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 生命說課

尊敬的評委、專家、老師們,大家好!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情況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策略、教學實施這六個方面對《生命 生命》這一課的教學作介紹。

一、教材分析:

《生命 生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八冊第五組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組教材的主題是“感受生命的美好”。這篇課文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表達了作者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但是生命的話題,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沉甸甸的,他們年齡較小,生活閱歷尚淺,要深刻地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是比較難的。因而這節課的教學對於學生來說也就會有更多的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

三、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是這樣設計《生命 生命》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理解三個事例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體會其中蘊含的深意。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導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瓜苗、傾聽心跳”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五、教學策略

爲了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達成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效整合,主要採取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1.以圖片、動畫以及聲音的方式創設恰當的學習情景,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2.文字、句子以及板書的課件顯示,節約課堂時間,更簡潔方便。

3.課外閱讀資料,作者簡介的有益補充豐富了課堂學習的廣度,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下面是具體的教學實施。

六、教學實施

1.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課剛開始,我就通過圖片和視頻給同學們展現了生命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況。在優美的旋律的伴奏下,一幅幅生機的動、植物的圖畫,以及鮮花盛開的片段,喚醒孩子們對身邊充滿生命力的美好事物的記憶和喜愛之情。接下來出示的是植物乾枯、動物受傷、人類遭受戰火的圖片。兩組對比強烈的圖片,從視覺上衝擊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直觀地理解生命不單單隻有美好的一面,加深了體會。這一情景的創設爲理解課文作了鋪墊。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由於學生對飛蛾求生、香瓜子破土、心跳聲並沒有深刻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中我再次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景,以圖片、動畫以及聲音再現了課文所描述的情景,讓學生彷彿親眼看見、親耳聽見,加深了體驗,由此爲理解課文創設很好的學習的情景。

2.字詞切入,朗讀賞析。

課件直觀而清晰地把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標識出來,爲了加深對生字的掌握,我把本課生字與其形近字對比出現,以不同顏色標識,非常清晰。

3.巧設板書,理解課文。飛蛾掙扎時鼓動雙翅的動態,香瓜子衝破外殼的情景,心跳聲給人的震撼,課文中的這些關鍵詞語需要通過朗讀來加深理解,這時適時地使用電腦板書,列出文章脈絡,投出需要重點理解的語句,節約了板書的時間,清楚明瞭。

4.走近作者,加深感悟。

由於作者杏林子異於常人的痛苦經歷,使她的.文章中包含深深的個人思考,無論是飛蛾、香瓜子或心跳,在旁人看來平凡的事物,在作者看來卻是具有着獨特的含義。它們是頑強的生命力,它們和杏林子一樣正處於挫折和險境當中,但這些小小的生靈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不懈奮鬥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因此,適時向學生介紹杏林子是理解課文的關鍵。課件裏出現的微笑着的、樂觀親切的杏林子卻忍受着不同尋常的艱難的人生挫折。圖文並茂的強烈對比使學生印象深刻。最後,Flash課件出示了杏林子殘缺的雙手,以及以滾動的方式出現杏林子一生的大量著作更讓學生感到震撼,學生們爲杏林子而感動着,是啊,只有如此堅強樂觀的杏林子才能寫出如此感人的生命故事

5.瀏覽網頁,拓展閱讀。

教學結束前,我提供了一個內容豐富的網頁,讓學生瀏覽、閱讀相關的拓展資料,是課堂學習的有益補充和延伸。

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使語文教學有聲有色,充滿情趣。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請各位專家、評委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