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理論說課稿

體育是一種複雜的社會文化現象,它以身體與智力活動爲基本手段,初中體育理論說課稿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爲您整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初中體育理論說課稿

初中體育理論說課稿一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中長跑》。

[說教材]

說課內容:人教版九年級《體育與健康》教材《中長跑》

中長跑是體育課教學中最基礎的一節課,也是較爲單一、枯燥的一節課。根據課的內容來講,是一節體現學生對“跑”這個人類基本能力的一種再理解。對教材內容本身來講,比較單一、對學生而言比較枯燥。但對學生身體素質成長的過程中,則是一節必須掌握的、技術性的一節訓練課。

教材的選擇與分析:

根據學生身心的發展特點,多爲獨生子女,個性很強,缺吃苦耐勞的精神;怎樣才能讓學生對中長跑感興趣呢?本節課根據新課標“目標統領內容”和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點來安排教學內容我選擇中長跑與排球正面雙手墊球複習合理分配了上下肢運動負荷,以及選擇學生相互協作的遊戲作爲教學內容,把單一、枯燥的內容儘量趣味化,選用趣味性強的組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中長跑訓練轉換成趣味性強的一節體育課。

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的實際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結合新課程標準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要求制定本節課的5點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通過練習、學法的指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積極參與。學生能根據自身的情況,以及掌握的方法來初步制定個人鍛鍊計劃;

2.運動技能: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90%以上的學生能夠掌握中長跑的技術;並且提高正面雙手墊球的基本技術技能,

3.身體健康:在本節課的活動中身體充分得到鍛鍊,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個人體質,促進健康;

4.心理健康:使學生在練習中充分體驗運動“快樂”的心理感受,不斷獲得成功感;

5.社會適應:使學生在嘗試前進的道路中跨越障礙的能力及不怕困難敢於競爭的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正確掌握耐久跑中的途中跑技術和呼吸節奏。

難點:正確瞭解耐久跑的體力分配方法,要求學生對自己體力有一個自我認識。

學生情況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爲本校初三2班,該班學生紀律好,爭強好勝,掌握技術的能力較強,並且學生的運動氛圍非常好,集體榮譽感強,敢於同別人競爭。但耐久跑是該班學生普遍不喜歡的項目,這次我利用幾何圖形進行耐久跑,並以競賽的模式要求各小組爲單位的團隊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改變枯燥的教學模式,在訓練中,鍛鍊學生的耐力並鍛鍊學生的意志力。

[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提問法、啓發法、講解法、指導法、激勵法、遊戲法、比賽法

學法:自主、合作、體驗、探究、討論、評價等方法

[課的過程分析]: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課前準備活動我採用“報數成團”遊戲,使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味性。教師以朋友的身份主動融入學生羣體之中,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被激發,在學生的情感自然表露的同時,增進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也同時起到了活躍氣氛的作用。熱身操練習環節中我讓學生充分展現她們的個性,根據以前老師所傳授的方法進行自由準備熱身活動,這樣即避免了課堂中運動傷害的發生又相對以前簡單枯燥的徒手操,更加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慾望。

2直觀學習,進入新課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師的講解啓發下,讓學生“合作學習,體驗到觀察——探究學習——選擇方案、創新學習——自評、互評”的學習流程。

以每個排頭作爲各組組長,帶領自己的組慢跑組成圓、橢圓、長方形。梯形等圖形。,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小組骨幹,而且改變了以往枯燥的教學模式。要求各組成員注意觀察別人如何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之內把5個不同的幾何圖形跑完,觀察了別人的練習,同時研究出最好的方法,相互合作,把最好的方案拿出來。再分組進行比賽。規定比賽時間5至7分鐘,看那一組組成的圖案最多。在比賽中,教師要時常進行提醒途中跑技術和呼吸節奏方法,當好比賽裁判。比賽結束後,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各組的情況,表揚優秀團隊,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激發學生自我鍛鍊的興趣。

3複習排球,活躍課堂氣氛

接下去的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我採用的是分組練習,以複習爲主,另外,在排球複習的設計上,我就利用軟式排球來代替排球,一方面軟式排球易於控制,另一方面讓學生探討如何利用軟式排球更好的完成技術動作。軟排與排球的區別在於重量的不同,那麼在練習過程當中,軟排在下降的時候比排球下降的速度要慢,學生可以在這個時候做好充分的準備,把動作做好,達到了鞏固動作技術技能,同時激發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

4.放鬆與小結(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以放鬆操爲主,我設計讓學生站成圓弧形跟隨音樂做放鬆操的動作時,老師僅僅扮演引導者角色,其餘是學生自我創新的傑出表演。

說課後反思

這堂課時時處處爲學生搭建了“表現”和“展示”的舞臺。以“中長跑,排球”爲明線,以“合作、創編”爲暗線展開教育活動,採用遊戲比賽方式不斷拓展教學。在此過程中通過學生積極思考、實踐,不斷豐富課的內容和挖掘學生的潛能,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了學生對中長跑的興趣,並鼓勵學生平時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並且通過佈置課後練習,實現課堂延伸,節省課堂教學的實用時間,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初中體育理論說課稿二

一、教材概述:

耐久跑是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規定的必修教材,是廣大青少年鍛鍊身體、增強體質行有效的手段,對培養青少年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和勇往直前、奮發向上的精神有積極的作用。初中各階段跑的各項教材,應側重於發展人體有氧耐力。實踐證明,耐久跑是各項跑的基礎。體育科學研究表明,初中階段是發展耐力素質的最佳時期。因此,應加強耐久跑的教學和練習,並在此基礎上,促進快速跑的`教學,逐步提高學生的快速奔跑的能力。

本次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知道合理分配體力的方法,70%的學生途中跑時做到輕鬆自然,節省體力和加深呼吸克服“極點”現象,並使學生從戰勝困難中得到樂趣。

本次課的教學重點是如何正確分配體力,教學難點是如何克服“極點”。

希望通過本次課的教學,使學生能運用所學正確的跑姿勢,輕鬆自然的跑完全程。

二、學情分析:

我們都有知道,學生喜愛上體育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大多數學生害怕耐久跑也是不爭的事實,耐力差,怕苦、怕累、缺乏毅力,再加上我校沒有田徑場,在進行耐久跑練習時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過程:

在本次課的開始部分,通過遊戲進行準備活動,目的是爲了使學生在學習耐久跑前,有一個愉快的心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遊戲的活動的強度不大,以免影響以後的學習。

基本部分由兩個教材組成,一個耐久跑,放在前半部分,另一個是柔韌性練習,前一個教材強度大,後一個強度小,符合合理安排運動量的原則。由於本次課是《耐久跑》的第一次課,爲了使學生能克服畏難情緒,減少練習的枯燥感,我採用了越野跑的形式,由於我校的場地較小,但根據學校的地形特點,精心設計的跑的線路。其中有直線跑,有上坡跑,有繞障礙跑,避免單一地繞場跑圈。爲了使大多數同學能順利完成全程跑的任務,我對班級學生進行了分組,能力較強的同學在一組,能力較差的同學在一組,且兩組同學的要求也不一樣,對較胖的同學,我採取用一位成績較好的同學跟跑,進行不斷的鼓勵,適當的時侯,拉他跑一段,讓他體會全程的感覺,符合區別對待的原則。

爲了使同學們難知道合理分配體力的方法,我在不同的跑段,設置了不同的標語,如:“勻速跑”、“放慢節奏”、“堅持住”“衝刺”等,每位學生在看見不同的標語時,自覺調控節奏,合理的分配體力。

爲了使同學們能克服“極點”現象,在“極點”到來的時候,我先用語言對他們進行鼓勵,其次,讓他們放慢跑的節奏,加快呼吸,其他未進行練習的同學,在一旁吶喊助威,使他們順利渡過“極點”難關。

在基本部分的後半部分,採用的是柔韌素質的練習,通過柔韌素質的練習,進行身體各部分肌肉的拉伸,實際上也是對耐久跑後的一種放鬆性練習,這種教材搭配屬於放鬆性搭配,起到調整運動量的功效。

課的結束部分,主要是調整學生的身心,使心率趨於平緩,採取的遊戲形式的教學方法,這個遊戲就是“反口令”練習,課堂氣氛輕鬆活躍,身心也得到了調整。

四、教學流程設計:

五、教學方法:

示範法、完整法、分解法、講解法、評比法、榜樣法、啓發法、預防糾正法、重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