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工做個電腦設計師-說課稿

一、說教材

電腦工做個電腦設計師-說課稿

本課選自人教版高中美術選修教材,屬於電腦繪畫、電腦設計模塊第二課《電腦工作坊——做個電腦設計師》。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學生。它是教材關於繪畫知識的延伸,並且貫穿以後整個設計藝術的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操作使用圖形處理軟件的基礎之一,也是形成學生“認識理解——掌握技巧——實際應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本模塊的第一課,學生學了用“畫筆”和“CORELDRAW”進行繪畫,初步領略了電腦繪畫的神奇,對學習用電腦繪畫有着濃厚的興趣。本課是學習圖形處理軟件的基礎課程,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所用軟件的操作簡單易用,非常適合初學電腦設計創作,學好圖形處理軟件的使用,可以爲學生將來學習專業設計軟件打下良好的基礎。海報是高中生在接觸到電腦美術教育後最感興趣的,它包含了許多科學與藝術、理智和情感、美感和實用的內容,如兒童玩具店的海報要用活潑的設計風格,天然食品的海報要體現出新鮮的設計風格等,豐富多樣的版式既讓人感受不同的美,還可以將它應用到實際宣傳中,尤其是學生學習了新的電腦設計軟件的基本操作之後,學習興趣更是被大大激發,學習熱情的空前高漲,表現慾望更加強烈。新的教學理念告訴我們,學生的需要就是我們教學的動力,基於此點,我才設計了這一課時,目的在於進一步讓學生掌握電腦設計的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從而使學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這節課是基於網絡環境下整合美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美術設計知識教學提高課。

單就內容而言,對已經掌握了一定畫圖操作技能的高一年級學生來說並不難,而且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讓學生通過學習網頁上的資源,來幫助自己研究或通過學習交流中心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或教師作適當個別指導幫助解決。

1、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電腦設計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環節,瞭解電腦設計的一般美學因素和常見電腦設計軟件、排版軟件,初步掌握常見版式設計風格上的處理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如何獲取素材、處理素材和應用素材的能力。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2、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讓學生認識、理解電腦設計的幾大要素。

難點:理解電腦設計的版式要素。

二、說教法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任務驅動法”、“創設情境法”等。

信息技術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爲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通過學生已經受過的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教育(課程整合),創設一希望工程畫展的情境(創設情境法),設置一個個任務,讓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自己動手,有機結合CORELDRAW的各種操作(任務驅動法),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查漏補缺,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啓發、誘導貫穿始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注意調節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愉快的學習,使課堂能在生動、有趣、高效中進行。

三、說學法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爲信息加工的主體。故此本課教學過程中,根據高一年級學生對電腦繪畫、電腦設計的新奇感,進行巧妙設計,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由此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

爲了給學生學習提供好的教學環境,特地準備了一些資源,如“CORELDRAW設計論壇”、“千年圖庫”和“中國設計網”等網絡資源,學生從中獲取多方面的技術幫助,獲取素材、作品上傳和學習交流等。

四、說課堂教學程序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美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以情導入

(二)步步爲營,漸進達標

(三)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以情導入

首先展示一個觸動人心的希望工程畫展情境(可用視頻、新聞圖片來體現),接着出示畫展中空缺的海報位置,學生通過已有生活體驗肯定會發表自己的評價,認識到希望工程畫展中由於缺乏海報而顯得單調、不切實際。最後教師抓住時機提出任務:學生自己設計海報,要求注意空間、文字、圖片、色彩和裝飾元素等各方面的搭配排版。

此環節設計目的是創設和諧實在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巧妙設計了一個顯而易見的缺憾,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於學習。同時複習已經掌握的操作技巧,爲後面的教學打下鋪墊。

(二)步步爲營,漸進達標

本環節分三個層次展開:

第一層次:

1、學生複習上一課CORELDRAW軟件常用工具的操作,練習導入圖片,教師巡迴指導鞏固操作。

2、學生交流操作出現的問題,教師肯定評價學生的討論結果,小結歸納。

第二層次:

1、學生選擇素材設計一張海報,進行圖文混合排版,教師巡迴指導版面設計。

2、交流評價學生作品,教師肯定學生的成績,小結過渡。

第三層次:

1、教師指出版面設計的不合情理處,結合學生已受過的德育教育,集體討論,引導拓展“做個電腦設計師”的實際意義——平面設計不僅在平面介質上展現美感,還可通過作品實際來宏揚人性的美德。

2、制定整合美育、德育和信息技術教育的目標任務:利用素材或用創作的電腦繪畫設計一張宣傳希望工程的主題海報。要求對於版面設計(如圖文、顏色和裝飾元素搭配等)可利用小組協作方式來解決。遇到技術問題可通過學習資源來解決(提供網上資源)。進行比賽,優勝者發獎品:軟盤和書籤。

3、學生自我創作,教師巡迴指導。(爲照顧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採用分層教學:操作技能比較熟練者爲A等,操作基礎薄弱者爲B等,A等學生可讓其充分自主學習,B等學生教師可適當進行個別指導。)

4、集體討論交流、評價,優勝者發放獎品。

這一環節是課堂重點部分,因此,(1)我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來整合美術、思想品德和信息技術三大學科。任務是課堂的"導火索",教師通過課程整合後的優點,拋出一個個任務,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從而促使學生去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和團體協作、自我創新,達到掌握操作和設計的目的。同時使用這種有效的激勵方式,爲“任務驅動法”注入又一推動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作積極性。(2)分層教學的運用,使得全體學生得到發展,提高自身操作設計水平。(即分層教學的策略和效果)

(三)歸納總結,完成建構

1、學生交流學習心得,互評互助。

2、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歸納總結。

爲了檢驗和促進每個學生達到預期的目標,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於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建構。

五、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一)學科整合的問題。本課整合了美術、信息技術和思想品德三大學科,同時注意了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內部整合。

(二)講練結合。單就內容而言,對已掌握了一定CORELDRAW操作技能的高一年級學生來說並不難,而且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因此在課堂上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精講。

(三)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利用網絡學習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四)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在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五)分層教學的實施。怎樣照顧到學生個體差異性,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個體的發展。(不同對象分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