的長方形的飼養場,設飼養場的長爲x米,

(1)用代數式表示飼養場的面積_________________。

(2)當x分別爲40米,50米,60米時,哪一種圍成的面積最大?

x

五、思維拓展

按右下圖示的程序計算,若開始輸入的n值爲3.

則最後輸出的結果是______。

六、課堂小結

1. 什麼叫代數式的值:用數值代替代數式裏的字母,

按照代數式中的運算關係計算得出的結果。

2. 求代數式的值的步驟:

①指出代數式中字母表示的數;

②抄寫原來的代數式;

③ 用字母代表的數替換代數式中的字母;

④對所得到的算式進行計算,求出代數式的值.

七、佈置作業 究竟如何引入新課呢?如果直接點題引入新課,可能較爲平淡,引發不起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這或許對生參與這節課學習的積極性略有影響。因此,我在一開始便用回顧以前做過的題目的方式,爲引出課題打下伏筆。

從實踐的角度下定義,便於學生理解記憶。而對於數學概念的學習,要關注概念的實際背景與形成過程,克服機械記憶的學習方式。

以往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都是老師講解例題然後學生演練,學生往往被動接受,忽略了學生爲主體的教育目標。本課改爲學生運用新知自主探索,教師協助指引。演練過程中學生往往不會想到代數式中字母取值的不確定性,而在代數式求值過程中忽略強調字母取值的條件,待他們板演後與同學們一起檢驗,對演練有誤的同學提示更正,對正確的同學加以表揚。可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演算完後會很容易就發現答案,這個設計爲引出下一題打下伏筆。

由於有前面的鋪墊學生很快會回答出答案。

添括號補乘號等是多數同學都有可能忽略的問題,師生共同分析比較後可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感性認識。

這裏設置的幾個題目,既有來自於數學知識本身,也有跨學科間的聯繫。通過對問題的解答,進一步鞏固了代數式的值的概念,還加強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自然設問,符合常理,進一步激起了學生探究的慾望。提問時遵循了學生的思維規律,並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自己去交流,去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

若學生配合較好,可以繼續探究,並適當加大難度。這裏包括例題共設計了四道題,前三道題既有趣味性,又複習了本節課的內容。第四題是一個動手實驗的題目,提供給學有餘力的學生,充分體現了分層教學的思想。

總結性提問的問題包括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讓學生自己對這節課進行評價,學會反思。

課外作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不同的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板 書 設 計:

一、代數式的值定義 四、思維拓展

二、例題教學例1 、例2. 例3 五、課堂小結

三、知識實際應用例4 六、佈置作業

五、“求代數式的值”一課的設計理念:

本節課我所講授的內容是“代數式的值”,它是冀教版七年級新教材第五章第4小節的內容,是前一部分用字母表示數及列代數式等知識的完結與提升。爲將來學習函數,感受數字與字母之間的關係打下基礎。在設計這節課時,我力圖落實“創設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鞏固深化——反思昇華——檢測評價的教學流程,初步落實”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小目標分層推進的策略與研究“來與老師們共同探討,以便更好的調整自己的課堂教學。

新課標要求我們合理選用教學素材,優化教學內容。所以我在教學中,選用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並注意學科間的聯繫。忠實於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在研究的基礎上使用教材,對於課堂和課外練習一部分取材於課本,而概念的引入卻有別於教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探究數學問題的熱情。教學方法合理化,不拘泥於形式。在教學中,通過問題串與活動系列,實施開放式教學,隨處可見學生思維間碰撞的火花,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思考的習慣,增強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無論是教學環節設計,還是課外作業的安排上,我都重視知識的產生過程,關注人的發展,意到個體間的差異,注意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感悟,都有着各自的數學體驗,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說課稿 篇2

一、感想與教材分析

新時代賦予我們教育教學領域嶄新的課題是:把學生培養成爲可持續發展的人才。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更主要的是要教給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自動、自學、自及地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使他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自行學習。所以在教學時,我充分考慮到這一點,發現孩子們有閃光點及時鼓勵、肯定,達到一個良性效仿的作用。

把握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點,讓學生在感悟、積累、運用語言的同時,受到思想的啓迪,情感的薰陶。《醜小鴨》這篇課文中,在寫白天鵝這一部分時,着重抓住他的樣子和內心感情進行細緻的描寫,既是語文學習的好材料,又是學生體會文本內涵的主要憑藉。因此,教學中,我緊扣重點詞句進行多元感悟,並在想象中體會醜小鴨的狂喜!這樣做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基本特點。

二、教材分析

《醜小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童話體裁的多副圖文。課文主要講述了一隻長得很醜的小鴨子,最後變成美麗的白天鵝的故事。

本文有七個小自然段,第一段寫鴨媽媽等孩子出世;二段寫醜小鴨最後一個鑽出蛋殼;三段寫沒人喜歡醜小鴨,小鴨離開家,四段寫小鴨在森林裏被人欺負;五段寫小鴨看到美麗的天鵝,十分羨慕;六段寫小鴨被農夫帶回家;七段寫小鴨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本文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課文可分爲兩課時學習,我要講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

根據教材編寫的和學生實際,我編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好句。

3、對比醜小鴨和白天鵝樣子的變化,體會對兩者的不同情感。

使學生感受美、享受美、用美的眼光看世界。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使學生隨着白天鵝和醜小鴨的樣子學習課文。

難點:讓學生能夠感受醜小鴨的心情,激起小學的同情心,以更好的感受愛的存在。

五、教法、學法

教法:

a、採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感覺如臨其境,易於其理解。

b、直觀教學法:通過powerpoint的直觀演示,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

c、以讀代講法。《大綱》指出:“重視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教學時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讀中理解,讀中體會。

學法:

a、遵循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訓練爲主線的“三爲主”原則,學生採用:看、聽、讀、品的方法學習。

b、採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在閱讀後自主探究故事脈絡和主人公心理。

六、學媒體

powerpoint課件

七、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讀題:

1、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歡聽故事。今天,我就和你們一起去欣賞一個關於“醜小鴨”的故事。

2、板題,讀題。

過渡:請打開課文,看誰讀得又準確又通順。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詞語:

自由讀,指名讀。

2、(出示)無拼音的生字詞語:

同桌練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3、(出示)單個的生字:

放在心裏讀,指名讀並組詞。

過渡:大家讀得真好,一下子就把繩生字寶寶記住了。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醜小鴨”的世界!

4、分節朗讀。

齊讀最後一句,(隨機出示):

啊,原來我不是醜小鴨,是一隻漂亮的天鵝呀!

(三)、學習白天鵝的樣子

你看,他來了!(出示)天鵝圖片

1、用自己的話說說它的樣子

2、師範讀(出示):

他撲撲翅膀,……美麗極了。

3、指導朗讀。

指名讀,評價讀,練讀,男女生比賽讀。

4、隨機出示:

啊,原來我不是醜小鴨,是一隻漂亮的天鵝呀!

兩種不同感悟讀。

(四):學習“醜小鴨”的樣子

1、仔細讀課文,用——劃出描寫醜小鴨的句子。

2、指名說。

隨機出示:

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醜小鴨”。

3、齊讀。

4、他那麼醜,你想對醜小鴨說什麼呢?

5、感情朗讀這句話。

6、出示圖片:你看他醜嗎?

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醜小鴨”。

7、齊讀。

師過渡:

這麼醜的小鴨子,除了他媽媽,誰都不喜歡他。那他遭遇了哪些磨難呢?請大家預習課文,下次語文課我們再學。

(五):寫字指導

灰、冰、鴨、鵝

1、指名讀,組詞。

2、哪個字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3、範寫“鵝”,生練寫,投影展示,評價。

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爲大家說課的題目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法指導、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內容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闡述對本節課的理解和這樣設計的理由。

一、教材分析

(一)、內容說明:

《歐姆定律及其應用》是人教版物理義務教育八年級下冊第七章“歐姆定律”的第二節內容。

(二)、內容解析:

1、《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等概念,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及《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係》之後,它既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系統性。歐姆定律作爲一個重要的物理規律,反映了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重要的電學量之間的關係,是電學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決電路問題的關鍵。

2、歐姆定律這節課特點:十分重視科學方法研究,重視科學研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方法、學習方法,瞭解得出歐姆定律的過程。教學內容的編排是根據上節實驗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得到定律以及數學表達式,無形中降低了難度。

3、 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同一電路中電學三個基本量之間的關係,初步掌握運用歐姆定律解決實際電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體會“控制變量法”研究多個變量關係的實驗方法及“等效替代”的方法,同時也爲後面學習“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和“安全用電”打下基礎。所以歐姆定律是本章的重要內容。

二、學情分析

(一)、學生思維特點:

初中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是:開始從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思維還常常與感性經驗直接相聯繫,仍需具體形象的知識來支持。

(二)、學生知識情況:

學生在沒有學習本節知識之前,已瞭解了電流、電壓、電阻的概念,初步學會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具備學習歐姆定律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但對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定量關係,認識是膚淺的,不完整的,沒有上升到理性認識,沒有形成科學的體系。

三、學法指導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個方面的學法:

1、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自己摸索,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出“新”的物理規律。如讓學生從實驗得到的兩組數據進行討論分析,最終得出“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2、讓學生親自經歷運用科學方法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真正掌握控制變量實驗這種科學方法。如在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係時保持電阻阻值不變,而在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係時,則調節變阻器的滑片,保持每次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

3、通過自學、觀察、閱讀等方法獲取物理知識。本節通過閱讀例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模仿分析、推理過程,培養學生的能力。

四、 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 ,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掌握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能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計算。

2、能根據歐姆定律得出串並聯電路中的電阻的關係。

(二)、過程與方法

1、使學生初步領會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規律的思路.

2、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概括實驗結論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探究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認真謹慎的學習習慣。

五、重點、難點、

爲了達到以上目標,並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覺得本節課是這一章內容的第二節,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我認爲:理解歐姆定律的內容以及表達式、變形式的意義是本節的重點;培養學生運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本節課難點。

六、內容方法

(一)、教學內容

1、歐姆定律及其應用,

2、電阻的串聯與並聯。

(二) 教具使用

教師演示用:課件、乾電池、開關、電阻、燈泡、導線、示教板。

學生分組用:電源、導線、電阻、燈泡等。

(學生剛接觸電學,內心既好奇又感到恐懼,課堂上儘量讓學生參與到實驗活動之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和成功。)

(三)、教學方法

基於上面的教材分析,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在教學方法上突出以下幾點:

1、是設計了學生探究電阻的串聯和並聯關係實驗,突出物理學以實驗爲基礎的特點,體現新課程“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基本理念,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精神以及創新意識。

2、是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講授法、觀摩法、閱讀法、分析、歸納法等,使整個教學過程處於引導——啓發的教學狀態之中,以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3、是注重滲透物理科學方法——控制變量法和等效替代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領會物理學研究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素質。

我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在教師的引導下,創設情景,通過開放性問題的設置來啓發學生思考,在思考中體會物理概念形成過程中所蘊涵的物理方法,使之獲得內心感受。 接下來,我再具體談一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置懸念

試電筆是檢修電路時必備的工具,使用它來檢查電路時手指必須接觸到筆尾的金屬體,讓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

讓一位學生當場檢查教室裏插座的火線和零線,並說說有沒有不良的感覺。

引導學生分析、提問:通過人體的電流有多大?它與電路的電壓和電阻有什麼關係? 通過演示,創設物理情景激發學生探究心向,引導學生提問問題。從試電筆的使用引入新課,試電筆是家庭常備工具,同學大多有使用過,用這個例子引入,目的要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

(二) “溫故知新”——引入概念

我經常在思考:長期以來,我們的學生爲什麼對物理不感興趣,甚至害怕物理,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物理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了。事實上,物理學習應該與學生的生活融合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讓他們在生活中去發現物理、探究物理、認識並掌握物理。

(三)“水到渠成”——得出公式

I=U/R

對歐姆定律的內容、公式、變形進行分析,並介紹歐姆的事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四)“精講例題”——學以致用

在這裏我精心設計了一道生活中的題目:從而使學生產生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也達到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育理念。

對於物理計算題,要逐步進行板書,可以引起學生思考,教育學生學會規範解題。

(五)“及時訓練”——鞏固新知

爲了使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從而達到鞏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設計了兩道及時訓練題,通過學生的觀察嘗試,討論研究,教師引導來鞏固新知識。

(六)“順理成章”——串並電阻

1、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阻的關係:

①學生分組實驗,分別把兩個電阻串聯、並聯接入電路,觀察燈泡的亮度,得出電阻的變化情況。

②學生分組實驗後,討論得出結論:兩個電阻串聯後電阻變大了,因爲燈泡變暗了;兩個電阻並聯後電阻變小了,因爲燈泡的變亮了。

2、出示問題:爲什麼串聯後電阻變大?並聯後電阻變小?從前面學習過的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能不能得到解釋。

學生討論後,帶着小紅帽上臺演示:電阻串聯,越串越長,所以越串越大;電阻並聯,越並越粗,所以越並越小。

3、問題:

①電阻串聯後總電阻與原來的電阻有什麼關係?

②5Ω的電阻與10Ω的電阻串聯總電阻可以用多大的電阻來代替?

③電阻並聯後總電阻與原來的電阻有什麼關係?

②兩個10Ω的電阻並聯總電阻可以用多大的電阻來代替?

採取學生自主實驗的方法,使學生更直觀地體驗電阻的串並聯引起的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從而自主得出結論,能更好的證明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科學性。鼓勵學生進行各種大膽的猜想,當學生的猜想與實驗結果相駁時,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思考,可以使學生的印象更深刻。當學生的猜想與實驗結果相同時,他會在實驗中體驗到快樂與興奮,有利於激發學習的興趣。

(七)“總結反思”——提高認識

由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習的主要內容:⑴歐姆定律及其有關概念;⑵串並聯電阻的特點;⑶根據串並聯電路的電流、電壓規律推出串並聯電阻的兩個公式;讓學生通過知識性內容的小結,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爲學生的素質;通過物理思想方法的小結,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個性品質目標。

(八)“任務後延”——自主探究

學生經過以上幾個環節的學習,已經初步掌握了探究物理規律的一般方法,有待進一步提高認知水平,因此我針對學生素質的差異設計了有層次的訓練題,留給學生課後自主探究,這樣既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使學有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八、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分爲兩部分,左邊是歐姆定律的內容、公式、電阻的串並聯。右邊是例題的解題過程。這樣的設計既能突出重難點,也爲學生規範解題起到示範作用。

以上,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法指導、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內容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方面闡述了自己對本節課的認識。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教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感受活動豐富多彩,體會活動的重要性及各種活動給學校和學生帶來的榮譽。

2、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調查採訪和網上自主學習瞭解學校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教給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學習獲取知識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自己參加活動的親身感受和對學校活動的瞭解,感受學校生活是幸福的、溫暖的、快樂的。從而滲透在史小學習的驕傲、自豪之情。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產生“我也要爲校爭光”的願望。

教學重點:瞭解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及目的,使學生產生自豪感,激發學生對學校的熱愛。

教學難點:學生如何更多的瞭解一些沒有參加過的活動,併產生要積極參加學校活動也爲學校爭光之情。

教材分析:《愛我們的學校》從3個方面感受學校,(發展規模、學校活動、愛老師),之前通過採訪調查對學校發展規模有了瞭解,本節課是讓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從而產生自豪之情,面對各種各樣的活動,種類不一樣,目的不一樣,級別不一樣,有的同學參加過,有的同學還沒能參加,那要以什麼形式展現呢?還要落實品德與社會課的實踐性和活動性,並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是本節課的難點。

我通過不斷試講反思,查閱學校保留下來的大量資料,將學校開展的活動進行了分類,一類是學生平時在學校經常參加的,如興趣小組,同學們已經有了親身的感受,那就讓學生多說,貼近他們的實際生活,尤其是,班內的小記者將同學們參加的各種活動用照片記錄下來,並編輯成視頻小片,伴着輕快的音樂學生看到自己的照片自豪的起立並介紹時,全班同學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了,好像把他們帶到了興趣小組活動中,此時課堂都沉浸在快樂的氣氛中。

還有一類是特殊活動,有的同學沒有機會參加沒有接觸過,學生不瞭解自然說不出來更體會不到活動的重要性,光靠老師講解,自然也會枯燥無味,面對這個困難,我安排了網上自主學習瞭解更多的學校活動的環節,我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蒐集的活動資料進行整理、分類(接待外國最高元首官員、接待我國最高領導、學校各團體出訪參賽、外國學校來我校交流訪問),配有相應的照片和文字說明,做成了網頁,供學生分小組自主學習,他們可以上網也可以現場採訪學校組織活動的老師,瞭解所感興趣的內容,從多角度瞭解學校開展這麼多活動是爲了豐富課餘生活,培養學生興趣,獲得了榮譽也擴大了學校的知名度,當這些他們不曾參加過的大量的學校活動通過網頁充實而精彩的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紛紛表示非常羨慕佩服參加活動的同學自己也要爲學校添榮譽。尤其有一名男同學,在看完學校活動網頁後情不自禁的對參加活動的學生豎起了大拇指,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舉動,我及時進行鼓勵並引導他闡述自己觀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也就達到了。

所以在這個活動安排上,我緊緊圍繞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把“挖掘”資料的主動權授予學生,以自己的眼發現、自己的手找尋、自己的腦辨析,但老師要起到引導作用,給他們一定的範圍,從而學生才真正擺脫教材和教師的束縛,自主地擁有一片廣闊的學習空間。

整節課通過課件中圖片視頻的展示、音樂烘托氣氛、上網查找、網上交流等多種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擴大知識量,還落實了品德與社會課的實踐性和活動性即《課標》要求,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同學們感受到學校生活快樂、幸福、溫暖,從而感受在史小學習的自豪,更體會到活動的背後,是老師們無私的付出,同學們的努力,家長的支持作爲依靠,這也爲《愛我們的學校》第三方面愛老師做好了鋪墊。

面對新課程新課改的種種新理念,作爲一名年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自然會產生許多新的困惑,讓這門課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是我不斷實踐和研究的課題,本節課讓網絡教學進入課堂,很好的解決了我的困惑,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師生可以直觀教與學,創設情景,使知識從抽象到具體,從靜態轉化爲動態,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這樣,給學生的印象會深刻,拉近學生與課本內容,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增強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說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我是語文6號,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中的一篇散文《老王》,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方法的採用、教學程序和板書設計五個部分來闡述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

第一部分: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老王》是一篇寫人記事的散文,用的是平實的語言,但作者筆下的老王帶給我們的震撼卻像風暴一樣強烈。老王一輩子孤苦伶仃,一生淒涼,是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不幸者。但他心地善良。講感情,知恩圖報,即使在文革那樣不正常的年代,精神上也沒有受到任何污染,能尊重遭遇不幸的作者夫婦,正是這樣,不幸的他贏得了作者及家人的同情尊重。本文通過記敘作者與車伕交往的經歷,既寫出了老王生活的苦,老王內心的善,也體現出作者對老王的同情和內心的悲酸,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不失爲一篇培養學生愛心,同情心的佳作。

2、課文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教學目標

《老王》是編排在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課文都是敘事性作品,寫的都是普通人,以“愛”爲主題,幾篇課文都在訴說對普通人,尤其是對弱者的關愛。本單元閱讀教學,要求感受課文所表現的形形色色的“愛”,從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去關注身邊的人。楊絳的《老王》,寫自己與車伕的交往,寫車伕艱難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

3、教學目標的確定及依據

新課標中重點提出,要讓學生“關注人類,關注身邊的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根據以上兩方面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和特點我這樣確立這堂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能在快速閱讀課文過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在聽與說雙方互動過程中,增強知識點的刪選能力,使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鍛練,思想認識得到提高。

(2)深入探究:全面把握課文,領會作者與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關愛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4、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及依據

本文感情真摯,把“領會作者與人物的思想感情,聯繫身邊的人,關注、關愛他人。”定爲教學重點和難點,這對正在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八年級學生很有現實意義。

5、課時安排:一課時

第二部分:說學法

1、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他們的特點是思想活躍,好衝動,有叛逆性,而且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備受家長寵愛,因此許多同學只知道一味地接受“愛”,而不懂得如何感謝愛,更別說去回報愛了。像本文中老王這樣的社會弱者,許多學生不瞭解,更談不上關心,再加上本文特有的社會背景,深刻的思想意義,都是學生難以理解的。

2、 學法指導

教與學是相長的,爲了教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我校學生的情況,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學法方面我採用“導—思—點撥—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在這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以下指導: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的關鍵語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的感情,指導學生注意體會文中語言特點,加以積累、運用,加強語言基礎,指導學生把這種寫法運用到具體寫作中去,提高語文水平。

第三部分:說教法

我的教學設計理念是:張揚師生個性,突出學生主體,重視學生感受,強調閱讀品味,滲透學法指導,實行合作探究,加強能力培養。我決定採用以下教法:

1、以語言品味爲主,採用啓發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2、設計帶有針對性、啓發性的問題,誘導學生思考,通過語言的體會,解決本文重點;

3、同時採用朗讀、討論、質疑、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

此外,我準備利用多媒體展示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第四部分:說教學程序

爲了讓學生學有所獲,我準備按以下9個環節展開課堂教學。

環節1 課前屏幕展示“教學目標”,預計用時3分鐘

(這一設計,從教的方面來說,它具有“導向作用”,讓學生掌握教學要求,有利於達到教學目的;從學的方面來說,它具有“激勵作用”,解決什麼問題,達到什麼要求,目標明確,便於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環節2 歌聲導入並引題,預計用時5分鐘

進場導入:蘇芮的《奉獻》——長路奉獻給遠方 玫瑰奉獻給愛情 我拿什麼奉獻給你 我愛的人 白雲奉獻給草場 江河奉獻給海洋 我拿什麼奉獻給你 我的朋友

(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一進教室,便能進入音樂所營造的氣氛中,爲進入主題作爲鋪墊)

教學導入:以20xx年倫敦奧運會獲金牌的運動員的相關情況入手。

教師結語:生活中人們總是對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地關注,但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人,你是否也曾關注過身邊的普通人?我國著名作家文學家楊絳曾經關注過一個車伕,爲他寫下了散文《老王》。

(設計說明:以一組反差相當大的圖片進行對比導入課堂教學,建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快速進入教師設置的情景中來,爲下面的教學打好情感基礎。)

環節3 “走近老王”,預計用時2分鐘

面對陌生的老王,我們有那麼多的揣測和關切,現在我們就循着楊絳的筆墨,一起走近老王,解開心中的謎團。

(設計說明:遵循閱讀規律,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閱讀的體驗,以學生閱讀心理爲切口,激活閱讀思維,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又訓練學生篩選信息思維能力。)

環節4 “評說老王”,預計用時5分鐘

討論老王的品質,說說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請用“老王是一個——的人,表現在——。”的形式表達出來。並說說“我們”一家人是怎麼做的?

(設計說明:在感受文章之後,引導學生概括老王品質,尋找文本依據,理解老王的善良、樸實,引導學生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進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學生對內容要點概括能力、語言感受能力的同時,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體現教學重點。)

環節5:懷念老王,預計用時2分鐘

善良老實的具有金子般心靈的老王就這麼去了,在他生前經常關注他的楊絳有什麼樣的感受?她爲什麼能這樣想?

(設計說明:進一步理會作者隱含在內的深沉的感情,也一進陶冶自己的情操。) 環節6 關注“老王”,預計用時13分鐘

我們身邊也有許多像“老王”一樣遭遇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別人是怎麼看待他們的?在今後的日子裏,你將會怎麼去對待那些不幸的人?(以一組新時代老王的照片爲參考依據)

(設計說明:“讀書是爲了明理”,學習一篇課文,要讓學生在態度、情感、價值觀上有所增益,能夠更好地關心身邊的弱者,關注生活,關注人生,淨化思想。由書本向現實生活的思維拓展,是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理解的途徑,也是書本學習的目的。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本環節把課本和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鍛練學生的表達能力。)

環節7 拓展延伸,預計用時10分鐘

造句:假如我是一團火,就爲他人 ;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爲他人 ;

假如我是一顆星,就爲他人 ;

假如我是一片雲, ;

假如我是一棵樹, ;

假如我是一泓清泉, ;

(設計說明:通過造句的形式,把感情進一步深化,並拓展,同時也進一步提升、淨化學生的感情)

環節8 遷移練習設計,預計用時3分鐘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的獨特體驗”,爲此我設計了以下課堂練習:讓學生借鑑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用一段話寫寫自己身邊的平凡人。通過此練習,將知識轉化爲能力。

(設計說明:通過以上練習,學生檢驗了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獲得了及時的反饋,有效地達到了教學相長。)

環節9 教師小結,預計用時2分鐘

我採用我常用的做法:伴着悠揚的音樂,教師作小結。我的結語是這樣設計的:愛是人間的春風,是生命的源泉。人人奉獻一點愛,人世間會多一份陽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殘酷。讓我們行動起來,獻出愛心,構建和諧中國。

教師結語一結束,立刻響起《愛的奉獻》這首歌曲,讓學生一起高唱,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第五部分:說板書設計

老 王

楊絳

平等觀念

善——我一家 關愛 老王:苦:生活悽苦

善:心地善良

人道主義

(這個板書設計既概括了課堂教學步驟,又概括人物特點,清晰準確。)

說課稿 篇6

“假如我們能在一個孩子身上喚起對音樂的一種強烈的熱忱,假如我們能把這種興趣延長若干年並且穩步地把它提高到更高水平的話,那麼即使他永遠成不了一個文藝名家,他也將通過音樂找到他個人的幸福!”這是美國著名教育家穆塞爾和格連在其《中小學音樂課教學法》中的一段話。是的,音樂就是這樣的一種美的藝術,而我,就願做這美的傳播者,在孩子們的心靈播灑上最美的種子,讓他們能找到自己的音樂源泉,成爲終身愛好音樂的快樂人。

(1)教材內容

《給未來一片綠》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綠色的家園》中的一首歌曲,歌曲主體部分爲D大調、4/4拍、中速,由三部分組成,歌曲深刻地表達了人類共同關心的一個主題,即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呼喚人們保護環境,關愛地球,企盼人類永遠美好的生活。曲作者運用調性對比的手法將青少年兒童在思考問題、討論問題,最後得出結論這個意境刻畫出來,譜出歌曲。本課教學是以唱歌爲主的綜合課,在本單元中作爲第二課時設計。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

第一 :歌曲將調性對比融於童聲合唱之中,設計了一個充滿詩意的意境,譜出一首綠色和平的歌。

第二:通過學唱歌曲,抒發出少年兒童熱愛地球的感情,表現出少年兒童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說新課標)

音樂課標中明確指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爲核心,重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情感,是音樂審美過程中最活躍的心理因素,是音樂審美感受的動力和中介,音樂教學中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則,不時點燃學生的情感火花,會有效地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使他們在情緒的勃發與激動中,享受美感,陶冶性情。因而,每次上課前,我都要反覆聆聽音樂,讓音樂先感動我自己,然後再感染學生。

“音樂是心靈的迸發,它不象化學那樣能進行實驗分析,對偉大的音樂來說,只有一種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柏遼茲的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啓示,也內化爲我今天設計這堂課的主要教育思想,因而我把具體的教學目標實化爲:

(1)知識目標:將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能力,懂得怎樣處理音樂作品,才能更好地表達情感。

(2)能力目標:聆聽並大膽參與歌曲的演唱,能準確地表達音樂中的情感。

(3)情感目標:讓同學們在觀看各種圖片、視頻、演唱、表演等活動中領悟“保護環境、關愛地球、熱愛大自然”的意識。

:探索學唱新歌的方法,練習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種表演活動中去體驗和感受是本課時的重難點。

根據中學生年齡特徵,我採用了情景創設法、合作探討法、啓發式教學法、嘗試教學法等,在教學中把教法與學法聯繫起來,有意識地進行學法的指導和滲透,不僅讓學生學會,而且讓學生會學,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實行“四多”,即多聽、多想、多討論、多創作,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使學生更準確地表現和創造音樂。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看、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和演唱方式,通過感受、展示、討論等方法,使學生在嘗試學習中自主地得出結論從而來完成能力目標,最後通過親身體驗來驗證結論。

下面,我針對本課的教學過程談談具體的教學構想。

我主要設計了四個環節來完成本課時教學:(1)引入;(2)學唱歌曲;(3)感悟;(4)昇華(拓展延伸),其中學唱歌曲是重點教學環節,設計25分鐘左右,引入3分鐘左右,感悟5分鐘左右,昇華部分10分鐘左右。

首先,第一個環節--引入。多媒體展示被污染的大自然圖片,和未被破壞過的美麗大自然風景圖片等相關的圖片,教師在背景音樂《給未來一片綠》的旋律中動情解說: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 土壤繫着森林的命運,海洋繫着魚羣的命運;環境繫着地球的命運,地球繫着人類的命運。地球賦予生命的一切,愛護地球,珍愛生命;保護環境,擁有生命 ,讓我們用行爲來回報創造和養育我們的自然母親。【設計理念:這一環節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通過教師詩化的語言激情導入,奠定本課情感性教學的基礎,點燃了學生的情感火花,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二個環節:學唱歌曲。先介紹歌曲的主體部分爲 D 大調、44拍、中速、由3部分組成。接着,教師聲情並茂地範唱,力圖通過自己的歌聲打動學生,激發出他們的學習熱情,再用多媒體出示學習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習慣,跟伴奏唱詞或跟伴奏哼唱旋律來學唱。在這一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找出學唱歌曲的難點:後半拍起的節奏的把握,大家共同討論,應該怎樣來掌握這一難點,再嘗試用領唱、合唱的方法來練唱,要求聲音統一,氣息通暢,節奏準確,充滿感情。這個步驟的設計給了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爲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第二部分合唱的配合的學習前,先進行合唱的和諧與均衡知識講解,再採用教唱、聽唱、分聲部唱、合唱等方法來突破這一難點。在引導學生充滿感情來完整演唱歌曲時,先讓學生觀看這首歌的MTV,讓學生在歌聲與畫面中自己去體會感情,然後分組討論用填表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說出這首歌的速度、風格、演唱情緒等學唱要素,通過“探究與體驗”的過程來完成這一教學難點。

設計理念:“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是情感的藝術”,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我以“聽覺”爲基礎,“情感”爲主線,採用多媒體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多聽、多想、多討論”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通過聆聽和表現音樂,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情感。

第三、四個環節--感悟和昇華部分

首先用提問的形式引入第三部分,探討音樂情感與人的情感有什麼聯繫,然後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的理解和感受,討論“地球-----母親”的含義,緊接着導入第四個環節,讓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表達愛護環境的歌曲、詩歌、警句、圖片、文字、VCD、歌曲磁帶等通過小組推薦或自由組合演唱等多種方式展示出來。(蒐集的任務在第一課時教學時作爲課後作業佈置)。

這一部分的設計,讓學生聯繫自身感受先體驗“保護環境”的感受,然後通過拓展延伸得到進一步的昇華,讓學生在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來獲得音樂審美的體驗和享受到成功的歡愉。

最後,在《給未來一片綠》的音樂聲中結束本課:保護環境,是人類永恆的主題,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愛護環境,愛這個地球,愛這個世界!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珍貴的生命,每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畫卷,每個學生都是一篇生動的樂章,但願你我在座的每一位音樂老師都能把生命中的每一篇生動樂章奏響!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7

我要進行說課的內容是廣東教育出版多媒體技術應用選修教材第四章第三節《圖形圖像的加工》第五課時,下面我從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是在前幾節課的基礎上,通過完成一個綜合實例——製作電影海報,讓學生掌握Photoshop圖層蒙版、圖層屬性、文字屬性、抽出圖像、合成圖像的基本方法,同時瞭解如何對圖像的版面進行設計,使之美觀。可以說這節課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高二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掌握使用圖層蒙版使畫面協調。2、掌握圖層屬性的設置。3、掌握抽出圖像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活動,結合案例學習,掌握對數字化圖像進行加工處理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數字化圖像進行藝術加工的興趣。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着高二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圖層蒙版的使用。

2、圖層屬性的設置

教學難點:合理設計圖像版面。

四、說學生

學生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已經掌握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技能,本節課通過一個很有趣的實例——製作電影海報,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合成圖像的方法。通過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案例教學與實踐操作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與討論來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主要應用了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啓發式教學。

學法:小組討論與合作學習法、實踐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學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Photoshop的構圖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這節課我們把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應用,製作電影海報。下面我們先完成課前導學。

生:完成課前導學第1題,瞭解Photoshop構圖原理

師:配合實例,幫助學生理解。

生:完成課前導學第2題,掌握圖層蒙版的使用。

師:配合實例,幫助學生理解。

生:完成課前導學第3題,掌握摳取圖像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

師:展示本節課實例

生:(討論)圖像是由幾個圖層疊加構成的?

師:歸納總結

生:(討論)“男女主角”的圖層是用什麼方法制作的?

師:演示製作方法

生:(討論)“男主角”的圖層應該怎麼處理?

師:演示製作方法

(三)實踐探究

師:使用素材,參照導學案操作提示,完成電影海報的製作

生:,參照導學案操作提示,完成電影海報的製作

生:演示抽取圖像的方法

師:歸納總結

生:演示添加文字的方法

師:歸納總結

師:課堂小結

生:按照要求提交作業

教學反思

本節課採用導學案教學方式,課前讓學生通過導學案的習題,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教師結合實例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印象。課堂實例貼近學生生活,實踐探究以學生操作爲主,教師只講部分操作過程,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不足之處就是學生在操作演示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及時加以糾正,並演示正確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