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種子的結構》說課稿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察種子的結構》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察種子的結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認識種子結構及其相應的功能;從形態特點、結構特點方面來認識;

利用“觀察種子的結構”的內容認識觀察實驗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種子是綠色開花植物的六種器官之一,而植物的生長髮育過程總是由種子發育成幼苗,再依次長出其它器官,所以教材把《觀察種子的結構》安排在學習了《植物體的'結構層次》之後學習,既爲學習《種子的萌發》打下基礎,又爲學好後面其它各章節內容做好了鋪墊。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知道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的各部分結構及其功能。

②知道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結構的區別。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解剖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提高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操作技能;

②在比較兩類種子的結構特點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①通過參與收集種子和果實的活動,體驗與人的交流和合作;培養學生探究生物科學的興趣,體驗探究學習的快樂。

②通過學習種子的結構,初步樹立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辯證觀點。

(4)、教學重點:解剖和觀察單雙子葉植物的種子,說出種子的結構。

(5)、教學難點: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結構的區別。

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有一個普遍的特點:由於剛升入初中,基本上還保留小學生的特徵——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喜歡自己動手主動獲取知識;他們雖然對種子有一定的認識,但並不十分了解種子的結構,因此,“種子的結構”一節對他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通過讓學生自己觀察和自主探究,獲得種子結構的有關知識,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他們綜合分析能力,創新意識還不夠,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引導,啓發,進行探究實驗。

三、教法設計

採用了問題設置法,引起學生思考,動手實驗。

四、學法指導

1.指導學生自已閱讀課文,嘗試觀察,解剖種子;通過圍繞提綱思考與回答問題,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與思考能力.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導入,提出探究內容

閱讀課本內容,觀察圖片,不同植物的種子的大小、形狀各異,他們的結構是否也不同呢?以此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而引人新課觀察種子植物的結構。

(二)分組實驗,探究種子結構

1、觀察豆類、玉米種子

在“觀察種子的結構”實驗之前,老師要讓學生了解觀察生物體的基本步驟(由表及裏、先形態後結構、先宏觀後微觀等),然後學生參照課本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

2、討論交流,比較異同

各組展示完後,教師學生小結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並討論交流完成表格,歸納、總結菜豆、玉米種子的異同。

3、自主學習,產生種子的意義

(三)課堂小結,點撥提高

通過課堂小結,把整節課的內容進行歸納,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具體的知識網絡。即種子表面有一層種皮,裏面是胚,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

六,板書設計

第一章種子的萌發

第一節種子的結構

實驗:

1、觀察菜豆種子的結構

2、觀察玉米種子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