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說課稿集合六篇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說課稿集合六篇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學重點的設定

《方塊字裏探春秋》是粵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紅紅的中國結》的內容。本課教學分3課時。下面我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重點:品味方塊字獨有的藝術魅力,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步培養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

二、說確定教學重點的依據

1、基於我對課程標準的研讀。本單元是根據課標內容“我是中國人”第3條“知道我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感受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萌發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編寫的,圍繞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文明展開,重在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啓蒙教育,從小感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成就,培養民族自豪感。

2、基於我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本單元以展示文明、傳播文明、發揚文明的線索按排了四個教學主題,它們之間存在着相互交叉的內容。《方塊字裏探春秋》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本課教學側重讓學生認識文化遺產,從獨具魅力的方塊字入手,讓學生追尋漢字的歷史演變,找尋中華傳統文化遺產的精髓,品味方塊字獨有的藝術魅力,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濃厚氣息。

3、基於我對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課標規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知識等目標,本課的教學目標:(1)知道漢字的基本演變過程。(2)簡單瞭解我國古代重要文化先賢和他們的代表著作及思想。(3)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初步培養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

4、基於我對學生情況的分析。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良好品德和社會性發展的基礎。五年級的學生認識了3千多個常用漢字,對漢字有豐富的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安排教學,是對漢字理解的適當提升,讓學生加深對漢字藝術美的理解,領悟中華文化的偉大,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三、說解決教學重點的方法

1、說教法

“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是課程的核心”,也是品德與社會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建構主義教學論原則指出:“複雜的學習領域應針對學習者先前的經驗和學習者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纔可能是主動的。”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和支持者。我根據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時,採用字謎激趣、聯繫舊知、情境渲染、小組合作、朗誦詩歌等方法,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等感官參與教學,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寓教於樂,順學而導,順學而教。

2、說學法

“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是課程的追求”。有效的教育必須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教學成爲學生體驗生活、道德成長的有效過程。本課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知識性與活動性的統一。學生主要採用蒐集資料法、合作探究法、聯繫舊知法、活動競賽法。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瞭解漢字演變的歷程,學生受到中華文化的薰陶,產生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

3、說教學準備

爲了更好地突破教學重點,我製作漢字字體變化的了課件,課前指導學生蒐集跟漢字相關的資料,如繞口令、對聯等。

四、說突破教學重點的過程

教材是教學活動的基本範例,是供師生共同創造的文本。根據教材特點,我在處理教材上做到有取有舍,圍繞“品味方塊字獨有的藝術魅力,體會中華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濃厚氣息”這一主旨,我將分三個環節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點。

1、探究漢字的演變歷程

上課一開始,我用“字謎激趣法”組織學生猜字謎。首先出示甲骨文“鳥”字,讓學生猜猜是學過的哪個字。其次組織學生用不同的體態表現不同的漢字,猜猜是哪個字。這樣從關注字“象形”這一特點入手,激發學生探究的,主動有趣地參與到活動中。再結合已蒐集的資料,知道漢字最初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字體經歷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演變過程,有悠久的歷史,漢字不僅是表情達意、互相交流的工具,它還承載着我們祖先的思想和智慧。(板書:歷史悠久)

2、探究漢字的藝術美

(1)出示一段繞口令,請學生先用家鄉話念,再用普通話念,最後進行比賽,比一比誰念得快,念得準。學生在繞口令活動中,感受漢語方言雖多,但都能用漢字進行交流,在領略漢字音韻美的同時,懂得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性。(2)引導學生賞對聯,知道對聯的一些特點,然後對對聯,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民主氛圍中感受漢字的意境美。(3)運用情境渲染法:先讓學生邊聽古典音樂,邊引導從作品的點畫、結構、章法、神采等方面欣賞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然後討論、交流自己喜歡哪個字,爲什麼喜歡,感受書法家的氣質、情感及其審美追求,接着出示中國印,合作探究“京”的內涵,最後讓學生結合資料說說自己喜歡的字的內涵,如“龍”、“福”“虎”等字。這樣有層次地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神韻美,在於傳遞着華夏文明獨具的人文特質和優雅品格。(板書:內涵豐富、創意無限)(4)誦詩歌《贊漢字》,表達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3、拓展自主探究空間

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將課內學習延至其他學科或其他活動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用短短的一節課瞭解是遠遠不夠的。我設計了作業超市,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傳統藝術形式,拓展自主探究的空間,爲後面的學習內容做好準備。

(1)作業超市:學習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傳統藝術形式,製作探究活動計劃表

A、名著欣賞 B、剪紙藝術 C、茶道 D、傳統戲曲

E、飲食文化 F、國畫欣賞 G、製作中國結 H、刻印章

五、說突出教學重點的板書

8、方塊字裏探春秋

歷史悠久

形態美

內涵豐富 意境美

神韻美

創意無限

(這樣板書突出了本課時的教學重點。)

說課稿 篇2

一、分析教材

《家》這首詩歌語言樸實、淺顯易懂,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概括事物的依屬關係,詩中大膽的想象一下子調動起幼兒親切的感覺,幫助他們從全新的視角想象周圍的世界。結尾處用一句“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將幼兒從想象拉回到現實,更貼切地聯想到自己,給幼兒以有趣有餘蘊的感覺。這首詩歌文字形象,巧妙地運用了疊音,讀起來琅琅上口,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於爲幼兒喜愛和接受。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適合中班教學。

根據中班語言教育目標,教材特點及本班幼兒新生多年齡偏小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活動的教育目標是: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歌的內在情感脈絡。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係。

3、學習仿編詩歌,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本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爲上這節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幼兒缺乏仿編詩歌的經驗,基於這一點,確定教材的重點爲理解,掌握詩歌內容,難點爲學習仿編詩歌,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二、教學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本活動採用了觀察法、遊戲法、直觀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綜合語言、遊戲、操作探索等活動,優化教學過程,共分爲四個環節:

㈠觀察感知,積累經驗

這是一個課前準備的環節,需要在日常活動中逐步完成。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根據這一特點,在課前我將幼兒帶到戶外,讓他們用眼看、手摸、鼻子聞、肌膚感知等方法尋找事物:如藍天、白雲、小河、草地等,引導他們發現事物的歸屬關係,並在平時利用掛圖、圖書引導幼兒觀察,以獲得有關於事物歸屬關係的經驗,爲理解詩歌內容,仿編詩歌做鋪墊。

㈡操作探索,具體感知

這一環節爲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做準備,約需5―8分鐘

有關理論指出:詩歌教學中,應將重點放在幼兒理解方面,不要讓幼兒機械記憶、背誦詩歌內容,減輕幼兒在學習時的記憶負擔,以便他們將注意更多地投向學習過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設計了找家的遊戲置於學習詩歌之前,以爲迷路的小鳥、小魚、小羊等找家爲由,激發幼兒參與遊戲活動的興趣,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導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操作探索,探討小鳥、小羊、小魚等與樹林、草地、小河等之間的歸屬關係,幼兒遊戲時,我全面觀察幼兒操作情況,瞭解需要,及時予以幼兒適當的支持和幫助,使幼兒充分感受家的內涵。

遊戲後,我發出啓發性地提問:你幫誰找到了家,爲什麼這麼找?引導幼兒互相交流,彌補感知的不足,讓幼兒進一步瞭解事物的歸屬關係,理解家的含義,爲下階段活動奠定基礎。

㈢理解學習詩歌

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重點,約需10分鐘

皮亞傑兒童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兒童發展是他們自己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而建構起來的,兒童的語言發展也是通過個體與外界環境中各種語言信息,非語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實現的,因此活動中大量運用觀察、遊

戲、欣賞等方法,引導幼兒積極地與文學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首先,我採用了視聽結合的方法,結合卡片朗誦詩歌,使幼兒對詩歌有一個初步整體的認識。

接着概括性的提問:詩歌中說了什麼事,引導幼兒結合卡片回答,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回憶操作探索時獲得的知識經驗。然後通過整體朗誦,前後半句接龍,輪流等趣味性方式組織幼兒學習朗誦,使幼兒感受到詩歌的內在語言韻律。

之後,我發出邀請:“現在要請小朋友來扮演,白雲、小羊、糊蝶等等各種各樣的東西”,讓幼兒自由扮演角色,大膽地用肢體語言表現詩歌內容,使他們沉浸在表演的喜悅中,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同時爲幼兒的發展提供了更爲廣泛的機會。

㈣擴展想象,仿編詩歌

這一環節是本活動的難點,約需10分鐘

中班上期幼兒語言領域發展目標提出要求:在仿編活動中只要求幼兒通過交換詞句,使詩歌畫面出現新的內容。

由於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學習仿編,感到比較難,因此我通過對話、示範、討論等方法引導幼兒仿編,突破難點。

1、擴展想象,回憶經驗。

我啓發性的個別依次提問,比如藍藍的天空除了是白雲的家外還可以是誰的家?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回憶經驗,表達自己的理解,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並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在卡片後添畫。爲幼兒的創編留下完整的視覺印象。

2、學習仿編

這一環節中我通過生動的語言示範仿編:“現在老師要把大家說的這些東西都編進兒歌裏……”,讓幼兒更加明確詩歌的句式,知道仿編時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變,只要改動後半部分就可以了,這樣爲幼兒的下一步自由創編奠定基礎。

3、分組討論,自由創編

引導幼兒自由組討論,以強帶弱、大膽創編,在討論過程中,我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指導,針對幼兒提出不同要求,成爲他們的

合作者。讓幼兒樂於嘗試,樂於合作,充分體驗創作的樂趣,培養幼兒獨立自由、大膽構思的好習慣。

4、集體交流

在幼兒個別自由交流後,爲幼兒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請他們在集體面前朗誦自己編的詩歌、詩句,並組織其他幼兒學習優秀詩句。這樣進一步調動幼兒情緒,使活動在高潮中結束,讓他們在輕鬆的氣氛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三、自我評價

本次活動我根據“開發幼兒潛能,培養完整幼兒”的整合幼兒教育理念,遵循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科學地設計了直觀、操作、探索、嘗試、討論、趣味性遊戲等多種教學形式,創造條件,使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尊重理解幼兒,使幼兒主體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得到發展。

附資料:

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小鳥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紅紅的花朵是蝴蝶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說課稿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實踐練習活動熟悉、掌握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的方法(商一位數)。

2、初步掌握用整十數除的試商方法和豎式的書寫格式,會用列豎式的方法計算商是一位數、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

4、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試商,會用這兩種試商方法進行筆算。

5、步掌握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能正確計算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

6、讓學生經歷探索過程,瞭解商的變化規律。

7、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出發估算,並說明估算的思路。

8、通過學習、探究,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教材分析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後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

用整十數除整十數、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同時又是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重要基礎。因此把它安排在筆算之前教學。爲了解決試商這個關鍵問題,教材按照計算的難易程度分兩段編排:①商是一位數。主要解決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突出基本的試商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②商兩位數。對於試商的方法,本單元主要採用“四捨五入”法,即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着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去試除被除數。這種試商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試一兩次就能確定出一位商。在教學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基礎上,教材還注意教學在特殊情況下,靈活地運用試商方法。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能正確的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

2、能熟練的進行試商和商的定位。

3、培養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不同方法試商的能力。

難點:

1、掌握估算的方法,並正確進行估算。

2、確定商的位置及試商方法。

3、運用“四舍”、“五入”法試商。

四、具體例題分析

1、P78、79頁例1是口算除法。(整十數除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80÷20=4注重學生說算法:算法一:想乘法做除法,20×4=80,所以80÷20=4。算法二:8÷2=4,所以80÷20=4。在“想一想”中,83÷20≈( )80÷19≈( ),讓學生自主思考,最後教師要引導方法:先估除數成最接近的整十,再估被除數,然後用口訣能計算出來。120÷30= 的方法同上。

2、P81-82頁的例1是筆算除法1商是一位數的除法(1)(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92÷30=在這個例題(1)中重點解決試商的方法和筆算豎式的書寫格式(商寫在什麼位置)。例題(2)140÷30=重點解決被除數的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通過兩題分析、歸納: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

3、P84頁例2是筆算除法1(2)(除數不是整十數的除法)。例題(1)84÷21=是把除數“四舍”後試商的教學。例題(2)196÷39=是把除數(五入)後試商的教學,注意這裏有一個調商的過程,要放手讓學生探究如何調商最恰當。

4、85頁例3是筆算除法1(3)(除數不是接近整十數的除法)140÷26=,這裏涉及到兩次調商的過程。把“26”看成“30”來試商,大了,再把“26”看作“25”來試商。可能有的學生還會把“26”看作“20”來試商,這裏要引導學生從第一次試商後的餘數來觀察試商也行。所以本節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節課還要歸納出:每次除得得餘數要比除數小。

5、P89頁例4是筆算除法2商是兩位數的除法。例題(1)576÷18=要讓學生知道除數是兩位數,先用“18”去除被除數的前兩位“57”,除到哪一位,商就寫在哪一位上。例題(2)930÷31重點在於除到十位餘下的數是0怎麼辦?(不夠商1就商0)。在這節課中通過回憶“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討論: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歸納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完整方法。

6、P93頁例5是研究商變化的規律。第一組集合題讓學生體驗商變化的規律:被除數不變,除數變化,商也發生變化;除數不變,被除數變化,商也發生變化。第二組用一個表格的形式讓學生明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五、習題分析

重點分析練習十七的相關習題。

第一題,完成表格時一方面是複習我們剛剛學過的筆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複習“單價×數量=總價”的數量關係。

第二題,完成表格時一方面是複習我們剛剛學過的筆算除法,另一方面也是複習“速度×時間=路程”的數量關係。

第三題,分析數量關係很總要。

第四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再交流方法,這裏要引導學生用商不變的規律完成。

第五題,先出示前四個小題,讓學生回答,並說說計算方法。然後再出示後四小題,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計算。

第六題,讓學生觀察討論,這裏實質上是運用了商不變的規律使計算更加簡便。這種方法值得推廣。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全神貫注》是六年制小語第八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邀請摯友芡威格參觀他的工作室時,對他的一件傑作感到不滿,就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像,差點把芡威格鎖在工作室的事。課文重點敘述羅丹全神貫注修改女像的情景,也就是課文的2、3、4自然段。作者通過對羅丹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把羅丹如癡如醉地工作狀態描述的維妙維肖。要學生理解羅丹忘我的工作情景,是教學的難點。全文共分五個自然段,段與段銜接非常緊密、緊緊圍繞全神貫注這條主線展開。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段與段之間的聯繫。所以理解文中描寫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和弄清段與段之間的聯繫。所以理解文中描寫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和弄清段與段之間的聯繫是學習的重點。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項目和課文的重點難點,制定以下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祝賀”、“莫名其妙”造句。

2、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全神貫注”的意思。體會最後一個自然段茨威格話的含義。學習羅丹做事全神貫注的品格。

3、在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的基礎上,弄清段與段之間的聯繫。

4、感情朗讀課文。

這篇課文分三課時進行。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劃分邏輯段。

自學生字詞,檢查評議,書寫生字。

再讀課文,劃出寫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

第三課時:講讀第三邏輯段,理解芡威格話的含義,總結全文,弄清段與段之間聯繫。感情朗讀,完成課後作業。

這裏我單說第二課時:揭示課題,提出學習任務。讀議結合,理解重點句段。依據板書,弄清1—4自然段之間的聯繫。

二、說教法

根據教學目的2、3兩項,結合學生實際,我採用“質疑問難——想象敘述——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

課文第二自然段敘述“羅丹一會上前,一會兒後退,嘴裏嘰哩咕嚕的,好象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着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這些語言、動作、神態反映他全神貫注地工作情景。對於10歲左右的孩子,理解這些內容,體會這種意境有一定難度。如果單憑教師的講解,採用硬灌的方法,效果一定 —2—

不佳。我一反常規教法,讓學生針對羅丹的每一種表現大膽質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然後逐個解決問題。這就把難點化分爲許多小問題。減緩了教學的坡度。接着讓學生看幻燈片,用自己的語言把幻燈片的內容敘述出來。最後再由教師引讀文中的句子,弄清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對於1、3、4自然段中的對話,主要採用感情朗讀的方法體會人物的情感,從而理解這些重點詞句。

爲什麼要採用這樣的方法呢?因爲“學起源於思,思起源疑”。教學中問題的提出由學生髮現和由教師的提出效果大不一樣。由學生提出能消除學習上的依賴心理,使學生由一個被動接受者變爲主動學習者,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看

圖說話,是培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的有效方法。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學懂課文,更重要的是培養能力,發展智力。讓學生在理解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每一個表現的基礎上,看幻燈片用自己的話把羅丹忘我工作的情景敘述出來,既是對前一教學環節的檢查,又是對學生想象力和口頭表達力的鍛鍊,是教學過程的一個昇華。本冊教材編寫《說明》中指出:“特別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教學時應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並在朗讀的過程中加課理解。”我對課文1、3、4自然段中的重點句子(主要是人物的對話),按以上精神讓學生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幾種方法交替使用,不斷刺激學生大腦的興奮點,使學生在課堂始終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問一問,說一說,讀一讀”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說”自己理解地內容,“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原則。

四、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學習任務。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3課,請大家看課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注意力高度集中),學完這課後,你對這個成語的意思會有更深的理解。

2、課文講誰、因什麼事而全神貫注?(羅丹因修改女像而全神貫注)

3、請大家打開書,誰能用小標題的形式說說課文分哪四部分?(教師板書:看女像、改女像、忘朋友、談感受)

4、昨天的預習中我們劃出了每段中描寫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我們這節課的任務,就是通過對這些重點句的理解,體會大藝術家羅丹是怎樣忘我的工作的。 —4—

(二)讀議結合,理解課文的重點句段。

1、抽生讀第一自然段中描寫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教師引導分析羅丹語言中的感嘆號和兩個省略號的作用,體會羅丹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一邊說的情景。

2、感情朗讀這段話,加深理解。

3、抽人讀第二段中表現羅丹全神貫注的句子,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針對羅丹的每一個表現各提一個意義的問題:

(1)他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後退在幹什麼?

(2)他嘴裏嘰哩咕嚕的在說什麼?

(3)眼裏閃着異樣的光是什麼意思?爭吵什麼?

(4)他把地板踩得吱吱響是在幹什麼?

(5)他的情緒爲什麼更加激動了?

(6)他爲什麼像喝醉了酒一樣?

(7)爲什麼作者要寫他癡癡地微笑?

4、抽生對以上問題一一回答。

5、看幻燈片,把以上問題連起來,說說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情形。

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後退,從不同角度反覆琢磨如何修改,一邊看,還一邊唸唸有詞地彷彿在說:應該這樣改,這樣改更有風采,那樣改缺乏魅力,說着說着,他眼睛一亮,找到了最佳方案。於是他熟練地操起抹刀修改起來,越改越滿意,越改越激動。他如癡如

醉地修改,已完全陶醉在修改塑像的工作中了,一小時

—5—

以後,他終於改好了,舒心地對着女像癡癡地笑了。

6、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請在書上畫出描寫羅丹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

7、教師引讀。

8、自己讀3、4自然段,想這段主要寫什麼?這段與表現羅丹全神貫注有作用?(這段寫茨威格被關在羅丹的工作室裏。能進一步說明他全神貫注地工作。)

9、朗讀人物對話,體會羅丹雖已修改完女像,但思想還沉浸在剛纔的工作中,所以差點把芡威格鎖在房內,充分說明羅丹全神貫注地工作。

(三)依據板書,說說1—4自然段之間的聯繫。(這幾段僅僅圍繞課題來寫。看女像時羅丹全神貫注地觀察、發現問題。改女像時如癡如醉地工作。改完女像還沉浸在創作的境界中,差點兒把朋友鎖在房裏。)

五、說板書

看女像 皺着眉頭

全 一會兒??一會兒 嘰哩咕嚕

神 改女像 異樣的光 爭吵 揮動

貫 喝醉酒 癡笑

注 忘朋友 徑自出門

談感受 如果??就??

這樣的板書設計,清晰展現文章的主線和文章的結構,便於學生對不懂問題提問,體現教學的難點和重點。

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北師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第28頁的內容。是通過“拔蘿蔔”這一有趣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自己提出數學問題,並試着解答。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一年級下冊《拔蘿蔔》說課稿及反思

1、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

2、幫助學生掌握豎式的書寫格式,數位對齊及相同數位上兩數相加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

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對於豎式的寫法予以必要的指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祖國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一年級下冊《拔蘿蔔》說課稿及反思

數位對齊才能加減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優:(複習舊知識)

二、談話引入課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三、學習新課:根據給出的數學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並試着解答。

四、鞏固練習

五、佈置作業

六、課堂小結

教學方法:

通過已學知識的複習,念兒歌導入新課教學。通過放映小兔拔蘿蔔的場景,引導學生觀察灰兔哥哥白兔妹妹拔蘿蔔的情況,讓學生根據已知的數學信息,小組交流討論的形式,以小組爲單位各自發表看法,並試着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然後根據數學問題列出數學算式,讓學生討論如何計算。引出列豎式的方法。強調用豎式計算是我們本節課的重點,提出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數位對齊,在加減的'過程中,個位加減個位,十位加減十位。

教學反思:

這節課裏,我遵循新課標的理念,在設計上主要想從以下幾個方面有突破。

1、靈活處理教材的內容,把主題圖和課後練習有機的結合起來,創設富有童趣的故事情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要我學”爲“我要學”體現“快樂學習”。

2、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感受來表達算理,這樣的學習過程是富有個性的、能動的。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發展。

3、傾聽、表達、小組合作交流是這節課學生活動的主要方式,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說課稿 篇6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魯教版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第十一章第二節《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教材分析,教法分析 , 學法指導,教學過程設計,教學評價。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研究不等式的性質和簡單應用。它是進一步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礎。它與前面學過的等式性質有聯繫也有區別,爲滲透類比,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這節課在整個教材中起承上啓下的作用。它是繼方程後的又一種代數形式,繼承了方程的有關思想,並實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進一步學習一次函數的性質及應用有着及其重大的作用。

結合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1)探索並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質,能解簡單的不等式;

(2)理解不等式與等式性質的聯繫與區別;

2、能力目標:

(1)通過不等式性質的探索,培養學生的觀察,猜想,分析,歸納,概括的邏輯思維能力:

(2)通過探索過程,滲透類比,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的鑽研精神,同時加強同學間的合作與交流;

(2)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探索研究的情感體驗,從而增強學習數學的熱情,

(3)通過不等式基本性質的學習,滲透不等式所具有的內在同解變形的數學美,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美的興趣與激情,從而陶治學生的數學情操。

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本節課的重點是不等式性質及簡單應用。難點是不等式性質的探索過程及性質3的應用。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採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不同層次的思維探索過程,化抽象爲具體;用類比,對比的方法化生疏爲熟悉,化零散爲系統。

二,教法分析,教學手段的選擇:

爲了體現以學生爲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探索發現法和啓發式教學法, 即採取觀察猜測---直觀驗證---推理證明---得出性質。在知識的發生發展中滲透類比,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學生通過觀察,類比,猜想,驗證,應用等一系列探究活動,層層推進,環環相扣,體現數學的嚴密性和系統性。 爲了突破學生對不等式性質3,理解的困難,採取了類比作化抽象爲具體的方法來設置教學。

三、學法指導:

由於七年級學生有比較強的好奇心,好勝心以及顯示欲。同時經過一年初中數學的思維鍛鍊,已經初步具備了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於學生的以上心理特點及認知水平,所以採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展開思維,進一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理解類比,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

四,教學過程設計

基於以上教材分析,緊緊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進行如下的教學設計: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類比猜想

提出問題:今年我比你大10 歲,5年後,我比你大還是比你小,大幾歲,小几歲?

2年前,我比你大還是比你小,大幾歲,小几歲?

類比等式的性質1,不等式有類似的性質嗎?

【設計意圖】通過一些生活實例啓發學生思考,猜想不等式的性質1

2、舉例說明,驗證結論

設計小活動:你說我驗

同桌合作,舉幾個例子,可以是數字例子,也可以是生活當中的例子。相互驗證一下你猜想的是否正確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活動旨在增強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增強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另一方面增強學生思考的嚴謹性。活躍課堂氣氛,掀起課堂的一個小高潮。

學生總結,教師板書,以及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同一個整式"的含義。

3、類比等式的性質2,使學生髮現問題:不等式是否有類似的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2,3是這一節的重點、難點,在這個知識點的處理上,完全放手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現,不等號沒變,在什麼情況下不變?不等號發生了改變,在什麼情況下發生了改變?讓學生自己的思維發生碰撞,再套用乘以或除以一個數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因此,必須分成正數和負數兩種情況。這種分類不是老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水到渠成的。讓學生再舉幾例試試,發現有沒有類似的結論。

【教法說明】爲了突破學生對不等式性質3理解的困難,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採取化抽象爲具體的方法來設計教學過程。爲了體現以學生爲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探索發現法和啓發式教學法, 即觀察猜測---直觀驗證---得出性質,突出時間、結果和體驗學生有效學習的三個重要指標,教學過程應該成爲學生的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基於此,改變以往給學生畫好框架,讓學生跟着老師的思路走的教學模式,大膽放手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這種方式能再次掀起小高潮。讓學生各有所獲,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從不能到能。學生通過觀察,類比,猜想,驗證,應用等一系列探究活動,層層推進,環環相扣,體現數學的嚴密性和系統性。

師生活動:由學生概括總結不等式的性質2,3,同時教師板書。

4、例題講解,探究新知

例1 將下列不等式化成"x>a"或"x

(1)x-5>-1

(2)-2x>3

解:(1)根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1,兩邊都加上5,得

x>-1+5

即 x>4

(2)根據不等式的基本性質3,兩邊都除以-2,得

X<-3/2

【教法說明】解題時要引導學生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路進行對比,並將原題與 或 對照,看用哪條性質能達到題目要求,要強調每步的理論依據,尤其要注意不等式基本性質3與基本性質2的區別,解題時書寫要規範。

【設計意圖】應用性質精講精練,對不等式進行變形,加強對不等式性質的理解,規範書寫格式

例2:對習題1進行適當的改編:已知a

(1)a-3____b-3 根據不等式的性質1

(2)6a____6b 根據不等式的性質2

(3)-a_____-b 根據不等式的性質3

(4)a-b____0

教師活動:巡視輔導,瞭解學生作題的實際情況,及時給予糾正或鼓勵。

注意問題:做此練習題時,應啓發學生將所做習題與題中已知條件進行對比,例2(3)是根據不等式性質3,不等號方向應改變。這是學生做題時易出錯誤之處。

【設計意圖】連線改變以往簡單說明理由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同樣讓學生明白言之要有理,推理要有依據,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逐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小試牛刀: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①∵ ∴ ( ) ②∵ ∴ ( )

③∵ ∴ ( ) ④若 ,則 ∴ , ( )

學生活動:一名學生說出答案,其他學生判斷正誤。

答案:①√ ②× ③√ ④×

【教法說明】以多種形式處理習題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2)練習第③④題易出錯

6、拓展思維,培養能力

比較2a與a的大小

【設計意圖】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勢:2a一定比a大,培養學生的分類討論的思想。

7、分層佈置作業

必做題:

選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