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烏龜》的說課稿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小烏龜》的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小烏龜》的說課稿

《小烏龜》的說課稿1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科學活動《小烏龜》。

1、說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著名教育學家杜威認爲:兒童有調查和探索的本能。每個幼兒都有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幼兒對周圍的事物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尤其是對自然界中的動植物。暑假的時候,幼兒園裏來了一隻小烏龜,當小朋友們去看它的時候,它就不喜歡動了,孩子們看不見它的頭和腳了,還奇怪地問:“它媽媽是誰呀?怎麼它不會動呢?它不吃東西嗎?……”當然,我也發現有些孩子膽子很小,從來不敢去看看小烏龜,“黑乎乎的,好嚇人呀!”那麼如何讓幼兒在輕鬆有趣的環境中認識小烏龜,瞭解烏龜的生活特性,引發幼兒對小動物的關愛之情呢?於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2、說活動目標:

爲了幼兒的可持續發展,現在教育不僅注重對幼兒進行知識傳授,更強調幼兒的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我確定了本活動的目標爲:

1、能用肢體語言表現小烏龜的動作。

2、觀察、感知小烏龜的外形特徵,初步瞭解小烏龜的生活習性。

符合《綱要》中關於“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索慾望,並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精神。”

根據以上目標,我將觀察、感知小烏龜的外形特徵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點,將初步瞭解烏龜的生活習性(烏龜是從蛋裏孵化出來的,既能在地上爬又能在水裏遊)作爲本次活動的難點。

二、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完成活動目標的必要條件,綜合考慮了幼兒的認知能力、天氣條件與烏龜的生活習性等,我做了以下準備:溫水(26攝氏度左右)、4只小烏龜、水盆、擦手毛巾、背景音樂、PPT。

三、說教學法:

本活動綜合運用感知操作法、觀察法、情境法等方法組織教學。

1、感知操作法:所謂的感知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進行探索和學習,獲得科學經驗和邏輯知識的方法。也是學習科學最重要的方法。在活動中我讓幼兒親自動手觸摸小烏龜,加深對烏龜的認識。

2、觀察法:觀察法是幼兒學習科學的重要方法,能保證幼兒在直接接觸實物的過程中,運用多種感官直接、具體的認識烏龜。

3、情境法:幼兒年齡越小,情境的創設越顯得重要。因爲適當的情境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放鬆的參與、主動學習。我在活動中設計“小烏龜來和我們做好朋友”的情境,讓幼兒親近烏龜、帶着烏龜曬太陽,繼續發現烏龜的有趣事情,在輕鬆的環境中進一步瞭解烏龜的形態特徵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爲:ppt圖片直接引入——感知觀察、啓發提問——討論——延伸。

1、ppt圖片直接引入。從烏龜蛋——小烏龜——小烏龜出殼。這個過程中,多次運用了幼兒猜測,然後運用ppt驗證答案。

師:老師今天呀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張照片。看,這是什麼呀?(蛋,選擇手作爲蛋的參照物,更能加深孩子對烏龜蛋大小的印象。)

這會是誰生的蛋呢?(出示烏龜媽媽的圖片)

那這個烏龜蛋裏面住着誰呢?(小烏龜)(出示圖片時,我整合了數數的知識技能,讓孩子邊看邊數,對數字1—4有了鞏固。)

聽,小烏龜在和我們說話呢?(聲音)小朋友,那你猜對了嗎?(運用聲音來激發孩子的熱情。)

師:那麼,蛋寶寶是怎麼變出小烏龜的呢?(這是孩子們不容易積累到的生活經驗,這樣的提問更讓孩子期待接下來老師要讓他們看什麼,利用視頻很容易就解決了活動的難點問題。)

師:你看清楚了嗎?蛋寶寶是怎麼變出小烏龜的呢?(這個問題是對視頻效果的提煉與小結。孩子們就清楚的知道了小烏龜是殼破鑽出來的。)

師:想不想看看小烏龜是怎麼游泳的呀?那我們一起來仔細看吧!(播放小烏龜游泳的視頻,從“爬”很自然地就能過渡到“游泳”這一個本領,因爲在天冷的時候小烏龜不怎麼動,孩子根本看不到它游泳,同時呢讓孩子感受到小烏龜的可愛之處,慢慢消除恐懼心理,爲下一環節親近小烏龜做準備。)

2、感知觀察、啓發提問。

首先,我創設了一個情境——小烏龜的哥哥姐姐和媽媽來我們幼兒園做客了!老師給它們準備了一個很溫暖的水盆哦,看看它們會不會動呢?

然後,讓幼兒和它們做好朋友,以小組形式自由觀察,運用多種感官的參與,全面深入的瞭解烏龜的外形特徵與生活習性。通過啓發提問:摸烏龜的殼有什麼感受?碰它的腳和頭會怎樣?

在師幼互動、交流中,教師總結幼兒觀察的結果,特別指出小烏龜的背殼很堅硬,能很好地保護自己的身體,深化幼兒的認識。這是活動的重點。

3、討論:小烏龜吃東西嗎?吃什麼呢?

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猜測,再由老師展示圖片,讓幼兒有一個整體的理解。

4、延伸:曬太陽,繼續發現烏龜的有趣事情。(背景音樂)

在舒展的音樂聲中,延續着對烏龜的友情。引導幼兒在飼養角中繼續觀察烏龜的生活,等到天氣變暖時,我們就可以看見烏龜怎麼樣吃東西了,爲幼兒創設一個繼續探索的機會,滿足幼兒的探索需要。

活動預設效果:

1、物質材料的準備。

考慮到天氣問題,烏龜天冷了就不怎麼動,用溫水能調節它的溫度,讓它活動起來,有利於幼兒觀察時能看見烏龜收縮的特性,爲活動過程的第二個環節做準備,這是一個細節。

2、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在猜測“是什麼蛋”的時候,圖片中運用手作爲參照物,讓孩子理解了烏龜蛋大小;烏龜出殼的視頻對於達到第一個活動目標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這是孩子們很難獲得的生活經驗,利用視頻很容易就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難點;烏龜游泳的視頻很生動很有趣,這個視頻的主要作用就是讓孩子願意親近烏龜,爲接下來的感知觀察做了鋪墊。

《小烏龜》的說課稿2

一、說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摺紙、剪貼等這些手工比較感興趣,但他們的動手能力比較弱,爲了讓幼兒有更多的動手的機會,我就設計了這樣的一節新穎的,趣味性濃厚的手工活動,幼兒能利用所給的操作材料,能運用剪、粘貼、畫等技能,認真的、有耐心的完成作品,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說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製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增強環保意識。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畫、剪、粘貼等綜合的技能技巧。

難點沿着果凍殼邊緣畫圓,手不能動,這樣才能把園畫得圓。

四、說活動準備

1、教師給幼兒提供操作用的大的果凍殼、剪刀、卡紙、記號筆、乳膠人手一份

2、製作好的小"烏龜",還有一個活的烏龜。

3、一塊展板。展示幼兒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說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運用談話的形式,激起幼兒對小烏龜的的興趣。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誰來了。(拿出魚缸裏烏龜)"呀,小烏龜來了",小烏龜長得是什麼樣子的?請你先與旁邊的小朋友說說。孩子們都運用已有的經驗跟自己的好朋友說說烏龜的樣子,在幼兒講述的同時讓幼兒集體學一學烏龜爬,感受一下小烏龜慢慢地爬,快快的爬……教師引導幼兒說小烏龜喜歡在什麼地玩?這時候教師以小烏龜的口吻告訴幼兒:今天沙灘上要開一個運動會呢,它的好朋友也都趕來了。教師及時地出示製作好的小烏龜:"哎,這一隻小烏龜是用什麼做成的?"

(二)師講解示範。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討論:這個小烏龜是用什麼做的?從而發現操作的順序:1、果凍殼放在卡紙上,用一隻手按住,另一隻手,沿着果凍殼的邊緣,在卡紙上畫一個圓。然後觀察教師示範製作小烏龜,2、在圓上添畫上小烏龜的頭與四肢尾巴。3、剪下小烏龜。4、在小烏龜的背面邊緣塗上膠水,再把果凍殼粘在圓圈上。

(三)幼兒製作:

小朋友都想用果凍殼來做一做小烏龜,讓它們也來參加運動會。但我想到中班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弱,在這個環節我就讓個別的幼兒上來先試一試,這樣給其他的幼兒也是一次鞏固,加深影響的一次練習吧!省得到操作的時候,會犯"圓畫不好"錯誤。讓小朋友回憶一下,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接着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教師巡迴的指導,剪的時候注意不要把小烏龜的身體剪破了。

(四)欣賞:

1、幼兒欣賞作品,評價同伴的作品。

2、小朋友想一想果凍盒好可以做什麼?這時候如果教師出示一些預先用廢舊物製作的其他作品供幼兒欣賞,這樣會更加的好。更能激發幼兒手工活動的興趣,最後進行環保教育。

反思

1、活動中,我能爲幼兒提供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主動學習,

2、整個過程,孩子們興趣濃厚,也比較投入,認真,都能認真的完成自己的作品。通過此活動掌握了剪、畫、粘貼等一定的技能技巧。

3、課後,他們興奮地把小烏龜放在一起相互比較,激烈的議論,而且也創造出很多玩法:搭烏龜橋,烏龜變隊行,烏龜賽跑等等,有一個小在烏龜的另一面也粘貼了一個果凍盒,做出了一個會轉動的小烏龜,爲此,我就想把這個活動延伸到特色區域裏,讓幼兒的興趣得到延續,再一次的滿足幼兒的學習的慾望。

《小烏龜》的說課稿3

一、設計意圖

隨着主題活動《奇妙的世界》的進行,小朋友們對各種動物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動物們各自與衆不同的外形特徵,對孩子們特別有吸引力。故事《小烏龜開店》情節簡單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貼近幼兒生活,易於幼兒理解。中班幼兒通過家庭、社會活動、角色遊戲等途徑對成人社會的不同工種及其特徵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並表現出了較爲濃厚的興趣,他們樂於模仿、表演,樂於藉此進行遊戲、交往。而”小烏龜“這一動物形象是幼兒所熟悉喜愛的,而且有着鮮明的外形特徵,較易引發幼兒的多種聯想。

綱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中班語言活動《小烏龜開店》恰恰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讓幼兒在講述中懂得每個人各有優點,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

二、目標及重難點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標爲:

1、樂意參與講述活動,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2、引導幼兒根據烏龜的特徵大膽思考和想象,幫助小烏龜開店。

3、引導幼兒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徵大膽想象,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三、活動準備

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製作電腦多媒體課件;

2、操作圖片、動物卡片若干。

四、活動流程及目標達成策略

根據中班上冊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三個環節:

1、提出疑問、激發興趣。

“小烏龜也想開一家店,可是開什麼店好呢?”“小烏龜拿不定主意了,還是讓我們和小烏龜一起去看看別人都開了些什麼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提出問題,讓幼兒帶着問題來觀看動畫,爲下面的講述作鋪墊。

2、觀看動畫、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幫小烏龜開店。

這一環節通過邊觀看動畫邊思考問題“大象開了什麼店?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猜猜大象怎麼會想到開花店的?聽聽大象是怎麼說的?”等等,再完整欣賞故事,讓幼兒樂意參與講述,並大膽地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達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3、活動遷移、找“老闆”。

主體昇華,以幼兒爲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爲商店找“老闆”,參與活動,在前面活動的經驗上幼兒會更有主見地作出選擇。

五、活動分析

整個教學活動貫穿了開放式提問,儘量讓幼兒在答題時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小螃蟹每碰到一個朋友,我就提出問題:“大象開了什麼店?你從哪裏看出來的?猜猜大象怎麼會想到開花店的?聽聽大象是怎麼說的?”等,從而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記憶,增加了他們講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