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七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模板七篇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課文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峯、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讚美之情。

【說預設】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體會作者通過記敘遊覽天山的見聞所流露出來的熱愛祖國、熱愛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3、體會課文精當、華麗的語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襯托等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

1、掌握組織材料的順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襯等表現手法爲講析重點,學習運用貼切、鮮明、生動的語言寫景狀物。

2、培養熱愛祖國邊疆的情感。

【教學難點】

1、學習如何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得井井有條;

2、體會並學習使用絢麗多彩的語言風格。

【課前準備】

1、學生藉助課前“閱讀提示”充分預習,藉助工具書正字正音和解詞,收集相關資料,初步瞭解課文的寫景狀物順序和特點。

2、教師製作演示課件,附配樂課文朗誦。

【課時安排】

1~2課時。

【說程序】

一、用設境式教學導語引入新課

同學們,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實奇妙無比,引人入勝,每當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嶽,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清代詩人洪亮吉也有詩云:“地脈至此斷,天山已包天。日月何處棲,總掛青松巔。”現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發烏蘇望天山》一詩中讚道:“蒼蒼浮紫氣,天山真雄偉。陵谷分陰陽,不假皴擦美。初陽照積雪,色如胭脂水。”這些名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寫天山綿亙數千裏,地域廣袤,景物豐美。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裏去看一看、遊一遊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教師演示課件,小結:

(演示)天山:亞洲中部的大山系,橫貫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全長2500千米,寬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約5000米,最高峯托木爾峯海拔爲74353米,峯頂白雪皚皚。天山博格達峯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峯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峯,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相傳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來到這裏,王母娘娘就在這裏設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稱“瑤池”。現在這裏已成爲著名的旅遊勝地。

2、解題,瞭解作者,明確學習任務: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爲主要內容的遊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學習要求──抓住景物特點,積累語言)。

3、提出學習方法:

三、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

理清全文所記敘的遊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⑴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觀察點的移動,由山外到山裏。)讓學生找出課文的脈絡句,即地點變換的句子。(“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⑵學生朗讀(或配樂朗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峯、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描繪方法:

①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峯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

②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峯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⑶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明確:用“蜿蜒無盡”,寫森林之廣大。以馬蹄濺水,幾聲鳥鳴來襯它的幽靜。以林間“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來襯它的稠密。以林外陽光燦爛和林中閃着菸頭的紅光來襯它的幽深。最後,以“這天山上有的是成羣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駱駝”來突出森林之富饒。

⑷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學生邊交流,教師演示:

“紅、黃、藍、白、紫,五彩繽紛”──描其色。

“像……織綿……彩霞……長虹”──繪其豔。

“賽八寸的瑪瑙盤”──狀其大。

“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顯其多。

“用不着離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誇其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裏,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1、歸納寫作特點、然後進行小練筆:

⑴十分講究寫景的順序,全文從總體上說,以遊蹤爲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或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寫出了景物的變化,顯得繁而不雜。

⑵抓住景物的特徵,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抓住特徵,用簡練而又形象的筆觸加以描繪,使之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構成一幅幅生動、奇美的畫面。

⑶絢麗多彩的語言,飽含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邊疆風情,具有感人的魅力。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誇張、對偶、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2、小練筆:

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安排明確的線索,採用合理的順序和即景抒情。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酸的和甜的》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組元中一篇講讀課文,它是以連環畫的形式編排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是酸的”,是狐狸的自我安慰,卻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只有小猴子敢於親自嘗試。這篇文章就告訴了我們平時做事要親自去體驗、去嘗試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低年級的學生都很喜歡可愛的小動物,本課描寫的正是一羣活潑、可愛的小動物的故事。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學習動力。並且,本單元的前4篇課文都是寓言故事,孩子們已經學到了一些“怎樣看問題、想問題”的知識。對理解這類寓言故事,已經有了一定的能力。再加上本文還配有精美的插圖。可以讓學生結合插圖,觀察動物動作,猜猜他們的心理,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以達到體會深刻道理。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及學情分析,我將預設如下:

三、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4個字,重點指導反犬旁的書寫。

2、學習課文1-3自然段,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心靈世界。

3、初步培養孩子聽、讀、講童話故事的興趣。

教學難點

識字、寫字。

四、說教法與學法

這篇課文故事性較強,在教學中我設計了情境創設法、分角色表演等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語感得到訓練,個性得到張揚,創造性也得到培養。

由於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學生很喜歡讀。因此,在學法上,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情景想象,朗讀感悟,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以及中心都有更深刻的認識,把人物的神態、語言都通過聲情並茂的朗讀淋漓盡致地再現出來。

五、說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

1、課件出現楊梅、甘蔗。問:吃了很酸很酸的楊梅,你的表情會怎樣?

2、認識“酸”字:“酸”字的左邊部分多像一張緊皺着眉頭的臉。板書酸

平時的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酸”字。

3、伸出舌頭去舔甘蔗,嘴裏覺得甜甜的。板書甜,課題補充完整。

4、讀課題:一起想着這兩種味道來讀讀課題。

5、揭題:酸的和甜的這個有趣的故事就藏在書中的74頁。

(課標指出:識字要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要關注和激發學生日常識字的興趣。提醒孩子留心周圍的事物,會認識更多的字。因此讓學生說說平時的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酸”字。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找準句子,分散識字一

1、師:(出示閱讀提示)

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下面的樹葉可以幫助你,遇到難讀的句子把它劃下來。

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動物?思考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這是對學生自己學習課文時,學習方法的一種提示。)

2、出示難讀的句子: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裏送。

A、出示“一串串、葡萄、迫不及待”。指名小老師帶讀,齊讀。

指名讀句子。

B、重點指導學生的斷句。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裏送。

C、“串”是生字這個串字像什麼?師範寫。

通過想象識記“串”字,學生可能會說:像羊肉肉,也像豆腐串,又像一串糖葫蘆。通過想象,一定能加深記憶,更能讓孩子感受識記漢字的樂趣,感受中國造字的形象生動。

D、理解一串串:

課件演示一串葡萄,又一串葡萄,許多串葡萄連在一起,就是“一串串”

你還知道還有一串串的什麼?(珍珠、項鍊、羊肉串等)

擴展延伸其他表示東西數量很多的詞語。

(二)整體感知,分散識字二

1、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動物?反饋,課件出示四種動物的圖象。叫叫他們的名字,跟他們打打招呼。

(雖然朗讀動物名字的詞語是對認讀生字的教學,但以打招呼的形式,更具情趣性,更符合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

2、指導正音狐狸,後面的字輕聲。

3、說說講了一件什麼事?(教師點撥:誰說葡萄是酸的?誰說葡萄是甜的?結果怎樣?)(引導學生簡單說說故事大意)。

4、出示一首兒歌:

葡萄,葡萄,圓又大,

狐狸,狐狸,口水掛,

一心想要吃到它,

可是一顆沒摘到,

硬說葡萄是酸的。

松鼠兔子上了當,

只有猴子自己嘗,

自 己 嘗。

(通過自編的兒歌將生字鞏固和故事情節、故事寓意有效地統一在一起,避免了煩瑣、支離與說教,實現了“文”與“道”的融合。)

賞析品讀課文1-3自然段

1、抓住重點句,品讀第一自然段吧!

(1)練讀重點句

第一自然段只有三句話,第二句描寫狐狸想吃葡萄又吃不到的句子和第三句描寫狐狸難過失望的話生動簡潔,很適合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圍繞 “他一會兒轉來轉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可是一顆也沒摘到。”這句話,我先用課件出示在屏幕上。接着我用一系列的問題:“小狐狸,小狐狸,你轉來轉去,幹什麼呀?”“他轉來轉去,能摘到葡萄嗎?”“一會兒轉來轉去動腦筋,一會跳起來摘葡萄,是什麼樣子呢?哪隻小狐狸來演給大家看看?”引導學生由逐步思考。

在反覆讀,演的基礎上,我又採用了引讀的方式進一步練習朗讀:“小朋友,你看,葡萄架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這麼誘人,怪不得這隻狐狸生接讀 ,可是 生接讀 。”“小狐狸這麼想吃葡萄,想盡了辦法。”在引導學生讀完悟完的基礎上練習說話。

師:小狐狸在這裏忙得很,一會兒轉來轉去,一會兒跳起來摘葡萄。你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句話嗎?

學生練習說話。

(2)在充分練讀重點句的基礎上,體會狐狸的的心情

師:狐狸啊,狐狸,你滿懷希望,可是一顆葡萄也沒摘到,這時候它心情怎麼樣?

在交流的基礎出示課件: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引導學生讀出難過、失望的心情

2、突出心裏想的話,賞讀二、三自然段

二、三自然段結構相同,我從中抓出了兩段中的重點句:小松鼠和小兔子心裏想的話重點賞讀。

師:葡萄是酸的,小松鼠聽見了,小兔子也知道了,他們心裏是怎麼想的呢?請小朋友讀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做上記號。

在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融入故事角色。

(1)讀好松鼠心裏想的話

課件出示課文第二幅圖,並出示文字:狐狸很聰明,他說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老師隨機提問學生:小松鼠,你是怎麼想的呢?針對學生的回答適時評價:這隻小松鼠有點將信將疑;他把“一定”讀得特別響,完全相信了;這位松鼠老弟是完全相信了,我們一起回到書中去讀一讀。

(2)讀好兔子心裏想的話

師;這時,來了一隻小兔子,望着架上這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正想美美地吃一頓,小松鼠把狐狸的話告訴了他。他是怎麼說的呢?誰來給畫面配配音。PPT8:第三幅課文畫面。並請學生試着配音。

師:聽了小松鼠的話,小兔子心裏是怎麼想的呢?誰來讀讀?

課件出示文字:狐狸和小松鼠都說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針對學生的朗讀適時評價:聽到了嗎?他剛纔把哪個詞強調了?;看來小兔子也完全相信了。你不但讀好了,還關注了標點(感嘆號)。讓我們捧起語文書一起來讀一讀。

(3)師生配合讀

(創設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讓每個孩子喜歡閱讀,主動閱讀,快樂閱讀。爲此,我採用各種各樣方法,通過指名讀,分組讀,師範讀,師引讀,師生分角色讀等,始終把“讀”作爲學生學習文本的重要手段,讓孩子們在整堂課中始終保持着對讀的熱情與渴望。)

生字復現,指導書寫

1、再出示兒歌,齊讀。

2、剛纔唸的兒歌裏有幾個字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生字—— 猴 狐 狸

引導學生髮現反犬旁和左右結構。

3、提示寫反犬旁。(出示甲骨文反犬旁),多像一隻狗蹲在地上啊!

(師範寫,第三筆不能出頭)

4、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狐狸”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猴”的三部分要寫的緊湊。“猴”右邊與“候”不同。

5、生寫,交流展示

(識字寫字是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情境中識字,分散識字,歸類指導寫字。是我在本節課教學中要突出的一個亮點。語文教學的泰斗,崔巒教授在明確“識字與寫字”學習目標中指出: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迴歸課題,留有餘地

師:傻小兔、傻松鼠輕易相信了狐狸,上當了。誰又說葡萄是甜的呢?

師:猴子是怎麼知道葡萄是甜的?

師:看來,輕信別人容易上當,只有自己親自嘗試,纔可知真假。就如想知道老師帶來的葡萄是酸是甜,就得下課了親自到老師這兒來嘗一嘗。下節課,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聰明的猴子是怎麼戳穿狡猾的狐狸的。

(這一環節雖短,卻爲下一課時的學習作好了鋪墊,並適時迴歸到開課時那一串紫盈盈的葡萄上,讓學生親自嚐嚐,自然酸甜自知)

說板書

17酸的和甜的

聽 嘗

信 試

狐狸 小松鼠、小兔子 小猴子

(簡潔明瞭,形象直觀地表現出了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對待“葡萄是酸的”這種說法的不同態度,並且課文蘊含的深刻道理也清晰地展現出來。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太陽》是人教版課標本語文第六冊第六組的一篇科普短文。文章採用了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說明太陽與人類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課文共有8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等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第二部分講太陽和人類的關係,從太陽和動、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氣候的變化及太陽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現出太陽與人類關係的密切。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是本文寫法上的重要特點。

2、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教材分析和三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依照“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和要求,我擬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繁殖”等12個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教學重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二、說教法和學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選擇以下教學方法:

1、啓發式教學。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說明方法,所以我採用啓發式教學,通過層層深入的啓發、引導閱讀,讓學生逐步明白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

比較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2、讀寫結合法。本課的4—8自然段都是講太陽和人類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這一部分內容,語言優美,文字流暢,在學生充分感悟語言的基礎上,我

讓學生模仿曾經學過的詩歌《假如》的表達方式,進行讀寫結合,讓學生把了解到的知識,學到的語言及表達方法進行重構,轉化爲新的言語,讓語言和知識在轉化中再一次得到同構共生。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讀讀、劃劃、議議,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三、說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本課我打算用2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環節是初讀課文,學習

課文的生字新詞,初步感知太陽的特點。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細讀課文1—3自然段,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略讀4—8自然段,對學生進行言語能力的訓練。

下面,我着重來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這節課我共分四大板塊:第一板

塊——導入新課;第二板塊——抓住特點,品讀方法;第三板塊——欣賞語言,學習表達;第四板塊——總結,發散。

第一板塊——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欣賞一段動畫:后羿射日

2、畫面定格後,老師導語:這個動畫的畫面是非常好看的。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它卻有許多不科學的地方。你能結合上節課的學習,來挑挑這個故事哪些地方不科學嗎?相信在上節課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能夠很快說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后羿的箭是不可能射下太陽的,因爲太陽離我們很遠,太陽很大,太陽很熱。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遠大熱)

【動畫是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新課伊始,我用動畫片導入,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挑出動畫中的不科學的因素,不僅是對學生上節

課所學的一種回顧,又能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第二板塊——抓住特點,品讀方法

【瞭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爲了突破這一重難點,我採用合作學習,彙報交流的方式,既避免學生學習起來感覺枯燥,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同時有扶到放的指導過程,爲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我一共分四步來進行引導的】

1、引導過渡:學習說明文,我們不僅要明白它說了什麼(隨機板書:說什麼),還要體會課文是用什麼方法把這些特點說清楚的。(板書:說清楚)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第1~3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這些特點寫清楚、寫明白的。然後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特點認真閱讀。

2、合作學習:學習《太陽》這樣的相對較爲枯燥的科普說明文,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始終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因此,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願結組,討論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特點寫清楚、寫具體的。同時我也深入小組參與討論,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

3、彙報交流。

(1)學習“遠”的小組彙報。

首先,學生一定會彙報,太陽“遠”的特點是通過這句話來說清楚的:“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但是,三年級的孩子剛剛接觸說明文,對於說明方法肯定還不熟悉。因此,我利用課件出示這樣一個口頭練習,太陽離我們有()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就是坐飛機,也要飛()。

在指名口頭練習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髮現:同學們,就這樣說着說着,你有沒有發現括號裏所填的內容都是什麼詞?預計學生一眼就能明白,都是數量詞。於是我相機點撥:象這樣通過數字來進行具體說明的方法,就叫做列數字(板書:列數字)

最後齊讀這句話,加深對列數字這一說明方法的理解。

(2)學習“大”的小組彙報,

預計小組學生很快就能說出,是運用了比較的方法。(板書:作比較)我會問:你怎麼知道的呢?學生可能會說:因爲書上的學習泡泡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知道這樣比較的好處。我會藉機表揚這一組的同學,並告訴大家,讀書時注意泡泡裏的話,既是一種方法,又是一種習慣。

(3)學習“熱”的小組進行彙報。我要求這一組學生在聽完前兩組彙報後,說得要有條理,比如:課文介紹太陽“熱”這個特點的時候,採用了說明方法,從哪個句子可以看出,並把這個句子讀出來。

預計學生有了前面兩組的彙報,能很快明白,這一段,也運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如:太陽的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2500倍。

其實,這三段話中,還有舉例子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但是,對於作爲剛接觸說明文的三年級學生來說,我認爲一下子掌握這麼多的說明方法,容易混淆。因此,對於這兩種方法,我準備只作簡單介紹。我這樣引導:“同學們,其實這三段話中,還有舉例子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現在就以第三自然段爲例,你能說說哪一句用的是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哪一句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這樣引導大大降低了難度,學生很快就能明白:“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是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就是鋼鐵碰到他,也會變成汽”用的是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板書:舉例子打比方)

4、通過開展師生、生生朗讀競賽的方式,進一步感受太陽的特點及恰當的說明方法。

第三板塊——欣賞語言,學習表達

【本課的.4—8自然段都是講太陽和人類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這一部分內容,語言優美,文字流暢,學生在第一課時就已經讀明白主要講什麼了,因此,我把這一板塊的教學重點放在欣賞語言,學習表達上。】

1、自主品讀,欣賞語言

我是這樣引導的:學習說明文,我們不止是瞭解文章中蘊涵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品味這些知識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表現的。請大家細細地

讀讀課文4—8自然段,你覺得哪些地方的語言值得你特別欣賞,邊動筆墨邊讀書。

學生品讀課文,教師巡視。

2、學生暢所欲言,彙報自己認爲值得特別欣賞的語句。由於學生的個性不同,因此,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門的,我就不作詳細說明。我會相機點評如:你很會品讀課文的語言;

你有很敏銳的語文學習能力等等。

3、剛纔,同學們已經充分地感受到了課文語言的優美生動。其實,我們也有能力來運用這些生動優美的語句。(板書:會運用)

課件出示要求:再次默讀課文4—8自然段,用下面的句式來寫一些太陽和人類有着怎樣密切的關係。

假如沒有太陽,;……

4、指名學生把自己所寫的小詩深情地朗讀出來。

老師小結:是呀,假如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5、指導朗讀背誦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正如著名特級教師吉春亞老師所說:常識性的課文課文應該怎麼上才姓“語”?惟有着眼於語言形式,促使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得到培養。以上這種變換形式,文改詩的設計,可以讓學生把了解到的知識,學到的語言及表達方法進行重構,轉化爲新的言語,讓語言和知識在轉化中再一次得到同構共生。】

第四板塊——總結,發散

1、老師導語:學習了《太陽》,我們瞭解了有關太陽的知識以及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係。老師現在考考大家,看看誰的課外知識最豐富,誰能說說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都利用太陽進行了哪些發明?

預計學生能說出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汽車等等。

2、引導發散:你們將來還想利用太陽發明什麼呢?

學生自由想象,老師加以鼓勵:真不錯,希望有一天老師能用上你們發明的東西。

【本組教材都是圍繞“神奇的科技世界”這個專題編排的。讓學生說說“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都利用太陽進行了哪些發明?“再到“你們將來還想利用太陽發明什麼呢?”以生活爲依託,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慾望和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說板書設計

21、太陽

說什麼說清楚會運用

遠列數字

大作比較

熱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

【板書是微型教案,我的板書密切結合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詞語,用箭頭表示本課教學的思路,清楚地顯示了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和學生學習的思路,爲學生今後學習說明文指名了方向。】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本說課稿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以讀爲主線,由“初讀”到“細讀”到“精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朗讀、表達中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在教學方法上,試圖採用“扶”與“放”相結合,再輔以多媒體課件演示的方式,讓學生自主讀,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並自主、合作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裏始終處於積級主動的學習狀態。通過“求異、創新”及“課外練習”收集有關橋的圖片、文字,舉辦拓展活動——展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5~10自然段的5個生字及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塑料橋的輕巧簡便。

3、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愛科學的興趣,培養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瞭解課文中介紹的兩種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什麼樣的橋?在哪裏見過?快把你見過的橋說給同學、老師聽。(學生自由答)

2.課件(出示不同橋的圖片)邊播放邊向學生介紹: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着的巨大的作用,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着。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課題),課文裏所講的橋會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二、初步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各是什麼橋?

(1)你是從課文的哪個地方找到這個答案的?

(2)鼓勵引導:你很會讀書,請再往下讀課文,看看爺爺是怎麼告訴蘭蘭的。

3.課文的哪段寫潛水橋?誰來讀讀?

4.課文的哪段寫塑料橋?誰願意讀讀?請舉手的學生齊讀。

5.再讀全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三、說板書

我的板書採用文字式,把課文中關鍵詞句列舉出來,簡單明瞭,能讓學生更清晰理解、記憶課文內容。

潛水橋:架在水裏 玻璃磚造 像一幢長長的房子

塑料橋:架在小河上 塑料管子 像雨衣大小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美麗的小路》是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它位於第三單元,這一單元的主題是保護環境,在學習本組課文時,環保意識將逐漸在學生心中萌生,進而養成從身邊小事做起的習慣,積極參與環保實踐活動。

這篇課文共有12個自然段,配有兩幅精美的插圖。課文講了一個有關環境衛生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要保護環境,人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知道不美的行爲會破壞美麗的環境。課文中有大量生動的對話,適合分角色朗讀,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分角色朗讀來理解課文。

二、說學情

經過近一年的學習,學生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大部分學生思維較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交流。但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極容易分散,對形式單調的課堂教學很難產生興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及單元訓練要點,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我制定瞭如下幾條教學目標:(1)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分角色朗讀中,能讀好每個角色的語氣。

2、藉助動作、實物,理解字詞意思,瞭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反饋資料的能力。

3、激發學生環保意識,讓學生有參加衛生掃除的願望,自覺維護環境衛生。

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是:緊扣課文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着重體會第8自然段。

課前準備:教師:幻燈片、投影儀、生字卡片。學生:課前考查:1、我們身邊的垃圾是從哪裏來的?2、這些垃圾都到哪裏去了?

四、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我要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理解課文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2、朗讀感悟法。結合課文的語言特色,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形成良好的語感。

五、說學法

我採用以讀爲載體感悟文本的方法。採用自讀、齊讀、引讀、邊演邊讀等形式,在反覆朗讀中讀通課文,理解內容。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設計得精心、恰當,能使學生迅速隨教師進入課文優美的情境中。我是這樣導入的:

這是條美麗的小路,這是條清潔的小路,啊我們來歌唱,我們歌唱,歌唱美麗的小路。在小路上散散步,在小路上說說話,我們來到小路上,一起跳舞又歌唱。美麗的小路不見了,美麗的小路不見了,啊我們來尋找,我們尋找,尋找美麗的小路。給花兒來澆澆水,給小路來洗洗澡,我們大家齊勞動,找回美麗的小路。

什麼是教育?教育便是用一顆心去碰撞另一顆心,用一顆心去感動另一顆心,用一顆心去啓迪另一顆心。愛是教育的前提,可以說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我的激情把學生自讀課文的興趣調動起來,以歌曲的形式,拉近了學生與課文主人公的心理距離,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

等我唱完,就親切地問:小朋友們,剛纔老師唱到的是哪一課呀?學生就會回答:美麗的小路。我一邊誇學生會聽講,學習積極性高,一邊板書課題,使學生情緒飽滿地投入新課的學習。

2、初讀課文,複習生字。道是無情卻有情

導入環節過後,我就興致盎然地問:小朋友們,你們想到美麗的小路上去走走嗎?老師帶你們通過這一關就可以到小路上了。首先,我出示生字卡片,通過看拼音自己讀、指名讀、同桌互聽互讀、賽讀、去掉拼音領着老師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與生字反覆見面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記住了生字,爲學生掃清了閱讀障礙。然後請小朋友把課文自讀幾遍,要求讀準生字,不丟字、不添字。一邊讀,一邊把生字用鉛筆圈出來,在課文中出現的小動物的名字下面畫橫線。學生的自主地位充分發揮,每個孩子都積極通過自身努力把課文讀好。這樣,初讀課文的過程就成了複習拼音、自主識字的過程,爲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打下基礎。

3、朗讀感悟,再現情境萬水千山總是情

這篇課文按“美——不美——美”的順序,圍繞美麗的小路,向我們展現了“讚美小路、失去小路、找回小路”等幾個情境,課文的語言極具表現力,貼近兒童生活,富有個性,特別適宜進行感情朗讀的訓練。我按照課文的情感脈絡,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

春色滿園,蜂飛蝶舞。第1自然段介紹了小路的美麗。我通過引導學生看文中的插圖,抓住文中“長長、花花綠綠、五顏六色”這幾個關鍵詞,結合學生的理解、想象,指導學生圖文結合,感受課文語言美,積累句式,豐?語言。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使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我用板畫結合貼畫的方式,將美麗的小路在黑板上再現出來。(板書:美麗)學生親身參與表現小路的美,真正分享小路的美麗。

有了充分的感性認識,學生對2、3自然段的閱讀和感悟就水到渠成了。我重點指導“輕輕地、慢慢地”這兩個詞的讀法,理解小路給人們帶來愉快的心情,表達人們對小路的愛護之情:“啊,多美的小路啊!”。當學生的情感之門悄然打開時,我啓發學生想一想,還有誰會在小路上散步?他們會說什麼?這時,我播放輕鬆優美的音樂,(音樂1)創設賞心悅目的情境,學生自然地融入其中,成爲文中的角色,想角色所想,說角色所說,做角色所做,用自己鮮活的語言表述,體驗了小路的美。

第二步:

風雲驟起,痛心疾首。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講朋友們都喜歡在美麗的小路上散散步、說說話,要指導學生用喜愛、讚美的語氣來讀。第二句講美麗的小路不見了。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感受堆滿垃圾的小路的醜、臭、髒。爲了激發學生讀出失去美麗的小路時惋惜、傷心的感情,我又播放了另一首曲子(音樂2),爲讓學生產生和小路同呼吸,共命運的感受着力渲染。“美麗的小路不見了。”,我要指導學生入情入境,讀出感情的起伏變化。

第5、6自然段。請學生再讀“鹿先生、兔姑娘”的話,要指導讀好“皺、捂”等詞。(板書:不見了)第7、8自然段,鴨先生的話要讀出驚歎的語氣:“天哪!我的美麗的小路呢?”他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腦袋,說:“我明白了!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這幾個自然段是發展學生想象力的重點段,要鼓勵學生用好臉上的表情,大膽充分地表現自己。你給學生多大的空間,學生就會給你多大的驚喜。誰能說經過這一課的全身心投入,學生中不會有朗誦大師、表演大師、文學家誕生?“當學習充滿樂趣時,才更爲有效。”學生通過親自理解、表演,獲得的是真正的知識,真正的精神食糧。

第三步:

雨過天晴,風和日麗。第9—12自然段是最後一部分。第9自然段,要結合看圖,組織學生進行情境式表演,再現勞動場面。

最後,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美麗的小路失而復得。學生由衷讚美小路,更能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時,我再次播放輕鬆優美的音樂,(音樂1)使學生深深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格外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

4、小結

我用真切的語言總結:孩子們,美麗的小路終於回來了,讓我們像鴨先生那樣,一起說一句:“讓美麗的小路一直和我們在一起吧!”(板書:讓美麗的小路一直和我們在一起吧)

5、擴展延伸

有兩點:

(1)引導學生展示收集到的資料,小組交流、反饋,全班反饋。引發學生做環保小衛士的渴望。

(2)課後看看我們周圍的小路,哪裏美,哪裏不美,爲什麼?在生活中用實際行動保護環境。

6、板書設計

這則板書脈絡清晰,簡潔明快,與板畫結合,做到了圖文並茂。因爲有學生的參與,更能加深學生對美麗的小路的美好印象。

美麗的小路

美麗——不見了——找回來

讓美麗的小路一直和我們在一起

保護環境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6

教材分析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第六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壯麗的祖國山河”爲專題,安排了4篇課文,訓練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在充分的閱讀中,領略自然風光,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本課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句,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羣島美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羣島的熱愛之情。思路清晰,詞句精確而具體。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認識多音字“參”,理解“威武”“交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瞭解我國的西沙羣島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生字詞;描寫海域物產的段落。

難點:學習作者是如何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

教學過程

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三、細讀感悟,感情朗讀 四、回顧課文,加深感受

一、出示圖片,激趣導入

[ 爲了讓學生快速地走進課文,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環節 ]

師:同學們,“十一”長假時你們和爸爸媽媽去了哪些地方遊玩?

生自由說 。

師:這節課老師帶你們一起去遊覽一個地方。(出示西沙羣島風光圖片)

師:知道是什麼地方嗎?(板書:富饒的西沙羣島)

生:齊讀課題,指生說說“富饒”的意思。

師:簡介西沙羣島: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羣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是我國海防的前沿哨所,位置非常重要。(屏幕出示地圖)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預習能力是小學生應具備的自學能力,我課前佈置預習,課堂上給學生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養成讀書動腦的好習慣。]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檢查字詞:

a、出示生字詞

b、指名讀詞並說說哪些字容易讀錯,重點強調“饒”、“棲”、“漁”“嶼”幾個字的讀音,再齊讀詞語。

c、讓學生說說“威武”和“交錯”什麼意思,

d、去熟字留生字,採用開火車讀的方式鞏固讀音。並讓學生選字組詞說話

3、指名接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內容是什麼。

[課標要求中年級開始,要初步培養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這學期讓學生預習時要想主要內容。但學生概括起來還是會有一定難度的,需要在學習課文時逐步引導他們概括好。]

三、細讀感悟,感情朗讀

(一)、學習第1自然段。

讓學生結合預習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有了以往的經驗,學生能找到文章的中心句:那裏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然後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板書:風景優美,物產豐富]

(二)、學習 2~6自然段。

1、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羣島的美麗和富饒呢?請同學們找到有關的內容讀一讀,並結合重點詞句體會。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這時不必強調按課文內容的順序進行,但教師應該在學生彙報某段內容時,引導學生集中彙報本段以後,再進行別的自然段。)

[這樣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能力。]

2~6自然段的內容我是這樣處理的:

3、4自然段是本文的重點處理細緻一些

第3自然段:通過圖片認識珊瑚;用舉例子和做動作的方法理解“蠕動”和“威武”;認識多音字“參”;指導朗讀出珊瑚的美麗,海蔘的懶洋洋和龍蝦的威武。

第4自然段:

1、當學生談到第二句話“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時,屏幕出示圖片,教師指圖讓學生說出文中相對應的描寫魚的語句,理解魚奇特的樣子和優美的姿態。

2、“西沙羣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a、從哪裏可以看出魚多?(引導學生聯繫上文回答,找到“成羣結隊”、“數不清”理解魚的數量多;找到“各種各樣”、“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理解魚的種類多;)b、看畫面。(進一步感受魚多)

3、進行不同形式的朗讀訓練。

4、領悟表達方法:這一自然段是什麼結構?(因爲在趙州橋一課已經學習了“總—分—總”的結構方式,一部分學生應該能發現本段也是“總—分—總”的結構方式。)然後分別找到總起、分述和總結的句子。

2、5、6自然段處理簡單一些

第2自然段:教師說明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指名讀出海水的美。

第5自然段:結合圖片理解“顏色不一”和“千奇百怪”;通過讀感受貝殼的美和海龜的有趣。

第6自然段:引導明確本段是圍繞“鳥的天下”來寫的,並找到關鍵詞“各種”“遍地”“厚厚的”。

[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始終注意以讀爲主,通過抓住關鍵詞句和課件演示讓學生體會感情,突破難點。在不脫離文本的前提下,將積累詞語和理解課文內容有機聯繫在一起,並通過多種形式調動學生朗讀的熱情,使學生在讀議中悟出情理。]

(三)、學習第7自然段。

師:西沙羣島是如此的美麗和富饒,那麼島上的英雄兒女們是怎樣做的呢?讓我們齊讀課文的第七自然段。

[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我沒做重點處理,以讀代講既節省時間又使教學環節輕重有致。]

(四)、總結

讓學生看板書再次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板書:熱愛]

[這樣做是爲了訓練學生更完整地表達,進一步培養概括能力。]

四、回顧課文,加深感受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或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加深感受西沙羣島的美麗、富饒,。

板書設計: 22、富饒的西沙羣島

風景優美 海水

海底 熱愛

物產豐富 海灘

海島

人教版小學語文說課稿 篇7

設計理念

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教學的任務是不僅包含了字詞句篇的掌握和揣摩,也包括了感知與理解文本所蘊藏的人文精神。這二者是統一的,不可分離的。應該注重語文學習過程中母語的學習,引導學生感知豐富多彩的祖國語言文字。從而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促進教師、學生與文本三者間的互動與教學,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與人文情感。

一、說教材

《掌聲》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生動地敘述了身患殘疾的小女孩英子有一次不得不在全班同學的目光中上臺講演講,但在同學們掌聲的激勵下,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憂鬱自卑走向開朗樂觀的一個感人故事。課文以小英從自卑到樂觀的情感變化以及同學們的掌聲兩條主線貫穿全文,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鼓勵、信任與關愛,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文章的語言樸實,卻深入地刻畫了人物的動作、心理,讓人領悟到那份真愛,令人十分感動。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①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11個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理解文章的重點詞語。②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瞭解並掌握以掌聲以及英子的情感變化爲主線的寫作手法。

2.過程目標:運用朗讀、討論、對比等方式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抓住重點詞語以及人物的語言、心理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情感目標:理解愛的力量,懂得鼓勵需要鼓勵的人、關愛需要關愛的人,深出自己的友愛之手;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指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瞭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理解同學之間要相互關愛。

本節課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內容:掌握字詞,初讀感知,瞭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第二課時內容:通過朗讀、討論、提問等方式體會小英情感變化及其原因,理解同學間的關愛,獲得情感共鳴,提升情感認知。

二、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

從“英子的變化”切入,通過英子的變化產生了疑問,進而延伸到掌聲。教學過程由“走近英子,瞭解英子”——感悟掌聲——昇華掌聲——課外拓展”的環節組成,突出了掌聲。

(二)說學法

學生在思考、朗讀、閱讀、小組交流中體會掌聲,體會情感,內化情感。

三、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直切主題

師:昨天老師讀了《愛的小詩》這首詩歌,被它深深地打動了。現在,你們誰願意來讀一讀呢?(生讀) 讀得真好,讀出了感情,大家能給他一個鼓勵嗎?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來讚揚他(全體鼓掌)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中,這樣包含着鼓勵與讚賞的掌聲對我們來說,是很多的。今天,讓我們走進《掌聲》這篇文章,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

二、初讀課文,瞭解梗概

1、 把握字詞,做好鋪墊。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讀字音。

2、 全班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劃出來。(2)帶着問題讀課文:文章主要敘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三、初步感知,設置懸念

1、 全班集體朗讀課文。要求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2、 文中通過哪幾部分棉寫了故事的發展變化?要求學生在書本上劃分並回答。(講故事前——講故事時——講故事後——幾年後)(板書)

3、 理解課文,語言訓練。小組分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複述各段落的主要情節,串接成文章的主要內容。

4、 設置疑問:在故事中,英子發生了什麼變化?要求學生回去思考。

三,指導書寫

四、佈置作業

1、 寫課後的生字詞並掌握下來。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談話導入

1、 聽寫文中生字詞,瞭解學生掌握情況。

2、 上節課,我們瞭解了英子的故事,也看到了英子身上的變化。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英子,更全面地去了解她。

二、走近英子,瞭解英子

1、提問學生:通過學習,我們知道英子以前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女孩?英子後來又變得怎樣了?(學生回答)接下來學習第一和第四自然段,理解重點詞“默默、總是、早早地、最後一個、憂鬱”。

2、學生自主疑問:是什麼讓英子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化?英子爲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在英子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三、感悟掌聲,理解課文

1、 出示句子: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提問:“終於”表明了什麼?

2、 對,她內心掙扎了很久,她並不想上臺講故事,但新來的老師不知道她的情況,要求全班同學都要上臺講故事。當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時,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1) 師鼓勵學生自主發問:你們有什麼問題想問的嗎?有問題想問的孩子是聰明的孩子?(生問:爲什麼她把頭低下去了呢?)誰能告訴老師?(生答)

(2) 上去還是不上去呢?英子耳旁有兩個聲音在嚷嚷:一個在說上去吧,另一個則說不要上去。你們認爲英子該上去還是不上去呢?教師要求男女生組成兩隻小小的辯論隊,男生是正方(上去),女生是反方(不上去)。開始辯論,各自說說上去與不上去的理由。

3、 師:大家各有各的道理,都說得很不錯。(1)英子是怎麼表現的?誰來找找這句話並讀出來,要有感情地讀出來。出示句子:英子猶豫了一會。。。

(2)再次提問朗讀,要求讀出猶豫的心情。

(3)小組合作討論一下:英子爲什麼猶豫呢?(不自信、怕人嘲笑。。)

對,英子很不自信,她沒有勇氣,心裏很矛盾,所以她猶豫了很久,大家試試一個成語來表達英子的矛盾,這個成語是(生答:猶豫不決)回答得真不錯,英子太猶豫不決了,她的動作是慢吞吞的。

4、出示句子: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是熱烈而持久的。

(1)師:看,同學們飽含着鼓勵的目光;聽,多麼熱烈而持久的掌聲。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她很感動,老師看到了,你們也看到了。如果此時你是英子,你想對大家說什麼?如果你是班上的同學,你又想說什麼?現在請你們來扮演英子和班級同學,先想想看要說什麼。(生:。。。師旁白:英子熱淚盈眶地說。。)

(2)提出問題:多麼感人的場面啊!聽了英子和同學們真實的感人的話語,你們感受到了什麼?(同學們的鼓勵)同學們用什麼來鼓勵英子?(掌聲)那麼,這掌聲代表了什麼?(鼓勵、敬佩。。)生答,師相機板書。

4、 學生齊讀:“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定了情緒…….熱烈的掌聲。”

提問:這次的掌聲又包含了什麼呢?

討論:英子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呢?對於對待象英子這樣的人,對待我們身邊的每個人,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訓練語言:老師代表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並向大家說聲:謝謝!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與鼓勵!你們想對英子說些什麼嗎?把老師當作英子,對着英子說出來吧。

四、昇華掌聲,掌聲傳遞愛

1、出示句子:“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

學生質疑:英子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臺,這裏的“一搖一晃”跟前面的“一搖一晃”有什麼不同?英子的情緒又有什麼不同?(生答:由憂鬱到激動)是什麼使英子的情緒發生了變化呢?(掌聲)

3、 白了是什麼使英子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了嗎?(掌聲)英子在這掌聲中感受到了什麼?(信任、鼓勵、讚揚、愛。。)。從這兩次掌聲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五、課外拓展,愛的昇華

師:時間過得可真快啊,幾年後,英子給我來信,信中說道:(齊讀)我永遠不會….

提問:從英子的來信中你們明白了什麼?(生答)對,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自信,骨氣勇氣微笑着面對生活,昂起我們的頭來。下面請讀課外文章《昂起頭來真美》。

小組討論:1、什麼事情讓珍妮發生了變化?

2、老師的那句話:“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讓珍妮感受到了什麼?

3、通過這個小故事,我們應該怎樣做?

師:英子在掌聲中感受到了愛,其實,不單單掌聲可以讓人感受到愛,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方法去鼓勵別人、關心別人。讓我們全班來一起朗讀這首愛的小詩吧!

附稿:

*《愛的小詩》

愛是什麼?

問小鳥,小鳥說:愛是媽媽教我學飛時的關照。

愛是什麼?

問大雁,大雁說:愛是是跟夥伴一起飛行時的團結。

愛是什麼?

問小朋友,小朋友說:愛是老師向我傳播知識的笑容。

愛是一個關切的眼神,

愛是一句溫暖的話語,

愛是一個鼓勵的掌聲,

…………………………..

愛就是這麼簡單!

《昂起頭來真美》

珍妮是個總愛低着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讚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於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讚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只要你昂起頭來,就會發現一切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