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公雞》優秀說課稿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述了一隻美麗的公雞和別人比美的故事,揭示了美不美,不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幫助人們做事。全文圖文並茂,情節起伏,生動的細節描寫,使文中的小動物更加活靈活現,淺顯的故事,卻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美麗的公雞》優秀說課稿

在當今社會中,經濟發展快,物質日益豐富,一些崇尚金錢,盲目攀比的思想影響着孩子們,學習本文的目的是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美醜觀念,懂得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二年級的孩子們價值觀還沒有形成,他們是否能明辨是非、美醜、善惡,更顯尤爲重要。

教學設計時,我準確把握快樂讀書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爲學生形成獨立閱讀能力而加設的‘橋樑’”這一主旨,從學生的學設計教學過程,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樹立大的語文觀。教學目標1.多種方式朗讀課文,明白“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幫助人們的事”的含義,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2.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品味課文語言美。3.認識10個生字,1個多音字。教學重點是:讀懂公雞對美的認識的轉化過程。教學難點是:體會老馬的話,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美。

教學運用以自讀爲主,感受讀書樂趣的教學策略,力求通過形成豐富,個性紛呈的朗讀引領學生從整體出發,圍繞“美”字,從現象看到“美”的本質,設計了四大教學流程。

一.未讀此文,先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講課伊始,我出示的自制的幻燈片,及文中插圖。讓學生通過觀看文中的插圖,猜想小動物之間可能會發生什麼事?產生興趣,並急於想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帶着更多的猜想走進課文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明學法。

這是一篇以對話爲主的短文,非常適合朗讀,我以讀帶動全篇,採取自由讀,輕聲讀,默讀,合作讀等多種形式,多層次的.讀,使學生獲得讀書的樂趣。具體做法:

1.初讀讀正確,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請教同桌,也可藉助工具書解決。

2.再讀,讀通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三默讀,彙報讀懂的內容。反饋對讀文中產生的疑惑,有了前面的朗讀,學生會進一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問題,如:爲什麼公雞不和別人比美了?老馬說的話是什麼意思等。在此,我引導:有疑問怎麼辦?交流中讓學生明白,朗讀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4.再次讀文,解疑惑。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四次不同層次,由淺入深的讀文,讀懂了課文,明白了公雞爲什麼不和別人比美了,也會體會到了美不美不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幫人們做事的道理。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敢想,敢說,敢問中,學生自然會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

三.研讀課文,悟“美”意。

本文的重點和關鍵是公雞心理變化的過程,教學中我這樣引言:老師很爲同學們這麼快就把課文弄懂感到高興,你們很了不起。文中對小動物的描寫更是形象你最喜歡文中對那個小動物的描寫,願意試着讀讀嗎?學生很快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角色,繪聲繪色的朗讀起來。彙報中,互相評價,體會到了要抓住重點詞來朗讀的方法。體驗角色中,學生加深了對公雞,啄木鳥、蜜蜂、青蛙、老馬的認識,一步步走入了文本,也走入了人物內心。爲了使文章的主題得以提升,我引導“文中共描寫了五個小動物,你最喜歡誰,爲什麼?”孩子們在朗讀中積澱的語言和情感一下子釋放出來,將美內化,大膽的表達自己獨立的見解。如:我喜歡蜜蜂(啄木鳥,青蛙)因爲他們勤勞,雖然外表不美,但心靈美。我喜歡公雞,因爲這隻外表美麗的公雞,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認真改正缺點,幫人們做事,這是一隻真正美麗的公雞等。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在此環節中,學生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昇華。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個性化的評價,走進文本,走進人物內心,與文本產生情感共鳴,體會到美不僅在外表,更在於內心,在於奉獻的情感,樹立正確審美觀。

通過上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讀書過程,初步落實初讀,研讀,理解,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讓學生自我構建,學會閱讀。通過個性化的朗讀,評價,對語言材料進行昇華。我只在關鍵處引導,點撥,把大量的時間,空間都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閱讀,自主交流,自悟表達中體會“美”的含義,在紮紮實實的讀的講練中提高語文素養。

四.拓展延伸,到課外

爲拓寬“美與醜”的主題,我引導學生將 這篇童話改編成自己喜歡的形式,比如:課本劇,詩歌,童謠,評書,快板等。在此環節中,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開放和利用了課程資源,爲學生創造了語文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創編這種活動,提高運用語文的技巧和能力。

當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改編童話並展示後,我由衷發出感嘆!是啊!真正的美,在於內心,在於奉獻。無私奉獻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在我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你能說出來嗎?學生說出了很多,如:爸爸,媽媽,清潔工,農民,包括這次最牽掛人心的四川地震。於是我藉助多媒體,圖文並茂引導學生讀四川發生大地震,廣大官兵,消防員,志願者救助受傷者的故事。並談出自己讀故事後的感受。再配上《生死不離》,讓感人的旋律觸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感情昇華,此時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話語,道出了對美的深刻認識。有的學生眼含熱淚。讓我不由讚歎:這是你們奉獻給災區人民最好的禮物。人說“大愛無形”相信有了這麼多甘與犧牲,默默奉獻的人們,四川人民一定會站起來,我們的祖國也會更強大。

在讀好原文,積澱語言,悟得規律的基礎上,我進行這樣的延伸運用,更激發了學生奉獻之心,將“美”進一步昇華。

總之,我覺得這節課的設計,能體現閱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會和理解”的這一課程理念,實施了略讀課文“以讀爲主,略而不簡”的教學策略,學生在理解,感悟,品味,積累中挖掘語文的語言因素,把語文知識轉化爲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審美觀,達到了學習此文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