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可能性》說課稿

一、結合學情說教材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可能性》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人教版的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時“可能性”。《可能性》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的新增內容。這一內容屬於“統計與概率”這一知識領域的“概率”範疇,而概率已成爲未來公民應該掌握的主要知識,它是培養學生隨機性觀點理解世界的主要內容。“課程標準”對這部分的要求:

讓學生從生活事例中豐富對確定和不確定事件的認識,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體驗探究的樂趣,注重對事件可能性的理解。

這部分的知識是在學生已初步感受了不確定現象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通過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基礎,讓學生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我面對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活潑好動、求知慾強,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又處在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不隨意注意占主導地位,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很容易被新異的事物所吸引。而可能性知識學生在生活中會經常遇到,也常常利用生活中的經驗自己解決,但他們沒有與我們的數學知識聯繫起來。所以可以聯繫實際出發教學從而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然而學生之間還存在着個別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恰當的利用評價手段,使學生能夠真正的成爲課堂教學的主人。

新的課程標準中倡導教師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因此,我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並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整合的角度特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和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初步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2、培養學生的猜想意識,表達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良好的合作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通過遊戲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情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是不確定的。

教學難點:會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詞語來表達事件發生可能性。

二、聯繫實際說策略

(一)說教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因此我設計了“提出問題情境——學生實踐驗證——解釋與應用”的教學模式。

整節課,學生在猜想、驗證、判斷的探究活動中經歷着事件發生的必然性和隨機性,嘗試着成功的喜悅。並通過遊戲、競賽、實踐操作、小組合等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的輕鬆,學的愉快,形成了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共同發展。

(二)說學法:標準明確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式。”所以,我這節課設計了以學生活動爲主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猜一猜、畫一畫、說一說、實踐、驗證、遊戲等。

三、體現課標說流程

第一板塊: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猜一猜”的遊戲使學生在有趣的遊戲中初次接觸到“可能性”,直接地感受到“可能性”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喚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

第二 板塊:實踐活動,探究新知。

本板塊開展有趣的摸三角形的活動,讓學生在實驗、猜想、驗證以及交流的過程中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形成的條件,同時,通過對統計結果的觀察和比較初步培養學生形成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例二的處理,採用了學生自學的方式,安排學生自己去學習彙報,把主動權交給了孩子使學生有可以施展的`平臺。然後,再次調動積極性,採用了用喜歡的手勢判斷生活中的事例一項活動,目的是進一步豐富對生活中確定與不確定的理解。

第三板塊:鞏固昇華,活用知識。

本版塊我爲學生精心設計了四個小練習。其中塗一塗和舉手遊戲是爲了讓學生細心地判斷,而且在舉手的同時他們也在進行理性的思考,怎樣才能符合要求,這也爲下節課學習可能性的大小做了良好的鋪墊。我設計了說、塗、動手結合的練習模式,能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鞏固新知。

第四板塊:總結評價,深化知識。

一方面是總結學生的收穫,另一方面提出今後學習的要求,讓學生進一步深化知識,並體會到了數學與現實的關係。

四、說反思

我的整節課重組教材,讓學生在現實生活情景中體驗“一定”、“可能”、“不可能”。組織學生活動中驗證事件發生出現的三種可能性。學生學的興致勃勃,達到了預期目標。但是在對學生的主動學習知識能力的培養上與活動體驗事件發生的三種可能性的時間安排上還不太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