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教師說課稿範文彙編10篇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教師說課稿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幼兒教師說課稿範文彙編10篇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選自《幼兒園教育教學安排意見》小班內容,認識三角形是幼兒幾何形體教育的內容之一,幼兒的幾何形體教育使幼兒數學教育的重點內容。幼兒學習一些幾何形體的簡單知識能幫助他們對客觀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體做出辨別和區分。發展它們的空間知覺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想象力從而爲小學學習幾何形體做些準備。小班幼兒在他們充分獲得對圓形的感知和確認後,再讓他們認識三角形的特徵,這對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和空間概念具有重要意義。認識三角形是在認識圓形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就爲比較圓形和三角形奠定了知識基礎,有利於幼兒對三角形的感知和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就是三角形的特徵。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教幼兒知道三角形的名稱和主要特徵,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3個角。

2、教幼兒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的實物進行比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 發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確定目標的依據:小班上學期雖然還沒有進行數的形成教學,但在日常活動中已經滲透了許多數的概念教育,因此,通過數形結合認識三角形的特徵幼兒有一定的基礎。3歲幼兒經常會把幾何形體理解爲他們所熟悉的實物,因此,教幼兒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的實物進行比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有利於發展幼兒對應能力。

圍繞教學目標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認爲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三角形的特徵,幼兒認知幾何形體對圖形的知覺屬於空間知覺的範疇,從幼兒感知三角形的形狀到表達需要完成配對——指認——圖形的特徵,因此,三角形的特徵定爲本節課的重點。

三角形的特徵同時也是本節課的難點。三角形的特徵有三條邊、三個角。但是,對於還沒學過一一對應點數的幼兒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把三角形的特徵定爲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

爲了讓幼兒更好地掌握知識,充分發揮教與學的互動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採用遊戲法和啓發探索法,體現教師爲主導,幼兒爲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遊戲法:在計算教學中運用遊戲法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幫助幼兒輕鬆愉快地理解知識,因此,在本節課中,無論是新知的學習,還是複習鞏固我都採用遊戲的形式,如在課的開始,教師

以遊戲的

口吻介紹兩個圖形娃娃到小班做客,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複習鞏固三角形特徵時,設計了遊戲給圖形娃娃找朋友、奇妙的拼圖、拼拼三角形使幼兒進一步鞏固了三角形的特徵,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啓發探索法:這一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依靠 幼兒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啓發幼兒去探索並獲得新知。其最大的特點是激發幼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本節課認識三角形的特徵時,我採用這一方法先出示一個圓形娃娃,再出示一個三角形娃娃,啓發幼兒比較三角形和圓形的不同,在幼兒的觀察探索中得出三角形有角、有邊,通過親自數一數、試一試,讓幼兒明確有三個角的圖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角有點兒扎手。

本節課採用的教具:

⑴圓形、三角形娃娃各一個,用於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⑵圖形拼圖一幅

⑶每桌一盤各類幾何圖形及冰糕棍若干。

選取教具的依據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

三、學法指導

1、複習內容的確定:三角形的特徵有三條邊、三個角。幼兒要掌握三角形的特徵,就必須通過數一數來掌握,因此,3的數數的掌握直接影響到幼兒學習三角形的效果,因此將3的數數定爲學習內容。採用幼兒比較喜歡的體態動作(拍手、拍肩、拍褪)進行,幼兒比較感興趣又很快地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

2、引導幼兒用探索法和操作法學習新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爲了便於幼兒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特徵,請幼兒通過觀察圓形和三角形有哪些地方不一樣?通過親自數一數、摸一摸來感知三角形的特徵。幼兒從觀察、判斷到表述是幼兒利用舊知獲取新知,主動學習的過程。

3、在操作、遊戲中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力,在複習鞏固三角形特徵時,採取了遊戲《給圖形娃娃找朋友》、用小棍拼三角形。幼兒在遊戲時,就需要將頭腦中三角形的特徵的輪廓體現出來,需要幼兒將想象、圖形小棒聯繫在一起,進一步發展了幼兒的空間想象力,同時幼兒聯想生活中的實物與三角形想象的物體將圖形與實物相聯繫,從而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力。

4、數形結合,時幼兒在掌握特徵的同時,加深幼兒對3的認識,在學習三角形特徵時讓幼兒數數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在看拼圖找三角形的遊戲中,讓幼兒數數蝴蝶的翅膀、樹身、房頂個由幾個三角形拼成,在數形結合中既鞏固了新知,又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四、教學程序

爲了小學過程中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準備分以下幾個步驟完成教學任務:

1、複習3的數數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爲了在下步學習三角形特徵時幼兒能更好地學習掌握,能準確感知圖形特徵這一環節,採用體態動作一集體複習的形式進行。

2、學習三角形特徵: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所在,我準備分以下幾步完成,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圓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提供幼兒每人一三角形,通過自己數一數,試一試,感知圖形特徵,並充分讓幼兒表述,得出圖形的特徵。

⑵引導幼兒觀察幾個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過驗證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⑶老師小結三角形特徵,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

3、複習鞏固三角形的特徵。在幼兒初步掌握三角形特徵的基礎上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才能得以鞏固,準備分三步完成這一環節。

⑴給圖形娃娃找朋友:目的是幼兒排除干擾從衆多幾何圖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⑵看圖拼圖找三角形:

圖形拼圖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讓幼兒觀察:

這些拼圖像什麼?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幾個三角形?

⑶周圍環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東西:幼兒通過自己的聯想尋找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能力,進一步鞏固了三角形的特徵。

四、延伸活動:幼兒用冰糕棒拼三角形,引導幼兒拼完後講一講你拼得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用了幾根冰糕棒?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2

今天上午,聽了健康組的兩堂行爲跟進式研討課。說實話,夏日炎炎,戶外上健康課老師非常之辛苦,特別是擔任健康教研組長的歡欣,身先士卒的參與到研討課中,她和酸酸水果共同帶來了非常新穎又很精彩的《大班健康活動——飛飛城》。

相同的課題,由於執教老師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處理,酸酸水果執教中將重點放在練習“快快飛和慢慢飛“的動作,並採用集體練習和個別練習、聽指令練習和自由練習相結合的方式,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一中“幼兒能控制身體的速度、強度來表現不同的飛行狀態”的目的。

而歡欣是個很有想法的老師,活動一開始,她請幼兒將自己瞭解到的“飛行本領”表現出來,既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又巧妙的活動了幼兒的身體;同時,由於感覺到原有的目標對大班幼兒來說比較簡單,她又將音樂引入活動,讓幼兒聽音樂來判斷飛行的“快和慢”,做出相應的動作;設計了闖關遊戲,增加了活動的難度,同時鞏固了快慢飛的技能;提供了一些教具,讓幼兒練習合作飛等等。歡欣對課的想法很多,也給了我們這些的聽課老師許多的啓示。

細細想來,這兩節課下來其實能代表兩種不同的教師的教學觀:第一個活動中,教師能緊扣活動的目標,運動量達到要求,活動的步驟也非常清楚,整個活動下來很順。但總體覺得幼兒的主體性不能得到很好的體現,很多時候聽老師的指令來進行練習,如何讓幼兒被動的“飛”變爲主動的“飛”,是需要思考的問題。而第二個活動,教師的想法很多,也能夠將各個領域的內容整合起來,爲課所用,但唯一覺得的遺憾的是:有時候過多的環節設計,給予孩子過大的探索空間,反而會影響活動目標的達成。如何制定一個適合的目標,用最有效的方式來達成是需要思考的問題。簡單來說,第一個活動需要的是“加”,而第二個活動則需要“減”。

課後,我們全體聽課的老師和執教老師在一起進行了認真的反思討論,大家積極的就兩堂課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見。明天兩位老師在採納了我們的意見後,再次執教,相信經過“磨課”的她們的她們一定會感覺既辛苦又大有收穫吧!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3

活動意圖

本學期在我班開展的“娃娃家”遊戲中。我發現小班幼兒對動手做菜很感興趣,他們常常搶着扮演“娃娃家”的爸爸媽媽,給娃娃燒菜、做點心,忙得不亦樂乎。元宵節快要到了,我特地設計了“快樂的小廚師”半日活動,旨在爲孩子們提供一個親自動手的機會,通過操作各種實物,感受勞動的樂趣,體驗當小廚師的快樂。同時請家長入園,和孩子一起共度元宵節,讓孩子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活動一:手工活動“搓湯圓”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湯圓。知道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學習搓湯圓的技能。

2品嚐各種各樣的湯圓,感受節日的快樂。

3能愛惜勞動成果,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在家給孩子介紹關於元宵節的知識。

2邀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準備各種餡料的湯圓。

3人手一份碗、湯匙、圍裙、擦手用的溼巾;和好的糯米粉;餡料;每桌一個大盤子。另準備廚師服、電磁爐、鍋、勺。

活動過程

1教師身着廚師服以猜迷語的方式引導幼兒和家長進入活動。

謎語:身穿雪白外衣,心裏香甜如蜜。正月十五沿街賣,人人吃着樂開懷。

2觀察自帶的湯圓。

師:這些湯圓長得什麼樣子?注意看看湯圓裏面有什麼?

師:湯圓裏面的這些東西叫做餡,湯圓裏放進了餡就會更好吃。(觀察瞭解湯圓可以用芝麻、紅豆等做餡。)

師:湯圓是用什麼做成的?(學習詞語:糯米糰)

3教師出示和好的糯粉團,示範搓湯圓,幼兒仔細觀察。

(1)出示糯米粉團,告訴幼兒這是一塊大米粉團,老師要變個魔術,把它變成許多小米粉團。

(2)示範將米團搓長,切成許多小米粉團。結合語言提示,引導幼兒觀察米團的變化,並說出來。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團變成什麼樣了?(變瘦了,變長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團變成許多小米團。

4幼兒學做湯圓。

師:今天是元宵節,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做好吃的湯圓吧!

教師提出要求:搓湯圓時要注意衛生,不可用小手抓頭髮、挖鼻孔或摸其他東西,手髒了可用溼手巾擦一擦。勺子用後放進盤子裏,不將餡撤到桌子上;搓好的湯圓放在桌上的大盤子中。

具體制作步驟:

(1)家長協助教師分發給幼兒一份和好的糯米糰。

(2)指導幼兒學習將糯米糰搓長。

(3)將搓長的糯米糰捏成若干小米團。

(4)將小米團放在手心搓圓。

(5)難點:學習包餡。將搓圓的米團放在手心壓扁,將適量餡料放在中間,然後用米團將餡料包裹住,再搓圓。(這一環節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有一定難度,在實際操作時可請爸爸媽媽協助完成)

5煮湯圓:教師邊將湯圓下鍋,邊告訴幼兒湯圓浮到水面纔算熟了。

6吃湯圓:輕聲播放歌曲《賣湯圓》,教師與幼兒、家長圍坐在一起吃湯圓,交流各自的感受,並適時向幼兒介紹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

活動二:節奏活動“快樂的小廚師”

活動目標

1感受××|×××|節奏型,並能夠聽音樂看圖譜按節奏型做身體動作。

2體驗節奏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已經觀看過做菜步驟的課件(請食堂師傅示範洗、切、炒的整個過程,製作成視頻);音樂《勤快人和懶惰人》;廚師衣帽,菜餚一盤,節奏圖譜(文字部分都以圖片呈現):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教師扮成廚師的形象出場,手裏端着一盤美味菜餚)師:小朋友們是不是到飯店裏吃過很多很好吃的菜?那些都是廚師做的,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當一次小廚師,在音樂廚房裏做菜,好不好?

2結合圖譜,學習××|××××|的節奏型。

師:哪位小朋友能告訴我做菜首先需要做什麼?(洗萊)

師:洗菜怎樣洗呢?哪位小朋友上來做一下洗菜的動作?

師:好,表演得真不錯,我們來學一學。(一起看着節奏譜××|××××|做洗菜的動作)

師:洗完菜我們要做什麼?(切菜)應該怎樣切?(一起看着節奏譜做動作)

師:切完菜我們就可以做什麼了?(炒菜)應該怎樣炒?(一起看着節奏譜做動作)

師:菜炒好嘍!聞一聞。香不香?我們一起來吃自己做的菜吧!(一起看着節奏譜做動作)

師:真不錯!小朋友們這麼快就學會了,現在我們連起來做一次。(教師念節奏,和幼兒一起按節奏譜做動作。)

3。鞏固節奏練習。

師:現在我們要在音樂廚房裏聽着音樂,做好吃的菜餚來招待我們的爸爸媽媽了,準備好了嗎?

(1)看圖譜整體練習:教師逐一出示各種蔬菜圖片:黃瓜、蘿蔔、青菜、西紅柿等,帶幼兒一起聽着樂曲,按照節奏圖譜上的節奏,依次做出洗菜、切菜、炒菜、吃菜等動作。

(2)看圖譜分組練習:一組洗,一組切,一組炒、一組吃。交換練習幾次。

(3)嘗試不看圖譜整體練習。

師:今天小朋友們都是最棒的小廚師,在音樂廚房裏學會了做菜的方法,那現在就請爸爸媽媽來品嚐我們親手做出的美味佳餚吧!

(4)聽音樂和爸爸媽媽一起按音樂節奏“吃菜”,在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活動三:親子游戲活動“送湯圓”

遊戲目的

1發展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初步的規則意識。

3感受和爸爸媽媽一起遊戲的快樂。

遊戲方法

幼兒一隻手託一個盤子,盤子裏裝有“湯圓”(乒乓球),在指定場地經過寬25釐米的小路,將“湯圓”送到對面的家長手中。“湯圓”不能滾出盤子,犯規者退出遊戲。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4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綜合活動《表情與心情》,這個活動是我根據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甘肅省幼兒專用資料包》大班9月 份中"做小圖書"這一主題,自己創設的,與主題緊緊相扣的、與幼兒生活又密不可分的、即培養了幼兒的理解力、創造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增強了幼 兒日常生活習慣意識的一個綜合活動。我將從教材、學情、活動設計、活動目標、活動重點,難點、活動過程、活動方法、活動總結等八個方面加以說解。

 一說教材

《表情與心情》這一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甘肅省幼兒課程資源包中9月份第22頁"製作表情小圖書"這一主題而創設。

二說學情

大班幼兒基本已經在五歲以上,從幼兒身心發展各方面而言,非常明顯,我所保教的大班有22名幼兒,從日常活動觀察,幼兒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符合這以綜合活動的設計,並能順利進行。

三說活動設計

《表情與心情》這以綜合活動的設計,首先符合教材9月份幼兒活動主題"我很快樂",並在活動中,讓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動手製作表情小圖書,貼表情小人,觀察表情小人的面部特徵。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善於思考等各方面能力,讓幼兒在動中學思考,在做中求知識。

四說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認識基本的表情特徵,並讓幼兒根據自己遇到的實際情況能夠說出自己的心情,鍛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2)嘗識製作小圖書,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朗讀自編兒歌,培養幼兒韻律感。

(4)指導幼兒基本生活習慣的養成,鼓勵幼兒做一名開心寶貝,微笑寶貝。

 五說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讓幼兒觀察表情小人的特徵,動手製作表情小圖書。

(2)活動難點;知道幼兒理解不同表情下,不同的面部表情特徵,及與心情的關係。

 六說活動過程

1,實景和談話導入環節,以幼兒園聽課的老師爲實景。(小朋友們今天這麼多新老師來我們美麗的幼兒園,來看我們可愛的小寶貝們,你們高興嗎?那麼和老師一起拍拍手歡迎下)

2課件展示環節,做遊戲《可愛的表情小人》。出示鏡子,讓幼兒扮演笑臉,哭臉,啓發幼兒觀察自己的表情的變化。

教師發問:小朋友們你們仔細觀察過自己的表情嗎?那麼想象怎樣才能觀察到自己高興時的表情,生氣時的表情(鏡子)嗎?

3觀察思考環節

(1)讓幼兒觀察課件和圖片中表情小人的特徵,老師指導。

(2)板書簡筆畫表情小人明顯特徵,點名幼兒回答。

(3)引導幼兒觀察面部,眉毛,眼睛,嘴巴等處的明顯變化。

4製作表情小圖書環節(動手操作)。給幼兒每人發三四張小白紙或彩紙,指導幼兒一起做表情小人小圖書,用彩筆圖畫。裝訂成小冊子。看哪位小朋友做的最好,獎勵教育結合,鼓勵幼兒養成動手習慣。

5兒歌聲韻環節(自編兒歌)

小眼睛眯眯,小嘴巴翹翹,眉毛兒彎彎,我是小太陽,整天笑哈哈呀笑哈哈

小眼睛睡着了,小嘴巴厥起來,眉毛下面淚嘩嘩,愛哭不是乖寶寶。

小眼睛瞪起來,小眉毛豎起來,小牙咬的吱吱響,生起氣來真不好。

小眉毛兒彎彎,小眼睛圓溜溜,小嘴巴圓圓,森林裏來了,一隻大老虎,真害怕呀快快跑!!

我是乖寶寶,整天開心笑哈哈哈呀笑哈哈!!!

6課外擴展環節(我是表情小判官)

1聽老師講故事,讓幼兒猜猜故事中主人公的心情,並翻自己的小圖書。

例:

(1)小明每天上課都做的端端正正,每節課老師都獎勵他小紅花。猜猜小明心情?

(2)2一天,豆豆起牀後,不喜歡洗臉,刷牙,被媽媽批評了一頓?

2在故事中穿插幼兒教育知識,以及日常行爲習慣。

3鼓勵幼兒做一名開開心心的小寶貝或微笑寶貝。

 七說活動方法

總體活動理念: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教法有:

1、實景教學法

在活動導入環節,以在場的實際情況,引導幼兒進入角色,例如:今天有真麼多老師來看我們小寶貝,小朋友們,你們高興嗎?那麼做個微笑的表情拍拍手歡迎。

2、多種感官參與的直觀教學法

新 《綱要》科學領域中,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製作小圖書和貼表情小人環 節,引導幼兒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方式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引導幼兒注意觀察,發揮想象、大膽表述及 表現。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爲深刻的印象。

2、體驗法

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在表情小人活動中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以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去體驗自己或別人的想象結果。

3、嘗試法

陶行知先生說:"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貼表情小人環節,我鼓勵幼兒想一想,做一做,引導幼兒大膽表現;在分享活動中,我又充分給予每個幼兒嘗試的機會,讓他們自己貼自己喜歡的表情小人,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4、談話法

在觀察表情小人和觀察鏡子環節,給幼兒提供充足時間,讓每一位幼兒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

活動總結 本次綜合活動緊貼教材,來源生活,依據幼兒身心發展設計,創設以幼兒爲主體的理念,在觀察中,思考中、探討中、動手中,穿擦幼兒正確的日常生活習慣養成教育,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語言表達等能力。結合農村大班幼兒的實際學情創設,在活動中達到預期效果。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5

今天,我們園領導讓我們觀看了應彩雲老師的課堂視頻《老鼠娶新娘》,從而讓我想到了08年我第一年工作時幸運觀摩到應老師的那堂《幸福的大桌子》,那時還未脫稚氣的我剛踏上教師的崗位,只是被應老師的課堂給吸引了,那種感覺當時也不知道怎麼表達,但現在的我有了更多的感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老師和孩子們的距離一直都是很近的,像是孩子們的大朋友。尤其是在上課的開始部分,與孩子們認識的過程中是很自然的。爲了不讓孩子分散精力,首先她先讓孩子們認識一下自己與聽課的這些老師們。認識後自然就不會在上課的過程中再分散精力了。這就是高人一等的做法,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教學過程中,她一直叫着“寶貝”,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別人叫他們寶貝,這樣她就和孩子們的距離拉得特別近。孩子們都非常喜歡“喜歡自己的人”。只有這樣,孩子們才願意跟着她的思路一直走下去。另外,她還抓住了幼兒的實際,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學起來特別的帶勁。

其次,課上應老師在語言活動中的環節設計、提問方式面向全體照顧個體等活動都十分的合理,實踐操作性強。應老師的課讓我們看到了幼兒從不會說、不願意說到想說、願意說的過程。課堂中時時處處是無痕教學的軌跡,沒有說教,有的只是談心、交流、遊戲、還有品嚐,十分融洽、和諧。

從她的課堂活動中,我看到了她與陌生孩子們之間的融洽、和諧、快樂,還有就是與活動相融合的教育意義。聽、看應老師上課完全是一種享受,享受着教學魅力大放光彩。一直喜歡“教育無痕”,因爲自己沒法做到,所以更加喜歡。在應老師的課堂中時時處處是無痕教學的軌跡,沒有說教,只是談心、交流、遊戲、還有品嚐,在應老師的教學中可以說:教學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應老師在孩子面前是幸福的,做應老師的孩子是幸福的,而我在聽課的同時也是幸福的!幸福有時就是這麼簡單!

通過學習應老師的這節課,真是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找到了努力的方向,相信只要在日常活動中經常反思和琢磨自己的教學行爲,並在教育活動中學習應老師,和孩子們的距離拉得再近一些,使自己能更好更快的成長起來!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引導幼兒從優美的童話作品中,感受語言的優美,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是語言活動的目的之一。快樂是幼兒最常感受到的一種情緒體驗,但快樂的涵義是廣泛的。中班語言活動《兔寶寶找快樂》向幼兒展示了一個快樂、有趣的童話世界。它採用擬人的手法,把兔寶寶找快樂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情節並不複雜,但充滿了懸念,故事通過小貓咪給兔寶寶出主意,兔寶寶按小貓咪出的主意,在幫助別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從而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後的那種快樂,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兔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和經過。

2、激發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體驗幫助別人後的那種快樂。

3、積極參與活動,願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依據:

一、是根據中班上期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需要教師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

二、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爲重要。

三、新《綱要》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根據這一要求,制定了第三個教學目標。

(三)重難點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瞭解兔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和經過。中班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幼兒只有掌握了這個知識脈絡,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激發積極地情感體驗。

中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話只說了半句或幾個字就無法再說了,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難點定爲: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四)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了一定的關於快樂的情感體驗。

2、動物手偶(故事中出現的形象)、動物指偶若干、背景音樂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挖掘教師自身的教育價值,以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注意挖掘此活動中所隱藏的教育價值,採用的教法有:

操作演示法:手偶形象逼真,深受幼兒的喜愛,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手偶的操作,讓-

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呈現,故事情節一目瞭然。

提問法:引導性的互動提問鼓勵幼兒將所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這也是解決活動難點的有效方法。

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指偶操作遊戲和小記者採訪活動中能大膽說話,充分地表現自我,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

三、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爲主體,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將運用下列學習方法

觀察法:幼兒通過觀看手偶表演,直接感知故事。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幼兒自由操作指偶表演故事情節,以增加對故事的理解。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遊戲練習法:幼兒在小記者採訪遊戲中練習對話,符合幼兒語言學習個別化的特點。

四、活動程序

一、質疑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基於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在活動一開始,我就把孩子引入主動發現、積極思考的氛圍中。

我先出示一個兔寶寶(煩惱的臉),說:“今天真開心,和中班的小朋友在一起。陳老師還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歡迎嗎?你們看,兔寶寶怎麼了?(引導幼兒從他的表情推測兔寶寶現在的心情)不知爲什麼,誰也沒見他開心地笑過。聰明的小朋友快給出個主意吧,讓他快樂起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小朋友能說出許多充滿智慧的答案。)

(懸念的討論,不但給孩子提供一個與同伴交流的機會,創設寬鬆的語言環境,還能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既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爲下面的故事打下伏筆,也是思維活動的開始。幼兒的想法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激發了參與活動的興趣。)

“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小貓咪也給他出了一個主意,你們看,兔寶寶現在的表情(換上一張快樂的臉)。小貓咪出了一個什麼好主意呢?他的主意和你們的一樣嗎?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手偶操作,理解重點片斷段。

(手偶的操作,能快速抓住幼兒眼球,集中幼兒注意力,使幼兒與故事中的形象近距離接觸,更好地與故事人物對話,走進故事的情境中。同時,可根據幼兒情況,把握學習的節奏,也以最簡單的方式達到了最好的效果。)

提問:

(1)故事講了小兔子和哪些小動物的故事?(幼兒回答,指導幼兒把話說完整。)

(2)兔寶寶是怎麼幫助他們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引導幼兒將理解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自由對話。在幼兒表述遇到困難時,及時操作手偶,表演情節,在關鍵的時候推孩子一下,不僅增強幼兒自信心,還提高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使講述更完整、連貫。也體現了手偶操作的靈活性。)

(3)操作指偶,表演情節。

這個故事有趣嗎?你們想說一說他們的故事嗎?

師:請每個小朋友找到一個兔寶寶手偶,套在手指上,真有趣!再給兔寶寶找一個朋友,套在另一隻手的手指上。想一想、說一說,兔寶寶是怎麼幫助別人的,比一比,誰的故事最有趣。

誰願意爲我們說一說他的有趣的故事?(請一位幼兒上前講述。)

(4)幼兒討論:兔寶寶現在快樂嗎?它的快樂是什麼呢?

教師講述故事最後部分。

(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或現成的答案,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幼兒不但要理解故事,還要將自己理解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雖然有一定難度,但幼兒卻能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嘗試完整的表達。)

(通過設疑、猜想、提問、表演重點片段,幼兒操作、再討論,內容一環扣一環,抓住故事情節線索,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難點的一個關鍵的環節。同時完成了第一、第三個目標。)

三、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師:“現在我們來完整聽一遍故事,喜歡講的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師一起試着講講看。

(幫助幼兒把獲得的經驗加以完整再現和總結,從而掌握故事內容,激發情感體驗。)

四、小記者採訪活動,加深對快樂涵義的理解。

(一張紙頭捲起來就是一隻話筒(輕緩的背景音樂)

兔寶寶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幫助別人,小朋友,你的快樂是什麼呢?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表達自己對快樂含義的理解)

小朋友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那你們想不想知道陳老師的快樂是什麼?後面聽課老師的快樂是什麼?其他小朋友的快樂是什麼呢?做一個小記者,去採訪一下吧。

(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流,對幼兒語言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小記者的採訪活動給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個別交流的機會。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游戲,表達自己的意思,體驗了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也實現活動的第二個目標。)

五、放鬆活動

小朋友,今天你們快樂嗎?是啊,幫助了別人我們很快樂。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快樂地唱起來、跳起來吧!(我快樂,我快樂。我就拍拍手,我就拍拍手,啪啪………跺跺腳、扭扭腰等)

(這即是一個放鬆活動,也是幼兒情緒的宣泄。)

延伸活動:

1、語言區

在語言區域提供各種動物指偶,幼兒嘗試表演故事。鼓勵幼兒自由發揮,同伴合作,創編新故事。

2、美工區

提供了紙、筆、積木和醫療用品等操作材料。所提供的材料激發了幼兒操作的慾望,給予幼兒一個暗示性的提問方式:你想怎麼去幫助別人。幼兒的答案可能是非語言的,可能是一幅畫,可能是一個鳥窩,但起到了比語言還要精確的答案效果。幼兒在操作中也獲得更深的體會:幫助別人,我很快樂。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7

核心提示:一、設計意圖:在當今獨生子女家庭中,往往孩子們因爲成人的寵愛而養成了很多壞習慣。在與同伴、親人的交往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只知道獨佔,不懂得謙讓和友愛。這些壞習慣使孩子們經常發生這樣那樣的不愉快,使...

一、設計意圖:

在當今獨生子女家庭中,往往孩子們因爲成人的寵愛而養成了很多壞習慣。在與同伴、親人的交往中,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只知道獨佔,不懂得謙讓和友愛。這些壞習慣使孩子們經常發生這樣那樣的不愉快,使自己的心情變糟糕,生氣、哭鬧等現象屢現不鮮。可見,好的`行爲習慣能夠帶來積極的情緒影響,而壞行爲和壞習慣,只會影響幼兒健康的心理髮展。因此,我們在讓幼兒養成好習慣的同時,也可以教給幼兒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提升他們對情緒的調控能力。因爲這種能力能及時擺脫不良情緒,保持積極的心境,從而促進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學習和培養。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幼兒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產生積極向上的品質,促進好習慣的發展。

伴隨我園教育科研課題《幼兒良好行爲習慣之策略研究》的實施,我們發現:不良的行爲習慣,產生不良的情緒;而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又必須配合積極的情緒,良好的心態,才能達到完美的教育效果。因此,我們從繪本中尋找教育的契機,通過繪本活動:《蘇菲生氣了》,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生氣這個常態的情緒,瞭解蘇菲爲什麼生氣、生氣的時候怎麼樣的、生氣後會帶來什麼後果,並揭示出如何尋找不生氣的辦法,從而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爲一個快樂向上的人。此繪本內容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有教育價值,也契合了我們的研究課題。

二、策略體現:

本次教學活動中具體的策略體現在以下幾點:

1.寓教育於繪本故事中

教學活動通過講述一個繪本故事《蘇菲生氣了》讓孩子們漸漸明白:和同伴之間爭搶玩具,不懂謙讓友好,就會讓自己的心情變糟,從而伴隨着生氣、發火的情緒。而生氣會讓我們皮膚變差,人變老;會讓我們生各種各樣的病,身體受到傷害;還會讓我們周圍的人也不高興,從而失去好的夥伴。在畫面的觀察與閱讀中,孩子們從畫面中找到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感受蘇菲的喜怒哀樂,並深刻地明白了故事要告訴我們的生活道理。

2.寓教育於討論式學習中

討論式學習是教師通過預先的設計和組織,讓幼兒經過思考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主動探尋知識的教學模式。在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我採用了分段講述故事的方法,讓幼兒分段來理解故事內容,然後根據每段故事的重點進行提問。比如在出示“蘇菲”的生氣的臉時,請孩子觀察,讓他們感受生氣的時候,面部表情的形態特徵,知道生氣的時候表情是非常可怕的,朋友會不喜歡你。“蘇菲爲什麼生氣了?那小朋友會爲什麼生氣呢?”孩子們討論後會總結出一些讓自己生氣的原因,從而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避免這些原因使自己不隨便生氣。孩子們通過回答每一個問題來鞏固記憶,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生氣好嗎?爲什麼不好?”通過討論,讓幼兒明白生氣有哪些危害,它會造成很多不好的結果,比如表情會變得難看;讓自己變得不健康;讓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等等。討論之後,讓幼兒知道了更多的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比如做運動、唱歌、看風景、大哭一場等等。知道只有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我們才能活得快樂,變得幸福。

3.寓教育於社會情感中

孩子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說:家長不給自己買東西,和同伴之間爭搶玩具、圖書,等等。這些情況下他們總是會發脾氣,他們會表現出砸東西、跺腳、躺地上不起來、不肯吃飯等衝動的行爲,弄得家長很頭疼。繪本故事裏的“蘇菲”就像我們身邊的孩子,通過“蘇菲”的故事,孩子們感受到了生氣對人造成的危害,和生氣後家人對她的關心,通過觀察和討論瞭解到雖然姐姐會跟“蘇菲”搶玩具,但是其實姐姐還是愛着她的。從而聯想到自己平時也會因爲一些小事生氣,大家都會因爲自己的情緒而變得不快樂。但是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及時控制好自己情緒就會變成快樂的人,和家人和朋友的相處也會變得更加融洽。

三、教學法體現:

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具體有:

1.多媒體演示法

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將繪本畫面一一展示給孩子們看,通過幼兒的觀察和老師的敘述,將故事發展分步呈現。幫助幼兒瞭解了蘇菲生氣的原因:蘇菲一個人和玩具大猩猩玩了很久,姐姐也想玩,就跟她搶大猩猩玩具,但是蘇菲不願意把大猩猩讓給姐姐,所以就發生了爭搶,最後蘇菲摔倒在地。這樣的畫面,在幼兒園的生活中或是平日家庭生活中,時常會發生。因爲一件小事兒讓自己生氣,生氣後又會讓我們變成什麼樣?從課件的畫面上可以觀察到,蘇菲的表情變得很兇,而且還大聲的咆哮,嘴裏噴出了紅紅的火,大家都躲得遠遠的。生了氣的蘇菲跑了出去,用了跑步的方式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在路上還哭了,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緩解情緒的方式,然後她爬上樹去,看了遠處的美麗景色,這才使得她心情完全恢復了。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使幼兒對於蘇菲爲什麼生氣、生氣後造成什麼後果、最後蘇菲用了什麼方法使自己的心情平靜的,這些環節非常清楚。對於故事的理解和認識更加透徹了。

2.啓發式提問與討論法

活動過程中我採用了分段講述故事的方法,讓幼兒分段來理解故事內容,然後根據每段故事的重點進行提問。比如在出示“蘇菲”的生氣的臉時,請孩子觀察,讓他們感受生氣的時候,面部表情的形態特徵,知道生氣的時候表情是非常可怕的,朋友會不喜歡你。“蘇菲爲什麼生氣了?那小朋友會爲什麼生氣呢?”孩子們討論後會總結出一些讓自己生氣的原因,從而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避免這些原因使自己不隨便生氣。孩子們通過回答每一個問題來鞏固記憶,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通過討論:生氣好嗎?爲什麼不好?,讓幼兒明白生氣有哪些危害,比如表情會變得難看;身體會變得不健康;沒有心情去做好任何事情。等等。討論之後,讓幼兒知道了更多的排解不良情緒的方法,比如做運動、唱歌、看風景等等。知道只有調節好自己的情緒,我們才能活得快樂,變得幸福。

3.經驗遷移法。

生活中我們小朋友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開心的事情,通過講述故事內容,孩子們可以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爲生氣的蘇菲尋找一個讓自己不生氣的好方法。通過簡單的繪畫,將自己的意見躍然紙上,對比出自己是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情,讓自己快樂的經驗。講故事和幼兒生活融入一起,更好的指導幼兒生氣的時候怎樣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4.情感遷移法

因爲在蘇菲身上發生的事情,在孩子們身上也會時常發生,所以當幼兒閱讀故事後,就會將蘇菲的情感和行爲和自己發生過的事情聯想在一起。蘇菲和姐姐之間爭搶玩具的畫面,就想孩子們自己在和別人爭搶玩具;蘇菲生氣的樣子,就好像自己曾經也這樣發火生氣的樣子……在閱讀過程中,孩子們的情感與蘇菲一起生氣,平靜,快樂,感動着,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四:活動綜述

“生氣了該怎麼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要面對的問題。當今孩子由於受到過多的寵愛,任性、獨佔、爭搶……造成了孩子們會經常發火、生氣,脾氣都不太好。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從一個生氣的女孩——蘇菲身上看到了生氣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聯想到自己有沒有生過氣?爲什麼生氣?以及生氣的危害:生氣會讓自己變得不討人喜歡,會失去很多朋友。從而萌發出想要控制情緒的慾望。通過傾聽故事和討論,知道了瞭解了調節情緒的方法,友好地與朋友、家人相處,懂得謙讓、合作,並珍惜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努力讓自己成爲情緒的主人,永遠得到快樂!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叫賣聲音韻綿長、旋律上揚悠遠的特點。

2、學習創編叫賣詞,大膽表演、表現叫賣樂音。

活動準備:

1、音樂錄音。

2、幼兒已學過歌曲的歌表演。

3、紙、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上一次我們學會了一首歌曲,叫《小貨郎》,今天

我們就來玩“小貨郎”的遊戲,好嗎?我們都是小貨郎了,大家準備好了嗎?我們來仔細地聽音樂。

(音樂響起,師生邊表演唱邊入室)

二、欣賞活動:

(我們坐下來休息會兒吧,小貨郎唱歌的樣子真神氣,表演得真好。)

1、今天,我們是小貨郎,那你們準備賣些什麼好東西呀?(幼兒自由講述)

小貨郎想要賣的商品品種很豐富呢。可是我們手裏沒有真的商品,哎,不如把它畫下來吧,怎麼樣?

在兩邊有紙和筆,大家畫好了以後,比比誰最先回到老師身邊。(老師指導:哦,你要賣**呀,……)

2、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要賣的東西,有**,有**,有**……,那怎樣才能讓很遠的人,讓更多的人知道你在賣什麼呢,有什麼好辦法?(幼兒自由講述)

好,小貨郎們說得很好,這些都是推銷商品的好辦法,真正的貨郎呀就是要帶着自己的商品,再新村裏,用自己叫賣的聲音來吸引顧客,告訴大家自己要賣什麼。

現在你準備怎樣叫賣自己的東西?(幼兒個別講述)

3、你們叫賣的聲音真好,讓我想起了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聲音。有個星期天,我正在家裏做家務,就聽到遠遠地傳來賣酒釀的聲音,還有賣豆腐花的、買小餛飩的叫賣聲,你們聽到過嗎?他們是怎樣叫賣的?誰願意來學一學?

4、喲,我們真象小貨郎呀,叫賣聲音很響亮,音拖得很長,他喊的叫賣詞簡單、明確,所以大家一聽就知道他在賣什麼東西了,連很遠的人也聽得見。

三、創編活動:

1、現在我們把自己準備的商品拿出來,學着真正的貨郎來試着叫賣一下吧,看誰叫賣的效果好!(幼兒自由練習)

2、現在,我們都是快樂的小貨郎!那,想不想把自己編的叫賣詞唱進歌裏去呀?聽,薛老師想把“賣衣服”唱出來。(老師示範)

你們會這樣唱出自己編的叫賣詞嗎,誰來試試?(個別幼兒嘗試)

***唱的叫賣詞真好聽,我們再幫着他一起叫賣吧!

四、表演活動:

1、我們是能幹的小貨郎,現在,我們來把自己編的叫賣詞跟着《小貨郎》的音樂完整唱一遍吧。

2、唱得很好聽啊,不過,薛老師說唱得好聽還不行,要客人老師說你們唱得好聽才行。誰願意去問問客人老師,你們唱得好不好啊?

3、客人老師說我們唱得好,那我們再唱給客人老師聽一聽吧。

五、結束:

我們再到幼兒園各個地方吆喝一下,讓別的小朋

友都知道我們這裏有好東西賣,好嗎?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一)首先說一下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當我和小朋友一起分享那首《秋天多麼美》的時候,孩子們就用好奇的眼睛看着我,認真地問:"老師,你還能告訴我們更多關於秋天的故事嗎?"因爲大班小朋友對詩歌已經有了一定的欣賞能力,還有小班、中班的基礎,那麼,我覺得把《歡迎秋爺爺》這首充滿兒童情趣的散文詩帶給小朋友就太合適不過了。它短小精悍,以優美生動的童話語言描繪了秋天這一豐收的景象。詩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將秋天的情境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切合的聯想,顯得又具體又形象。詩中最後描寫山楂娃娃和柿子娃娃爲秋爺爺照明,讓幼兒充分體會了愛心的美好。

《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散文詩鮮明的結構特點和擬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語言風格,給幼兒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我班幼兒的學習特點,能更好的爲大班幼兒所接受。

(二)活動目標

根據我園內及本班的實際情況和教材本身的特點,圍繞活動的具體內容,程序方法,對活動目標進行領域間有機的整合,制定了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散文詩中水果娃娃的高興情緒,體會散文的美,並能創造性的學習散文詩歌。

2、引導幼兒在理解散文的基礎上,有表情的朗誦散文詩。

3、學習仿編散文詩,初步掌握仿編散文詩的技巧。

目標中提到:教師要培養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感知語言的優美。因此在整個過程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教學,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學習仿編散文詩的技巧,在這個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視聽多媒體資料,創設了一種積極的語言活動,讓幼兒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想象,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來解決這個難點。

二、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的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知識方面:

1、積累幼兒對秋天的相關經驗。

2、幼兒事先對一些比喻擬人等形容守法的接觸。

教具方面:多媒體課件、錄像、水果實物等。

三、分析教學方法:

1、分析教法

新《綱要》中提出:"教師應成爲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一)情景創設法

(二)情緒感染法

(三)多媒體教學法等方法

2、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比較突出的特點,學習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一)引導幼兒主動探索、發現學習;

(二)藉助錄像、課件等多媒體手段、調動多種感官參與活動;

四、分析活動程序

綜上所述,根據大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我採用"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教學原則來組織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導入活動中,我想怎樣才能讓小朋友很快走進秋天的情景,對秋天更加感興趣,從而更加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散文詩中來呢?首先我設計了"秋爺爺做客"的環節。當我扮成"秋爺爺"提着水果籃,來到小朋友中間的時候。孩子們都眼前一亮,睜大眼睛上下打量我,興奮極了!我學着"秋爺爺"的聲音跟小朋友們打招呼,"小朋友!你們好啊!"幼兒立刻產生了極大興趣,小朋友和秋爺爺馬上生生互動起來。此時所有孩子的熱情都被調動起來,神情流露出對接下來內容的無限好奇和猜想,也由此引入了課題。根據幼兒之前對秋天的生活經驗,採用提問法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那秋天是什麼樣的呢?"小朋友紛紛舉手回答:"秋天是美麗的""秋天是金黃色的"……

接着,我出示實物——各種水果。"小朋友們看,秋爺爺給咱們帶來了那麼多禮物,快來看!"這裏採用情景創設法,依據是爲了讓幼兒更直觀地瞭解秋天,進入情境。幼兒通過直觀地看,很快就能說"蘋果像紅紅的臉蛋""石榴像在咧嘴笑"這裏實物的出現更能讓幼兒直觀清楚地瞭解水果的外形特點,滲透散文詩的內容,爲幼兒在之後學習散文作了鋪墊。

小朋友!今天秋爺爺還爲咱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散文詩呢!你們想不想聽啊?此時幼兒情緒高漲,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散文詩內容。

第二個環節就是基本活動,欣賞學習散文詩。

1、首先請小朋友第一次欣賞散文詩。

我瞭解,動畫片、FLASH動畫,小朋友都非常感興趣,那優美的畫面和動態的形象是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勢。所以我根據散文內容,也製作了生動有趣的FLASH動畫課件。在這裏運用多媒體教學法主要是依據藉助多媒體教育環境,創設意境,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學習、認知的興趣,使其如臨鮮明的活動畫面,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便於幼兒對內容的進一步理解,較快地進入到詩歌意境中。

隨着生動有趣的畫面,優美的背景音樂。我看到孩子們完全被那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和豐收的喜悅所感染吸引了。如果說剛纔的愉快情境爲孩子們上演了一出生動的童話劇,那此時的FLASH課件就帶幼兒走進了一本精緻的童話書。孩子們幾乎目不轉睛的盯着屏幕,有的跟隨音樂擺動身子,有的跟着畫面裏的卡通形象模仿動作,已經完全沉浸在美麗的畫面和詩中了。這時幼兒已經對散文詩有了一定的瞭解,並通過視、聽對散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2、接着是第二遍欣賞散文詩,同時向幼兒提出問題。

"詩中都提到了哪些水果娃娃?"水果娃娃們高興地有了怎樣的變化?""山楂娃娃和柿子娃娃又做了什麼呢?"帶着這些問題,小朋友開始有目的的欣賞第二遍散文詩。

這遍欣賞孩子着重於畫面中各種水果在顏色、形狀上的區別,有的已經開始憑着模糊的印象跟着唸詩。在欣賞完畢之後,孩子們便就他們通過觀看課件的發現紛紛爭先恐後的回答我的問題。告訴我他看見了什麼,"紅紅的蘋果""彎彎的香蕉"告訴我山楂娃娃和柿子娃娃幫助秋爺爺照路……

在這裏看課件的目的是幫助幼兒記住散文詩的內容,有利於讓幼兒抒發感情,通過觀看讓幼兒情感得到昇華,藉此向幼兒情感教育。"我們要做有愛心的好寶寶。接下來反覆學說,跟讀原句熟悉散文詩結構。

3、分組朗誦,啓發幼兒動作表演。

這時幼兒通過對散文詩有所瞭解後,需要更深刻理解體會散文詩,這時,我採用情緒感染法爲幼兒做示範朗誦,依據是針對大班幼兒情緒波動比較大,易受成人情緒影響的特點,利用自己飽滿的情緒感染幼兒,使幼兒能更好的領會散文詩的美,使幼兒在理解上與我產生共鳴。我是這樣爲孩子朗誦的。在這裏,我利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影響了小朋友,並沒有生硬約束制止他們。在他們之後分組朗誦的時候就顯得自主輕鬆了很多。

第三個環節是創編散文詩

在這一環節,我特地爲小朋友準備了豐富多彩的錄像。我利用課餘時間把我們農科院蔬菜瓜果成熟的景象和在南部山區拍到的自然風景以及紅葉谷的紅葉有近及遠的做成了錄像資料,爲孩子們在腦海裏營造了一個更加豐滿多元的豐收景象。根據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在這裏再次使用多媒體教學法。"小朋友,我們現在已經是秋爺爺的好朋友了,他也要帶我們去看看他的家!"

在看過錄像之後,小朋友分組進行討論,你在錄像中還看到了那些水果娃娃蔬菜娃娃?能不能把他們也寫到我們的詩中來?在小夥伴中間,小朋友顯得更加興奮投入,這裏使用分組討論法的依據,也是想讓"討論"這種多向立體的輸出取代單純的對話,使幼兒更加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給別人。我在爲小朋友做巡迴指導的時候,也發現了不少小朋友極富亮點的句子。我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編的詩句。他們很快說出"金黃的橘子""像小葫蘆似的鴨梨""竹子一樣的甘蔗".

這時我們的課堂變得生動活躍,全體總動員。小朋友成爲了真正的活動的主人,從而解決了難點。小朋友說起自己編的散文詩句,顯得自豪又興奮,大大增強了自信心。

最後一個環節結束部分還是以秋爺爺爲線索,緊扣主題,整個過程一直圍繞從秋爺爺做客到秋爺爺送詩再到參觀秋爺爺的家。"小朋友,秋爺爺看到我們小朋友學知識編詩歌,這麼聰明,想邀請我們到院子裏做遊戲,好不好?"這時,響起歌曲《小樹葉》,幼兒隨老師邊做動作邊走出教室。

幼兒教師說課稿 篇10

一、說活動教材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交往日益頻繁。它要求社會成員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能用清晰、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能夠適應語言傳遞技術現代化的要求,以迎接人機對話時代的到來。正如新《綱要》中說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因此,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顯得尤爲重要。對於小班幼兒而言,詩歌欣賞還是有些陌生的。所以,我挑選了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天性的素材《秋天的畫報》

這首詩歌主題單純、內容淺顯、短小精練又生動活潑。它用多彩的顏色和好吃的水果來描述秋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秋天,又給人以視覺和味覺上的享受。我想,一首好的幼兒詩歌,不僅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展語言,啓迪智力,而且還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薰陶。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新綱要中明確指出:“教育要爲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因此目標應注重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注重能力的培養,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具體如下:

(一)引導幼兒感知詩歌意境、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幼兒對學習詩歌的興趣。

(二)啓發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創編詩歌。

(三)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從目標來分析,目標(一)滲透了認知和情感內容,這是整個活動的主心骨,重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對詩歌欣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爲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作用。目標(二)是能力目標,這裏突出的主要是再創造的思想,重在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開發想像力。目標(三)是情感目標,在學習詩歌的基礎上,萌發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內容,培養幼兒欣賞詩歌的興趣。

活動難點:在理解動詞和重疊詞的基礎上根據詩歌的結構嘗試詩歌創編。

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制訂的目標發展幼兒的想像力,所以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創編詩歌,是發展幼兒想像力和創造力的一個很好的途徑。活動中利用圖片、音樂和有趣的遊戲開發幼兒的大腦思維,促進幼兒拓展詞彙.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難點部分。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的活動目標服務的。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經驗的。爲使活動更加生動活潑,我做了以下準備:

(一) 製作多媒體課件《秋天的果園》。

因爲小班幼兒對秋天的觀察是粗淺的,感受和了解更是模糊的。藉助課件可以拓寬幼兒的原由經驗。

(二) 多媒體背景圖《秋天的畫報》並伴有優美的音樂。

詩歌欣賞對幼兒最大的作用是美的薰陶,把音樂和美術相結合更能對小班幼兒產生視覺和聽覺的衝擊和享受。

(三) 製做一棵秋天的樹,樹上有多種水果圖片。

爲幼兒詩歌的創編提供可以操作的材料。起鋪墊作用。

五、說活動過程

(一)伴隨着優美的背景音樂進活動室

帶着愉快的心情進活動室隨意坐下,營造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

(二)用多媒體課件引起幼兒觀察、學習的興趣。

生動形象的課件展示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了秋天的果園,認識了各種各樣水果,感受了秋天的豐收。爲學習和創作詩歌埋下了伏筆。在這一環節,我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直觀性的特點,運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使孩子在積極主動的姿態中參與活動。

(三) 美的意境中欣賞學習詩歌。

1、播放《秋日私語》和秋天的多媒體背景圖,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提問鞏固對秋天色彩的認識“秋天的梨/棗/蘋果/葡萄是什麼顏色的?

3、學習詩句:黃澄澄的梨,紅彤彤的棗,金燦燦的蘋果,亮晶晶的葡萄。

4、第二次欣賞詩歌:讓幼兒帶着問題去聽能更好地理解詩歌,並培養其有意注意“風娃娃在幹什麼呢?”

5、學習動詞:鑽、翻 。請幼兒用動作做一做鞏固對動詞的理解。

6、師生完整朗誦詩歌。

7、表演詩歌鞏固對詩歌的理解。

(三)創編詩歌

1、遊戲:摘果子。教師爲幼兒創設豐收的果園的情景,提供各種各樣的水果讓幼兒去觀察去發現。讓幼兒建立表象經驗。並在次基礎上進行詩歌的仿編。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從外型香味等特徵進行創編。

2、集體創編。給幼兒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

3、幼兒自由創編。請幼兒摘3個果子,並把他們編成一首好聽的詩歌。放手讓幼兒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去創編。《綱要》指出:在寬鬆的環境中要讓每個幼兒有機會參與嘗試。

六、說活動特色

現代兒童觀認爲:幼兒是認識的主體,幼兒的發展是主動活動的結果。詩歌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只有讓幼兒充分地去看、去想、去說、去體驗、去發現、去創造,幼兒纔會更快、更好地掌握詩歌內容,同時獲得詩歌以外能力的髮長,爲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次活動設計的特色是:

(一)創設豐富、多元的語言環境氛圍。

幼兒的智力是多元的,語言也是如此。那麼,爲幼兒創設語言環境也應當提供各種得以表現的機會和條件。而幼兒的語言發展和創新的意識更處於萌芽期,因此,本次語言活動中融入了音樂美術的元素,使得活動開展得很唯美,符合詩歌教學本身的需要。

(二)環節設計始終體現了“趣味”。

根據《綱要》的精神和語言領域的目標.本次活動的設計思想始終圍繞着一個“趣”字。因爲那是孩子的天性,教育應該無時無刻爲孩子服務,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鮮豔的畫面色彩,生動有趣的形象吸引孩子們的眼球。通過教師針對性的提問讓幼兒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三) 活動形式凸顯遊戲性。

在本次活動中,各個環節採用了遊戲法、欣賞法、情境法等不同的方式方法開展教學,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活動形式的豐富性。同時,也將爲活動獲得好的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 運用現代科技,充分發揮課件作用

由於幼兒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的制約,對秋天的特徵瞭解不多,印象也不深。通過課件的展示可以讓幼兒身臨其景,加深對秋天的感受。不僅能讓幼兒對秋天大自然的美麗產生深刻印象,還能激發其觀察的興趣。

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提高21世紀人才素質的基礎,它需要我們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爲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