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稱的小學數學說課稿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稿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對稱》。

對稱的小學數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首先,來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本單元是在三年級初步學習了軸對稱的基礎上繼續教學軸對稱圖形,採用對摺等方法確定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繼續教學平移,要把簡單的圖形在方格紙上連續平移兩次;繼續教學旋轉,要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在內容的編排上先教學對稱,再教學平移,然後教學旋轉。本課一共分三課時,我這節課教的是第一課時。本課的重點在於結合實例,感知軸對稱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本課的難點在於空間知覺的建立與培養。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已經在三年級初步學習了軸對稱圖形,認識了軸對稱圖形的認知水平,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實例,感知對稱現象和軸對稱圖形的形狀。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道理。

三、說教法

我來談談我對教法、學法的認識,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特點,爲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指導思想,採用引導發現法、直觀演示法、動手操作法等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一個又一個帶有啓發性和思考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情景,誘導學生思考、操作,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慾望,逐步推導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問題的積極狀態,從而培養思維能力。學法應遵循自主性與差異性的原則,讓學生在“觀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檢驗一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四、說教學程序

我來談談我對教學程序的預設,課堂教學是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發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成的主要途徑。爲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啓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並分爲如下的.五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知;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四)課堂小結,深化新知。

(一)、複習舊知,引入新知

首先向學生們提出疑問,老師說“同學們,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呢?老師要向大家請教幾個問題,我們祖國首都的天安門,它是什麼圖形?具有什麼特點?”學生根據三年級所學的知識順利的回答出來。接着再提問兩個差不多的問題引導學生回答。這樣做是爲了讓學生們對過去所學知識進行進一步的鞏固與加深,也爲了學習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做好準備工作。其次老師再提問同學們“哪位同學能夠給老師舉出幾個軸對稱圖形的例子呢?”引導學生做出回答。繼而鼓勵同學並教給他們一個表揚的小口訣。我這樣設計是爲了加強複習的強度,讓學生更加體會到軸對稱圖形的樣子,開拓學生的思維,增加想象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可以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被尊重、被認可,自然而然產生自豪感,有利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接着我給同學們動手演示,將一張長方型紙一面塗上顏色,然後沿中線對摺,提問“同學們,你們發現了什麼?這個圖形有什麼特點呢?”引導學生做出回答。(板書:對稱圖形)這樣設計是鍛鍊學生上課要仔細的學習,不能馬虎,給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提問“同學們,剛纔哪位同學看到了老師是根據什麼折的線,是隨便折的嗎?我看看誰觀察的最仔細。”學生做出回答後,老師給予表揚並且加以明確,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板書:軸對稱圖形)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們養成凡事都要認真觀察的好習慣,表揚學生可以讓學生產生對新知的巨大興趣,引發去探求新知的積極性。老師明確答案是爲了規範學生的數學用語,自覺形成一種研究數學問題就應該嚴密的觀念。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首先我讓學生們自己去體驗一下什麼是軸對稱圖形。用長方形紙折出對稱軸並畫出來,讓學生走上講臺爲同學們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也鍛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學講解是讓學生也體驗一下當老師的感覺,而且在講解的過程中對知識的認識也會更全面。其次再以正方形爲例,折出對稱軸,這樣可以讓同學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再次向學生展示老師剪出的美麗圖形,老師說“同學們,我這裏有些好看的圖案,知道我一共用了多長時間就剪出來了嗎?”引發學生的興趣,爲了下一步的教學。老師逐步指導學生也可以剪出如此美妙的圖形,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粘到黑板上,表揚同學們都是一羣心靈手巧的好孩子。我這樣設計是爲了讓學生展開充分想象的空間,動手動腦融爲一體,融會貫通,將自己的作品粘到黑板上,可以讓學生在心靈上獲得很大的滿足感,鼓勵學生會讓學生有一種被重視、被認可的開心。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在這個環節中我預設了三個層次練習。

第一個層次:動手操作題

62頁上的“試一試”,首先讓同學們動手119頁上的圖形,動手摺一折,並且提出要求看看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如果是的話有幾條對稱軸?在62頁的圖上畫出來。學生開始動手操作,老師巡視。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讓同學們加深對所學新知識的鞏固,而且動手實踐可以讓同學提高興趣。

第二個層次:搶答題

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多叫一些學生,因爲機會均等,出現錯誤,要及時糾正,可以讓同學自己來,老師起輔助作用。我這樣設計是爲了給每一個同學機會,讓同學自己糾正錯誤可以促進同學們之間的友情,懂得互相幫助。

第三個層次:練習題

63頁第2道,我採用讓學生上講臺爲同學們講解的方式,可以讓同學們加深記憶,並且有一種做小主人的感覺。解決第3道題時,我讓同學們用語言描述出來,這樣做是爲了讓學生們鍛鍊口語表達能力,口齒清晰。解決第4道問題時,因爲有困難,可以讓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鍛鍊同學們的小組合作精神。

第5道問題當成家庭作業佈置給學生回家完成。這樣設計是讓同學們懂得拓展延伸。

(四)課堂小結,深化新知。

我讓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課所學的知識,並且發言,老師給予獎勵。可以叫這節課回答問題比較少的同學。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回顧整節課所學,鞏固知識,叫回答問題少的同學來回答是考慮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照顧到每一位同學,鼓勵學生更好的進一步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