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園夏天的課堂教學優質說課稿3篇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幼兒園夏天的課堂教學優質說課稿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幼兒園夏天的課堂教學優質說課稿3篇

關於幼兒園夏天的課堂教學優質說課稿3篇1

一、說活動背景及設計意圖

詩歌《夏天的歌》,教材選自寶寶園綜合活動課程主題六中第三週。詩歌內容形象生動,音韻和諧,問答式詩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易爲寶寶喜愛和接受。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寶寶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寶寶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適合我班教學。詩歌鮮明的結構特點,給寶寶清楚明瞭的記憶和想象線索,便於寶寶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展寶寶的想象力。詩中的蟈蟈、知了、青蛙的叫聲,已被寶寶所熟悉,這節課的教育資源就來源與寶寶的生活經驗。同時,通過活動中詩歌仿編,可以發展寶寶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寶寶與同伴交流的能力,促進寶寶社會性的發展,也培養寶寶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說活動目標

結合中班寶寶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標:

1、幫助寶寶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理解掌握詩歌內容。

2、感受詩歌的優美意境。

3、寶寶能根據詩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徵大膽地仿編。

三、說重難點:

重點:幫助寶寶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理解掌握詩歌內容。

難點:寶寶能根據詩歌的格式及夏季的特徵學習仿編,發展創造性思維,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四、說教學方法:

在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寶寶,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寶寶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本次活動採用了情 景 教 學 法、整 體 教 學 法、觀察法、直觀演示法、 遊 戲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了寶寶的學習興趣,感官認識。使教法和學法有機的聯繫在一起,讓目標得到落實。最終達到教學目的,培養了寶寶對詩歌的感受力,想象力,記憶力。

五、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目標教具準備:事先錄製好的蟈蟈、知了、青蛙的叫聲。夏天的歌《課件》、圖片--(蟈蟈、知了、青蛙;戴太陽帽的小朋友、撐小花傘的小朋友;草叢、大樹、池塘、冰激淋。)學具準備:記號筆、操作材料。知識經驗準備:寶寶已對夏天的特徵有所瞭解。

六、說活動過程:

教師首先提問:“誰能告訴我現在是什麼季節?你是怎麼知道的?”組織寶寶談論夏天:夏天裏你有什麼感覺?草地上、大樹上、池塘裏有些什麼變化?能見到哪些蟲子?能聽到那些動物的叫聲?這是一個課前知識的經驗準備,需要寶寶去運用具體形象思維去理解,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寶寶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根據這一特點,在平時我利用談話活動、圖片引導寶寶觀察,爲理解詩歌內容,仿編詩歌做鋪墊。

關於幼兒園夏天的課堂教學優質說課稿3篇2

一、設計意圖

《夏天的歌在哪裏》是一首充滿童趣的詩歌,它是通過幼兒對夏天的瞭解進行創編而成的。詩歌運用質樸的語言,分別描繪了雷雨聲青蛙的叫聲、以及蛐蛐的聲音來體現夏天的特徵,各種聲音是幼兒熟悉和喜愛的,詩歌中表現出句式整齊、生動淺顯,音韻和諧的特點。《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提出“要爲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詩歌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活動在活潑、愉快、輕鬆的氣氛中進行,通過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平等的進行交流,並根據詩歌的特點,多層次、多形式地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並使幼兒體驗其中快樂、趣味的感受,始終把教學的落腳點立足在培養幼兒創新意識和主動、快樂的學習上。

二、說教材

詩歌《夏天的歌在哪裏》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作品,它是省編教材第七個主題《夏天真有趣》中的教學活動,本詩歌以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夏天的景象,將夏天的情景作了巧妙的比喻和聯想,以聲音的形式出現在詩歌中,更能讓幼兒理解。

三、幼兒情況分析

因爲孩子們對聽辯動物的聲音非常感興趣,因此,我在整個活動中以聲音爲附線,兒歌爲主線,將對夏天中出現各種聲音的認識與散文詩的學習結合起來。《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對作品的體驗。這首詩歌便於幼兒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可以很好地爲幼兒所接受。

四、說目標與重難點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通過欣賞兒歌激發幼兒對夏天景色的喜愛。

2.鍛鍊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豐富詞彙。

3.感受夏天明顯季節特徵,在欣賞散文詩的基礎上嘗試大膽地仿編,理解象聲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爲:感受夏天明顯季節特徵,在欣賞散文詩的基礎上嘗試大膽地仿編。我將本次活動的難點定爲幫助幼兒理解象聲詞,在這個過程中,我主要通過啓發提問、動作表演等方式讓幼兒理解並掌握新詞,以突破難點.。

五、說準備

爲了能使幼兒在活動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達,我作了以下的準備:

(一)物質準備:

1.蟋蟀聲、蛙聲、、知了聲、雷聲、喝飲料聲。

2.蟋蟀、青蛙、蚊蠅、知了等圖片。詞卡、詩句卡

3.錄音機,錄音磁帶。

(二)知識準備:瞭解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特徵。

六、說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還採用了以下兩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

1.直觀教學法:本活動爲了幫助幼兒熟悉兒歌內容,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分層次地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幼兒通過眼、耳、口等多種感觀欣賞作品,並引導幼兒根據聲音來創編兒歌。

2.啓發提問法:在幼兒欣賞了完整的作品後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逐句理解並學習新詞。如老師提問:夏天來到了,你們聽到夏天裏有什麼聲音?

3.談話法: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可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交流,爲創編兒歌打下基礎。

(二)學法

1、動作表演法:活動中要求幼兒學習新詞,爲了避免讓孩子枯燥地理解新詞。我將引導孩子通過動作表演加深記憶和理解。如模仿自然的聲音來體現夏天的特徵。

2、遊戲法:活動中要求幼兒能感受散文的美,兩人爲一組一問一答進行遊戲。

七、說教學程序:

1.幼兒交流導入活動:夏天來到了,你們聽到夏天裏有什麼聲音?引導有說出自己對夏天特徵的認識。

2.出示提片尋找——夏天的聲音

引導幼兒從圖片裏找找夏天的歌聲還會出現在哪裏?

3.欣賞——夏天的歌

連續兩遍欣賞散文的第一段。

夏天的歌在哪裏?在清清的池塘裏。呱、呱、呱

夏天的歌在哪裏?在黑黑的雲朵裏。轟隆隆

夏天的歌在哪裏?在冰涼的飲料裏。咕嘟嘟

提問一:散文詩裏聽到了什麼?說些什麼?

提問二:這首散文詩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4.仿編——夏天的歌

指導幼兒幼兒兩人合作討論:夏天的歌還會在哪裏?可以和好朋友商量,可以請圖片寶寶幫忙,也可以編圖片上沒有的。(提供白紙讓幼兒添畫)

5.表演

通過動作一問一答的形式表演學習象聲詞:呱、呱、呱、轟隆隆、咕嘟嘟。

八、活動延伸

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樣也應當迴歸於生活。所以爲了引導幼兒瞭解更多的有關夏天的知識,我設計的活動延伸是:到戶外尋找夏天,引導幼兒用各種感官瞭解夏天的特徵。,這樣幼兒學起來不會感到枯燥無味。從而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關於幼兒園夏天的課堂教學優質說課稿3篇3

《夏天的雷雨》是鄂教版小學《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火熱的夏天》第一個主題《夏天到了》第二課時。根據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總目標和兒童的認知規律。

我將瞭解雷雨前的現象,瞭解雷雨中的一些科普知識以及雷雨的危險性,掌握防雷知識作爲本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

在行爲與習慣上,我想讓學生知道要躲避雷雨,並掌握躲避雷雨的方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同時我設計了本課的情感與態度目標:知道夏天的雷雨是自然現象,消除學生對雷雨恐懼心理。鼓勵學生觀察,爭當小小氣象員;鼓勵學生看書,爭當小小科普員;鼓勵學生宣傳,爭當小小宣傳員。讓學生樂於對大自然中的現象進行探究,並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這節課我設計的過程與方法目標是通過看一看、聽一聽方法,讓學生從視覺、聽覺中感知雷雨,通過講一講、讀一讀讓學生了解一些科普知識還有雷電帶來的災難,通過幫一幫、說一說方法,讓學生將已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通過演一演、議一議方法,讓生活中的情景再現,並讓學生用已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通過想一想、評一評方法,知道我們自己在雷雨時有哪些行爲是錯的。

這節課我覺得,它的重難點是掌握正確的避雷方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我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做到,構建一個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趣味性的課堂。

一、構建開放性的課堂

夏天的雷雨是自然現象,學生們都見過,但他們的觀察有限,因此課前我讓學生查閱資料或詢問長輩,瞭解到雷雨前的現象以及避雷小常識。讓課堂走向室外,課堂更具有開放性。這也有助於“瞭解雷雨現象和掌握防雷知識”這個知識目標的達成。

二、構建緊密聯繫生活的課堂

1、聯繫生活、觀察生活,關注雷雨前的現象

教材中給出的雷雨前畫面,都是一些小動物的現象,但是聯繫到我們學校的學生,他們都是城市的學生,很少看見這些動物,那麼怎麼知道要下雨了?於是我在活動一中還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將這些現象分類,分爲在城市和農村,我們分別可以通過什麼來知道要下雷雨了。

不過今天在課堂上有很多學生的回答能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談到的都是自己感受或看到的,那麼我再用此方法梳理時會讓他們更加清楚。

2、用已獲得的避雷常識幫一幫身邊的小朋友,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學生了解了避雷方法後,我根據我校學生情況,創設了四個情景。這四個情景都是很有可能發生的,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會到真實生活。並且讓學生在幫助這些弟弟妹妹中獲得快樂。

在課堂教學時,這個環節學生都很積極,有了這種很真實的情景,他們就像在真實的生活中幫助他人一樣,獲得快樂。如果不是這麼貼近生活的情景創設,學生可能會想不到他的知識還可以幫助到別人。此方法也促進了教學重難點的達成,使學生很好的掌握了防雷知識。

3、由人及己,評判真實鏡頭中的自己。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基本上是言不及己,所以我設計了這個環節。用剛剛學到的知識來判斷這些圖片中學生行爲的對錯。而這些圖片都是上週五,我校學生真實的畫面,學生看了後會感覺很親切,並且容易接受正確的觀點。

事實的確如此,學生在看到照片時首先很驚訝,後來利用他們學過的已有知識在幫忙改正時,其實他們就能聯繫到自己的行爲,並且自覺的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爲,這就說明在他們心裏已經牢牢記住了防雷知識,並且已經接受。在這裏重難點就很好的達成。

三、積極構建有“味”的生活課堂

本節課的內容雖然是學生司空見慣的,要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種品德意識,這還需要一種理論灌輸,如何讓學生吃理,如何導行,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了“爭當三員”。

1、鼓勵學生觀察生活、關注天氣,爭做小小氣象員。

2、鼓勵學生去探究、去閱讀有關雷雨的書籍,爭做小小科普員。

3、鼓勵學生宣傳避雷小知識,爭做小小宣傳員。

具體表現在:

(1)“說一說、讀一讀”

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在活動一中,瞭解雷雨前的現象,就主要是通過學生說,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並且老師也可以瞭解到學生已有的知識是怎樣的,最後讀一首兒歌來幫助記憶。

(2)“聽一聽、看一看”

可以讓學生了解不知道的知識,比如看雷雨災難的新聞,看統計情況等,還有聽小博士講解避雷知識,這些學生都很容易接受,並且讓學生對雷雨的危險性有初步的認識,對避雷方法有全面的瞭解,在這裏有助於知識目標的達成。

(3)“演一演、議一議”

在課堂上通過演的方式將生活中的情景再現,一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二是情景更真實,學生更容易接受。演完後讓學生議論其中行爲的對錯,這個環節可以很好的突破重難點。

(4)“想一想、評一評”

學生看生活中真實的照片,來判斷行爲對錯。通過設計三個我校一年級學生遭遇雷雨天氣的情景,讓學生用已有知識幫助弟弟妹妹安全避雷。這個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還可以更好的掌握避雷知識。

總的來說,在本課教學上,我力求做到融“激勵性、趣味性、過程性、引導性、發展性”爲一體,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潛移默化中思想上受到教育,行爲上有更多的自我保護的安全知識,力求創設“潤物無聲”的品德教學境界,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全面關注學生問題,科學有效的評價學生等問題上都還做的不夠好,這些都有待於我進一步的學習、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