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說課稿3篇範文

分式說課稿(一)

一、教材分析

分式說課稿3篇範文

《分式》是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3章第一節內容。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分式概念、意義和用分式表示數量關係。分式是小學所學分數的延伸和擴展,也是今後繼續學習分式的性質、運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前提。

學生在七年級已經學習了整式,也初步養成了自主探究的數學學習意識。分式學習的方法與整式相類似可以通過類比進行分式的學習。依據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以下3個方面: (1)知識:掌握分式概念,學會判別分式何時有意義,能用分式表示數量關係。

(2)能力:學會與人合作,並獲得代數學習的一些常用方法:類比轉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 情感:通過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和創造,體會分式的模型思想。

其中分式概念是《分式》這一章學習的起點和基礎,因此我把分式的概念確定爲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又由於初中學生不善於概括數學材料、缺乏對字母及其他數學符號用於運算的能力,所以判定分母中整式的值何時不爲零、用分式描述數量關係自然就成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法學法:基於以上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爲能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我在本節課主要採用"引導——發現教學法",並藉助於多媒體課件,通過"問題情境—建立模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教學。

三、教學過程:《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爲能更多地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爲以下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發現新知: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 "代數式"莊園的果樹上掛滿了"整式"的果子:t,300,s,n,a-x,0,請你任選其中的兩個,分別運用整式的四則運算,合成四個代數式;並與同組的夥伴交流你的成果。其中有不同於整式的 式子嗎?請說一說。 通過學生對自己所構造的代數式進行觀察,創設發現情境,使學生學會把自己的活動作爲思考的對象,從而更好地進行分式概念的建構活動。 針對學生的發現,採用"議一議:你們所發現的這一類新代數式:它們有什麼共 同特徵?它們與整式有什麼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繼續觀察新式子的特徵,類比分數,概括出分式的概念及一般表示形 式。然後通過小組內互舉例子,在活動過程中強化分式概念,並注意辨析整式與分式的區別,強調分式的分母中必須含有 字母。

(二)合作交流再探新知:到此學生對分式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但並不完整。接下來如何識別分式有意義,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往往忽視這個條件或是對分母整體不爲零認識模糊,爲了更好地突破難點,我創設了以下活動供學生自主探究分式有意義的條件:首先是組織學生獨立填寫表格並交流:分式的值與字母取值有關,分式並不都有意義。自主得出"分式有意義"的條件:表達式裏的分母B不等於0.

爲了能讓學生對剛獲得的新知識進行最基本的應用,緊接着我安排了例題與練習。比較簡單,可由學生在自主完成的基礎上同桌交流,然後師生評述,使全體學生都能達到基本的學習目標,獲得成功感。

(三)應用新知鞏固提高:分式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爲使學生有所體會, 課本中的引例:"土地沙化、固沙造林"問題,我保留了前兩問"原計劃完成一期工程需要( )個月,實際完成一期工程用了( )個月",使題目難度更適合學生的思維水平;同時向學生介紹中國"土地沙化"問題滲透環保意識。

(五)總結反思深化拓展:1,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情感三個方面談一談這一節課的收穫。2, 舉例讓學生說出分式的實際意義

分式說課稿(二)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八年級數學下冊《分式方程》的第二課時,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介紹。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從以前所學過的分式方程的概念出發,介紹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跟這部分內容有關聯的是後面列方程解應用題,學好這一節課,將爲下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可化爲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3.瞭解解分式方程時可能產生增根的原因,並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驗根方法。

4.在學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驗根方法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可化爲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學生熟練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

5.通過學習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學生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轉化成整式方程,把未知問題轉化成已知問題,從而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

三、重、難點分析

本節重點是可化爲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求解中的轉化。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設法去掉分式方程的分母,把分式方程轉化爲整式方程,這是分式方程求解的關鍵,因此轉化過程中主要是找方程兩邊的最簡公分母。難點分析:解分式方程學生容易出錯,關鍵不能理解在方程變形的過程中產生增根的原因,對於八年級學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可以結合實例讓學生了解方程兩邊同乘的是整式,整式可能爲零不能滿足方程同解變換的原則,因此求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驗根。

四、教學方法:

本節內容從以前所學過的分式方程的概念出發,介紹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再加上數學學科的特點,所以本節課採用了啓發式、引導式教學方法。特別注重"精講多練",真正體現以學生爲主體。上新課時採用了啓發、引導式的同時,針對學生的回答所出現的一些問題給出及時的糾正,在上課做練習時,除了讓儘可能多的學生上黑板以外,自己還在下面及時的發現學生所出現的問題,比較典型的則全班講評,個別小問題,個別解決。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什麼叫分式方程?

設計意圖:主要讓學生繼續區分整式方程與分式方程的區別,爲新授做鋪墊,使學生能積極投入到下面環節的學習。

(二)新授:

(1)學生學習例題交流討論,找兩組同學到黑板上嘗試解題。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例題的合作研究,使每個學生對分式方程的解法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此環節,鼓勵同學大膽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學會聆聽。培養同學們的合作意識。教師在此時對學生的問題要做出適當的評價,給同學以鼓勵和引導。

(2)講解例題:7/x-2=5/x

解:方程兩邊同乘x(x-2),約去分母,得

5(x-2)=7x解這個整式方程,得

x=5.

檢驗:把x=-5代入最簡公分母

x(x-2)=35≠0,

∴x=-5是原方程的解。

設計意圖;在此環節,教師鼓勵同學們親自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鞏固解分式方程的基礎上發展學生的歸納能力、張揚學生的個性。使教師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3)議一議

在解方程1-x/x-2 = -1/x-2 - 2時,小亮的解法如下:

方程兩邊都乘以X -2,得

1 - X = -1 -2(X -2)

解這個方程,得

X = 2

你認爲X = 2是原方程的根嗎?與同伴交流。

教師小結:

在方程變形時,有時可能產生不適合原方程的根,這種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驗根的方法有:代入原方程檢驗法和代入最簡公分母檢驗法。 (1)代入原方程檢驗,看方程左,右兩邊的值是否相等,如果值相等,則未知數的值是原方程的解,否則就是原方程的增根。 (2)代入最簡公分母檢驗時,看最簡公分母的值是否爲零,若值爲零,則未知數的值是原方程的增根,否則就是原方程的根。

前一種方法雖然計算量大,但能檢查解方程的過程中有無計算錯誤,後一種方法,雖然計算簡單,但不能檢查解方程的過程中有無計算錯誤,所以在使用後一種檢驗方法時,應以解方程的過程沒有錯誤爲前提。

想一想:解分式方程一般需要經過哪幾個步驟?由學生回答。

(4)教師歸納小結:

解分式方程的步驟:

1 .在方程的兩邊都乘以最簡公分母,約去分母,化爲整式方程

2.解這個整式方程

3.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簡公分母,看結果是不是零,使最簡公分母爲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須捨去。

(5)輕鬆完成:課堂練習:29頁1練習

(6)歸納總結、整理反思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的收穫。教師引導學生不但總結知識上的收穫,也要總結合作交流上,反思整堂課的學習體驗。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本節課歸納總結,感悟知識上的點滴收穫,體驗合作交流的快樂,反思自己。

(7)課後作業:32頁習題16.3的1大題的8個小題

教學設計說明:整個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引導學生通過探索、交流等手段,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在教學活動中,我積極地充當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衝動,自願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過程,自主學習、自悟學習、自得學習,讓學生在言詞實踐活動中真正"動"起來。變"聽"數學爲"做"數學。使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中得到張揚、能力得到發展。最終實現以下理念追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分式說課稿(三)

我們知道,分式是表示數量關係的工具,是刻畫現實世界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模型。本節課的內容是分式的起始課。下面我將從教學背景、教法學法、教學過程、設計說明四個方面來具體闡述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教學背景

1.教學內容分析

(1)地位與作用:《分式》是北師大版新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三章第一節,本節內容分兩課時完成。我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主要內容是分式概念、意義和用分式表示數量關係。分式是繼整式之後,又一代數學習的基本內容,是小學所學分數的延伸和擴展,學好本節課,是今後繼續學習分式的性質、運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前提。

(2)重點:分式的定義

(3)難點:識別分式有無意義;用分式描述數量關係

分式概念是《分式》這一章學習的起點和基礎,因此分式的概念是教學的重點。又由於初中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存在着這樣的障礙:不善於概括數學材料、缺乏對字母及其他數學符號用於運算的能力,所以判定分母中整式的值何時不爲零、用分式表示數量關係是教學的難點。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分式概念,學會判別分式何時有意義,能用分式表示數量關係,進一步發展符號感。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構過程及用分式描述數量關係的過程,學會與人合作,並獲得代數學習的一些常用方法:類比轉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經驗,體驗數學活動充滿着探索和創造,體會分式的.模型思想。

經過七年級一年的學習,學生初步養成了自主探究意識。一方面,在七年級下冊中,學生已經學習了整式,分式與整式一樣也是代數式,因此研究與學習的方法與整式相類似;另一方面,"分式"是"分數"的"代數化",學生可以通過類比進行分式的學習。所以我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以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爲出發點,確定以上3個方面爲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法與學法

基於以上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在本節課主要採用"引導—發現教學法",於計,通過"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模式展開教學。

三、教學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爲能更多地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我將本節課設爲以下五個環節:發現新知—再探新知—應用新知—深化拓展—小結鞏固,以期在多樣的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積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創新。

(一)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問題情景1.在這兒我對教材進行了處理,課本引例是 "土地沙化、固沙造林"問題,設問是"這一問題中有哪些等量關係?"我將引課方式改爲通過學生自己構造代數式去發現分式,:

問題情景2.輪船在水上航行,靜水速爲每小時20千米,順水航行100千米與逆水

航行60千米所有時間相等。試表示順水與逆水所用時間

3利用學生舉實例列出相應的代數式

這樣從學生熟悉的整式及其運算入手,引導學生從舊知中發現新知,與學生的原有認知水平更相吻合,有利於探索活動的展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好的教師不是在教數學而是激發學生自己去學數學".通過學生對自己所構造的代數式進行觀察,創設發現情境,學會把自己的活動作爲思考的對象,更好地進行分式概念的建構活動。

(二) 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分式的概念

(1)議一議:你們所發現的這一類新代數式它們有什麼共同特徵?它們與整式有什麼不同?

(2)類比分數,概括分式的概念及表達形式

兩個數 , 相除可以用" "或" "來表示,如果兩個代數式A,B相除我們也可以用"A÷B" 或" "來表示。

分式的概念:兩個整式A,B相除時,可以表示爲的形式,如果分母B中含有字母,那麼 叫做分式。如:分母中都含有字母,都是分式。

這樣的安排可以刺激學生複習和回憶前面所學的知識,選擇能作爲新知識的生長點的舊知識,將新知識的各因素聯繫起來,並以組織好的方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看到了知識的發展過程的同時,也學到了新的知識。通過比較概括,是新舊知識相聯繫,通過啓發,激活學生頭腦中的舊知識,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傾向。使他們對分式的概念先有一個粗略的總體認識,爲下一步的教學作好鋪墊,使學生對反映新知識內容的文字、符號先有一個表層的認識。

(3)小組內互舉例子,判定是否分式

根據分式的概念,我們還可以看到分數線具有雙重意義:(1)表示括號;(2)表示除號。所以爲了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

2,在掌握了分式的概念以後,教師通過"要分數有意義,只要使分母不爲零"讓學生很自然得過渡到"要分式有意義,也只要使分母不爲零"即可的思想。

教師抓住這一契機,給出練習1

3.學生根據之前的結論解決問題,教師順水推舟,再給出以下分式,讓學生討論,這時當x取什麼值時,分式值爲零,給出練習2.

通過三步的學習鞏固學生對概念的強化理解。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根據學生基礎差的特點,又設計了三個題組訓練,讓學生在鞏固的基礎上加以提高。

(四)總結反思,拓展昇華

一節課已進入尾聲,教師指導學生反思:我們是如何得到分式概念的?分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什麼知識有聯繫?我們用了哪些方法進一步揭示了分式意義的本質?在以上的學習過程中你的收穫有哪些?

教師整理學生的發言,歸納小結:

(1)整式和分式統稱爲有理式

(2)分式的概念:兩個整式A,B相除時,可以表示爲 的形式,如果分母B中含有字母,那麼叫做分式。

(3)要分式有意義,也只要使分母不爲零

(4)當分母爲零時,分式就無意義

(5)分式的值爲零必須滿足兩個條件:(1)分子的值爲零;(2)同時分母的值不等於零。

通過師生共同反思,目的是爲了更好地促進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使新知識與學生頭腦中原有的舊知識建立邏輯性的穩固聯繫,從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同時,體現在學習策略的選擇、實施、調整等方面,從整體上也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通過反思,不僅可以梳理在學習過程中對概念的理解程度,還可以評價自己在認知加工過程中所閃爍出的思維火花,領悟其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對提高數學思維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