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說課稿範文錦集9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幼兒園說課稿範文錦集9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一、活動目標:

1、提高對認數活動的興趣。

2、認識數字”10”,理解其實際意義。

二、活動準備:

1、卡通數字卡。

2、一組一個籮子,籮子裏有各種玩具。

3、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卡片,複習數字1―9。

二、認識數字10。

1、運用CAI課件教學,讓幼兒觀察課件,知道圖上是直麼季節.

2、觀察CAI課件,逐一給背景圖添上小鳥、小蝴蝶、小花、小蝌蚪,並讓幼兒知道小鳥、小蝴蝶、小蝌蚪的數量是10。

三、組成

1、觀察CAI課件,讓幼兒知道數字10是由哪兩個數字組成的,哪一個數字在前面,哪一個數字在後面。

2、實物操作

①、幼兒分組遊戲,請幼兒在小籮子裏找出自己喜歡的玩具,但總數要是10個,並對幼兒獎勵(笑臉)請幼兒說出獎勵(笑臉)的總數是(10)。

②、請幼兒找找自己身上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小手指、小腳趾)

③、請幼兒想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

四、師生共同操作

1、CAI課件操作練習。

2、小結:數量是10的小動物就可以飛上天去,不是10的數不能飛上天去。

五、書本作業

請幼兒和教師共同操作幼兒用書。

六、活動結束。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今天我選定的課題是幼兒園大班語言《七彩世界》主題裏的一個語言教育活動《調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經歷了小班、中班的學習過程,大班幼兒的求知慾更強了,他們不但對五彩繽紛的顏色十分喜愛,而且更對五彩繽紛的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由自然界中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藍藍的大海、綠綠的草地等景象的觀察及認識引發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爲何會有這麼多的顏色?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麼來的。

通過《調皮的七彩光》這個故事就可以讓幼兒知道:色彩來源於光的作用,是調皮的七彩光娃娃從天空來到地上“玩”出來的。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遊戲起來更有趣。本活動有利於幫助幼兒成爲色彩世界的探究者,發現自然界中的許多奧祕,培養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題,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標: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瞭解光的七色是:紅、橙、黃、綠、青、藍、紫。2.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3.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充分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讓幼兒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難點:在續編過程中,地點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由於大班幼兒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爲主,邏輯思維纔開始萌芽,極易引起思維上的邏輯混亂。

三、活動準備

爲了給幼兒展示優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以充分的表達和練習,我們作了以下準備:(一)硬件準備,1.彩圖:蘋果、香蕉、彩虹、太陽、沙灘、大海等。2.卡紙做的:七彩光寶寶(二)知識準備,課前必須豐富幼兒有關光與色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並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通過多媒體演示法、情境教學法,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於生活,使主題活動得到深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本次活動幼兒採用討論法、嘗試法來理解故事,欣賞故事,創編故事。通過幼兒互補學習,師幼合作來表現主題。

五.說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慾望。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漂亮的色彩的寶寶.他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以下吧!

2.演示法(欣賞作品)

教師逐一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彩的寶寶

讓幼兒辨認.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一遍後提問: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他們的名字分別是什麼?(紅、橙、黃、綠、青、藍、紫)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它的故事

3.教師再次講故事.出示彩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

(1)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們則嘗試了理解在先,欣賞在後的教學策略,我們認爲,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完整欣賞,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時,我們還採取了教師設疑――幼兒猜測――揭示答案的手法,緊扣幼兒心絃,引其入勝。

(2)讓幼兒帶着問題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配有優美的音樂,聽覺和視覺的完美統一,把文學作品的形象性和音樂性傳遞給幼兒,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3)啓發幼兒討論光和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已初步瞭解光線寶寶由七種顏色組成,教師再次以提問的方式給幼兒設疑,並啓發幼兒進行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光會怎麼樣?我們應該爲幼兒提供寬鬆自由的討論環境,這也符合《綱要》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待幼兒討論完以後,教師小結光與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4)接着,教師繼續啓發幼兒聯繫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嘗試續編故事。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在這一環節中,我們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他們內部智力活動的機會,這也是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從而增進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選方式作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因爲一個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進行,這也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把教學的意圖、內容、形式有機的交織在一起,通過視聽結合、交流、表達的形式,使幼兒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容,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從而達到我們所需要達到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一、 活動內容的形成與依據

每天放學後,總會聽到好些小朋友央求自己的父母買糖葫蘆吃。孩子喜歡吃糖葫蘆?捕捉到孩子的這個興趣點以後,我們便開始有目的地觀察孩子的反應。有的小朋友從家裏帶來了有糖葫蘆的識物卡片,有的小朋友用現有的木珠穿起了糖葫蘆,有的小朋友乾脆做起了“糖葫蘆”的買賣,一邊吆喝,一邊指着某樣東西問“你要不要買呀?”在後來的活動中,雖然,孩子們對於糖葫蘆的做法、玩法都比較侷限,但興趣依舊濃厚。在一次晨間談話中,孩子們又談到了糖葫蘆,我隨口問到“還有什麼東西也可以做糖葫蘆?”他們七嘴八舌地講了很多,有的說可以用橡皮泥做;有的說可以用泥土做;有的說可以用麪粉做,最後,他們比較了一下,發現用麪粉做比較衛生,而且,做好以後還可以蒸了吃。有些孩子發現做出來的糖葫蘆都是白色的,有些孩子不禁發出感嘆:哎,要是糖葫蘆有顏色就更好了!於是,孩子們便通過討論,回家問家長,得出的結論是用色素調出七彩的麪糰,以此來製作七彩的糖葫蘆,於是,這一活動內容便產生了。

二、 本班幼兒的情況

我們小(3)班的孩子有些已經上過小託班,有些未上過小託班,所以,幼兒的思維、動手能力各不相同,且操作時間都不能持續過久。我們通過觀察,發現他們對情境遊戲情有獨鍾,於是我們把情境遊戲貫穿始終,並在其中加入製作糖葫蘆的內容,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得到鍛鍊。這一內容適合小班上學期末進行。

三、 活動目標與依據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 幼兒探索糖葫蘆的製作方法(團圓、壓扁),發展幼兒手部肌肉動作。

2、 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學會觀察,進一步培養幼兒大膽嘗試、探索以兩種顏色按規律排序的能力,體驗活動的樂趣。

《綱要》中明確指出:要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以上制定的具體活動目標是爲教育總目標(注重能力培養,通過自主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服務的。而教育目標正是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落實到幼兒身上的。其中,目標從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制定也貫徹了新《綱要》的精神,即目標註重全面性。

四、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不錯的幼兒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

1、 各色麪糰、草把每組各一份;小棒若干。

2、 各色木珠;已做好的各色糖葫蘆。

3、 用桌子圍成的一個製作作坊,牆上帖有草把及各色糖葫蘆。

4、 錄有哭聲的磁帶,錄音機。

5、 幼兒已有使用小棒的經驗。

五、重點和難點

由於小班幼兒手部肌肉發展不均衡,能初步做一些較精細的動作,因此,探索製作糖葫蘆的方法(團圓、壓扁)就成了此次活動的重點。

難點是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培養他們探索和嘗試以兩種顏色按規律穿的能力。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

1、豐富幼兒的經驗,讓幼兒對各種糖葫蘆有進一步的認識;

2、幼兒分組討論,讓幼兒自己大膽地去嘗試,在實際操作中來解決;

3、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對於突破難點採用的方法:

1、創設寬鬆的活動氛圍;

2、運用適當的指導,如:鼓勵表揚;榜樣示範;個別指導。

六、 活動流程

情境遊戲“賣糖葫蘆”故事“誰在哭”討論,想辦法幼兒嘗試製作糖葫蘆情境遊戲“賣糖葫蘆”,幼兒品嚐糖葫蘆。

七、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買糖葫蘆”形式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主要教法:教學活動情景化)

教師:“哦買糖葫蘆嘍!好吃的糖葫蘆哦!快來買哦”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在活動的開始,教師圍上圍裙,扛起草把,一邊吆喝,一邊招手,儼然像一個賣糖葫蘆的人,通過實際的場景,幼兒很自然地進入了活動,幼兒一邊買糖葫蘆,一邊付錢,玩的很起勁,一下子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製作糖葫蘆,同時引出故事“誰在哭”。

(主要教法:故事教學法)

教師:“瞧,糖葫蘆長什麼樣?”

教師:“他們排的隊伍可整齊了,是怎樣排的?”

教師:“咦,誰在哭呀?”

教師:“小動物們也想嘗一嘗糖葫蘆是什麼滋味,你們幫幫他們,好嗎?”

教師:“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小動物們吃到糖葫蘆?”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在討論糖葫蘆長什麼樣的時候,有的幼兒能很好地說出糖葫蘆的顏色、形狀,通過教師啓發性的提問,

不錯的幼兒又知道了糖葫蘆是按規律排列的。

怎樣過度到幼兒製作糖葫蘆呢?這時,教師恰當的運用了“誰在哭”這個故事,引導幼兒想象如何幫助小動物嚐到好吃的糖葫蘆。引發了幼兒關愛他人的情感。

活動中,教師始終一幼兒爲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從以往教師權威的角色轉變到了平等的首席。在這個語言活動的環節中,貫穿了《綱要》對語言領域的要求,即“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三)幼兒探索糖葫蘆的製作方法。(主要教法:操作法)

教師:這個圓圓的糖葫蘆是怎麼做出來的?(幼兒議論操作)

教師:這個扁扁的糖葫蘆又是怎麼做出來的?

(幼兒議論並操作,教師一一比較幼兒自己想出的辦法,選擇一個大家公認的好辦法,並請這一幼兒示範。)

教師:要求幼兒自由分組,遇到困難,會動腦或向同伴尋求幫助。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由於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不同,所以在製作的時候,教師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材料。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選擇半成品或直接用木珠來穿;能力相對較強的幼兒就可以用七彩的麪糰來探索製作糖葫蘆。

有些幼兒在活動中遇到了困難,很自然地會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時,教師適時地引導幼兒與同伴討論,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

面對在操作活動中確實有困難的幼兒,教師手把手地示範,並肯定和接納他們的做法。通過榜樣示範、個別指導等方法鼓勵幼兒嘗試按規律排列。

在幼兒探索怎樣做扁的糖葫蘆時,教師不是直接把做法告訴幼兒,而是讓幼兒充分探索、發現怎樣才能使扁的糖葫蘆做起來很平整,最後討論,總結出答案。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

(四)遊戲“賣糖葫蘆”,品嚐並結束活動。(主要教法:示範引導)

教師:賣糖葫蘆嘍!今天,小朋友做的糖葫蘆都很漂亮,快來買嘍!幼兒學小動物來買糖葫蘆,品嚐糖葫蘆。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幼兒在這一環節的情緒非常高漲,顯然,次此活動還未滿足幼兒的興趣,爲幼兒進一步建構有關知識能力打下了基礎。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嘗試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其他東西,設計這一延伸活動是爲了擴展幼兒的思維,促進幼兒的發展。因爲,孩子的發展是一個延續的、有階段性的發展。

總的來說,“七彩的糖葫蘆”這個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興趣點,糖葫蘆也是幼兒所熟知的,並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自主積極的狀態。從以往的機械學習強調自主探索發現,從重視教的方法重視學的過程,在積極、活動的氛圍中探索到了團圓、壓扁的技能。從中,我體會到只有創設適合兒童成長的環境,以適合兒童的方式教育兒童,才能使兒童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平時,我們經常開展猜謎活動,幼兒對猜謎遊戲也很感興趣。如何巧妙地將猜謎和歌曲融爲一體,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思考中,我很自然地想到動物猜謎的音樂活動,於是我就選擇並設計了本活動——動物猜謎歌。它既能豐富幼兒說唱、問答歌曲的知識,又能從中體驗到語言藝術的精妙。本節課中,教師以(幼兒學節奏——教師按節奏創編——幼兒按節奏創編——)的流程來引導幼兒學唱、創編謎語歌。旨在引導幼兒接觸生活中的動物,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情感體驗。讓幼兒在活動過程逐步探索、品味音樂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二、說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表現慾望,根據藝術活動的目標,結合藝術活動的目標,從而把本次活動的目標確定爲:

1.學習用接唱和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嘗試按節奏創編謎語歌詞,玩猜謎遊戲。

3.體驗有節奏地念象聲詞的快樂,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戰性,並勇於戰勝困難。

三、說活動準備:

1.音樂會背景圖一張。2.節奏圖譜一份。3.各種小動物若干。

四、說重難點:

1.學習用接唱和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嘗試按節奏創編謎語歌詞,玩猜謎遊戲。

五、說教學活動中的師幼互動:

本次活動正是以符合大班幼兒興趣與實際情況的音樂理念來進行,它避免了傳統模式音樂教學中注重技巧、方式的現象。整個活動站在幼兒的角度來設計,注重孩子們的情感世界,這也使孩子們從頭到尾都能非常積極主動玩、主動地參與活動,符合玩中學的理念。 首先《動物猜謎歌》這首曲子的特點在於用接唱和對唱方式演唱歌曲,掌握歌曲節奏相同,歌詞在熟悉之後按節奏進行創編,而教師在活動中利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一是我根據音樂內容設計了角色遊戲環節,森林裏要開音樂會,要選誰參加呢;二是我用猜謎的方式讓孩子更感興趣。

其次,我通過肢體動作來暗示孩子們應該怎樣做。教師也積極鼓勵引導孩子想出不同的歌詞,並請他們大膽說出自己的答案。

小朋友對這首猜謎歌很感興趣,學會了接唱、對唱的方法演唱歌曲,並能開動腦筋,唱出謎底。表演慾也較強。 另外,小朋友的創編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開始能把動物主要的特徵創編出來。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大家好!

我是來自學前06的簡單日子,我所說課的內容是《尾巴的用處》,它是選自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年版的《幼兒園主題式課程教師用書學前班秋季》中的主題五:動物的奧祕。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尾巴的用處》這個活動加以說明。

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

雖然有些幼兒會害怕某些動物,但是,大多數的動物還是深受幼兒喜歡的,會很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所以,當提到動物們的尾巴時,是會激起幼兒的興趣的。學前班的幼兒,瞭解到的動物也比較多,也已經可以對動物進行粗略的歸類的,這樣,就爲幼兒學習動物尾巴的形態和功能打下基礎。另外,這個活動還會提供給幼兒更多有關動物尾巴的知識。

根據幼兒現有的知識水平,我確立了較靈活的教學目標:

這個活動是以語言和科學爲主,藝術次之,社會和健康爲輔。所以我設計的目標是以導入的問答來增長了幼兒的科學知識,然後讓幼兒熟練朗誦兒歌,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接着是用仿編兒歌來開發幼兒思維,最後是引導幼兒畫出喜愛的動物然後互相評價,這樣幼兒就體會到了繪畫藝術,與此同時它還提供給幼兒交流的機會,促進幼兒社會化。

本活動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兒歌中的尾巴的特點,瞭解更多動物的尾巴的功能並延伸兒歌。

第二部分是幼兒分析

本活動是幼兒認識並學習了許多動物的基礎上,開始進一步瞭解動物的內容。我所教的幼兒是學前班,比起更小的幼兒,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自主能力都強了許多,語言表達能力也較好,他們對動物感興趣,兒歌又是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有了這樣的前題,加上幼兒好奇心強,注意力又易分散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慾並儘量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第三部分是教法分析

由於這個活動的目標是語言和科學爲主,而且整合性較強。按照皮亞傑的理論,學前班的幼兒剛好處在前運算階段,所以我在教學中以直觀的環境來刺激幼兒對所學到的內容進行內化活動,也就是以反覆欣賞爲主要教學方法,貫穿欣賞—感知—再欣賞—再認識—最後再進行理解作品,仿編作品,層層深入,同時在各個不同環節中,穿插講述法,啓發聯想法等,培養幼兒的觀察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濃厚興趣。

第四部分是活動過程

接下來我將主要對活動過程加以說明

我的活動過程由三個部分構成。

(一)、首先是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我先用故事“小壁虎找尾巴”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然後和幼兒進行問答,通過這個問答,我把幼兒的興趣引向動物的尾巴,並通過自已或幼兒說哪些動物有尾巴,哪些動物沒有,動物們的尾巴都有些什麼作用。幼兒每提到一種動物就在黑板上用圖或簡筆畫版出來,留到活動第三部分時幼兒參考用。

(二)、接下來學習兒歌《尾巴的用處》

在和幼兒問答討論完了之後,版齣兒歌《尾巴的用處》及發放幼兒用書,以輕鬆活潑的語氣教授兒歌。邊教邊讓幼兒回憶這些動物的尾巴有什麼作用。在幼兒對兒歌熟悉到一定的程度後,我先自已編一種動物的尾巴到兒歌中,然後引導幼兒把前面導入中提到的動物的尾巴及他們的作用編入兒歌中,比比看哪個組的幼兒最會編兒歌。

(三)、再次創設情境,引導幼兒畫出自已喜歡的動物的尾巴。

當幼兒學會了兒歌后,我就跟幼兒說我想請他們每畫一幅畫,然後用這些畫,和他們一起製作一本小圖書。接着我發給幼兒預先在旁邊打好孔的圖畫紙,讓他們畫出自已喜歡的動物,並把動物們可愛的尾巴畫漂亮些。畫完後和同伴交流自已畫的是什麼,最後交上來製成書。

最後,我想談談本次活動的教學特色

1.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爲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感受作品的情感和快樂。

2.注意挖掘教材、教師、幼兒的情感因素,充分應用自制教具、故事圖畫提高幼兒學習興趣、學習效果。

我從以上幾個方面闡述了對“尾巴的用處”這一活動的有關分析和教學設想。不妥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大家!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隨着社會生活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現代生活給幼兒帶來的危險日益突出,像火災、溺水、拐騙、突發事件等一系列危險時刻威脅着年幼的孩子。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能力差,極易受到傷害,因此,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教育和學習處理一些突發事件十分必要。與其整天把幼兒看管得緊緊的,不如教會他們必要的安全知識。鑑於此,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隨機教育外,覺得有必要組織一次專門的教育活動,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幼兒掌握正確的報警知識。

二、說活動目標:

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發生意外傷害,雖然知道了一些急用電話,但還不會正確使用,根據小班幼兒的這些特點,我爲本活動定出了兩條教育目標:

第一,瞭解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第二,知道電話110、120、119的作用,懂得在危急時撥打相應的電話號碼。

孩子的安全是幼兒園的首要任務,但是我們也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轉,只有教給他們學會自我保護的能力,讓他們懂得在自己遇到危險時會用最快捷的方法來讓自己脫離危險,才能使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於是把本活動的重點定爲:瞭解警車、救護車、消防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它們相應的報急電話;學會保護自己。整個活動都是圍繞着重點進行的,首先是讓幼兒通過圖片來了解這些車輛的作用,以及報急號碼的功能,接着是通過多媒體情境來體驗這些車輛與報急號碼對我們生活起到的作用,最後是通過遊戲把知識實踐到行爲當中,使報警知識在遊戲中得到練習與鞏固。

雖然幼兒知道了報急的電話號碼,但是由於他們缺乏撥打電話的經驗,對數字的認識也還不夠深刻,所以要讓幼兒根據突發事件的情境正確地撥打相應的電話,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

所以我把活動的難點定爲:讓幼兒懂得在危急的時候正確撥打相應的報急電話。在活動中,我設計突發事件的情境,再通過“打電話”的遊戲,讓幼兒在與老師一問一答的對話中輕鬆自然地運用已掌握了的報警知識大膽地表現自己,使幼兒在整個學習過程,熱情高漲,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整個遊戲活動,學具的提供也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幼兒在遊戲過程中真正體現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從而突破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爲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知識經驗準備:

初步讓幼兒認識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的外觀形狀,知道他們相對應的報急號碼。

材料準備:

1、110、120、119號碼卡片;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圖片。

2、多媒體課件(內容是一些突發事件的過程)

3、三幅有關突發事件圖畫。

4、一部電話。(供幼兒學習撥打報急電話)

四、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我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1、採用直觀法,以多媒體情境體驗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採用提問法,是因爲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啓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例如:教師鼓勵孩子大膽地想辦法,表達自己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是我們現在要倡導的,這也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3、採用遊戲法是因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打電話遊戲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鞏固報警知識,從而突破難點。

五、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改變過去“要我學”爲現在的“我要學”的指導思想。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討論談話法、遊戲練習法等學習方法進行學習。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看多媒體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充分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發展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是幼兒獲得新知識的好機會。

遊戲練習法是幼兒在玩打電話的遊戲中,邊遊戲邊練習如何正確打報急電話,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真正體現是學習的主人,發揮主體作用,使報警知識得到強化、內化。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知識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昇華”的精神實質。

六、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爲指導,從“認知—情感—行爲”三大塊,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性地學習。但是衆所周知,這些安全知識比較抽象,光靠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也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把活動組織得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才能讓每個孩子都主動、積極地去記住這些報急電話,使幼兒遇到緊急問題時會使用這些號碼。在活動中,爲了讓幼兒更好學習和了解每一個突發事件所相對應的正確報急方法,我設計此活動流程爲:激發興趣——觀察探索——學習討論——遊戲體驗,具體安排如下: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一.說設計思路

對物體進行二等分和等分好是大班幼兒應該達到的一個數的要求。由於我們是大班上學期,我把本活動的目標定位爲二等分。本次活動我把二等分的學習融入到一個有趣的故事當中,讓幼兒在情景中通過自己的操作去發現、歸納等分的方法。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對物體進行二等分和等分好是大班幼兒應該達到的一個數的要求。由於我們是大班上學期,我把本活動的目標定位爲二等分。

1、嘗試把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二等分,感知整體大於部分,部分小於整體。

2、在幫助狗熊分餅的過程中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圓形、畫好中心點的長方形、圓形若干。

四、說活動流程

(一)、回憶故事、引發探索重點提問:

1、“狗熊分餅”的故事裏發生了什麼事?

2、應該怎樣分小熊纔會滿意?

(二)、探索二等分的方法1、探索圓形的二等分的方法。

(1)師:你們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小熊今天也把餅帶過來了,請你們來幫小熊分分看。

(等到幼兒分得差不多了)提問:你們是怎麼給小熊分餅的,怎樣分才能證明兩塊餅一樣大小呢?

(2)個別幼兒介紹

分別請兩位分不一樣的幼兒一個幼兒分得整齊,一位幼兒分得不整齊。

分別提問:你是怎麼分的?

教師提問:你們覺得小熊會同意誰的分法爲什麼?

小結:原來像這樣把一個東西分成相等的兩份叫二等分。

(如果有整體部分的關係:你覺得分出來的一塊餅和原來的一塊比,有什麼不一樣?

幼:大小、形狀不同。

小結:原來分出來的一部分形狀、大小都不一樣,分出的一部分比原來的要小。

2、探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二等分方法。

(1)師:剛纔你們幫小熊分得真好,現在小熊又遇到問題了?

他有了兩種餅(看看這兩種是什麼形狀)他們也像把這兩種餅分成二等分,你們能幫助他嗎?

幼兒園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香蕉船》活動設計是讓幼兒能體驗到同伴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讓幼兒建立一種與他人共享快樂的情感,現在的幼兒普遍是獨生子女,由於父母、長輩的過度呵護,使他們多數以自我爲中心,不懂得關心他人,活動本身就是要讓幼兒懂得同伴間的互幫互助,關愛他人是快樂的。在活動的同時,注意培養幼兒翻閱圖書的好習慣。

二、說教法:

我根據活動的內容,並考慮到語言學科的特點,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以故事來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與幼兒的討論,及在情境中學習,來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的活躍性。

三、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的制定是根據《綱要》語言領域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使他們懂得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同時培養幼兒翻閱圖書的好習慣。

四、說活動準備:

本活動利用了幼兒的好奇心,我爲他們準備了一根實物香蕉,將《香蕉船》製成小書,同時還準備了故事磁帶。

五、說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根據幼兒的特點,讓幼兒在情境中活動。活動開始,出示實物香蕉,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先讓幼兒觀察香蕉的形狀,請幼兒說說像什麼,引出故事《香蕉船》。

(二)基本部分

學過程,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播放故事,幼兒傾聽,給幼兒加深印象,通過提問,讓幼兒記憶故事內容,同時教育幼兒,同伴間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請幼兒學說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與幼兒討論故事中的情節,來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說過程,活動中我設計了一個說的過程,讓幼兒勇於說出自己的觀點,請幼兒說說喜不喜歡小雞?爲什麼?

(三)結束部分

活動的結束部分,讓幼兒自己閱讀小書,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幼兒瞭解"封面,封底"和翻書的順序,及應該怎樣翻,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幼兒園說課稿 篇9

一、活動內容的選擇

本次活動根據大班多元智能創意主題活動《冬日暖洋洋》中真溫暖主題生成,在冬季選擇這樣一個活動,我覺得選材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季節特點。

二、具體活動目標的確定

冬天裏,圍巾是每天都能用到的,每個小朋友都有圍巾,但是一般孩子都是家長代勞,所以確立目標1:嘗試打圍巾結;另外,圍巾除啦保暖外,還有打扮自己的作用,爲啦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確立目標2:樂於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打扮自己;由於幼兒嘗試動手打圍巾結,所以必須人手一條圍巾,四十多條圍巾,很好的教育機會,所以確立目標3:觀察各種各樣的圍巾,這也是對幼兒觀察能力的一種培養。

三、教材分析及幼兒分析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它涉及到啦藝術領域、語言領域、科學領域三個方面,對於我們這個地區來講,圍巾在冬季比較常見,但是圍巾也包括冬季的保暖圍巾和秋冬的防風沙、打扮自己的紗巾,幼兒自備啦各種各樣的圍巾進行系圍巾和觀察圍巾,教材的選擇適合大班幼兒的水平及特點。基於我班幼兒喜歡動手操作,所以這一活動很適合我班的幼兒。

四、重點和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觀察不同形狀的圍巾。通過與同伴選的圍巾的對比觀察,教師的細心引導一步一步得以突破。活動的難點在於嘗試打圍巾結,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教師首先請小朋友想想媽媽平常怎樣系圍巾或媽媽怎樣給你係圍巾,再動手試一試,請個別幼兒展示圍巾的系法,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並引導幼兒可以大膽想象,設計出自己認爲更漂亮的圍巾系法,從而突破難點。

五、準備工作

根據活動的需要,在活動前發動啦幼兒園和本班的幼兒帶啦各種各樣的圍巾並展覽在班級前面,保證人手一條還有剩餘,便於幼兒選擇,爲活動提供啦充分的物質準備。在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時,我爲幼兒準備啦關於圍巾系法的幻燈片及舒緩的音樂作爲背景。我還選擇啦比較有活力的音樂作爲圍巾展示的音樂,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爲啦鼓勵幼兒的展示,我還準備啦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的獎狀,爲啦烘托頒獎時的熱烈氣氛,特意配啦頒獎的音樂。

六、過程及相關策略

開始由班級前面展示的圍巾,直接引出舉辦圍巾展覽會,請幼兒參加。選擇自己滿意的圍巾進行觀察、與同伴的圍巾進行對比,幼兒通過對比就會發現圍巾的花紋、形狀、顏色、質地、款式、厚薄等方面的不同,既然有這麼多的圍巾,就給幼兒一個表述自己喜愛的機會說一說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圍巾及其原因,幼兒有說到暖和的,自然引到,圍巾的用途,幼兒有說到打扮自己,自然導入到幼兒練習打圍巾結,並請個別幼兒向大家展示打圍巾結的方法,再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打扮自己,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用各種方法把圍巾系在頭上、脖子上、腰上等,爲啦使每一名幼兒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我設計啦一個圍巾展示的表演,請每一名幼兒都做小模特進行表演,並對幼兒進行啦分組,我也融入到幼兒中間去進行表演,激發幼兒的興趣。爲啦對小朋友的表演進行肯定,我還準備啦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的最佳獎和優秀獎的獎狀,以幼兒提名,老師記錄的形式進行,爲啦保護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還我準備啦小組獎的獎狀,使獎勵既突出啦個別,又面向啦全體,最後利用幼兒園老師來聽課的寶貴機會,邀請園長爲獲獎幼兒頒獎。

七、活動反思

從整體來講,我覺得本次活動有一些優點或閃光之處:

1、從幼兒身邊選材,離幼兒生活很近,符合季節特點。

2、我爲活動做啦充分的準備,在活動前發動啦幼兒園和本班的幼兒帶啦各種各樣的圍巾並展覽在班級前面,保證人手一條還有剩餘,便於幼兒選擇,爲活動提供啦充分的物質準備。在幼兒用多種方法系圍巾時,我爲幼兒準備啦關於圍巾系法的幻燈片及舒緩的音樂作爲背景。我還選擇啦比較有活力的音樂作爲圍巾展示的音樂,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爲啦鼓勵幼兒的展示,我還準備啦造型獎、表演獎、設計獎的單項獎的獎狀,爲啦保護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還我準備啦小組獎的獎狀,使獎勵既突出啦個別,又面向啦全體,爲啦烘托頒獎時的熱烈氣氛,特意配啦頒獎的音樂。

3、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得比較積極,很開心,所以我認爲他們很喜歡這次活動。整個活動的環節設計,層層深入,教師對活動也很投入,融入到幼兒中間去啦,活動目標還是完成得很好。

4、我覺得利用幼兒園老師來聽課的寶貴機會,邀請園長爲獲獎幼兒頒獎很好,這樣幼兒覺得自己被重視,"園長給我頒獎啦"有自豪感。

5、大多數的幼兒都願意動手系圍巾,並且想象力、創造力很豐富。

6、在圍巾展示表演的時候,整個活動掀起啦一個高潮,幼兒願意表現自己,敢於表現自己,大部分幼兒的音樂表現力都很好。

但是,對於本次活動我覺得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1、幼兒表達得不夠積極,原因:在觀察各種各樣的圍巾時,是不是先請幼兒到前面看一看、摸一摸,然後不拿圍巾回座位更利於幼兒的觀察,或者直接在座位上看?幼兒把圍巾取回去之後,大多數幼兒都是把自己的圍巾和身邊的小朋友進行比較,這樣有侷限性,本來很明顯的不同之處,需要老師的引導才能發現,而且有圍巾在手裏,他們更關注的是手裏的圍巾本身而不是表達發現。

2、在說圍巾有什麼用的時候,教師有些拖,在張碩研說好看的時候,我就應該及時總結收住,圍巾還可以打扮自己,導入到下一個環節,不必非說出毛線織的圍巾是保暖,紗巾可以擋風沙、打扮自己。

3、整個活動時間長啦,以至於後來頒獎的時候很匆忙,教師都把小組的獎給落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