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錦集5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五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五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錦集5篇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學情分析

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我要相信學生,依賴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爲他們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主動學習,自主探索,自我建構,最終實現自我發展。

(二)文本解讀

1、 文本解讀

《月光啓蒙》是蘇教版語文教材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語言淳樸優美、感情真摯的散文。作者孫友田深情地回憶了自己的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親唱民謠、童謠和講故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啓蒙教育的感激、懷念之情。

課文中民歌民謠風格明快、流暢、含蓄、風趣,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課文插圖也非常優美,與課文相得益彰,這些將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學習興趣。

《月光啓蒙》與《愛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園子》等組成了一單元,並構成了“親情無限”這一個共同的主題。這一單元的課文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它將潤澤着孩子們幼小的心靈。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材的實際情況,同時考慮課標對本年段的要求,特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A、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B、學會本課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長”、“芳香”等詞語的意思。

C、憑藉課文的語言材料,感悟作者從母親那裏受到的啓蒙教育,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

3、教學重難點:

A、通過閱讀,感知課文語言,感知母親形象,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之情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B、領會“月光啓蒙”的真正內涵,感悟課文內在的意蘊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如何完成對話過程呢?我用幾個關鍵詞來解答,分別是“質疑”“研讀”“積累”和“遷移”。

1、質疑 有道是“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愛因斯坦也說過:“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一切探索都要從疑問開始。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就爲學生揚起了思維的風帆,探索之旅由此啓航,創造就在前方。

2、研讀 閱讀教學離不開讀。除了朗讀、默讀、有感情地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引導他們入情入境,潛心會文,自主研讀,讓他們徜徉於字裏行間,與語言文字親密接觸;在潛心研讀中,感知語言的優美,感知母親對“我”疼愛;同時,在潛心研讀中收穫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獨特發現,實現個性化閱讀。

3、積累 荀子說:“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累是語文學習的法寶。課標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要豐富語言積累。”本課語言生動優美、情感豐富感人,是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的好材料,因此積累必不可少。

4、遷移 閱讀教學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爲了閱讀,其終極目標是爲了讓學生自由地、順暢地、準確地進行表達。葉聖陶先生說過:“課文不過是個例子。”課文不僅是閱讀的例子,也是習作的範例。因此,在這一課中學結束後,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母親或對課文的留白處進行續寫我覺得非常有必要。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我打算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課時,指導識字、寫字,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第二課時,引導學生自主研讀,對話文本,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我安排了“啓、承、轉、合”四個板塊。

啓:通讀全文,引發質疑

提出問題是思考的開始。課初,我引導學生通讀全文,然後引導進行質疑,這是爲了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同時,抓住核心問題,找到對話文本的切入點。這一環節中,學生自主質疑可能會產生非常多不同的問題,比如:課文寫了母親的哪些事情?母親是個怎樣的人?等等,這時教師就不僅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和幫助者,因此,我將幫助學生對他們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比較,挑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即:母親是如何給我啓蒙的?與此同時,要向學生傳達質疑的方法,即要抓住重點段或中心句,從內容上質疑,從中心上質疑,從寫法上質疑。完成了質疑過程,也就找到了對話文本的抓手,進入下一個環節。

承:潛心研讀,對話文本

這是教學的重點。

1、潛心會文

讓學生靜下心來帶着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圈劃有關詞句,反覆品味,走進作者描繪的情景之中,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寫下自己的個性化解讀或感受,然後進行集體交流。

2、交流收穫

交流內容預設如下:母親是如何爲我啓蒙的?

A、品味歌謠、童謠 ——母親用歌謠、童謠等爲我啓蒙

1、母親給我唱了許多歌謠、童謠,課文中寫了多首,找出來讀一讀,可以把你最喜歡的那幾首多讀幾遍,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B、感悟月光、母親——母親在月光下用愛爲我啓蒙

“童年的夏夜”“籬笆小院”“柔和的月色”“灑滿”等可以感受月色下的寧靜與安詳;

“母親摟着我、唱起”等讓我們體會到那份幸福與美妙。

“母親甜甜的嗓音”“深情地吟唱”“芳香的音韻”。等詞語讓學生反覆品味,感受母親歌聲的優美,使人陶醉,也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記憶裏,滋潤着“我”的心田。同時理解“芳香的音韻”的含義。

“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穀,卻長歌謠”“長”從“生長”引申而來,有“產生”的意思。引導學生理解是家鄉的親人擁有的聰明才智影響着我,所以,“我”從小就在心裏蘊含着對故鄉、對民間藝術的愛,而這種愛讓“我”“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得到“啓蒙”。

課文的最後一段,點出了母親是“我的啓蒙老師”等等,啓發學生思考,這部分內容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怎樣理解課題“月光啓蒙”?不僅要引導學生讀懂,更要把自己的體會、感受說出來。

C、藉助媒體,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爲順利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我進行多媒體課件的製作,多媒體課件在這堂課的教學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將學生與文本建立了必要的聯繫,使得學生更容易走近文本。歌謠要給學生切身的體會,要做到還真不容易。通過音頻的播放就能非常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那種“如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的聲音流淌出來,母親的嗓音就彷彿迴盪在我們的耳邊,學生的感受才能真切,朗讀才能入情入境。除此之外,圖片的呈現也讓學生走進了那籬笆小院,而那“母親在如水的月色裏,像一尊玉石雕像”的畫面對學生來說頗爲抽象,看了圖之後,便會在腦海中留下永不磨滅的形象。

3、感情朗讀

在學生暢談對文本的理解之後,我採用多種朗讀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作者“情動而辭發”我們“披文以入境、入情”,通過感情朗讀感知語言文字,感知人物形象;在感情朗讀中釋放自己的情感,達到情感共鳴、物我交融。

轉:精彩賞讀,豐富積累

語文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得其意,更要得其言。通過引導學生賞讀精彩句段,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妙,進而積累語言,形成內化,教學才具有實效性。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在反覆誦讀中可以感受語言美、形象美、意蘊美、韻律美,在賞讀的同時,指導學生有選擇的背誦,豐富其語言積累。

合:傾訴表達,讀寫結合

葉聖陶曾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讀得多,讀得透,自然能促進寫;寫得多,寫得妙,自然能促進讀。讀與寫的互相滲透,應該成爲我們語文課堂教學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教材中不少課文因表達的需要沒有寫完整,這留給我們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在處理教材時,就可以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之上,有根據的進行補白。這節課教學中,學生在全面學習課文後,想象多年以後,面對年老的母親,我趴在她的膝前,會說些什麼呢?把最想對母親說的話寫下來。這不僅是學生情感在課堂中得到昇華並宣泄出來,也是在充分感悟課文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回顧的再理解。(視時間而定,如時間不夠,可在課外完成。)

作業佈置:(課外拓展,延伸閱讀)

語文學習僅靠書本是遠遠不夠的。有道是: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課本爲我們打開了一扇窗,讓學生透過這扇窗,看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本課的閱讀是個引子,課外推薦學生閱讀孫友田的其它作品,讓學生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豐富自己的閱讀體驗。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本文設計力求體現《課程標準》的這種精神,突顯學生作文的"真實"和"真情".

二、設計目的

針對學生作文中敘事空洞,感情牽強附會這種現象,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打破常規的思維和習作的定勢,多角度地去觀察、認識事物,多層面地進行回憶、思考、分析、想象,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尋找最適合這個題目的內容,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發最誠摯的情感。使學生的作文記事真實,抒情真摯;使學生的作文在"真"與"情"這一層面有所突破。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五年級習作教學要求和新理念及本冊教材特點,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2、通過具體的事,從對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體會到父母的愛;.

3、能根據自己的觀察,能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寫出父母的愛。

4、選擇最想給爸爸媽媽說的話,暢所欲言;表達真情實感;寫完後讀給爸爸媽媽聽。

重點:根據自己的回憶,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寫出對父母的愛。

難點:通過回憶交流把故事的內容敘述清楚。

四、 說教法

爲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說、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景再現。先通過談話激發學生,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

2、合作交流。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開拓學生思路,爲編故事作鋪墊。

3、點撥引導法。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適當點撥、誘導。幫學生有條理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而不是將寫作方法強加給學生。

4、分組合作法。學生分小組交流,暢所欲言。

五、 說學法

爲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這次寫作任務,我將採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自主學習法。教師儘量少說,大量讓學生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鬆的氛圍。

2、互說互評法。學生講好的故事,無論句、段、篇,哪怕是一個詞,教師也及時予以表揚鼓勵,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組織語言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勵。

3、學生修改法。說中改、評中改,提高學生修改作文能力,在相互修改中進一步錘鍊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寫作表達技巧。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走遍天下書爲侶》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組課文中的第三課。品讀課文,腦海中逐漸浮現出一幅生動的畫面:一個人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在蒼茫的大海上以書爲侶,享受着閱讀的樂趣。面對漫長枯寂的.旅程,作者毫不猶豫地選擇帶一本書上路。書如友,書似家,每讀一遍都像故地重遊,會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覆地讀一本喜愛的書,真像與一個朋友同船而行。

見多了博覽羣書的高論,本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將一本書讀精-—”一遍又一遍地讀”。作者以獨自駕舟環繞世界旅行,只有選擇帶一樣東西娛樂的假設開始,引出自己的觀點。然後以新鮮的比喻,即反覆地讀一本書,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遊,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穫,新的驚喜,來說明選擇的理由。然後繼續假設,列舉了“一遍又一遍地讀”的方式和方法,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反覆地讀,就會常讀常新,百讀不厭。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精緻,語言淺顯易懂,角度新穎,表達獨特。作者通過層層遞進的假設和設問、反問,靈動鮮活的比喻,以推理的方式層層剝筍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的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走遍天下書爲侶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並受到啓發;二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明觀點的,他的說明方法及表達方式,體會假設、設問、反問、比喻等的表達效果,增加語言積累;三是進一步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本文教學的重點是: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教學的難點是:理解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二、說學習目標

1、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2、繼續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難點:理解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四、說教法學法:

通過讓學生讀書在讀中學習作者反覆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學習這種讀書的方法。從而對自己在讀書中的方法產生思考。

五、說課前準備

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六、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一本好書,蘊含着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從童年時的“竊讀”,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於從書中汲取營養。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走遍天下書爲侶”。

2、齊讀課題。釋題。(侶:伴侶。)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幫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4、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麼,在書上作批註。

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讀懂了什麼。

3、課件出示關鍵句子:

a.“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經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麼沒注意過,燈光照着那個角落,光線怎麼那麼美!’”

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再充分說說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表不同的見解。)

4、齊讀第6自然段,聯繫上下文說說“新東西”指的是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課時

激趣讀文,深入感悟

1、朗讀課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讀那本書的方法到底是怎樣的?從哪些詞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讀。(抓住“首先、然後、最後”這三個表示順序的詞語感悟。)從這“一遍又一遍地讀”,你們感受到什麼?

3、聯繫實際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後……最後……”說一說。

4。默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書比作一位朋友,還比作什麼?爲什麼會這樣比

比?這樣比的好處是什麼?

5、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積累運用,昇華認識

1、畫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與夥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你有什麼啓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你去旅遊,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後……最後……)

3、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拓展活動

1。讀一讀“閱讀鏈接”——《神奇的書》,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2。向大家介紹你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並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佈置作業

1、背誦第7自然段。

2、抄寫生字詞。

3、完成課後“小練筆”。

說板書設計:

走遍天下書爲侶

書是:伴侶、朋友、家、故地……

一遍又一遍的讀:首先 然後 最後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左公柳》記敘了作者在遊覽參觀玉門關途中聽到導遊所講述的左宗棠的愛國事蹟。全篇按照“總起引入一具體分述一總結抒情”的思路行文,在寫作上有以下幾個明顯特點。

1、題目一語雙關。“左公柳”既指生長在千里戈壁灘上的大柳樹,更指爲保衛新疆、建設新疆,作出巨大貢獻的左宗棠。

2、以“柳”貫穿整篇文章各部分,詠柳喻人。

3、課文夾敘夾議,既有對柳樹的細緻描寫,也有對柳樹的讚美;,既有左宗堂誓死抗敵的經過,也有對左宗堂英勇無畏精神的頌揚。

4、記敘有詳有略。課文詳細記敘了左宗棠收復新疆失地的經過,略寫了建設新疆的過程。

基於課文的這些顯著特點,我把本科的教學目標定爲:

1、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領悟課文的幾種表達方法,體會左宗棠的愛國之情。教

二、說教法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現代課堂倡導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摸索的主體意識,教師作爲主導者,要科學地組織雙邊活動.本課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左中棠這個人物個性鮮明,感情強烈誠摯,根據這篇課文的特色,教學時宜採用讀悟式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讀讀——劃劃,讀讀——悟悟,讀讀——寫寫"的方式,在讀中領會,在讀中質疑,在讀中昇華感情。

三、說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強調,教學生學會學習是教學的一項根本任務.新課標中還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動,不應以教師的剖析來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自動積極的思維和情緒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緒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的樂趣.要珍視學生奇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基於以上兩點,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主要運用以下兩種學習方法:

一是自讀自悟,交換討論,合作學習.

二是抓重點詞句,悟文章寫法,品思想感情。

四、說教學流程:

“疑學導練”四步導學是我校“構建以學生爲主體”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也是被實踐證明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模式,在本課教學中,我按照這一模式設計了本課的教學。

第一步:疑:創設情景,質疑激趣。

上課一開始,我以課件輔助介紹左宗棠:他曾豪言: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他是清朝一代名官,爲收復新疆、建設新疆發展名族工業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勳的民族英雄,再出示左公柳的圖片:這是一株普通的柳樹,然爾它卻承載着一種精神,承載着一段永恆的歷史,它改變了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沙漠荒涼,他們之間有什麼關聯呢?讓學生對兩個完全沒有關聯的事物進行聯想,並把這個問題帶入到下面的自學中去,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步,學:學法指導,自主感悟。

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教師教出來的,不是教師問出來、講出來的,而是在教師引導下,由學生自己的閱讀實踐中獲得的,在學生求知慾望得到膨脹之時,我及時出示本課的自學提示:①畫出描寫左公柳的句子,想一想它與左宗棠之間有什麼關聯。②畫一畫,讀一讀課文中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段落,並做好批註。

此環節,學生帶着自學思考的內容,自主學習,通過自讀自悟、小組合作來與文本對話。

第三步,導:以讀定教,以導促讀。

在學生充分自學之後,我要及時和學生一道歸納出作者對柳樹的描寫、讚美和對左宗棠愛國壯舉的記敘。尤其是引導學生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三件典型事例:主動請纓、擡棺出征、植樹造林。讓學生交流對劃出的重點詞句的理解,指導學生把小標題和對句子的理解寫在課本,讓學生初步掌握眉批和旁批的方法,最後點撥課文爲什麼以左公柳爲題?讓學生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知道怎樣通過詠柳來喻“左公”的。真正達到語文教學以讀促寫的工具性目的。

第四步,練:內化能力,練習鞏固。

運用語言是語文教學的難點,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是新課程規定的語文教學的本質。左公柳這篇課文的寫作特色很鮮明,以物喻人、抓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的品質,爲此在本篇課文的末尾,我安排了小練筆,寫一個小片斷:寫一個你最熟悉的人,抓住典型事例來表現人物的特徵。使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訓練真正落實在課堂教學環節之中。

五 、說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施教的“藍圖”,是教學思路的體現,是一篇課文的縮影。爲此根據學生學習的思路,我設計瞭如下板書。既勾勒出課文的脈絡,突出教學重點,又加深對課堂所講知識的理解。

22、 左公柳

借物 喻人

左宗棠

抓典型事例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落花生》一文選自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材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通過介紹作者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收穫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讓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好處的人。

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四點: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用“居然”“成熟”兩個詞造句。

3、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練習分清課文主次。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因爲父親讚美花生的話是採用借物喻人的寫法,最能體現文章的中心,所以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文章中父親讚美花生的話和練習分清課文主次。

二、說教材的教法和學法

本課通過採用借物喻人的寫法,讓學生對`課文中花生品格的學習,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什麼是有作的人,什麼是隻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的人。所以教學這篇課文,我採用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情景教學法、講授法、談話法、啓發式教學法。

使用情景教學法是因爲課文采用到借物喻人的寫法。爲了讓學生通過學習花生外形不美卻很實用的認識,我特意採用這一教學方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新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使用講授法是因爲本課是一篇講讀課文,對文中的重點、難點教師要講解,這樣學生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有關內容,便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使用談話法,在這一問一答的形式下,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文中的疑點、難點。利用這一方法,目的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目的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使用啓發式教學法,是確定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教師對文中的問題給人以點撥指點,指導學生學習,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爲調動全體學生直接參與學習全過程起到重要作用。

三、說教學過程

1、用情景教學法來導入新課。(直觀導入)

2、授新課。

(1)、初讀課文。

(2)、深入理解課文。

3、鞏固深化。

接下來總結寫法。

4、小結。(作用遊戲來完成)

四、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鋪助手段,是通過學生的視覺器官感受教學內容的一種方式。一篇課文的板書設計好與不好,是直接影響學生掌握課文的重點內容,又反映課文的中心,使學生能夠利用板書總結全文。因此,我在設計中從“兩性入手”。

第一是重要性,它的作用是:

(1)引導學生循着教師的指點思路,有利於學生理解、記憶、鞏固課文。

(2)深刻掌握重點、難點。

第二是藝術性,其要求是:

(1)“精”板書必須精當體現文章的中心,具有較強的概括性。

(2)“嚴”板書必須結構嚴密,有條理。

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落一、種花生、收花生、準備過收穫節略寫

花花生的好處(談話)

生二、議花生:可貴的品格(借物喻人)詳寫

做有用的人(含義)